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景泰大帝>第784章 薛希链终于明白了

“你打算怎么让那群士子闭嘴啊?”听薛希琏出声保证,朱祁钰便顺势提出了相关的问题。

“这个......”薛希琏急中生智,回答道:“陛下,臣可以用他们的学籍有问题为由处置他们,如果敢再闹,就将其驱逐出京师,不允许其参加科考。”

他原以为这个答案朱祁钰会同意,结果抬头一看,朱祁钰的脸色更差了,冷声问道:“那他们的学籍有没有问题呢?”

薛希琏连忙恭敬答道:“陛下说有就可以有,陛下说没有就没有。”还顺手拍了个马屁,希望朱祁钰的火气能尽快消下去。

不过朱祁钰却仍旧没有给他什么好脸色,火气更大了,阴阳怪气地道:“怎么这事儿还是和朕牵扯上了?”

“没有,没有,是臣口误,是臣说他们有问题的。”薛希链连忙摆手道。

朱祁钰眼睛一瞪,问道:“你说有问题就有问题吗?如果他们的学籍没有问题,却被你污蔑成有问题,那到时候朕要如何惩罚你?”

“这......”薛希琏被朱祁钰问得无话可说了。

有没有问题不就是你一句话的事儿吗?至于揪着我不放么?

薛希链很郁闷,非常郁闷。

这左也不行右也不行,叫他怎么处理嘛!

“怎么,回答不出来了是吗?”朱祁钰这时候冷声问道。

薛希链无奈,只得再次跪地叩首,认输道:“臣愚钝,请陛下责罚。”

“责罚你?”朱祁钰撇了撇嘴,说道:“如果朕的责罚有用,那你也不用主动请求责罚了。”

“你信不信,如果朕罚了你,政务院诸理会第一时间替你求情的。”

一旁的政务院诸理没人说话,都是静静地站着,但看情形显然是默认了。

朱祁钰冷笑一声,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题一转,问道:“薛爱卿,你们学部去年的银子是怎么分配的,都花到哪里去了?”

薛希链答道:“去年我学部一共花费了二百四十万七千三百二十八两银子,其中绝大多数都花在了学禄清吏司,占据了至少六成以上,学府清吏司因为要修缮天下府学,大概花了两成,剩下的则是学部其他衙门的开销。”

朱祁钰点点头,继续问道:“就说这学府清吏司,他们花了两成,计算来看的话大概五十万两,那么薛爱卿你告诉一下朕,这五十万两是如何分配的?南方分了多少?北方又分了多少?”

薛希链这次回忆了一下,然后才回答道:“回禀陛下,具体开销臣记不清了,不过比例臣大概知道。”

“你说。”朱祁钰吩咐道。

薛希链说道:“南方诸省,包括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等,因为文风昌盛,士子众多,所以各地府学比较多,请款自然也多,大概可以占到八成以上,顺天、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府学较少,士子较少,所以请款也比较少,只占到了不到两成,西南地区如广西、云南、贵州等地,要么离得比较远,要么是打仗,所以没有请款,但是今年他们的奏疏已经送来了,臣正在统计。”

朱祁钰点点头,敲了一下桌子,说道:“你看,问题找到了吧。”

“问题找到了?”薛希链还是有些发懵。自己只是讲了一下南北方的士子数量有差距,所以请款也有差距,怎么就找到问题了。

不过想到这里,薛希链的脑中突然划过一个念头,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问道:“陛下,您是说?”

他的心中隐隐有了一个想法,估计会和这次的事情有关。

不过朱祁钰还没说话,礼部尚书仪铭却突然开口道:“陛下是说,给北方的拨款太少了?”

朱祁钰点点头,赞许道:“对,没错,去年学部给北方的拨款太少了。”

然后转向薛希链,说道:“薛爱卿,你是浙江人朕知道,不过你办事为公这一点朕还是很看好你的,至少你的操守很好。只是你身为学部尚书,在分配拨款这一点上出了极大的问题。”

“南方诸省请款,你看都没仔细看,便全都拨付过去了,你可知道那些银子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吗?”

