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第217章 一封东瀛战报(一)

女帝除了咬牙切齿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手段了。

于是,气鼓鼓的小女帝直接闭上了双眼,开始摆烂。

看着徐天华处理朝政大事,反正她也插不上话,就算想发表意见,也没人听,索性摆烂了。

与其在这里受气,不如想想等会散朝后吃些什么好。

听说西域那边有种叫涮羊肉的东西,十分美味,女帝早就垂涎欲滴。

但是碍于大宁帝国的商路被那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金国给断了,导致女帝心心念念的涮羊肉也没有吃上。

虽然最近没怎么听讲,但是朝廷拿下金国这件事她还是知道的。

竟然已经打通了商路,想必涮羊肉不日就能吃上。

说到吃的,小女帝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

于是她直接打断了徐天华的发言,开口就是石破天惊道:“徐相国,朕听闻东瀛的刺身味道鲜美,别具一格,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朕记得我国有支水师在那边巡逻吧?有空你让他们给朕弄些回来,朕也好品鉴品鉴这些蛮夷之地的特色。”

徐天华震惊了,女帝是被养废了?只知道吃了?

群臣无语了,女帝陛下,咱们讨论吃的换个时间不行嘛?

群臣议事呢,你这张口要吃东瀛特产,很掉价的。

保皇派的那些大臣面面相觑,有种想改换阵营的想法。

我们辛辛苦苦那么久,怎料陛下被养废了?

各地的藩王都指望着陛下您能再发动一次政变呢!

您倒好,张嘴特产,闭口美食。

唉,还真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人心不古啊!

女帝自然不管下面人怎么想的,反正打又打不过,反抗又反抗不了,人家徐天华又没亏待她,反而把政务全都揽了过去,每天给她好吃好喝的供着,上等的绫罗绸缎穿着,人生过得好不惬意!

接待外宾的时候,他们那种谦卑感,让她十分的享受。

这就是强国的好处啊!

这些年,女帝也想明白了,这么大一个国家,要是真交到她手上,她肯定是玩不转的。

现在有人愿意为了她负重前行,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了,当皇帝是为了什么啊?

还不是为了享受,现在徐天华几乎满足了她的一切要求,她还抱怨啥呢?

虽然他确实气人,但是女帝也咬牙了呀。

总体来说,还是扯平了。

当然,问题的实质在于女帝太清楚敌我双方实力的差距了。

未央宫那天,是她最有机会干掉徐天华的日子。

连未央宫都翻船了,更何况现在了。

太后被御医查出来沾染花柳病,前些日子火化了。

整个帝国连个浪花都没有打起来,说不定都没人知道帝国还有个太后呢。

徐天华连样子都没装一下,还真以为宫里就死了个普通宫女呢。

朝堂上的大臣们更是连屁都没放一个。

想明白这些的女帝,于是就放飞自我了。

该吃吃,该喝喝,该玩儿玩儿,把这日子过得好一点,不舒服吗?

玩儿归玩儿,闹归闹,事情还是要办的。

女帝最起码有一点说的是对的,在那里巡逻的水师,老在那里巡逻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得让他们干点什么,不然让那群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过得不错会让我们的相国大人不痛快的。

相国大人要是不痛快了,那不痛快的人可多了。

最近相国大人的精力有点太旺盛了,全都放在国内整治上了,这让国内的一些官员们被打压的头都抬不起来。

吐出来的利益更是数不胜数。

得给相国大人一个转移注意力的机会,不能让他老把目光放在国内。

天天薅这些贪官屋里的羊毛,羊都被薅疼了。

怎么也得给他们这些贪官污吏一个长毛的机会呀。

于是,被搁置许久的东瀛战报再次被递上了案头。

这个战报是他们利用前段时间,相国大人注意力全部都不在这儿,而刻意瞒下来的情报。

这是他们几个部门之间的协商和默契,他们有人需要利用这个情报来发笔财,有人需要利用这笔情报来提升几个人的位置。

但是就目前的情形而言,把这个情报抛出来,把相国大人的注意力引走,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相国大人有些过于关注他们国内的布局了,六部已经有一个尚书下放地方任职了。

剩下的几个人可不想步那个人的后尘。

真是世事无常,大常包小常啊!

