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第133章 此地人傻钱多速来

处于胜州北城瓮城前的一大块空地,被李恪用来作为此次边贸的地点。

为了方便那些部落进行交易,派遣了大量的士兵和官员来维护秩序,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只是胜州在梁师都的统治下,基本上对突厥敞开了大门。

有什么好的东西,基本上早就被突厥人强行抢走了。

加上胜州城才收复回来两天,也什么准备,这就意味着胜州城内的商品极其的匮乏。

好在,这两年草原上每年大雪,导致草原上草势不好,牛羊等牲畜也因为缺乏食物而大量死亡。

因此,哪怕是青饲,也能作为交易的商品。

李恪还特意安排了各种设施和服务,那些部落还可以在这里搭建帐篷,展示和陈列他们的商品,也可以在这里休息和交流。

只是等到场地什么的全都弄好了之后,前来做买卖的汉人,少之又少,就连一开始看到的几个摊位也不见了踪影?

只有一大群人站在远处观望,却没有人愿意走近。

这让李恪感到十分头疼。

他原本以为,胜州城的收复和边贸的开展,会吸引大量的汉人前来参与。

刚才之所以门可罗雀,环堵萧然,是因为守城的将领,不放那些部落进城交易的结果

现在来看,好像事实远不如所见到的那样简单。

好在,现在还有时间,那些部落也要到城外的驻地准备交易的物品。

现在还有时间弄清楚状况,想到这里,李恪将一旁的丁鼠喊了过来。

“老丁,你带几个人去找人打听一下,问问他们为什么不敢过来做生意,真是奇哉怪哉,现在这年头的人,都这么富有了吗?就连挣钱都不感兴趣。”

这个长相奇特的中年男人,正是深泉寨的老人,从李恪上山做了五当家之后就一直跟着他。

听到李恪的话后,立马听到李恪的话后,丁鼠立马领命,带着几个手下前往到不远处观望的人群中,询问那些商人和百姓。

经过一系列详细的询问和交流,丁鼠几人渐渐地了解到了这些人不敢前来参与边贸的原因。

小半个时辰后,丁鼠就带着收集到的信息,来到李恪面前。

“殿下,属下幸不辱命,已经收集到了关于胜州的百姓为什么不参与边贸,意愿低下的原因了。”丁鼠向李恪汇报。

“哦,你说说看。”李恪道。

“首先是城中的百姓,鉴于突厥人强买强卖的行为,仍然心存疑虑,在他们眼中,这些草原人都一个样,担心交易过程中会受到不公平待遇。商人们也担心这些部落的信誉问题,他们担心货物被抢或者被骗。”

“妈的!上了柴绍的大当了。”

听到这,回过神来的李恪,终于忍不住低声咒骂了一句。

“殿下...你说什么?”

没有听清李恪小声嘀咕的丁鼠,还以为李恪有事吩咐,连忙追问了一句。

“没什么。”

李恪摆摆手,示意丁鼠不用在意。

他心中虽然有些恼火,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失望。

他原以为带着前世的记忆和经验,可以从容的在一群古人面前,从容的面对。

但现在看来,在这个古代世界中,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他似乎也被那些吹捧的花言巧语蒙蔽了双眼。

“丁鼠,还有吗?”

“还有就是,经过大唐的这么多年的封锁,胜州城的市场匮乏,他们也没有什么物品用来交易。供应有限,怕是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最后,就是很多胜州城的人,并不知道边贸的开展。由于消息传播不畅,很多人仍然不知道边贸的开展情况。”

丁鼠将打探到的一一消息告诉了李恪。

李恪听到后沉默了很久,他没有想到这其中,还有这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是事到如今,再去抱怨接到这个任务,也无济于事,还不如好好想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很快,李恪就想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

那就是刺激一下这些当地人,这样不仅弄够让他们积极参与,还能通过他们宣扬出去。

只要让他们看到实际上产生的利益,肯定就会积极参与了。

不是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嘛。

当一个商人,有百分之一的利润的时候,他们的就胆大了起来,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就会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砍头的危险。

想到这里,李恪将张英男喊了过来,凑在她的耳边窃窃私语了起来。

“这样可行吗?”