“应当是各地学禄补贴之类的开销吧。”薛希链立刻回答道,但是言语中并不是那么肯定。

朱祁钰却是摇摇头,说道:“并不是,你给南方诸省大概拨去了四十万两银子,但是他们花在学禄补贴上的却仅仅只有二十万两,剩下的二十万两则是花在了各地文会上。”

“其中应天府南京城举办的文会就有近百次,相当于三日一次,每次的花销都在千两左右,而且定的都是南京城的各大酒楼和秦淮河两岸,你也是南方人,肯定知道太祖留下的十六楼,具体干什么的就不用朕多说了吧?”

“朕今天想说的是,什么样的文会居然要去那种地方开?召集之人又为什么会选在那种地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去参加那种文会?金爱卿和陈尚书在辛辛苦苦为大明赚钱,结果你查都不查,大笔一挥便将银子拨了过去,对得起金爱卿吗?对得起陈尚书吗?”

“臣知错了。”薛希链对着朱祁钰回答道,然后还给站在一旁的金濂和陈循一个歉意的眼神。

朱祁钰却是继续说道:“不,你不知道,其实朕对于这二十万两完全不在意,朝廷如今一年收入四千多万两,这二十万两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朕一点也不心疼。”

“但是,朕心疼的是,北方的士子们还在没有暖炉的屋子学习,门关不严,窗户漏风,春夏还好,但是寒冬之时他们要如何解决取暖的问题呢?墨汁是不是都冻上了?而南方的士子们,却在搂着青楼的歌姬在饮酒。”

“北方士子餐风饮雪,南方士子歌舞升平,而你这个学部尚书,明知道北方士子求学不易,却不想着多改善一下北方的学府,而是把银两全都拨给了南方学子去喝花酒,这才是朕对你最失望的地方啊!”

薛希链这次才终于明白过来,自己的确是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自己身为学部尚书,只是因为一些无意中的拨款,居然在无意中鼓励了南方士子喝花酒,而忽视了北方士子还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

而且不仅如此,北方士子求学不易,除了几座大城之外,剩下的地方有个秀才就是当地最大的文人了,而南方士子却是相反,不提那些府学,便是私塾也基本上做到了遍地都是,学子多了,有功名的人自然也就多了,在江浙的话,说不准哪个不起眼的老头就是举人或者进士,其中的眼界和对经典的解读,南方士子有机会便可以听到,但是北方士子,基本上打死都听不到的。

各方面的差距如此之大,北方士子再能拼得过南方士子,那真是奇了怪了。

所以,这才是朱祁钰所关注的,也是他需要解决的。

薛希链恭敬说道:“陛下,臣明白了,明年的拨款臣一定让学禄司的人严加审核,尽量向北方倾斜,为北方各府修缮府学,让北方士子们能够有个暖和的地方读书,也让南方士子没有那么多钱去酒楼喝花酒,使他们专心在学业之上。”

朱祁钰这才点点头,点评道:“薛爱卿,方向是对的,不过却不够。”

“你不仅要向北方倾斜,而且你还要想办法在北方各地建立府学,从南方招募先生,尽量保证有心向学之人都有府学可上,都有先生可教,如此一来,北方的读书人才能更多,读书人多了,人才自然就多了。”

“臣明白了。”薛希链接着说道:“不仅如此,还需要从江南地区弄找几位大儒去北方,传授子集经典,解读圣人思想,让北方士子在学识和眼界上的追赶上来。”

朱祁钰满意地点点头,这个薛希链算是开窍了,如今都会举一反三了,看来就是得逼他一下,否则他始终都认为自己是没有错的,做事太过被动了。

“陛下,您说的没错,这次是臣眼界低了,今后臣一定努力,尽量跟上您的脚步。”薛希链一个头磕在地上,说道:“臣没有其他事情了,臣告退。”

“且慢。”朱祁钰连忙叫住他。

薛希链眨巴了下眼睛,那意思是在问,为什么叫住自己?还有什么事情要说吗?

朱祁钰却是笑了一声才问道:“薛爱卿,你莫不是忘了什么事情吧?北方士子闹事的事情你打算如何解决啊?”

薛希链哪能不明白朱祁钰的话,当即回答道:“臣会告诉那些士子,科举乃是朝廷大事,他们几个士子就想要更改,这是绝无可能的,但是陛下仁德,准备将明年学部的银钱大部分用在北方,在北方多多建立各级府学,同时邀请南方的大儒去北方府学讲习授课,帮助北方整体提高学风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