亲宝小说>总裁豪门>穿越七零,带着妹妹下乡插队>第99章 收养小奶狗

“这次去县城,我还买了不少奶粉,正好喂养这些小奶狗。”

杨白衣很庆幸去了县城一趟,为自己提供了很好的掩护。

“奶粉?死贵死贵的还要票,你买那个做什么?”

杨白衣的操作,让林宛如很费解。

“这不是一天比一天冷了吗?每天早起咱们三个冲一碗奶粉,也省的还要你早起做饭了。”

杨白衣宠溺的说道。

“也没有啦!其实大部分时候,你都起的比我还要早。”

林宛如的俏脸有些发烫,就算是以后可以和杨白衣走到最后,组建自己的小家庭,自己也是大妈们说的老婆娘吧?

“女孩子多睡一会,对身体有好处,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皮肤状态才会好。

再说了,小小跟着你睡,你一起床肯定会惊动她,我本来睡眠就少,不起床也睡不着的。”

杨白衣主动为林宛如的晚起找了理由。

“白衣,你怎么能这么好呢?”

林宛如说话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带上了撒娇的语气。

“哥哥,宛如姐姐,我来了。”

快中午的时候,杨小小蹦蹦跳跳的来到医务室。

小丫头虽然贪玩,但是特别听话,尤其是杨白衣去县城的这几天,不用林宛如操心,快吃饭的时候,小丫头会主动回家。

“哥哥,这些耗子是你抓的吗?”

看到竹篮里挤作一团的小狗,吓得杨小小往后退了几步。

“小小,这不是耗子,是刚出生的小奶狗。”

林宛如笑着说道。

“哇!是狗狗吗?原来狗狗小时候长这个样子,身上的毛短短的,眼睛也是闭着的呢。”

“哥哥,狗狗这么小,你抓来做什么?咱们不要吃它们好不好?”

杨小小爱心泛滥,可怜巴巴的替小狗求情。

“谁说我要吃它们了,我要把它们养大,以后让它们给咱们看家护院,给咱们拉雪橇。”

看着眼前的吃货妹妹,杨白衣有些无语,在小丫头的认识里,好像只有能吃和不能吃。

“小狗狗真可怜,它们还这么小,哥哥就把它们的工作安排好了,又要看家护院,又要拉雪橇。”

杨小小同情的看了小奶狗一眼。

“好啦好啦!咱们快回家吧。”

杨白衣有些无语,林宛如却早已笑成一团。

回到家以后,杨白衣在自己房间里给小奶狗做了一个窝,里面铺上了一个小褥子。

做午饭的时候,炕被烧的热热的,室内的温度极速上升,小奶狗们舒服的直哼哼。

杨白衣拿出奶粉冲了一碗,在等待奶粉变凉的时候,杨白衣用棉签沾了酒精,帮小奶狗擦拭了脐带,然后还帮助它们排便。

做完了这些以后,奶粉的温度刚刚好,杨白衣用注射器开始一只一只的给小奶狗们喂食。

林宛如和杨小小就在一旁看着,杨白衣做的这一切,对于她们来说很新鲜。

“哥哥,用我帮忙吗?”

杨小小在一旁有些跃跃欲试。

“现在它们还太小,还很脆弱,等它们大一些,再让小小帮忙好不好?”

“好,小狗狗,你们要快点长大呦!长大了陪我一起玩。”

小奶狗吃饱了以后,挤在一起开始睡大觉,杨白衣和林宛如也开始准备自己的午饭。

有了杨白衣的悉心照料,还有奶粉补充营养,小奶狗都成功的活了下来。

小奶狗一天天长大,也一天天变得更加可爱,这些天小丫头都不爱出去玩了,带着小伙伴们,一天看小奶狗八遍。

“白衣,明天我就不去卫生室了,咱们的柴火快烧完了,趁着还没有下雪,这几天我多捡一些柴火回来准备过冬。”

吃晚饭的时候,林宛如对杨白衣说道。

自己在卫生室,一般也是闲着,本来自己的这份工作,就是杨白衣对自己的照顾,这一点林宛如很清楚。

“你自己捡柴要捡到什么时候,这件事你就不用管了,我自有办法。

小小,明天你带狗蛋和二丫他们,到卫生室找我。”

杨白衣自己都不想去捡柴,又怎么舍得让林宛如去呢。

“你不会是打算让孩子们给咱们捡柴吧?我怕社员们会说闲话。”

林宛如有些担忧的说道。

“我不白要他们的柴火,他们给咱们捡柴,我会支付他们报酬的。

他们又不用上工,整天在屯子里招猫逗狗的,我给他们支付报酬,他们也能补贴一下家用,他们的家长感谢我还来不及呢。”

第二天,杨小小按照哥哥的吩咐,把小伙伴们都带到了卫生室。

“大哥哥,小小说你找我们。”

狗蛋站在医务室门口问道。

自从杨白衣治好了臭蛋的病,在李秀莲时不时的叮嘱下,狗蛋就成了杨白衣最坚定的拥趸。

“狗蛋,我和你宛如姐姐要上班,没时间去山上捡柴,你们可以帮我们捡柴吗?

每捆柴五分钱,你们可以去代销点买零食吃,也可以交给你们爹娘补贴家用。”

杨白衣对孩子们说道。

“大哥哥,我们不要钱,给你捡柴火还要钱,我奶奶会揍我的。”

“大哥哥,我跟小宝会给你捡很多柴火的,我们家的柴火,都是我带着小宝捡的。”

狗蛋和二丫首先表示不要钱。

“那可不行,大哥哥怎么会白要你们的柴火呢。

如果你们同意收钱,就帮我捡柴,如果不收钱,我就找其他的社员。”

既然在屯子里当上了赤脚医生,治病救人就是自己的本分,杨白衣还不屑于挟恩图报。

“大哥哥,不用找其他人,我们给你捡柴火。”

一听杨白衣要找其他人,一群孩子们急忙把这个差事揽了下来。

狗蛋和二丫这些大一点的孩子,把弟弟妹妹都送回了家。

小宝和臭蛋他们都还太小,跟着上山捡柴太不方便。

打小在山里长大的孩子们,哪里的干柴比较多知道的一清二楚。

一群孩子们上了山,直奔目的地,有人负责捡柴,有人负责整理打捆,有人负责往山下运。

分工明确,效率特别高。

看着孩子们把捆好的柴火,一趟一趟的往杨白衣家里运,屯子里不上工的老人们,开始指指点点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