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穿越七零,带着妹妹下乡插队>第70章 免费量血压

“行,这个主我还是能做的,我这就去大队部给你收拾一间屋子出来,以后咱们陈家屯,也有自己的医生了。”

大队长风风火火的走了,知青们都用羡慕的目光看向了林宛如。

“白衣,我什么也不会,让我当你的助手不是白拿工分吗?你跟大队长说说,我还是继续上工吧。”

林宛如被大家看的有些不好意思。

“不懂就慢慢学呗,女社员生病了,我确实是不太方便,你这个岗位还是很有必要的。”

杨白衣一本正经的说道,完全不顾崔金发他们鄙视的目光。

第二天,杨白衣和林宛如就正式上班了。

得到消息又不用上工的老头老太太们,自发的围拢在大队部卫生室门口,好奇的向里边张望着。

虽然围观的人多,杨白衣的神医之名也早已传来,但是却没人真的进去看病。

一年到头挣得工分勉强糊口,社员们有个头疼脑热的,也都是咬牙硬挺着。

杨白衣实在无聊,想起了前世药店搞活动的场面。

前世有一句特别着名,也特别讽刺的话。

在巴西,每五公里一个足球场,在漂亮国,每五百米一个健身房,在华夏,每五百米三家大药房。

大药房多了,自然也会内卷起来,免费送鸡蛋,免费量血压,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送鸡蛋杨白衣肯定是不会搞得,虽然空间里有很多,但杨白衣也要注意年代特性。

那就给大爷大娘们降血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杨白衣把桌子搬到门口,让大爷大娘们排好队,说是要帮他们免费量血压。

“小伙子,怎么量?血压在哪呢?我没有血压啊!”

排在前面的老大爷,有些手足无措在身上摸了摸。

“大爷,血压在您的身体里,就是血液在流动中对血管的压力,您把手臂伸过来就可以了。”

杨白衣脖子上戴着听诊器,桌子上摆着血压计,一本正经的样子。

杨白衣把袖带缠在老大爷的胳膊上,用手握着打气囊开始打气。

“哎呦!哎呦哎呦!不行了小伙子,越来越紧了。”

对于未知的东西,老大爷表现的有些恐惧。

“大爷,别紧张,也别说话,一紧张就不准了,没事啊!”

杨白衣一边安慰着老大爷,一边紧紧的盯着指针。

“高压115,低压75,可以大爷,您的血压保持的很好,证明您很健康。”

杨白衣摘下听诊器,对老大爷说道。

“老杆子,咋样啊?降血压疼不疼?”

排在第二个的老大爷紧张的问道。

“不疼,一点也不疼,还挺有意思的,小伙子,在给我这个胳膊量一下。”

经过最初的紧张,发现自己没事后,老大爷对这次体验很满意,又伸出了自己的左手臂。

“大爷,左右手是一样的,量一个就可以了,您先让一让,后面的还等着呢。”

“高压120,低压78,血压很正常,大爷的身体也很健康。”

“高压110,低压69,大娘,您的血压有些偏低了,要注意多吃点肥肉。”

“你这孩子,大娘我倒是想吃肥肉,你给我买去啊?”

大娘的话,逗的大家哈哈大笑,杨白衣尴尬的摸了摸鼻子。

刚才进入角色了,太投入了,忘了现在的物资特别匮乏。

一连量了好多老人,血压只有低的没有高的,倒是不用担心心脑血管疾病。

三高原本就是富贵病,都是高油高盐引起的,现在填饱肚子都是问题,又怎么会得三高呢!

“小杨大夫,忙着呢!”

就在杨白衣给大爷大娘量的热火朝天的时候,陈百旺搀扶着一个老大爷走了过来。

“大队长,我在给大爷大娘量血压呢,这位老大爷是什么情况啊?”

老大爷步履蹒跚,在陈百旺的搀扶下走的依然很艰难,看得出来,老大爷的腿脚不是很好。

“杨大夫,这是我父亲,为了我们几个孩子,操劳了一辈子,落下个腿疼的毛病,特别是天气不好的时候,更是疼得厉害。

前几年带我父亲去卫生院看过,说是风湿,根本就治不了,开了点止疼片就把我们打发回来了。

杨大夫,风湿你能治吗?”

在那个年代,卫生院说治不了,基本上就把这个病人给定性了。

本来陈百旺也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但是昨天小宝在杨白衣手里起死回生,又让陈百旺重新燃起了希望。

“老爷子,您先坐下,我帮您看一下。”

杨白衣和陈百旺扶着老爷子坐下,把他的裤腿往上拉了拉。

老爷子的关节早已肿胀变形,双腿应该已经饱受风湿性关节炎折磨许多年了。

“小毛病,贴副膏药就行了。”

前世地球末世的时候,已经是二三零零年了,医学早已发展到了一个极其发达的地步,攻克了许多难题。

杨白衣空间里最多的就是吃的东西还有各种药品,这些都是在末世生存的倚仗。

杨白衣来到后墙的柜子旁边,装模作样的翻找出两贴膏药。

点上酒精炉,把膏药在火上烤了一下,贴在了老爷子两个膝关节上。

“三哥,感觉怎么样?”

刚才还在排队量血压的老头问道。

“感觉暖烘烘的,波棱盖好像真的没那么疼了。”

陈东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膝盖,感觉灵巧了不少。

“老爷子,这三天别洗澡,别让膏药沾水,包你恢复如初,药到病除。”

杨白衣嘱咐道。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杨大夫有办法,杨大夫真不愧是神医啊!”

昨天的小宝,今天的陈东,杨白衣已经治好了两个卫生院都束手无策的病人。

“杨大夫,多少钱?”

陈百旺从兜里掏出一叠钞票,外面裹着的赫然是一张大团结。

他认为,这么神奇的膏药,一定是杨白衣家的秘方,药材肯定都是相当珍贵的。

“大队长,膏药也都是有成本的,两副膏药您就拿十块钱吧。”

杨白衣报了一个不高不低的价格。

“杨大夫,您可不能因为我是大队长就照顾我啊!十块钱够成本吗?”

自古以来,求医问药都不便宜,特别是得了疑难杂症,为了治病,倾家荡产卖房子卖地的大有人在。

“不会赔钱,我心里有数。”

在这个风湿无法根治的年代,自己的膏药可以说的上是无价之宝,但对杨白衣来说都是无本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