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总裁豪门>从影视世界开始无所不为>第247章 弃婴

“弟妹又来电话了,看来对你管得挺严啊。你记得跟弟妹说一声,给我介绍几个。你看你哥我,到现在还是单身呢。”

真是羡慕嫉妒恨啊,龚彪见过殷红之后,觉得自己的伴侣也得按这个标准找。

李九没有说别人坏话的习惯,所以有了钱的傅卫军,很自然地跟殷红走在了一起。

喜欢她,除了好看,还有钱,殷红当然会接受傅卫军,若能勾搭上李九,就另说了。

傅卫军现在很有钱,李九跟他讲过:“你是我小舅子,钱随便花。”

有一句话,成本是你放弃的最优选择。

殷红不选择傅卫军,那成本可不是一般的大。而傅卫军选择殷红,成本也很大。

在李九眼中,任何事情都逃不过象、数、理。

万物皆有象,象中有数据,数据按照某种规律运行。

也就是说,幸福感受也是可以被数字化。

比如,傅卫军选择殷红,幸福值是100,但殷红带给他的负面感受是70,那么净幸福值就是30。

如果还有一个女孩子愿意跟傅卫军在一起,但只能让他感受到70的幸福值,但这个女孩子带给他的负面感受是30,那么选择这个女孩子的净幸福值就是40。

在成本的概念中,选择殷红的成本是40,选择这个女孩子的成本则是30。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人要做到从一而终很难,因为决定你成本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别人。

现在的情况是,傅卫军是殷红的最大成本,而殷红却不是傅卫军的最大成本。

所以,李九不看好傅卫军和殷红这一对。

他不看好一个消极的殷红,能不断地扩大自己在傅卫军心中的成本,无论是感受还是物质上。

李九掐指一算,料定傅卫军会在一年内与殷红分道扬镳。

傅卫军是一个积极上进、努力拼搏的人,他一直都在不断地追求进步,无论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是为了不让姐姐失望。

李九认为,像傅卫军这样努力上进的人,都不应该被辜负。

他相信,傅卫军在未来一年内一定会不断地攀登高峰,看到更多的美景。

而殷红却还停留在原地,不愿意与傅卫军共同进步。

因此,李九认为傅卫军会在一年内与殷红分手,去寻找一个与他更匹配的伴侣。

“你觉得殷红这人如何?”傅卫军用手语向李九发问,显然是不想让龚彪知晓。

龚彪翻了个白眼,嘲讽道:“会手语就了不起啊?行了,哥走了。”他话已说完,转身离开,毕竟还有很多工作在等着他。

李九给傅卫军画了一张大饼,承诺等王响退休后,就让他接任厂长。

“她在我心中的分量,取决于你对她的喜爱程度。”

闻言,李九心想,傅卫军如此问自己,看来他们用不了一个月就要分手了。

“我是喜欢她,但她和我姐相处不来。”

身为姐控的傅卫军看人很准,过了热恋期,殷红的性格就会像脱光了衣服一样,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傅卫军面前。

听到这,李九终于确信,在沈墨杀了殷红后,傅卫军那无声的呐喊,更多的是在为沈墨杀了人后该如何是好而感到难过。

“不要从别人口中了解你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宁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李九是个很传统的男人。

傅卫军没有听到李九有实质上的建议,满脸失望。

没错,李九是他的姐夫,但他也将对父亲的那种期望,寄托在了李九身上。

“国际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邀请函?这是干嘛的?”

龚彪刚离开不久,就拿着一封信转了回来,递给了李九。

国际环保组织是一个专注于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组织。

它们一般由志愿者、专家、学者和环保爱好者组成,通过各类活动和项目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促使政府和企业采取行动。

这些组织可能关注气候变化、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污染防治、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问题。

它们的工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开展环境教育活动、进行研究和监测、推动政策改革、组织抗议和倡导活动、参与国际会议和谈判等。

李九打开邀请函,快速浏览了一遍,20 秒后,他的眼睛闪过一丝光亮,笑着说:“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国际环保组织给我们的产品授予了官方认证。”

“那有什么用呢?”龚彪好奇地问。

“这意味着我们将获得全球大多数人的认可,以良好的企业形象屹立于世界舞台之上,而实际的好处就是品牌效应。”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国外采购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再销往国外呢?”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是目前国内环境下企业家价值的最大体现。

“是啊,这就相当于用别人的钱来养自己的孩子。”

王北是个弃婴,在这个年代,像他这样的孩子可不止一个。

这么说吧,随便一个公园的亭子,每个星期都能捡到三四个孩子,有男有女,有人感觉女婴比较多,是因为男婴很快就会被人抱走。

这并非是重男轻女,实在是无力抚养。

选择在公园的亭子弃婴,是因为多数有闲有钱的人会来此,父母们希望孩子能有个好去处,而非跟着自己忍饥挨饿。

在这个时代,失业者随处可见,没有收入来源,一场小病可能会演变成大病,运气好能扛过去,运气差只能等死。

李九小时候也曾深思过,当他听闻他人治病花费巨大时,便会思考,若自己也得了这样的病该如何是好?

不治了,认命,等待死亡。

因此,他能够理解那些弃婴的父母,大多数人连自己家养的狗都舍不得丢弃,更何况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若不是走投无路,大多数人是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个别不负责任的人。

影视作品中对王北的身世只是简单带过,大概是为了通过审查。

而创造出王北的作者为何敢这样写,或许是因为他的书不火,无需担心。

王北的亲生父母究竟是谁?

是那些走投无路的普罗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