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第245章 九渊内乱再起

九渊大帝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四周全都变得模糊起来。

然而现实之中,无数的人开始拼命抢救九渊大帝……

随着祭坛的一声巨响,九渊帝国的国都接连发生十多处巨响。

兵器库,国库,青衣阁总部,天牢,兵部,户部等诸多重要场所全都同时发生巨大的爆炸……

无数重要人物惨死,数不尽的资料被毁掉……

武器库和国库更是被夷为平地……

九皇子看着台上已经没有人形的九渊大帝,嘴角翘的眼瞅都要压不住了。

但还是强行忍住了内心的喜悦,转而化作悲痛嚎啕大哭起来……

十四皇子毫无感觉和波澜,一方面是他被一块流石击中,现在昏迷不醒。另一方面他的背后是整个大宁帝国,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他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很坏的结局。

相反,只要九渊帝国越乱,他越有机会上位。

因为他的母妃可是大宁帝国的长公主啊!

当今的女帝都得叫一声姑姑的存在,那是何等的尊贵!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曾经在大宁帝国做过十年人质。

而当时和他接触最多的,就是现在的大宁帝国相国徐天华!

说实话,拿着这样的剧本,十四皇子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怎么输?

难不成被天上的陨石砸死不成?

好巧不巧,祭坛爆炸后,一块石子还真的命中了他。

见有皇子被砸伤,大臣们立马又分出了一小波人去送他找太医。

现在这些皇子的含金量可是无限拔高了,谁又能知道他们当中谁会继承皇位呢?

所以现在提前交好一两位皇子,无论他能不能登上皇位,最起码一个王爷是跑不了的。

要是之前可能还要忌讳一下九子夺嫡的后遗症,可现在连皇帝都嘎了,大臣们也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

一个接一个的,全都争先恐后的去巴结皇子们。

特别是之前呼声最高的两位皇子,现在看哪一个都是看金大腿的模样。

九皇子深得陛下宠爱,又有赵高的全力扶植,在宫禁势力庞大。

赵高可不简简单单的只是个中车府令,他还兼任了禁军大统领,是实实在在提督五万禁军的狠人啊!

一个不高兴都能派兵把他们杀干净的狠角色!

十四皇子自然不必多言,背后靠着是母国大宁帝国,在朝堂上得到了亲大宁帝国一派官员的大力支持。

要命的是,五城兵马司指挥使也是亲大宁帝国一派的骨干成员。

这顿时就让局势微妙起来,毕竟在九渊大帝可能殡天的情况下,这时候谁掌握的兵马多,谁就更有话语权。

贾似道眼珠子一转,立马悄然退场,他要去掌控御林军和羽林卫了。

这两支队伍是他渗透最久的队伍,虽然在禁军也有股份,但是那里毕竟是赵高的地盘,他也不好太过分。

至于五城兵马司,那是自家兄弟,更不用多言。

御林军和羽林卫这边,还要好好感谢皇后的作死行径,让他成功离间了皇帝和皇后娘家的关系,进而把他的人成功捧上了位。

来到御林军营地后,贾似道的安全感才回来一些。

他立刻把御林军大统领喊了过来,对着他发号施令道:“晨曦啊!惊变已到!今夜举事!时不我待!”

刘晨曦立马兴奋道:“大人,兄弟们等这一刻等的太久了!我这就下去布置,让他们立刻开始行动。”

贾似道接着遥控羽林卫,夺取了京郊地区,尽可能多的拿下了两道城门的控制权。

御林军则开始接管全城,凡是遇到阻拦者格杀勿论。

赵高带着禁军死守宫城,采取守势,外面大多数全都落到了贾似道的掌控之中。

九皇子慌得要死,贾似道的势力有些超乎他的想象了……

本来他建议赵高先控制贾贵妃,进而要挟贾似道。

没想到贾似道早就防了他们一手,提前安排了三百御林军护卫贾贵妃。

羽林卫包围皇宫的时候,贾贵妃等人从密道逃了出去。

十四皇子还在抢救,是生是死还犹未可知。

但是贾似道已经展现出他的獠牙姿态了,其势力庞大的已经让这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产生了恐惧。

九皇子此刻恨透了一切,他是真的没有想到平时一副奸臣嘴脸的贾似道,背地里竟然掌控了这么多的军队,而且还在帝国国都附近能拥有这么庞大的势力。

平时他还真是没把他当成竞争对手来看,最多只是把他当做可以争取的底牌来使用。

现在看来,却是他小丑了。

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一到关键时刻,真可谓是直击要害呀!

