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第83章 赵守福伏法

赵云带着杨青山与军队会合,然后一起返回了宿州府。

皖省的顶级世家蒋家出面,代表三大世家会晤孙恪。

蒋家家主蒋天生对着孙恪直言道:“孙大人,你是一点也不着急呀。如果真让赵云把那人带回宿州,你我可是谁都讨不着好啊。东乡血案背后的那些蝇营狗苟,你我等人谁能脱得了干系?”

孙恪不紧不慢的喝了口茶,然后淡然道:“蒋家主希望我怎么做?派兵截杀赵云?还是把钦差也一并灭口?现在的局面是你我什么也做不了,光宿州府的那五万大军,就让我们有很多手段施展不开了。”

蒋天生哪里不知道,但是事到如此,他还是希望孙恪能站出来扛下压力。

他厚颜无耻的开口道:“孙大人,您应该知道我们和京都姜家的关系,闹到最后,我们无非是交还这些年所吸的血。可是您就不一样了,听闻李大人在京都出了些状况,恐怕这次他不一定能保得住你吧?”

孙恪看了眼蒋天生,然后冷笑道:“蒋家主啊,亏我还以为你是个聪明人,没想到目光竟然如此之短浅。”

“姜天羽这次拿的可是相国大人的上方宝剑,不再皖省见点儿血,怎么能让其他诸省引以为戒?你还真以为你们背后有个刑部尚书就能保得住你们?再说了,你把人家当一回事,人家不一定把你当一回事。”

孙恪的冷笑让蒋天生有些恼羞成怒,孙恪无疑是踩到了他的尾巴。

毕竟真到了最后关头,过河拆桥对京都的那些大人们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

要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如此焦急的来找孙恪了。

蒋天生强忍怒色,然后语气一软道:“孙大人,事到如今,您倒是拿个主意呀。现在全省的世家为您马首是瞻,保证您一声令下,全省立刻闻风而动。”

孙恪再次冷笑,就盯着蒋天生不说话。

蒋天生虽然气愤,但是此刻又有些无可奈何。

这位巡抚大人在皖省的势力,可比这些世家强上很多。

远的不说,但从调兵来讲,总督张振国的权力恐怕都没有这位巡抚大人说的话好使。

他深耕皖省多年,又背靠吏部尚书,其根基势力远不是一般人能动的了的。

说句不好听的,以孙大人的实力,哪怕是年关过去训斥两句陛下,那位高坐深宫的女帝陛下也无计可施。

不过也正如孙恪所说,这次来的人,代表的是相国大人的脸面。

在背地里动手,几乎是要冒着全族被杀的风险。

袭击钦差大臣车驾的那伙人,世家们都有所耳闻,他们也没想到总督的胆子能这么大。

蒋家更是连夜给远在京都的姜天明示警,同时劝诫他不要如此激进。

不过,京都的回信却明确表示了,并没有对张振国下达这样的指示。

这样一看,整件事就变得有趣起来。

不过再怎么有趣,也不是他们现在该操心的事,最让他们糟心的还是苛捐杂税的问题。

这无疑是对抗相国的新政,同时还大幅度给徐相国抹黑。

在大宁帝国,上到京都百官,下到各省世家权贵,谁不知道得罪了徐相国是什么下场。

丢官罢职都是小事,家族覆灭也许只在谈笑之间。

他们皖省这次可是出大名了,无论是对抗新政,还是刺杀钦差大臣。

哪一件不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孙恪见蒋天生如此焦急,他也不卖关子了,直言道:“蒋家主不必过分忧虑,苛捐杂税,官府才是大头,你们世家只是跟着喝点汤罢了,这把火不会烧的你们太狠。你们还是想想之前截杀赵云的因果吧,他可是相国爱将,随便说两句,都能把你们家族杀个人头滚滚。”

蒋天生听孙恪前面所说,内心还觉得还挺高兴,谁料后半段直接让他如坠冰窟。

当初光想着毁灭证据,灭掉源头了。

怎么忘了赵云是相国爱将啊!

