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第231章 人事问题(一)

徐天华训斥完暗卫大统领后,开始看起各地奏折。

大宁帝国又不是只有一个省的政务要处理,总不可能重心天天围着他转。

而且大宁帝国又不光是只有政务要处理,外面还有许多军事情报要分析处理。

金国那边已经尘埃落定,基本上已经进入全面被大宁帝国军管的状态。

李卫想插手,但是碍于没有军队的支持,只能空顶一个总督头衔。

他将自己的苦闷全部倾诉给他的派系老大,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

京都那边儿更多的是要求他忍耐,等那边儿和军方这边做完利益交换,他就有出头之日了。

并不是所有的等待都值得,深知自己被当做弃子抛弃的李卫,果断走上了一条大胆道路。

佛不渡我,我自成魔。

打不过就加入……

于是军方新添一员封疆大吏,势力更胜从前。

由于他的背刺,导致他们派系许多利益得受到侵蚀,甚至在即将成立的天山行省插不进人。

人事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所有官员避不开的重要问题。

谁掌握了人事问题,谁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官僚体系的话语权。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条件是不成立的。

虽然说李春芳几乎掌握了大部分大宁帝国官场的人事问题,但是最顶尖的那一撮人的人事问题,始终紧紧的握在相国大人手中。

当然,如果相国大人不开心,也是可以随时对李春芳进行调整的。

这就是人事问题的魅力所在!

这也是一大批人愿意前赴后继,甚至为了得到这个权力而不顾一切的原因。

其实官当到最后,他主要的问题就是研究人事问题。

只要他用好了人,用对了人,就能福泽一大片人。

把适合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不仅能物尽其用,还能彰显自己的眼界格局。

能为下属解决人事问题的领导才能有权威性,只有这样的领导,下属才会心甘情愿的听他的话。

天山行省的变故是李春芳派系始料未及的,他们没想到一向温顺懂事而又听话的李卫会背刺他们,就为了一个总督?

难道他不知道,只要他们在京都一发力,他这个总督随时可以朝不保夕吗?

还是他有着什么天大的好处给军方,让他们能通过运作来死保他的位置。

想不明白的李春芳派系直接在朝堂上对李卫进行弹劾,列举他一系列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证据,并把他以前贪污受贿的证据移交给了御史台和都察院。

一时之间,朝堂上弹劾李卫的奏章那是如同雪花一般出现。

而军方那边竟然罕见的出来为李卫发声,并对他在天山行省的所作所为作出高度评价,还拿出了他实施的一些政策作为事实依据。

看着双方吵个不停的徐天华,就这么静静的看着纷乱的朝堂。

要是不争不吵,徐天华还真是对这个朝堂感到有些陌生呢。

毕竟自他入朝以来,这个朝堂的争斗就没有停止过。

有争斗是好事,这说明朝堂不是一团和气。

要是群臣上下一心,才让人头疼呢。

徐天华把玩着手上的玉器,仿佛在看一个绝世美女一样。

几位站在文官和武将最前列的人物也没有说话,他们是各个派系的领头人。

在这样的场合里,他们不便表态。

一方面表态就代表着最后博弈,另一方面是相国大人的态度尚未明朗。

过早的表态不仅会处于下风,还极有可能踩雷。

看着据理力争的双方,徐天华打了个哈欠。

真是无聊的一天啊!

为了个总督的职位吵到现在,到现在也没有人拿出个具体的方案来。

一方面就知道拿他的黑料攻击,另一方面则拿出他的政绩进行反击。

但都没有说要如何处理这个总督。

看着暗卫提供的秘密情报,他对这个叫李卫的官员,才有了那么一丢丢印象。

也是个站错队的可怜人。

好不容易把队站好了,又陷入了派系之争。

为了巩固自己的实权,这哥们儿极限演绎了一波三姓家奴。

教科书一样的操作啊!

他难道不知道人无信则不立吗?

