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科幻末世>重生末世之开局先卖房>第136章 基建

接下来的几天,室外温度一直升高到了65c!

户外的柏油路,已经开始在慢慢的融化变软!

白天的户外工作,也已经变得让人难以忍受了,为了工期不被推迟,林栋同意了张厝村的众人,暂时在游客中心居住。

328平的接待大厅住20人,也还算宽敞。

2间办公室让给了6个女人住,其它的男人,则集体在大厅里打地铺。

拖洗干净的瓷砖地面,给大家带来了一丝凉意,其实比床铺还舒服。

睡了几天硬地面后,大家很快也就适应了,再也不叫腰酸背痛了!

林栋让陈浩和陈伟在房顶铺设了太阳能发电板,给他们接通了线路,游客中心本身就有中央空调,其它电气设备也一应俱全。

白天开起来,四处密封好的话,温度也能降到27c-28c。

再把窗户和玻璃门都盖住,这可比在张厝村舒服多了,有水有电,有厕所,幸福来的如此简单。

为了赶进度,他们开始了昼伏夜出的工作模式。

晚上8点开工,做到第二天早上7点收工。

扣掉中间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就和之前一样,也是劳作10个小时。

他们更换了作息,基地里的大家就也得跟着变。

6月23号,已经开始了凿山破壁作业,两辆xE400t隧道挖掘机,两辆tZ系列液压凿岩台车,两辆twZ系列暗挖台车,这六台机械变成了主力军。

除了一台挖机,一台铲车负责运送,破碎的沙石外,剩下的6个青壮,则是被林栋几人带着,开始了修搭钢架棚。

在庇护所洞口的小平台上,林栋一直都有考虑搭一个钢结构的棚子,上面再铺设太阳能板,又能发电,又能遮阳避雨,可谓一举多得。

现在终于有时间弄了,80平方的小平台10人来动手,一天就搞定了。

挖了14个1.5米的地桩,用厚钢管做立柱,用槽钢做横梁,封上彩钢瓦,主体框架就完成了。

太阳能板安装的时候,陈浩考虑到西边背阴的关系,特意安装了电动调节装置,可随着光照,变换角度。

6月24-28日,4天的时间,几人又给根据地的露天停车场,安装上了钢棚。

棚长50米,宽15米,高3.5米,成里高外低。

如果下雨,可以把雨水直接排到,3米高的围墙外面去。

林栋在750平的棚顶上,也铺设了太阳能板,应急供电车,直接当蓄电池用。

铺设好线路后,基本解决了,根据地的施工用电问题。

6月30日,经过了15天的挖掘作业,13米深的地坑已经挖掘完成。

张厝村的众人,经过15天的劳作,不见憔悴,反而更加雄壮了。

每天有菜有肉,偶尔能吃到鱼,大米饭还管够,加上不断的劳作,一个个的体型,也开始慢慢的壮实了起来。

再加上长时间的阳光照晒,脱了一层皮后,古铜色的肌肤,更显质感。

虽然没有任何的休息,照常是每天10小时的劳作,但是大家都觉得很安心。

经历了半年的忍饥挨饿,再到村里老人们,为了给下一代留下希望,选择集体冻死。

对比上现在的衣食无忧,有水有电,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2024年7月1日,在林父和陈应泉的指挥下,全体齐动员。

大家从游客大厅后面的杂物间里,搬出来水泥,倒进了混凝土搅拌车,拌了河沙、机制砂后,还在底部添加了钢筋加固。

20几号人,动用了所有的大型机械,只用了1天时间,就把1658平方防潮防水的地基层,给铺设完毕。

地基需要阴干,在山体底部的一边还好,剩下的800平方,林父只能拉来了篷布进行遮蔽。

还安排了张基炉、张基成两人,每隔1个小时,洒一次水。

本来混凝土最少要阴干7天,但是现在的天气不同了,所以大概阴干4天就差不多了。

中间的这几天时间,大家也没闲着,东南面的山谷小溪,经过半个多月的暴晒,已经被晒干了。

之前因为化雪而形成的小湖泊,也重新变回成了小水塘。

林父带着大家,又开始了挖土作业。

为了抵御极热天气,林栋他们规划了一下,准备挖一个6米深,10亩左右的一个圆形水塘,修成以后的面积,大概只比足球场小一圈。

本身3亩的水塘,现在还剩半亩不到,中间还有2米左右的水深,怕是用不了两天就干涸了。

陈浩本来还以为,里面会有鱼,所以回去弄了一个抄网,兴致勃勃的捞了半天,结果除了淤泥,连一片鱼鳞都没看到。

看来经过半年的冰封,小水塘在之前极寒永夜时期,就已经彻底的被冻住了。

这边的松软土层,可比地下室好挖多了。

挖出来的泥土,被运到了之前堆放淤泥的地方,混在一起后,就是最好的营养土。

之前还说要去山下拉田土,现在看来也不需要了。

剩下的一些破碎的石块,被另外堆放留着,最后加盖地下城的地面建筑用的到。

通过4天的挖掘,6米深的10亩水塘,终于挖掘成功,最深处达到了8米。

林栋怕有可能到来的暴雨,还向东挖了一条2米宽的排水渠,如果未来真有暴雨,也直接往山下排。

7月5日,基地里的2台起重机,终于派上了用场,一个个的40尺集装箱,被吊装着,整齐的码放在地基上。

66个集装箱,2台起重机,半天时间,就能准确的摆放到指定的位置上。

再用钢筋焊接好后,还要再铺一层30公分的混凝土。

趁着混凝土没干,继续吊装第二层集装箱。

就这样来回重复,5天的时间,3层的集装箱,才算全部码放到位。

7月10号,混凝土浇筑封顶,因为一半在山体内部,所以50公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只有800平方。

除了预埋了地面建筑钢管支撑柱后,主体框架就暂时告一段落。

地面建筑留着最后盖,林父指挥着大家,利用割炬,切割机等,开始进行,对集装箱内部通道的,切割打通工作。

7月13号,除除了西面留出的进出门户外,内部被规划成“回”字型的通道,就全部贯通了。

7月16日,经过了2天的,防水布铺垫后。

三轮车和皮卡车,从西边的斜坡通道,开始一车一车的往里面运泥土。

………

兄弟们觉得好看,还是希望帮忙给个5星书评,书评里顺便说两句。

这两天经过大家努力已经6.5分了,新手作者也不知道规则,这一个1星,得多少个5星对冲,还是希望大家帮忙投一下。

拜托!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