不过他没有证据,是拿捏不了他们的。

大不了把屎盆子全扣在赵守福头上。

蒋天生心里的担忧去了大半,便向孙恪告辞了。

孙恪看着蒋天生离去,冷冷一笑。

相国大人也是基层升上去的,没少和这些世家打交道。

怎么可能会相信一个知府能有这么大的能力,勾结山贼巨匪去劫杀军队。

特别是宿州府内的刺杀,相关官员他已经处罚了,而世家那边他却没怎么动手。

当然,这是为了给徐相营造一个皖省世家尾大不掉的感觉,已经能让一省巡抚投鼠忌器了。

孙恪相信,他倒下之后,皖省的世家绝对也逃不掉洗牌的命运。

姜天羽也就是个表面文章,徐相国的暗卫恐怕已经彻底掌握了皖省的情况。

王文那边也开口了,指认了总督张振国。

无疑是再次震惊了皖省官场,也深深刺激了姜天羽。

他对姜天明的势力也有过一些了解,知道张振国是他的人。

只是他不太敢信,他那个废物哥哥会这么愚蠢?

熟知姜天明崛起路线的姜天羽,他不相信当年那个从县令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刑部尚书会这么愚蠢。

哪怕是两人的矛盾闹得举世皆知,他也不相信姜天明会在这种情况下让手下人对自己出手,这太明显了,痕迹太重了。

可惜,姜天羽深陷皖省温柔乡太久。

如何让他知道京都现在的情况,他一定能分析出这是他哥的竞争对手搞的鬼。

毕竟,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巧合,太多的事情都是一层扣一层,环环相扣的。

所以,姜天羽也没有过多追究姜天明的问题。

只是命人抓了皖省总督张振国,暂时扣押。

张振国没有反抗,甚至都没用刑,他就对策划袭击钦差大臣的罪名供认不讳。

他认罪的速度,出乎了皖省所有官员的意料之外。

要知道张振国作为一省总督,背后的靠山肯定不小。

只要他死扛着不承认,哪怕是手握尚方宝剑的姜天羽一时之间也处置不了他。

当然,这也有姜天羽魄力不足的原因。

要是徐相国遇到这样的事,早就一剑把张振国给捅死了。

在赵云的保护下,杨青山也顺利的来到了宿州府。

姜天羽紧急接见,并让赵云调兵保护宿州府府衙。

孙恪什么准备也没做,与妻子和离后,拿出家里的部分财产分与奴仆,让他们各自散去。

偌大的孙府,此刻也就剩下了孙恪自己一人。

他出门打了二两小酒,买了三五个飞云酒楼名菜,回到家中,小酌起来。

在宿州府府衙内,杨青山开始讲述那件血淋淋的东乡县血案。

“隆庆三年八月一日,东乡县举人刘良联合诸多地主一起出资给家父让他去泸州府找巡抚大人告状,状告东乡县横征暴敛,苛捐杂税无数。”

“后来,家父被污蔑为诬告,被巡抚大人打了好几十杖。东乡县无数农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家父又怎会因为区区殴打而屈服?没过多久,他就带着大家的期望前去找总督大人告状。当然,结果并不理想,我们的上告再次成为了笑话。”

“那会的东乡县县令是后来的滁州府知府赵守福,他当时是候补知府,案子到了滁州府的手里就不了了之了。”

“家父再次背上诬告的罪名,又被狠狠的打了一顿。”

“当然,刘良在这过程中也投靠了赵守福,摇身一变成为了东乡县县丞,帮助赵守福疯狂压榨镇压我们。”

“听别人说,朝廷白银铜钱的兑换比例是一比一千,而刘良却定为一比四千!”

“大人啊!足足四倍啊!对于我们这些农户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家父为了百姓,再次踏上了上诉之旅。”

“这次有许多乡亲们一起支持家父,谁料想竟然被朝廷定性为暴民。”

“接着朝廷大军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杀了上来,家父逃回来的时候,大概已经有一千多乡亲们遇害了。”

“后来官军更加残暴不仁,屠戮了周围好几个乡村,杀的是尸横遍野,血流不止。”

听完杨青山的哭诉,姜天羽和赵云都大为震惊。

他们想过皖省官场可能会很腐烂,也想过暴民案是他们谎报人数。

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敢如此丧尽天良的屠戮手无寸铁的百姓。

姜天羽想都没想,直接让赵云派兵捉拿赵守福归案。

此等祸国殃民之辈,岂能让他继续逍遥自在。

至于孙恪,姜天羽也派人去把他捉拿归案,暂时扣押。

而赵守福,立刻上刑,严刑逼供,让他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