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第223章 做贼心虚(一)

大宁帝国的京都再次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各地的官员们也伸长了脖子想要知道这段时间内京都的变故。

要是自己的靠山倒了,就该考虑换一个靠山了。

要是自己搁那靠山没倒,咱要考虑增进一下双方的关系。

所以趁着这段时间小雨,便有淅淅沥沥的人从全国各地赶往了京都。

全国无数的人想要把京都的情报给带回去,因为这关乎到成千上万名官员的前途。

甚至,还有可能关乎到成千上万名官员的性命。

等到京都的情报全部传回各地以后,才让许多官员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相国大人下令赶尽杀绝,那么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切生机。

京都里面的大人物们汗流浃背,与他们地方的官员有什么关系呢?

说一千道一万,这把火始终没有烧到他们地方去,不然,他们早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不可耐了。

远在帝国南部的云省巡抚松了一大口气,差点就以为这次要栽了。

他偷偷截留了天南行省的赋税,转而冒充他们云省的赋税,这件事情一旦爆雷,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而他在京都里打点的银两,那更可是下了血本的。

因为他清楚的知道,一旦这件事情东窗事发以后,作为这件事情的主谋,他不认为自己会有什么好下场。

也许他被斩首,已经是最轻微的处罚了。

说不定就搞成个夷灭三族或者夷灭九族。

这种事情,相国大人也没有少搞。

多少官员都倒在了他的屠刀之下。

虽然说他对待贪官污吏比较狠,但是对待能臣干吏的提拔更是不拘一格。

多少官吏都是年纪轻轻就被破格提拔担任高位的。

云省巡抚虽然今年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是他还有着想动一动的心思。

毕竟就政治生命而言,他还是比较年轻。

说不定这些年好好肝政绩,就能把自己调到富裕省份,或者调回六部任职。

当然与他有了一样心思的,还有不少省份的巡抚。

可是那些富裕省份的巡抚,怎么可能会轻而易举的让他们超越呢?

他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中央派系的照顾,光是政策上的资金倾斜,就远不是他们这些偏远省份所能比拟的。

所以,云省巡抚这次只好剑走偏招一回,不然怎么能在一众数据中亮眼出彩呢?

至于天南行省的损失,在他眼中不过如此罢了。

本来就不是我国疆域,就算把他的赋税搞得再好,对本国人而言又能改善多少生活呢?

但是要是把这部分赋税放在他们云省手中,那发挥的作用可就大大不同了。

光是让相国大人高看一眼,就已经跑赢很多地区了。

今年云省巡抚有底气把巴省和赣省干下去,一口气达到川省的水平。

其实不用云省巡抚担忧,远在京都的徐天华看着各省的经济数据就觉得已经有些不对劲了。

云省今年的数据增长的有些过快了,交上来的赋税远超平时,是突然挖到了一个金矿,还是发了一笔意外之财?

赋税差点儿翻了一倍,报上来的各项数据,甚至已经快追上川省了。

川省的地理位置如此优越,农业一直是他们的顶梁之柱。

但是根据云省报上来的数据,他们的农业产量眼瞅都要跟产粮大省巴省叫板了。

如果不是数据造假的话,云省极有可能吞并了一个省份。

不然数据不可能如此大规模的上升的。

总不能云省巡抚也有系统种植了高产量农作物吧?

总不能云省巡抚会点石成金吧?

