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第241章 绽放(三)

九渊皇宫上演着如火如荼的宫斗大戏,徐天华则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两国贸易。

一车又一车黑火药拼命的往九渊帝国的国都运去,打着烟花爆竹的幌子,一路畅通无阻的杀了进去。

有着户部的特别批文,沿途关卡甚至连查都没有查。

徐天华喝着茶水,这么轻而易举的进了九渊帝国的心脏。

如果要是被其他人看到,一定会大吃一惊。

毕竟就两国目前的关系来说,徐天华到这来还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

赶车的马夫也不是一般人,身上光是九渊帝国各部门的批文就有一沓。

坐在马车上的徐天华看着青衣阁的情报,神情的就像一位法家大贤一样。

至于为什么不像一位儒家大儒?还不是因为九渊帝国焚书坑儒,儒家大儒的身份在这里根本不吃香。

一路的颠簸,让徐天华挑开了马车的帘子,开始欣赏着九渊帝国的市井。

“九渊帝国发展也是蛮不错的嘛,看着他们国都一片欣欣向荣的样子,贾似道还是很有能力的嘛。”徐天华调侃的说道。

也不知道是和谁对话,车夫却接过话茬道:“相……像九渊帝国这样的国都,大宁帝国也有不少城池是可以媲美的。”

徐天华不接话了,因为他觉得车夫的话有些密了……

在敌人的心脏里,还是谨言慎行一些比较好。

哪怕他们在敌国的上层很有背景,也不是此刻可以嚣张的资本。

“好了,老黄,就此打住。这次我们是来谈一笔大生意的,节外生枝的话就别再说了。”

听了主人的话后,老黄立马闭嘴。

马车一路驶向了九渊帝国的户部尚书府邸,路上连一丝一毫的阻拦都没有遇到。

说实话,贾似道也没有想到徐天华会如此大胆的出现在九渊帝国的国都之中,一旦消息走了,这背后必将会引起轩然大波。

先不提相国大人的安全问题,光是大宁帝国那边的怒火,就不是轻易可以平息掉。

你别说他国内的百万边军,就是现在韩信手上那些虎视眈眈的军队,对九渊帝国都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贾似道为了徐天华的安全,提前让府中的死士,暗子们全都往死里盯住青衣阁。

稍有不利于徐天华的行为,可以立即出手,不用请示。

当然,贾似道并没有说徐天华的真实身份,只是给了他们画像。

死士和暗子们自不用多言,领着任务就去了。

青衣阁也还真注意到了这架特殊的马车,特别是他的批文数不胜数。

青衣阁利用职务之便还对他们提出了检查,结果直接受到了其他部门的阻止。

如此行为自然更加引起了他们的好奇。

这架马车上到底坐的是何方神圣,竟然能让数个实权部门大开方便之门。

虽然说他们知道这是大宁帝国来做生意的大商人,但是着实没有想到,他竟然与朝堂上那么多高官有勾连。

青衣阁阁主倒是有些理解,毕竟这年头有钱真的能使鬼推磨,朝堂上的那些大人们想赚些外快也是情理之中的,于是便叫停了这次检查。

毕竟这年头什么都是虚的,只有钱才是真的。

特别是现在的九渊大帝身体每况愈下,他们青衣阁也需要寻找一个新的主子,下注一个新的皇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权势长盛不衰。

青衣阁已经不能再像当初一样肆无忌惮的得罪各个部门了,不然新帝登基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铲除青衣阁。

所以青衣阁阁主对那些实权部门的一把手也很是忌惮,生怕他们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咬他们一口。

毕竟他们的权势基本上全都来自于皇室,要是皇帝不信任他们,他们也只不过是一个人数多一点的衙门罢了。

徐天华下了车,九渊帝国户部尚书亲自一路小跑出来迎接。

“没想到是您亲自来这,真是让此处蓬荜生辉啊!”户部尚书一脸谄媚道。

作为贾似道一手扶持上去的人,自然清楚来人是谁。

九渊帝国现在的情形实在是太过于明朗了,皇帝昏庸无能,大多数臣子们只会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外有韩信大军在旁虎视眈眈,内有天灾人祸,经济倒退。

