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第139章 嫡庶之争

刘表,自景升,是鲁恭王刘余之后,身长八尺,姿貌雄伟,早年参加太学生运动,受党锢之乱影响,逃亡江湖。

后刘表选择向大将军何进投诚,得以回京,任北军中侯。

黄巾之乱复起时,汉灵帝为了加强手中的权利,让五位皇室宗亲出任地方刺史,刘表得以施展才华,只身入荆州。

荆州大族蔡家的家主蔡帽也出自大将军府,刘表通过一系列联姻的手段,得到了蔡、蒯、黄、庞四大家族的支持,得以坐稳荆州刺史一职。

董卓入京后,刘表派遣使者奉贡称臣,被授予假节钺,封成武侯。

在荆州任职期间,刘表恩威并施,开经立学,爱民养士,结交袁绍,称雄荆江。

虽然与孙氏一族屡屡发生冲突,但是孙权掌权之后,放弃了父兄的扩张战略,而是选择经营扬州和交州,荆州百姓得以享受太平日子。

过了花甲之年后,刘表彻底失去了雄心壮志,每日只知听曲观舞,饮酒享乐,将荆州军政之事交给蔡帽打理。蔡帽掌握了除江夏郡以外的各郡实权,俨然成了真正的荆州之主,只是碍于汉朝官制,本地人不可任刺史,不然蔡帽早就取而代之。

眼看刘表时日无多,蔡帽一心想让自己的外甥公子琮成为刘表的世子,为此他没少下工夫,但是公子刘琦已经成年,且驻军江夏多年,还有刘关张这些勇将追随,一时间难以除去。

蔡帽想到了自己从前在大将军府结识的好友曹操,现在的曹操已经今非昔比,受封魏王,总揽朝政,大汉天子刘协不过是曹操手中的一个玩物,所有的朝廷政令自魏王府出,皇帝的圣旨除了传国玉玺还需要盖上魏王的王玺才能生效。

曹操已经平定凉州,解除了西北的隐患,益州刘璋选择奉贡称臣,表示愿意听从朝廷的指令,河北吕布更是曹操最坚定的盟友,大汉天下如今仅有荆州、扬州、交州,还存在割据势力,对于志在一统天下的曹操来说,下一个目标就是荆州。

蔡帽派遣从子蔡中前往洛阳,拜见曹操,表示自己愿意归降之意。

曹操的意思是,让蔡帽先处理好荆州内部之事,再谈投诚一事,如果蔡帽无法处理,朝廷大军自会采取武力,收复荆州。

蔡帽掌握的地盘的士兵虽然多,奈何手下没有大将,张允、蔡中、蔡和之辈如何与刘备、关羽、张飞这样的沙场宿将相争。蔡帽用人又看重出身,文聘、霍峻、魏延三人有万夫不当之勇,皆可为一军统帅,奈何并非出自名门望族,一直被蔡帽压制,三人见在蔡帽手下没有出头之日,选择出走江夏,投奔大公子刘琦。

刘琦本身没有多大的才干,但是得益于他的老师伊籍,此人是荆州名士,在刘琦小时候,就被刘表任命为长公子的老师,教授刘琦圣人之说,处世之道。加上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加入,他们三兄弟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也是成名已久的沙场宿将,加上文聘、霍峻、魏延三人,刘琦手下的军事集团是远胜于自己的弟弟刘琮的。

刘琦是个大孝子,父亲还在世,他不忍心对自己的弟弟出手,虽然刘备几次劝说他挥师荆南四郡,但是都被刘琦否决了,刘琦明确表示,只要父亲还是荆州之主,自己绝不会起兵夺位。

刘琦是真君子,蔡帽也是真小人,为了消灭刘琦势力,他不顾与江东孙氏多年的恩怨,派遣蔡中,偷偷渡过长江,前往建业与孙权结盟。

孙权接见了蔡中,表示自己需要和幕僚商议,让蔡中先到馆驿等候。

孙权对麾下文武说,“荆州蔡帽遣使于我,欲和我结盟,合力攻打江夏,事成之后,江夏归我所有,诸位以为如何?”

张昭说,“眼下大都督陆逊屯兵柴桑,他麾下的三万精兵都是我江东精锐,目前可调动的还有两万精兵,攻打江夏还需另外派将军统领。”

孙权环顾四周,“何人愿意统兵前往?”

周围一片寂静,无人回答。

看到孙权要发怒,顾雍说,“先主公孙策诸将,周瑜、鲁肃、黄盖、程普、韩当、周泰、凌操、吕蒙,都是能征善战之辈,眼下他们都赋闲在家务农,还请主公招募他们前来,必可拿下荆襄九郡。”

孙权有些为难,当初为了成功夺取军权,他将这些昔日兄长麾下的爱将全部罢免,眼下该用什么样的理由召回他们。

看到孙权面露难色,张昭心里已经猜到了八九分,他说,“臣听闻主公有一妹,名曰孙仁,尚未婚配,先主公诸将以周瑜为首,主公何不将妹妹嫁给周瑜,与他结为姻亲,如此诸将便可归附主公。”

孙权说,“听闻周瑜已有二妻,为一对姐妹,名曰大乔、小乔,皆有倾国倾城之貌,舍妹年幼,且为家母心头挚宝,如何受得了这般委屈?”

张昭说,“主公,眼下是取舍之时,一旦曹操以朝廷之意出兵,荆州势必望风归降,到时天下仅剩江东,必为曹操所灭,结盟蔡帽,才是上策。”

孙权咬了咬嘴唇,艰难的说,“我同意了,此事交给你去办,许你便宜行事之权,一切随机应变,只要周瑜愿意统兵,任何条件都可以答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