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第276章 关中战事

时间步入冬月,关中大地迎来了第一场大雪。

这一场大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也是阻碍了多方势力的大战。

长安城外。

八十里。

狂熊军大营。

李靖坐在帅帐之中,一边烤着火炉,一边喝着美酒。

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只有让自己舒服了,才能想到更好的战术。

不久,帐外传来了抱怨之声,由远及近。

“这雪终于停了,看来我们也不能休息了。”

“李世民这小子,怕是马上又要开始进攻了。”

对着这个声音,李靖无比熟悉。

除了魏延,还能是谁呢?

下一刻,帐帘被掀开。

魏延与杨大郎一同走入帐内。

看见李靖面前的美酒,魏延搓了搓手,丝毫没有客气,直接走上前去,拿起酒壶就喝。

猛灌了几口之后,才咂了咂嘴说道:“药师兄,有这好酒,你怎么自己一个人藏起来喝啊?”

李靖缓缓抬头,笑着道:“文长啊,别人我还敢请喝酒,你的话,就算了。”

“怎么的,我魏延不能喝你的酒啊?”

“那倒不是,只是别人喝我的酒,那是小口慢酌;可你喝起酒却是大口猛灌,真是牛嚼牡丹。”

“哈哈哈!”魏延听完放声大笑,“药师兄,气量小了。”

“这喝酒,自然是要大口猛灌才过瘾啊!”

说着,魏延再次举起酒壶,大口喝了起来。

片刻之后,酒壶就见了底。

饶是如此,魏延却好像还是没过瘾一般。

嘿嘿一笑,问道:“药师兄,你这酒壶太小了,没喝几口就没了,你这还有吗?”

听到这般要求,即使沉稳如李靖,也不由得眉头紧皱。

“没了,没了。”

“要酒没有,要命一条。”

“真是小气!”魏延撇了撇嘴,继续不依不饶地追问道:“不可能,你一定还有存货......”

李靖不胜其烦,生怕自己的存货被这小子给找出来。

只能马上站起身来,对着杨大郎问道:“大郎,你们来找我是有何事?”

杨大郎上前一步,拱手道:“将军,是这样,我派出的多路斥候回报,方圆百里的雪都停了。”

“而李世民也派出了多路小股骑兵,分别前往长安和潼关方向,不知意欲何为。”

“我们是不是要多加防备,防止他有所异动。”

李靖闻言,低头沉吟了一会。

接着开口道:“他的目标不会是我们。”

“前往长安的骑兵应该也是探查为主。”

“我怀疑,这一次他的目标应该还是潼关。”

“还打潼关?”杨大郎语气之中有着一分难以置信。

要知道,在大雪之前,李世民已经猛攻了两次潼关,都失败了。

这刚消停了几天,又要开始了?

“要取长安,必破潼关,李世民没得选。”

“而且这一次进攻,应该是最猛烈的一次。”

“潼关危矣!”

李靖双眼微眯,眼神之中充满了笃定。

与这个对手交战了这么久,自己已经足够了解他。

前两次攻城确实失败了,可是魏文通与屈突通的损失更大。

两人的十万兵马已经折损过半,各类守城器械恐怕也所剩无几。

若是李世民第三次攻城,他们还守得住吗?

关中大战以来,李世民一方独战四方。

表面看起来,长安还在代王杨侑手中,潼关也还在魏文通和屈突通手中。

可是除了这两座城池,关中所有的城池都已经落入李世民的手中。

李世民用以战养战的方式逐步蚕食,虽耗费时日,却在不知不觉间已是掌控全局。

兵马越打越多,粮草越打越多。

这样下去,他拿下长安也是迟早的事。

这就是李世民的厉害之处!

“要我说,就是杨侑和那魏文通太小家子气,竟然不让我们率军进城。”

“要是由药师你来指挥全军,现在又怎么会是这样的局面。”

魏延放下酒壶,脸色铁青。

数月之前,李靖率领狂熊军初到关中,正好赶上了李世民与魏文通大战。

于是李靖就在李世民后方设下埋伏,让李世民吃了大亏。

就在如此的情况下,李靖提出率军入驻长安及潼关。

同心协力,共同抗击李世民。

可如此正常的要求,却被杨侑和魏文通拒绝了。

他们以狂熊军在外,更方便配合的名义,紧闭城门,并没有让狂熊军进城。

李靖无奈之下,只能率军在长安城外驻扎。

“不错,论兵力,我们四方相加也有二十万人,再加上有长安与潼关两座坚城,本应是占尽优势的。”

杨大郎长叹一声,接着道:“可就是因为他们各怀鬼胎,所以才会被李世民逐步蚕食。”

“我倒不这么觉得。”

李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闭着眼享受了一会,才悠悠道:“他们警惕我们不是应该的吗?”

“要是我们进了长安城,这长安城难道还会姓杨吗?”

“我们支援杨侑和魏文通,主要也是为了阻止李世民拿下关中,防止他一家独大。”

“可若是没有了这个共同的敌人,我们与他们之间也是必有一战吧。”

魏延点了点头。

道理他都懂,可是这种仗打起来是真的没意思。

除了要对付面前的敌人,还要随时警惕身后的战友。

这样的合作,又怎么做到战而胜之呢?

“药师,如果这一次李世民还是攻潼关,我们还出兵吗?”

魏延咬了咬牙,欲言又止,“上一次,我们出兵支援,损失可是不小......”

“这一次,要不......就算了?”

李靖挑了挑眉,并没有答话。

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出兵支援,不仅落不到什么好处,甚至连潼关城都进不去。

可是若不支援,潼关一旦失守,长安必失。

“要不让杨侑出兵?”

杨大郎皱着眉,试探着问道。

“呵呵,你以为杨侑和魏文通就是一条心的吗?”

魏延面露不快,声音也是提高了几分,“这几次,那小子什么时候出过兵。”

“每一次,他都会说要防止李世民声东击西,不可轻易出兵。”

“说到底,就是要保存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