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情感>春风沐雨>第52章 访客

  “一杯冰美式、一杯意式浓缩和一杯焦糖玛奇朵,谢谢。”

  贝季风独自一人走进咖啡厅里点单。

  小小的门店里坐着不少客人,有聊着天的年轻大学生,也有摆弄电脑或是阅读杂志书籍的商务人士,这家店的选址就在地铁口附近,生意向来不错。

  为避免引起骚动,楚沐低调地在门口等待着。他背对玻璃窗,贝季风倚在吧台边静静地注视着男人挺拔而高挑的背影,一头漆黑的长发披散在肩头。

  此时此刻的楚沐就站在他们分别的那个地方。

  “先生,您的咖啡拿好。”服务员露出一个甜美的微笑。

  贝季风拿着纸袋悄然推门出去,楚沐似有心灵感应般回头看向他,自然而然地接过了打包好的咖啡。

  人行道对面的红绿灯一闪、一闪地催促着,但贝季风没有走过去的打算。

  “楚老师。”他唤了一声,在男人的跟前站定,又在对方惊异的目光中仰头靠近,隔着单薄的黑色口罩轻吻了一下楚沐的嘴唇,“走吧。”贝季风笑着牵过他的手。

  猝不及防的吻的触感还残存在唇瓣上,楚沐近乎被动地跟着掌心里的温热前行。

  苏恒觉得肯定有什么不对。

  回去的路上,坐在前方的两人明显过于沉默了,连一丝眼神的交流都没有。

  “吵架了?”他试探着询问。

  贝季风与楚沐异口同声地回应,“没有。”

  然而,谁都没有看向对方。贝季风熟练地注意着车况,楚沐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象。

  二十分钟后,在房门关上的同时,楚沐用力抓住贝季风的手腕,回应了他在街头的那个吻。

  身体中翻涌的热情迅猛而直观。

  楚沐明白自己对这个人有股近乎病态的虔诚与执念,却没想到仅仅是一个纯情的吻也能把他撩拨至此。

  男人哑着嗓音警告道,“别一天天地就会煽风点火。”

  贝季风在喘息间露出震惊的懵逼表情,“什么玩意儿?”

  银河在上,他从来没有撩拨他的意思,而仅仅是想用甜美的回忆覆盖过往的狼狈与不堪。

  推推搡搡间坠入卧室柔软的大床间,正惬意睡着午觉的小王子被两位主人吓得跳下了床,飞快地窜出卧室。

  一室旖旎,满室花开。

  上映二十天后,《破光》的票房突破二十亿,势头迅猛。

  九月底,贝季风受邀参加了《电影》杂志的封面采访,负责撰稿的是一名初出茅庐的文学硕士生,他们聊得很愉快。

  接近尾声的时候,记者坦言道,“我一开始其实挺紧张的,这才是我的第二次面采。”

  “我也挺紧张。”贝季风笑笑,“我一般是坐在镜头后的那个人。”

  他看了一眼正在录像的摄影师,除了纸媒,这段采访同样会以短视频的方式上传到《电影》的官方微博。

  虽然在电影家协会的扶持下,《电影》正逐渐成为国内影视圈的权威杂志,不过与历史悠久、销量火热的大牌时尚杂志相比,创刊不过几年的《电影》仍旧远离娱乐圈的市场中心。

  说得实在一点,被电影家协会推来上封面的年轻演员大多都抱着扶贫的心态接受采访,从不愿挤出过多的时间去谈论演戏。

  他们想要证明自己的业务能力,却更想要流量带来的日进斗金。

  记者不由想到了上一次的采访——对象是青年影帝周恺。采访的地点在申城机场的贵宾休息室里,对方愿意在候机吃饭的时候挤出一丁点的时间给他们。然而在那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周恺显然对吃饭更有兴趣,只寥寥地谈了几句话。

  记者甚至没能把熬夜准备好的提纲问完一半。末了,不仅需要东拼西凑地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更要突显出这位青年影帝的繁忙与平易近人。

  可今天不同。

  整场采访,贝季风耐心又幽默,很快就让初见时说话都要喘粗气的记者放松了下来。结束时的氛围轻松而融洽,记者不禁大着胆子追问,“可以回答一些电影外的问题吗?我们想做点花絮。”

  “你问。”贝季风说道。

  他的视线瞟向摄影棚的大门,小于在工作室助理的带领下走了进来,手中高举着一部手机。

  贝季风低头,了然地笑了笑。

  记者深吸一口气,与同事对视后,问道,“前不久网上有个很火的爆料贴,根据粉丝的分析,指的似乎是您和周恺,您方便回应一下吗?”记者小心翼翼地将爆料截图递给贝季风。

  博主不是别人,正是与陈依合作的娱乐圈KOL“一个圈内人”。所谓的爆料即是贝季风回敬环宇而放出的内容,当时环宇采取了冷处理,所以尽管热搜榜上、粉丝间闹得沸沸扬扬,可到底没有人出来回应、认领,最后又被别的新闻掩盖了。

  不过,贝季风的本意就是警告,没有借此追着不放,打垮周恺的意思,他不想,也不屑那么做。再者,以周恺时至今日的地位与他在圈中的人脉,花边新闻能损害他的形象,却不可能让他永远销声匿迹。

  记者明白这问题越了界,见贝季风沉默,连忙道,“如果不方便回答,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对不……”

  “不算前不久吧,已经一年多了。”贝季风坦然回答,“我不知道它指的是谁,但那时我确实刚刚结束一段感情。”

  记者松出一口气,紧绷的氛围再次松懈下来。

  “那您现在还在空窗期吗?”