控制了整个国都的贾似道没有对皇宫发起总攻,毕竟他需要放九皇子一马。

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水彻底搅浑,更能让九渊帝国不战自乱。

为了效果的逼真性,贾似道和赵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在帝国两大权臣斗来斗去的时候,整个九渊帝国的天下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

各地督抚瞬间化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个个拥兵自重,不听中央号令。

贾似道则通过中央的优势,控制了北安省和九幽省。

至于其他省份辐射力稍弱,让他们趁乱割据成功。

赵高等禁军护着九皇子拼死突围,方才杀出重围。

等他们逃到辽西省的时候,贾似道已经拥立十九皇子为帝,开始以相国自称。

十九皇子才六岁,只能任由贾似道摆布。

贾贵妃被尊为皇太后,原皇后则离奇死亡。

这就让贾似道想到了一句古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现在皇帝尊称他为一声相父,北安和九幽两省的实际控制权还全在他手上,他对比其他没有名分而擅自脱离中央的省份而言,有着太大的优势。

而且他还可以和韩信打配合,好好收拾一下那些不听话的省份。

虽然一开始并不是这么计划的,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谁能想到各省份独立的这么快?

要不是他们独立的这么快,他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孩子皇帝好好的削弱一波九渊帝国的国力。

至于十四皇子,贾似道就帮他体面了。

留着他一方面没什么大用,说不定还会坏事,另一方面他的伤势确实有些严重,治好他要耗费不少的代价。

既然他这么麻烦,索性贾似道就将他直接除掉了。

耗费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如把这一部分解放出来,用来整军备战。

接下来还有好几场硬仗,恶仗要打呢。

赵高走前给贾似道留下了两万的禁军精锐,都是贾似道之前的班底。

整合一下,贾似道也能拿出来十五万中央军来。

再加上背靠九幽省这个大粮仓,说不定能扩军到二十五万……

各地没有粮仓输送,可就没有他们这么好的底子了。

再加上他们之前被战火蹂躏过,经济上更是一塌糊涂。

经过这些年的修养,经济也不过刚刚能交上赋税罢了。

贾似道有信心,有能力打爆那几个省份。

说句不好听的,他手下除了两省的百姓以外,基本上已经和大宁帝国完成了利益捆绑。

当然了,还有一些顽固的臣子和皇帝没有点头。

但是他们的意见此刻在这时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贾似道已经处死第一批保皇派的老臣了,这还是因为时间比较赶的问题。

不然的话,他有的是功夫玩死那帮老臣们。

贾似道控制国都后,第一件事就是对青衣阁进行血洗,无论男女老幼,无论加入时间的长短,一律格杀勿论。

也正是因为这,他不少精力全都被牵制了,不然那批老臣死的就不会只有那点儿了。

徐天华那边自然听闻了邻居的惊天变化,第一时间就是让他的心腹爱将韩信领兵出征。

先打下董卓以前的地盘再说,吞了他的残余势力,整个帝国的北方就连成一片了。

那时候输送兵源或者粮草,也就会方便很多。

既然把九渊帝国这个外患解决了,徐天华自然要把重心放在登基大典上了。

毕竟,只要九渊帝国不捣乱,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几个国家有这个实力能捣乱了。

现在九渊帝国忙着割据,可根本顾不上旁边的这个庞然大物要发生的惊变。

说实话,就算他顾得上,仅凭一两个省份的力量,也远不是旁边这个庞然大物的对手。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韩信吞并掉,成为这个庞然大物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