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第255章 吃个饭,也能遇到老登...不对...岳父大人?

在渭水河畔的客栈里,碰到凶杀案,本就耽搁了好一会。

接着,又在城门口,遇到纵马踏街的事,又消耗了不少时间。

闹到现在,就连午时都过去了好一会,连饭点都错过了。

好在,因为被勒索、敲诈,一下子空了两辆马车。

这些护卫们,此刻也不用步行了。

李恪大手一挥,让所有人上了马车,快马加鞭,朝着醉仙楼驶去。

现在已经是下午,也不用急着去向李世民陈情述职,先填饱肚子再说。

李恪也不是不能吃苦,在北疆、草原的时候。

他与那些士兵们,同吃同住,风餐露宿更是常态。

只不过那是打仗,没有条件讲究吃穿。

可眼下都到了长安,再去讲究吃苦耐劳,那本王挣那么多钱干什么?

马车疾驰,很快就穿越了半个长安城,来到了自家的醉仙楼前。

一下马车,李恪便闻到一股扑鼻的酒香和菜香。

顿时肚子饥肠辘辘,发出一阵咕咕叫声。

此时的李恪正绅士的准备伸出手,去扶着长孙娉婷下车。

突然间肚子发出一阵响亮的叫声,就算是他,脸上顿时也有些挂不住,眼睛有些不敢看向长孙娉婷。

只不过等到他真的看向长孙娉婷,这才发现长孙娉婷的脸,已经红的比他还要厉害的多。

过了半天他才反应过来。

原来刚才饿的咕咕叫的不是他,而是就连早饭都没有吃的长孙娉婷。

......

李恪顿时面色一窘,干咳两声,道:“咳咳,这个……时辰不早了,我们还是先进去吃饭吧,肚子都开始叫了。”

原本就很窘迫的长孙娉婷,听到李恪的话后,脸颊的红晕更是加深了几分,仿佛能滴出血来。

她低垂着头,轻咬着下唇,挣脱掉李恪扶着她的手,轻轻打在李恪的肩膀上,声若蚊蝇的说道。

“快别说了...你...你就知道取笑我!”

长孙娉婷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娇嗔,让李恪心中一荡。

他急忙摆手解释道:“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说,我们都饿了,先吃饭要紧。”

说完,李恪生怕长孙娉婷再误会,连忙转身向酒楼内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快走吧,我已经饿得不行了。”

长孙娉婷看着李恪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甜美的笑容。

她知道刚才李恪不是故意的,但心中的羞涩却让她难以掩饰。

为了避免发生更大的误会,李恪迫不及待带头朝着醉仙楼内走去。

要不说,自家醉仙楼乃是长安第一酒楼呢!

尽管经过两年的时间,醉仙楼内的炒菜技术就算保密工作做得再好。

也被长安的各大酒楼逐渐摸透,并模仿了七八分。

可真正的精髓,不光是炒菜的技术,还有许多瓶瓶罐罐的调料。

这是那些酒楼难以模仿的。

如今在长安,要是论酒,各家或许都有独门绝技,不相上下。

可要论菜,却是无人敢与醉仙楼争锋!

李恪大步流星地走进酒楼,酒楼内的伙计一见到他,顿时眼睛一亮,连忙迎了上来。

“啊!殿下您回来了”伙计恭敬地行礼道。

李恪见到这些熟悉的伙计,也非常的高兴,拍了拍他的肩膀,乐呵呵的说道。

“还有座位吗?”

听到了李恪的话,伙计的脸色立马变得有些着急起来。

他磕磕巴巴地对着李恪说道:“回殿下,今日酒楼生意异常火爆,包间都已经满了,只有客厅还空闲着几桌,不过,小的可以立刻为您安排一间包间,只是可能需要稍微等待片刻。”

一开始看到伙计的脸色变了,李恪还以为没座了。

见到是没有包厢,随即又舒展开来。

他明白,自家的醉仙楼生意一直红火,座位紧张也是常有的事。

“无妨,大厅便大厅吧,你尽快安排。”李恪吩咐道。

伙计连忙应下,在前面引路,带着李恪等人来到了大厅内空闲的座位上。

大厅内,客人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都在享受着美食与美酒带来的愉悦。

李恪微微一笑,心中感到一阵满足,看样子,苏妙菡做的不错。

等到李恪一行人纷纷落座,一旁新来的伙计连忙递上菜单,却被先前的那个伙计,一把抢了过来。

不等他教训一下那个新人,李恪连忙伸手拿过菜单,对着他说道。

“他瞧着眼生,应该是后来招的吧?正所谓不知者无罪,不认识我也正常,你无需苛责他。”

说着,将手中的菜单,递给隔壁的那些护卫,对着他们豪气地说道。

“近些时日大家都辛苦了,菜随便点,酒水一人一壶,今天本王请客!”