听了李恪的话,张英男露出了一副将信将疑的样子。

“放心吧!我还能骗你。”

李恪微笑着看向张英男,一脸自信的说道。

张英男认真的看了两眼李恪,见他不似开玩笑,便匆匆离开,准备李恪所说的东西去了。

看见张英男离去,李恪这才舒出一口气。

其实,这样做到底有没有用,他心里一点把握都没有......

但是,按照他对草原人的了解,中原人的丝绸,铁农具以及食盐是他们最为缺少的资源。

自己准备的东西,虽然比上不足,但是比下肯定有足。

布置好交易的会场,李恪也没有什么事,于是就泡了一壶劣质的茶叶,在那里喝了起来。

大约一炷香后,张英男就带着一伙人拉着四辆马车,“叮叮当当”的走了过来。

来到一处规定好的交易地点,忙碌的在那里卸货。

等到东西从车上拿了下来,这才发现,这是一些早已经使用过的农具以及铁锅。

有些农具,甚至因为很长时间没有用过,都生了厚厚一层锈。

那些铁锅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有好有坏,有些铁锅看着上面的厚厚的一层污渍与下面的锅底灰。

李恪都怀疑这些锅存在的时间,是不是比他的年纪都大。

除了这些农具和铁锅外,还有烈酒、茶叶和食盐。

其中一辆车上,还放着两箱金银珠宝以及若干的粮食。

烈酒、茶叶、粮食是李恪分到的战利品,食盐则是李恪教导深泉寨子制造出来的雪盐。

而那些农具和铁锅,是李恪让张英男拿钱去胜州城买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听到李恪说要买这些,在张英男嘴里的破烂的时候,她会提出疑问。

至于那两箱金银珠宝,这是李恪赏赐给深泉寨的战利品。

等到李恪走到张英男身前,看着那两箱金银珠宝,不解的问道。

“你拿那些金银珠宝来这干什么?”

闻言后,没有说话,倒是跟过来的小二快人快语,没有丝毫的掩饰,憨憨的说道。

“东家,张大当家说,怕你一个身份尊贵的皇子,卖那些破烂玩意丢人,所以她把你赏赐给的金银珠宝拿来给你充面子...”

“来财兄弟,不要乱说,我可没有那个意思!”

听到小二的话,张英男立刻出声制止,她可不想让李恪误会。

李恪看着张英男,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他并没有因为小二的话而误会什么,反而有些欣赏张英男的细心和为人。

还不等他们将这些东西从车上全部卸下,城门外,马的嘶鸣,牛羊的叫声,便陆陆续续的传到了众人的耳中。

众人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这是那些部落赶着牛羊过来交易了。

听到动静后,他们急忙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不一会的工夫,他们就看到了一群群的牛羊在城门外聚集。

那些部落的牧民们,则在城门卫士的引导下,朝着这边交易的地点走来。

看着那些部落牧民们驱赶的牛羊,李恪等人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他们知道,这些部落牧民们手中的牛羊,都是他们需要的东西。

只不过相比较李恪等人的热情似火,第一个走进胜州城的部落牧民就显得比较好奇和失望。

他身穿简陋的皮袄,手持一根木杖,腰间别着一把弯刀,身后跟着三四十头羊。

他目光在这处交易市场上,四处打量,只是看到只有寥寥的几个交易地点之后。

他的眼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

在唐军拿下胜州城后,他的部落酋长就告诉他,没有了突厥人的阻碍,他们就可以直接选择跟唐人交易。

而不是要赶着漫长的山路,翻过勾注山,跋山涉水的前往代州和幽州,毕竟那一路上也不太平...