  “不在。”贝季风不假思索道,眉眼弯弯,“但我不会告诉你对象是谁。”

  “明白。”记者也随之笑道,“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在一段感情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贝季风想了想,“努力吧。努力奔向对方,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说完,他站起身,绅士地问道,“这样可以了吗?”

  “可以,可以,非常感谢。”记者激动地弯下腰。

  离开摄影棚的时候,小于紧跟在后。他刚刚结束了与楚沐的视频通话。

  贝季风踩着有些急促地步伐来到停车场,果然就见楚沐的商务车停在他的吉普车旁。

  男人从里打开车门,递上一小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你的意式浓缩。”

  贝季风笑着接过,迅速上了车。

  楚沐抱了抱他,低声询问,“回家吗?”

  这句话,于他们两人而言,都有别样的美妙。

  不过,贝季风摇了摇头,“要去趟工作室。”

  “行,我陪你。”

  前往工作室的路上,楚沐负责开车。贝季风在旁用平板刷着陈依整理的票房数据和一些工作室的报表。

  抵达的时候,已是下午四点。

  两人一同穿越过马路,从露天停车场到季风工作室。负责接待的前台看见他们,忙迎上来,对贝季风说道,“林老师在会议室,等了好一会儿了。”

  “我马上过去。”

  贝季风朝她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又转而看向楚沐。后者自觉地指了指茶水间对面的休息室,轻车熟路地走了进去。贝季风哑然失笑,他都快数不清这是楚沐第几次到工作室来等他下班了。

  不得不说,他很受用。

  其实,按照贝季风原本的计划,接受完《电影》的采访后就该回星悦豪庭了。不过,一个小时前,陈依打来电话,说工作室有他的访客——没有提前预约,但这个人贝季风一定会见。

  推开玻璃会议室的门。

  里面坐着一个身穿白色长袖T恤的青年,肤色很白,体格纤瘦。见贝季风走进来,他有些慌乱又无措地起身,尴尬得连手放哪儿都很迷茫。

  “你好……”他开口问候的声音很轻、很轻,几乎到了听不见的程度。

  坦白说,上一秒站在会议室门前的贝季风同样紧张,不过在待人接物方面,他比对方老练而镇定得多。贝季风绕到会议桌的另一端,说道,“你好,坐吧。”

  那人缓缓坐下,却不知该如何挑起话题。

  贝季风率先开口,“林希老师……”他唤了一声对面的青年,“谢谢你发了视频,对我们帮助很大。”

  “我只是说了事实。”林希说道,他的声音就和他的体格一样轻飘,仿佛一阵风就能被吹散,“简安楠已经转达过你的谢意。我今天来是想说另一件事……”话至此,林希又歪了歪脑袋,犹豫不决,“可能也不算另外一件吧。”

  贝季风体谅地笑笑,“没关系,你直接说就好。”

  他看得出来,与人沟通这件事并不是林希的强项。

  沉默持续了一会儿,林希低头,视线集中在自己的指尖,“我想问,你还愿不愿意把《亲爱的犯人》拍成电影。”

  始料未及的话题令贝季风难以掩盖自己的惊诧。浅棕色的眼瞳微瞪着。

  林希没看他的表情,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我……去电影院看了《破光》,很好看。”

  “你拍的东西根本不能看!这是什么玩意儿?你真的会拍电影吗?你知道自己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

  两年多前,同样的人,截然不同的评价浮现在贝季风的脑海。

  对于当时林希的愤怒与贬低,贝季风依旧历历在目。即使后来他明白对方针对的是糟糕的抄袭剧本,而非他的电影,可如此直白的打击还是曾让贝季风一蹶不振,不断怀疑自我。

  大约是想起了相同的事,林希的脸颊因羞愧而有些发红,“两年前的事,对不起,也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及时发现,我或许已经……”他没说下去,顿了顿,转而道,“我说的那些话、我无法接受的东西都源于陆俊的剧本,与你无关。”

  “我知道。”贝季风平和地回答,“你不用向我道歉或抱有歉意,是剧组有错在先。”

  林希抿着唇,“那你还想拍它吗?”他抬起眼眸,像警惕的小兔子,又似是纯真的梅花鹿,观察着贝季风的反应。他明白,在贬低过贝季风曾经的作品后,如今再提出这样的疑问,着实有些不合时宜,可这么多年,林希始终保留着那部作品的影视版权。

  不是不想看它被拍成电影,相反——《亲爱的犯人》这部作品于林希而言有太过沉重的意义,所以,他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导演完成它。

  贝季风沉默了片刻。

  半晌,他的肩膀松了松,目光闪烁,“想。”他坚定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