此话一出,护卫们顿时欢呼起来,纷纷感谢起李恪来。

“多谢殿下,殿下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自家人,客气啥。”

听完李恪的话,一群大脑袋顿时就凑在一起,看着菜单,兴奋地浏览着上面的菜品。

这次带着下船的八个护卫,除了三个是关中人外,其他的要么是投靠李恪的草原人,要么是俘虏后被李恪所感化的突厥人。

他们可不像中原人,那样太过注重礼节。

再加上,就算那几个关中护卫,平时下个馆子都要掂量许久,更别提是长安城这般繁华之地的招牌菜了。

此刻,看到菜单上那些色香味俱佳的菜品,他们的眼睛都不由自主地亮了起来。

“这个红烧狮子头,听起来就很好吃!”一个草原护卫指着菜单说道。

“还有那个清蒸鲈鱼,我看着都馋。”另一个突厥护卫咽了咽口水,迫不及待地想要品尝。

一开始的时候,看着李恪和长孙娉婷两人带着七八个护卫,走进醉仙楼。

在场的那些食客瞟了一眼之后,顶多认为是那个富家公子带着家人和护卫出来用餐,并未过多在意。

等到李恪的那些护卫大声欢呼起来的时候,一下子就吸引不少的人关注。

一开始有些人嫌弃他们吵闹,还准备皱眉出声斥责。

毕竟,在这长安城,出门拿块板砖随便砸一下就能砸出一个侯爷来。

再加上能到这醉仙楼吃得起饭的人,大多也是非富即贵,自然都是有些脾气的。

可当他们听到那些护卫喊出“殿下”两个字,那些人不由的又多望了两眼。

“他...他方才说什么?殿下?”

“是了,我方才也听到了,他确实喊了一声殿下!”

“那位莫非是...蜀王殿下?”,一个眼尖的食客却忽然认出了李恪来。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周围的食客纷纷都将惊讶的目光,投向了李恪一行人。

不说在蝗灾、旱灾时,李恪赈灾在长安城百姓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即便是在平日,他在长安做的几首诗词,也让他名声鹊起。

看到消失一年的李恪再次回到长安,酒楼内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胆子大一点的甚至站起身来,举着酒杯对着李恪说道。

“蜀王殿下,您终于回来了,我跟你说现在长安城好多酒楼模仿你这里的菜肴,你要是去砸场子,我给您带路。”

“咳咳咳......”

正在喝酒的李恪闻言,被呛得一阵咳嗽。他连忙举起酒杯,无奈地笑道。

“多谢这位兄弟的好意,不过砸场子这种事情,本王可做不来,再说了醉仙楼的东西又这么好造假吗?”

此言一出,顿时引起了周围一阵善意的笑声。

不过,这个食客也算是打开了话匣子。

不多时,又有食客举杯向李恪致意。

“蜀王殿下,你不在的这一年,长安文坛没落,一首好的诗词都没有出现,振兴诗坛的事,我看还得是您。”

“对啊!您不在,还有跳梁小丑跳出来,自称为长安第一才子,简直可笑至极。殿下您可得好好露两手,让那些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才华!”

李恪闻言,不禁哑然失笑。他放下酒杯,摇了摇头道。

“各位过誉了,本王虽有些才情,但离长安第一才子还差得远呢。至于振兴诗坛,更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非本王一人之力所能及。”

话虽如此,但李恪的谦逊并未让众人感到失望。

相反,他们更加敬佩这位年轻有为的皇子,不仅有着出众的才华,还有着谦逊的品质。

两杯酒水下肚,见到众人如此热情,酒精上头的李恪,对着大厅的所有人大声道。

“今天难得这么高兴,为了感谢大家的捧场,今日醉仙楼所有的消费,统统五折,另外,本王亲自为大家作诗一首,以助雅兴。”

此言一出,全场顿时沸腾起来。

五折的优惠已经让众人大呼过瘾,而李恪亲自作诗更是让他们激动不已。

要知道,李恪的诗词在长安城中可是享有盛名的,每一首都能够引起轰动。

李恪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繁华的长安城,心中涌动着无尽的豪情。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开口,声音清朗而富有磁性。

白云望不尽,高楼空倚栏。

中霄鸿雁过,来处是长安。

诗句一出,全场掌声雷动,不少人都感叹着此行不虚。

一位青年士子赞叹道:“这便是传说中的蜀王殿下吗?果然风采过人,诗词也如此出众。”