这样投靠来投靠去的,也不怕哪天出点儿什么事儿。

不过此人能力还是有一些的,军方给的政绩也都是实打实的。

于是,徐天华很快就明确了他的去向。

“好了,吵到现在应该也吵够了。”

看着突然开口的相国大人,那些人心里咯噔一下。

看来这件事今天就要被敲定了,他们还以为这事还要扯皮几天呢。

接下来,就是他们最关心的人事问题了。

搞倒了李卫,天山行省总督的位置可就空出来了……

然而事情却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之外。

徐天华淡淡开口道:“经过本相国了解,李卫确实存在重大贪污问题,但念在其功劳不小,又及时上交贪污所得的份上,就贬为云省巡抚吧……至于天山行省的总督,暂时让韩擒虎担任。”

“至于云省布政使……念其积极举报云省巡抚的功劳,功过相抵,罚俸一年。”

“至于那个王满江嘛,听说被山贼掳走了……堂堂一省巡抚,在自己的辖区内被山贼掳走,何其可笑!虽然他本就该死,但是也应该死在朝廷的刀下。”

听着相国大人的发言,众臣心中腹排不已……

山贼能有这么大能力?简直抽象……

而且云省巡抚和云省暗卫指挥使的尸体被一同发现,这也太巧合了吧。

合着两人一起旅游被抓走,然后暗卫指挥使为了保护巡抚力战身亡。

巡抚最后也难逃一死……

搁这编小说话本呢?

小说话本也不能这么离谱啊!

“好了,都说拔萝卜带泥。这次案件当中云省出了不少欺上瞒下的官员,他们是整个大宁帝国官吏队伍里的蛀虫。这件事就由吏部牵头,礼部和都察院协助,将云省的官场风气给我好好整顿一下。”

“对了,这件事锦衣卫和东厂要全程跟进,避免再次出现欺上瞒下的行为。”

“要是再有人阳奉阴违,欺上瞒下,锦衣卫和东厂皆可以先斩后奏!”

徐天华的话语刚刚落下,锦衣卫指挥使宋知命和东厂提督孟德立马出列下跪道:“微臣(老奴)遵旨!”

朝堂上被点名的几个部门那是有的窃喜,有的忧心。

李春芳虽然在前几个议题当中被相国大人打压了,但是他们又在云省扳回了一城,也算是意外之喜。

本来云省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那是肯定不会再让吏部插手安排的,毕竟吏部之前就存在着工作失误的情况。

没想到丢了天山行省后,转手被补偿了一个云省,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而且刚刚背刺他们的李卫被贬云省,正好趁机安插嫡系,彻底把李卫架空,让他安安心心的当一个吉祥物。

一方面是报了李卫背刺他们之仇,另一方面也打压了礼部派系,也算是一箭双雕。

徐天华可不管朝廷这些人的小心思,他要的是整个大宁帝国的安稳与稳步上升。

没有什么比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富裕更重要的了。

说句不好听,就算是有人真真正正的在贪污。

他只要有能力把当地的经济带起来,并把百姓的生活水平提上来,就算是让他贪一点又能怎么样呢?

对徐天华来说都不重要,他要的是结果。

天下的贪官是杀不完的,但是天下还是需要官吏去治理他。

就算杀一千或者杀一万个贪官,当地的经济要是发展不起来,百姓长期生活困苦。

那么那个官员就是再清廉,他也不适合继续在那个位置上待了。

有时候无能就是一种原罪。

虽然为官一任不能只看重能力,而也要看重德行。但是那些光有德行,没有能力的人,朝廷也不需要。

耍嘴皮子混饭吃的人太多了,庞大的人数让朝廷的财政都有些捉襟见肘。

徐天华虽然动了好几次要削减编制的念头,但是最后还是碍于国内外的压力,把他缓了又缓。

等处理完东瀛王国的战事,就可以着手对大宁帝国臃肿的官僚机构进行压缩。

到时候又是一场人事问题的大考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