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玄幻奇幻>穿越诸天从九叔世界开始>第225章 错误

次章节错误,请忽略

在1000多年的妈祖信仰演变过程中,于民间信仰流转史上,人们出于对妈祖的虔诚与敬畏,曾出现过一些膜拜朝圣方面的器物,人们尊之为吉祥之宝。妈祖吉祥物流传比较广泛的据说有九种,民间有妈祖吉祥九宝之说。这些吉祥物件被广泛应用于妈祖庙宇建筑、妈祖神龛装饰、妈祖神像雕塑中,并被不少家庭收为珍藏的吉祥物,其包涵的意义如同佛教的八宝,成为一种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妈祖女神九宝吉祥物,是妈祖信仰传承与发展一千多年来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概括了妈祖女神大爱高德、竣功伟绩的主体象征,更是对传统的海洋文化的生动阐释。至目前,已经很难在一个妈祖庙里或一个相关的物体中看到完整的吉祥九宝,但分散式的吉祥九宝在民间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这说明妈祖女神吉祥九宝已深植于广大信众的心灵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形式而存在。

在全面地继承与弘扬妈祖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的多角度,展开对吉祥九宝的物化象征意义的探究,寻找并集合出妈祖女神的文化符号表达形式。同时,以实物制作和美化图案的两种形式,在妈祖文化的传播中,夯实其文化的核心内涵,逐渐改变仅以香火符纸的原始方式来传扬妈祖信仰的滞后性和单一性,以物化象征意义来弘扬妈祖信仰的旨义,以形象生动的喻理方式来传播妈祖文化内涵。

在2020年10月26日,湄洲妈祖祖庙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妈祖全球行将历时一年半,耗费106公斤白银打造的妈祖吉祥九宝正式落户湄洲岛。经过长期的论证、聚集妈祖文化的专家及祖庙董事会的大力支持下,历时一年半,经由30多位行业精英、匠人、学者,德国华裔设计师的设计、山西细金工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树德堂的加工,在曾经流行的妈祖九宝吉祥物传统文化基础上,加以创新,结合细金工艺,用一百多公斤纯银,打造出这一套妈祖九宝吉祥物。

论是在明清时期妈祖宫庙的壁画中,还是在历代传世的妈祖神像作品中,都可以常常看到妈祖手执如意的形象,着名的湄洲岛上的妈祖石雕神像的创作,也是源于此意。秦汉时,朝官仿其形为朝笏,上可记事,以便在朝议中启奏。“如意”在印度梵语中叫“阿娜律”,是一种法具,法师讲经时,常常手执如意,上记经文,以备遗忘。我国民间把如意作为一种吉祥物,在明清时代十分流行。妈祖手中的如意是代表女神赐给普天下吉祥如意的福,是妈祖大爱精神的象征,与佛教的“阿娜律”法具的功用和文化涵义完全是两码事。近年来莆田工艺界每年产出五十万支以上的如意,都被人们作为吉祥物珍藏,可见民间对如意的钟爱程度。

二、妈祖金印

湄洲妈祖祖庙珍藏一方清道光帝御赐的妈祖宝玺,为青铜所制,寓意金狮献瑞,威灵显赫,印体规格为5.5x5.5公分,高度10公分,印章铭文为“湄洲祖庙 天上圣母 护国庇民 灵宝符笈”。这一珍贵的文物是湄洲妈祖祖庙的镇庙之宝,金光熠熠,俗称为“妈祖金印”。

从清代至今,流播的平安符笈以亿万计。凡是由湄洲祖庙全式分灵出去的各地妈祖庙,都拥有一方由祖庙复制的妈祖宝玺,以示妈祖的威灵同时分灵到彼处妈祖庙,而分灵的妈祖庙则用这方宝玺印制符笈,赐予妈祖信众;还有一种简式分灵的妈祖庙,则由祖庙赐予若干印制好的妈祖平安符笈,用于传播妈祖信仰文化。

妈祖金印被列为妈祖吉祥物之一,备受妈祖人的推崇。近年来,以纯金打造的妈祖宝玺成为名符其实的“妈祖金印”,成为各妈祖庙和广大妈祖人梦寐以求的妈祖吉祥物。

三、仙桃筶杯

传说妈祖在少年时就得到玄通道士的点化,能预知祸福,破厄解难。有一次,她为了得到一把好筶杯,向一位铸鼎的老匠讨要,请求他把火红的铁水倒一些在妈祖合拢的双掌上。老匠对这个神姑的神功早有耳闻,又禁不住妈祖的哭求,真的把一勺铁水倒在妈祖的手心中。说来也奇,铁水在妈祖双掌中凝成了一对筶杯,而她的双手一点也没有被灼伤,她满脸微笑地向老匠道谢后离开了。此后,妈祖就用这一副铁筶杯作为判定易经卦象凶吉的法器。所以,至今在不少妈祖庙中,除了一副供信众使用的竹制筶杯外,在香案上还会放置一副用红绸布系好的筶杯,有铜或铁铸成的,也有木或竹雕成的,那是代表妈祖的一种法器,莆田港里妈祖祖祠至今保存着清代的铜铸筶杯,甚为珍贵。