这一次还是跟着好多部落一起过来的。

原以为这会是一个繁荣的交易市场,但如今看来,这个市场并不如他所期望的那样。

他默默地摇了摇头,就在他正准备离开时。

鼻子突然抽动了两下,他闻到了一阵剧烈的酒香。

顺着香味的方向看去,他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摊位,正大声地争论着什么。

他好奇地走了过去,只看到一个衣着华贵的年轻的商人,正拿着一小坛酒,向周围的人展示。

他看到那商人手中那坛酒,香气四溢,显然是上好的美酒。

那华贵商人似乎是看到了他的注视,看着他微笑的解释道。

“这是我家传承百年的秘酿,用独特的配方酿造而成,香气四溢,口感醇厚,是不可多得的美酒。号称三碗不过岗,你若不信,可以品尝一口再做决定。”

说完,他便打开坛子,为他倒了一杯。

他也没有客气,端起那盏碗,就喝了一大口。

那烈酒如同野火一般,在他的口腔中燃烧,然后直冲他的喉咙,进入他的胃里。

他感觉到那股热量在体内扩散,使他的身体为之一振。

中原人真是神奇,他从小到大,从未喝过如此美妙的酒,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酒?这才是男人应该喝的酒。”

那少年商人笑着回答:“这是我家族的秘酿,叫做‘烧刀子’,意思就是喝下去,就像在吞一口烧红的刀子,不过,这酒虽然烈,但是要是在大冬天喝上那么一口,全身都会暖和起来,想必刚才你也体会到了。”

看到这个牧民脸色通红的点了点头,一旁的张英男等人也拼命的憋着笑。

只有不知情的小二,在一旁不停的吞咽着口水。

这哪里是什么“烧刀子”酒啊,分明就是李恪在连续的大战后,看到许多的士兵,因为伤口发炎,从而断手断脚,甚至丢掉了性命。

将夏州皇宫的酒水,全部征缴上来,连夜蒸馏出了酒精,为那些受伤的士兵消炎。

而这些烈酒,就是那个时候用完留下来的一些存货。

张英男收到李恪的指示,在这些酒精里,添上了一些泉水后,拉了过来......

“啊……”

牧民将碗中剩下的一口“烧刀子”一饮而尽,一脸满足地发出了一声叹息。

随意的摸了一把嘴,将手中的碗,恭敬的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看着李恪怔怔的问道:“这一坛酒多少钱,我买两坛。”

李恪听完这句话后,心中一喜,知道这是第一单生意来了。

但他下一刻,他脸上又露出一丝纠结的表情。

盖因为,就在刚才,这个牧民之所以看见他们大声地争论。

就是因为他们还没决定,这一小坛大概三斤的酒水,到底要卖多少钱。

只是现在在这个牧民面前,一群人也不好商议了,李恪想了想,朝着这个牧民,伸出了三根手指。

谁知道,看到李恪伸出五根手指后,那人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个惊喜的笑容。

你没看错,就是惊喜。

他立马答应道:“好!三头羊一坛,就三头羊一坛,我要三坛。”

听到这位牧民的话,包括李恪在内所有人都惊呆。

要知道,李恪伸出三根手指。

意思也很明显,三十文一坛。

毕竟,这又不是讲究的“仙人醉”,随便用粳米酿造出来的烧刀子。

要知道,好酒出酒率在30%左右,也就是一斤粮食出3两65度白酒,相当于差不多5两37度白酒。

则前者需要大约两斤的粮食,能出一斤37度的白酒,后者三斤左右的粮食,能出一斤65度的好酒。

长安灾前的物价是粳米一斗十一文,一斗等于12.5斤左右,差不多一文钱一斤粮食,就算是3斤酒水也就是9斤。

基本上一两文钱,一斤的粳米,三斤成本也就在9文到18文,加上人工,李恪出三十文,还是有着很大的利润。

原本想着,开源互市。

可没想到,这个牧民一下就出三头羊,还一副占了巨大便宜的样子。

于是,这笔生意,以双方都占了便宜而愉快的成交了。

最后,那个牧民在换了三坛烧刀子后,还觉得良心过意不去,又花了十头羊换一个大铁锅...

等到那个牧民满意的离去后,李恪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得赶紧写一封信给马周。

让他们赶紧派个商队过来,此地人傻钱多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