抛开一切不可能来看,极有可能他们截留了某个省份的赋税,然后整合起来送给了京都。

从地理位置上看,它要截留似乎只能截留天南行省一个省。

而今年天南行省的经济数据不能说是差,简直是惨不忍睹。

那数据简直比天南行省之前打仗的数据还要难看。

简直就如同他们今年遭了土匪抢劫一样。

不只是白银被抢,他们的粮食也被烧了个干干净净。

不然实在难以解释为什么经济数据退步到如此地步。

不过抛开这一切不看,今年上半年总体的经济数据还是比较不错的。

对于下面三个情报机构的互相使绊子,徐天华略有耳闻,但是他并不准备去管这个事情。

有竞争才是好事。

安逸的生活反而会让这三把利刃失去原有的锋利。

至于眼前的头等要事,事先要处理掉云省数据变动问题,然后就是东瀛那边的作战计划了。

给了他们这么长时间的喘息之机,应该给他们的舰队恢复了不少元气。

为了让东瀛王国拿出更多的国力去制造舰队,他可是发动了在东瀛所有的暗子一起发力。

可能是见识到大宁水师的凶猛,让那些埋藏在东瀛王国多年的暗子们很轻松的就挑动了将军的神经。

丰臣祯湟被这些人挑动的大手一挥,直接拿出绝大部分国库资金去帮助海军恢复元气。

甚至还砍掉了不少陆军扩张的军费,全部用在了海军舰队上。

海军的大佬们对此喜忧参半,国内突然兴起的舆论让他们应接不暇。

他们甚至明明没有安排这次舆论进攻,却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的发酵这个事情。

虽然他们也想拥有更多的资金去建造更多的舰队,但是绝不是以这种被别人牵着鼻子的方式来进行。

不过由于他们元老的重病,现在大权基本都落在年轻一代身上。

热血上头的他们自然觉得这是将军大人对他们海军的看重,全都一股脑的把资金挥霍一空。

他们认为之前海战的失败是由于舰队数量太少,体型太小。

所以这次见到的舰队不仅数量上庞大,就连它的体积都得以增长不小。

当然有个海军将领提到了航速问题,他觉得只要他们的战船跑得快,敌人无论是追还是逃,都会处于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

但是由于经费实在是紧张,再加上敌人给他们的时间不会太长,他的想法便如同石子投入大海一样杳无音讯。

云省那边则不关心海上发生的事,云省巡抚此刻正着急忙慌的想要给那几个知情人封口呢。

天南行省那边好说,他们就是经济效益差一点,相国大人也不会说什么的,毕竟之前那里就是个不毛之地。

云省巡抚完全可以通过派系的力量施压,让天南巡抚知难而退。

这方面倒是不必担忧,而真正担忧的是那些真正知情的人。

这些人有跟随了自己多年的布政使,有一直对自己忠心耿耿昆州府知府。

布政使自然不用担忧,他是三品官员,一般的御史无权调查于他。

但是,昆州府知府就不一样了。

这个人贪财好色,行事又极为张扬,在整个云省都是闹得沸沸扬扬,不得人心。

要不是仗着这些年他的庇护,早就被人弹劾致死了。

而且这个人嘴上没有个把门的,一旦把这种机密的事情给他泄露出去,所带来的后果是整个云省所承担不起的。

再加上他在云省得罪的人很多,突然死去也只会被认定为仇杀。

而且更没有人会怀疑到他的头上,毕竟他才是他最大的保护伞。

可以说杀了这个昆州府知府可谓是一本万利,不仅除了后顾之忧,还能减轻一些自己的嫌疑。

再加上他平日里作恶多端,被除掉也只会大快人心。

当年要不是他的姐姐和母亲一起出马行动,昆州府知府的位置也轮不到他来当。

可惜了,为了大局着想,只好牺牲掉这个惹得云省天怒人怨的东西了。

而且除掉他还有一项隐性福利,听说他的妻子长得也极为貌美。

他这样的人又怎么配拥有呢?

为了解救深处水深火热的女子,他更是决定大义灭亲,忍痛割爱除掉此人。

徐天华也没有想到他会如此的果决,甚至有点儿不打招的意味在里面。

刚把数据送到他的案头没多久,云省就传出来一起性质恶劣的知府凶杀案。

这是不是有些过于巧合了?

徐天华从来不相信世界有这么多的巧合,当一切的巧合推倒重来,不过就是有心人的刻意安排罢了。

不过你这么大张旗鼓的干掉一个四品知府,是不是有点儿不把他三大机构放在眼里的意味儿在呀?

那三大机构又不是只在京都有人,那是在全国各地他们都有设立分支机构啊。

看着云省上报的奏折,徐天华直接把他丢到了地上,然后就命人去传锦衣卫指挥使和东厂提督前来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