四、麒麟宝珠

相传,在宋代时,妈祖以其功德感动玉皇大帝,被册封为四海之神。为了使妈祖威震四海,玉帝特赐给妈祖一枚定海安澜宝珠,也叫定海神珠,所以,宝珠就成为妈祖女神的吉祥九宝之一。在莆田港里妈祖公园中的女神雕像就是依照这一传说,塑造出一个手托镇海神珠,力挽狂澜,威震四海的光辉形象。在民间,此类作品在各种雕艺产品中也是很常见的,可见其影响之广泛。

五、龙凤喜灯

妈祖羽化升天后,常常在海面上守护航海人的平安。每当海难来临之际,她就会驾着祥云,手提红灯,为船只导航指引,使船只化险为夷。这类传说在民间广为传颂,因此,在妈祖庙的门楣上,或在妈祖神龛的檐角边,都会常常见到一对高挂的红灯。这红灯是妈祖的吉祥九宝之一,不仅航海人视若珍宝,就是其他的妈祖信众也特别喜爱,因为红灯不仅代表着平安吉祥,也有添丁的含义。在元宵节期间,特别是在莆田的特有民俗活动妈祖元宵中,各个妈祖庙都会持制大量的妈祖红灯:称为“妈祖神灯”,以妈祖女神的名义赠予广大信众,信众们如获至宝,回家后必把妈祖红灯悬挂于厅堂上,此法称为“女神吉祥耀家门”。据民间相传,在清代“义和团”“红灯照”起事时,此俗曾被清廷禁了几年,但朝廷的严令也阻止不了妈祖红灯在民间的崇拜。

六、洒金玉帆

妈祖自古就以海神之称而传誉四海。从宋代起,受到钦差大臣路允迪出使高丽在海上遇险时,得到妈祖女神佑护的神迹的传播和影响,航海人要出海时都要到附近的妈祖庙进香祷告,祈求一帆风顺,无论官商平民,概无例外。特别是一些朝廷使官和大商人,如史料中有详细记载的使者郑和、杨洪,将军施琅,商人三宝等,他们的航程平安为妈祖信仰的传播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据民俗调查资料表明,明清时代凡是航海人到妈祖庙上香供祭的,庙里都会依例赠予贴上妈祖平安符的金色锚形吉祥物,寓意航船停泊平安,同时还会赠予一片贴上平安符的漆饰如玉的木雕风帆,寓意航船一帆风顺,平安抵达彼岸。所以,古时的妈祖庙里,金锚和玉帆是必备的吉祥物,航海人在得到金锚和玉帆后,信心倍增,往往在风浪中心理平和,临危不惧,顺利地闯过恶浪险滩,到达目的地。至现代,因机动船只上大多专设妈祖神龛,航海人在船拜祭妈祖比较方便,此俗渐趋式微。

七、天顺金锚

金锚是航海的标志,是航船的根基。在古代,凡是航海人在出海前或归帆时,都要到妈祖庙上香供祭,庙里都会依例赠予一枚贴上妈祖平安符的金色锚形吉祥物,寓意航船停泊平安,顺风顺水。

八、镏金银梭

传说妈祖去世时是一位织布织网的能手,妈祖伏机救亲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在男耕女织的农耕社会,女人在家织布为业的居多。所以,女性们在妈祖庙进香时,往往会求庙里赐赠一枚象征着妈祖曾经用过的银色木质织梭。这种银梭之所以被认为是吉祥物,是因为银梭不但代表着织艺,还象征着时光,取名如梭之意,以喻理方式教导人们应该加倍地珍惜大好时光、珍惜美好人生。

九、搪金海螺

海螺是莆田海边的特产,其螺掏空后,放在嘴边一吹,其声如号角,可传数里之远。相传,妈祖在世时,每当预测到海面将有大浪风暴,就会吹响海螺,作为一种警报,通知乡亲们千万不要出海。过去,妈祖庙里一般都置放一个海螺,代表着妈祖女神的一种法器,更是庙里的一种吉祥物。涵江延宁宫至今还保留着一个清代传下来的特大海螺,成为镇庙之宝。近年以来,随着妈祖文化的不断发展,妈祖吉祥物的研究与创作取得到丰硕的成果。民间各工艺大师均尝试以黄金白银为材质,并以传统工艺来打造的妈祖吉祥物,一经问世,定能受到广大妈祖信仰者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