聪明人此刻都开始给自己准备后路,避免和这艘腐朽的船一起沉没。

但凡有些切实关心国情的人都知道,九渊帝国最后不是被农民起义推翻,便是被邻居吞噬。

反观他的邻居,现在正处于一个难得的上升期。

对内整治贪官污吏,平定藩王起义。

对外开疆拓土,重塑大国威严。

连续数年的大丰收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无不彰显着他的青春活力。

大宁帝国正以一种昂扬的姿态拼命的发展着,这种发展是在九渊帝国怎么也找不到的。

所以户部尚书上蹿下跳联系大宁帝国谍报人员,秘密输送多条机密信息和商业信息,让大宁帝国在九渊帝国的商人们狠狠赚上了一大笔。

同时户部尚书的表现被层层上报,最后一路升迁到大宁帝国驻外部九渊帝国国都分部负责人,还如愿以偿的见到了九渊帝国的总负责人贾似道……

见到贾似道的那一刻,户部尚书就知道这条路走对了,走的太正确了!

九渊帝国政务一把手都已经投敌了,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吗?

徐天华审视了一下这个户部尚书,然后便跟着他走了进去。

说实话,九渊帝国已经有不少高官向他投诚了。

没有人是傻子,没有人是蠢货,没有人会看不清楚如今的局势。

也只有九渊大帝每天乐呵呵的在宫里岁月静好,而帝党那批人,也私下里偷偷的向大宁帝国驻外官员投诚,希望在将来能谋得一个好前程。

提前下注,总比事发投诚时献降,收益要来的大一些,所以聪明人都知道留条后路。

当然,九渊帝国的死忠分子还是不少的。他们一方面鄙夷这些投诚的官员,另一方面又抓紧搜集他们的证据,想要在九渊大帝面前揭露他们。

在他们眼中,这些人是帝国祸乱的根源,是帝国衰败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些老鼠屎的存在,才让曾经庞大无比的帝国日薄西山,开始不断走下坡路。

就在户部尚书笑盈盈的将徐天华带进他的房间时,暗中的一双眼睛,悄悄的离开了尚书府。

而就在他离开之时,他身后立马多了几个身着便衣的暗卫。

那暗中观察之人,正是九渊帝国的御史大夫钟自然。

他向来是帝国的铁杆拥护者,他忠于的是整个帝国而非皇室。

所以一直不为皇帝所喜。

但这并不妨碍着他那涛涛的爱国之心。

在发现户部尚书有问题之后,并没有打草惊蛇,反而果断开始搜索他的罪证。

他知道户部尚书非常受皇帝的器重,就算是告诉皇帝户部尚书从事叛国活动,皇帝也多半不会相信他,只有血淋淋的证据才能彻底让那个坐在龙椅上的昏君苏醒。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和最终的搜集,他终于在今天确定了户部尚书叛国的真实证据。

本来他是想今天向皇帝检举揭发户部尚书的,没想到在日常的盯梢之中,他又发现了户部尚书今天迎来了一位非常重要的客人。

所以钟自然立马就从户部尚书从事叛国活动这个角度出发,立马就判断出这人一定是大宁帝国身居高位之人。

不然在九渊帝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深受皇帝器重的户部尚书会对一个书生低眉顺眼?

再三确认那人与户部尚书一同进入了户部尚书的府邸之后,他立马往家中走去。

准备将家中所有的证据以及今天的见闻全部交给皇帝,先用证据动摇皇帝对他的信任,再用今天的事情坐实他的罪证。

到时候只要御林军在他的家中抓到了那个人,户部尚书叛国的行为自然也就会被坐实。

当然,如果这件事情是个乌龙的话,大不了他自罚三杯,向他道歉好了。

毕竟他的出发点也只是为了保证帝国的安稳罢了,又不是什么出于排除异己的心思。

说着他向家中的脚步又快了几分,然而在暗处的几人也悄然跟着他回了家。

钟自然回家之后,一顿翻箱倒柜,立马将几个重要线索全部装在了一个包裹之中。

妻子见他如此匆忙,就随意提了一嘴道:“老爷,你收拾这些破烂做什么?”

钟自然立马来火道:“妇道人家,你懂什么?这些可都是能制裁那个叛国分子的致命武器,都被你这个败家娘们儿收拾的那么分散。要不是你,我也不至于找了那么久。”

他的妻子一脸凄苦,自从嫁给他之后,好日子没过多少,净干些得罪人的事情。

给他打扫打扫屋子,他就要大声呵斥她一顿,说什么心思不良,想要破坏帝国安宁之类让人听不懂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