旁边的一位年轻士子闻言,也连连点头,道。

“是啊,蜀王殿下的风采真是令人折服。我若是有幸能得他指点一二,那真是此生无憾了。”

一旁的长孙娉婷看着喝酒有点上头的李恪,也有些哭笑不得。

等到李恪的诗句一出,一双美目中就差点露出了小星星。

看着李恪贵为皇子,但却从不摆架子,愿意与民同乐,看着他在人群中如此受欢迎,长孙娉婷的心中也充满了骄傲和喜悦。

二楼雅间,原本正在安静吃饭的客人,听到楼下突然爆发出如此大的动静。

纷纷让一旁的仆人下楼查看查看,到底出了什么事,突然间这么热闹。

其中二楼最大的一个雅间,这原本是专门留给李恪使用的。

但在李恪失踪,得知他在北疆之后。

马周便把这个包间拿出来营业了,这也是刚才那个伙计有些着急的原因。

好在李恪对这些细节末节向来不讲究。

今日,上完早朝之后,李世民留下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等数人留下来商议朝政。

不成想,商议结束后,时间已经来到了中午。

一般的时候,李世民都会留下这些朝臣在皇宫吃个午膳。

只是,今天收到密折他即将到手的二十万贯钱财,被一个小小的守门统领给扣了下来。

有些气恼的他,便没有什么心情留这些大臣在宫中用膳。

于是,此时任吏部尚书的长孙无忌,索性大手一挥,相约几个吏部的大佬来到醉仙楼用膳,联络联络感情。

此刻,雅间内气氛宁静而庄重,吃完饭,两个吏部侍郎数位郎官和长孙无忌正围坐一桌,品茶论道。

当听到楼下的喧嚣声,一位身着长袍的郎官微微皱眉,对身旁的仆人说道。

“去看看,发生了何事,这般吵闹。”

仆人应声而去,不一会儿便返回,脸上带着些许惊讶之色,看了一眼长孙无忌,这才缓缓说道。

“回老爷,是蜀王殿下回京了,为了感谢食客们在醉仙楼吃饭,今天五折销售,此刻正在为众人作诗助兴,故而人声鼎沸。”

一听到是顶头上司的女婿归来,闻言之后,眼中光芒急闪过,随即恭维道。

“原来是蜀王殿下,蜀王殿下年轻有为,不仅在北疆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回京还能如此亲民,真是我大唐之幸啊!”

旁边的一位中年文士也点头附和道。

“蜀王殿下不仅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更难得的是他平易近人,没有半点皇子的架子。这样的皇子,实乃我大唐之幸啊。”

雅间内的众人纷纷点头,对李恪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一旁的长孙无忌,虽然之前对李恪一直喜欢不起来,但如今李恪作为他的女婿,听到众人的夸奖也不禁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想到既然李恪回来了,那么女儿长孙娉婷想必也一同回京了。

于是朝着那个仆人说道:“蜀王殿下旁边是不是还有一个小娘子?”

听到长孙无忌的问话,那仆人立马回答道:“回长孙尚书,蜀王殿下身旁确有一名小娘子,容貌秀丽,气质颇为出众。”

长孙无忌闻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中一动,刚准备将两人喊上来一聚。

但话到了嘴边,又收回来,思忖片刻后,改口道:“去,将蜀王殿下,邀请上来一聚。”

一旁的吏部官员们,见长孙无忌找蜀王殿下明显是有事要聊,纷纷识趣地起身告退。

长孙无忌见状,也没有过多的挽留。

而此刻,在楼下的李恪,正沉浸在众人的喝彩声中,享受着这难得的休闲时光。

等到长孙无忌的家仆走到李恪面前,恭敬地传达了长孙无忌的邀请时,李恪微微一愣。

他指了指一旁的长孙娉婷诧异的问道:“只邀了本王一人?”

仆人点了点头恭敬的说道:“正是。”

随即转过身,对着一旁的长孙娉婷道:“小娘子,老爷说,你许久未曾归家,家母对你甚是想念,让你早些归家。”

长孙娉婷闻言,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轻轻地点了点头。

她知道父亲既然单独找李恪,肯定是有事情要谈。

朝着李恪给了一个好好表现的表情,就带着袭香离开了醉仙楼。

等到李恪跟着这个仆人走在二楼的楼梯上时,回过神来的李恪,脑海中只有一句话。

“在自家酒楼吃个饭,也能遇到这老登...不对...岳父大人?”

......

【感谢爱吃蜜汁鸡腿的肖云、灵峰的迷唇娃送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