本以为尚书势力里面最强大的几个人之一,最后竟然落得个被下放的下场,而平日里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的姜天明却能扛住一次又一次政敌的攻击。

兵部尚书张阶立马出列道:“启禀相国大人,东瀛那边确实有战报传回来。他们汇报了这段时间以来的战国以及后续的战略意图。但是并不以战略过于大胆,补给线过长为由否决掉了。”

徐天华冷眼瞪了一下张阶,然后冷声道:“东瀛那边儿竟然有战报传回来,为什么不第一时间上报?反而拖到了现在?白白错失了大好的战机。”

“还有,什么叫战略过于大胆,补给线过长,这都是什么借口啊?拿这个也能去否掉前线将领的决策,是谁给你们兵部的胆子!”

“我看你们就是太平享受久了,完全不体恤前线将领的感觉。你们这些平日里不出京都的人,怎么能知道前线的情况?”

听着相国大人发火,张阶暗道不妙,奈何当时其他几人给的实在太多,他也就利欲熏心的把这条消息给瞒了下去。

虽然想到这件事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暴雷,但是对方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他几个小儿子均是更进一步,而且有个儿子甚至调到了浙省比较富庶的金州府担任知府。

徐天华愤怒的将奏折往地上一摔,对着锦衣卫指挥使宋知命怒吼道:“耽误军国大事,该当如何论罪?”

宋知命那是谁也得罪不起呀,只好圆滑的打着太极说道:“启奏相国大人,耽误军国大事它是分轻重缓急的,如果耽误的事情较为严重,应当杀头充军。而事情较为缓一些的,一般是按照贬官或者杖责来进行处罚。”

“好啊好啊,那你来说说,张阶你以为他这件事是重呢,还是缓呢?”徐天华的声音如同恶魔低语一般回响在这位锦衣卫指挥使的耳朵之中。

宋知命这辈子没有这么无语过,他今天就该生病,生大病,他就该摔断腿,怎么就想不开来参加这个朝政大会呢?

现在这不可就把他架在了火上烤吗?里外都不是人啊,怎么回答都得罪人。

就在此刻,一位官员十分不合时宜,却又恰到好处的站的出来道:“相国大人,微臣以为张大人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徐天华饶有兴趣的看向那个人,这种愣头青,现在跳出来跟送死没区别呀。

他明明已经把话说的那么明白了,今天无论如何都是要拿兵部开刀的,这时候有人跳出来为他说话,不就是跟他徐天华过不去吗?

小小的巡城御史,也敢在这种场合公然跳出来跟他唱反调?

徐天华耐着性子的问道:“李大人对此有高见?”

御史台的御史中丞此刻恨不得拿刀把那个人给捅死,你这个人是真的木头脑袋呀!没看到相国大人正在发火吗?你这个时候去触他的霉头,哪怕你就是把天给说破了也没有用啊!

他当年怎么就招了这样一个人来他们御史台啊,这不是招了一个爷来吗?

真是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相国大人对他们整个部门的不满呀。

御史中丞现在甚至都不敢去看徐天华的眼睛,他是生怕被徐天华记恨上,明天连太阳都看不见了。

而且如果相国大人真的要细究的话,说不定会认为是他们和兵部联手做的这个事。这他们不就纯纯成了冤大头吗?

要是他们做了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们根本就没做过这个事啊!

现在这个巡城御史站出来,这不是妥妥给他们部门招灾惹祸吗?

本来因为锦衣卫的重新使用,他们这几个言官部门的日子过得已经很尴尬了,现在又出了这么个愣头青,真是天要绝他们这几个部门的生路啊。

旁边都察院左都御史眼睛都快酸了,那是疯狂给他打眼色呀。

说不定那边还以为是他们自己单独行动吃独食呢。

这一下真是在圈子内都混不下去了,怎么有这么个愣头青啊?!

相国大人本来都没有针对我们这几个部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