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第51章 女帝批奏折,诸葛玄登场

天气越来越寒冷了,女帝在宫中升起了炉火。

徐天华给了女帝奏折审批权,让女帝好歹有了一些事情做。

昨天的场面还在女帝脑海中倒映,越想越觉得徐天华这个人过于可怕,过于冷血。

到现在她才回味过来,那一切可能都是徐天华的自导自演。

不过徐天华怎么就能猜到那小孩才是她父皇的杀招呢?

抛开杂乱的思绪,女帝开始认真批阅奏章起来。

她可不敢出一丝一毫的差错,徐天华竟然敢放权给他,肯定有一方面是笃定自己政务不通,好闹些笑话,从而进一步打击皇室权威。

徐天华越是如此,女帝偏偏要做的更好给他看。

好歹也在徐天华手下耳濡目染,学了几年治国之道。

对一些简单的政务,女帝还是手拿把攥的。

上官惜云看着女帝如此勤勉,感动之余,竟然还有些伤心。

可怜的陛下啊!一国之君竟然被徐天华欺负成了这个样子,甚至连休息都不敢休息。就怕出了什么差错,让徐党看了笑话。

看着女帝疲惫的身影,上官惜云连忙让御膳房把糕点茶水端上来,让女帝吃上一些,恢复恢复体力。

女帝看着上官惜云端来的糕点,连忙拒绝道:“拿下去!糕点只会动摇朕的意志,影响批阅奏折的速度。”

看着女帝一脸决然,上官惜云一时间手足无措,只好把糕点放在一旁,等女帝空闲。

忙了足足三个时辰,才批阅完不到四百道奏折。

看着还有一千多份奏折,女帝陷入了绝望。

她感觉徐天华一定是故意的,绝对不是不小心的。

六部也不知道帮她分担一点,就都等着看她笑话是吧?

哪有把全国的奏折都让一个人改的道理?

皇帝也不是这么当的啊!

在女帝的印象当中,皇帝应该就是像他父皇那样。

不动则已,动如雷霆。

挥手间,便能搅动朝堂风雨。

现在皇帝算什么?天命打工人吗?

其实原来徐天华批阅的奏折也不多,一般都是让六部处理完,只挑一些重要的军国大事给他。

至于现在,那是徐天华为了满足女帝当皇帝的权力欲望,直接一股脑把全国的奏折都给她了。

看着一千多道奏折,女帝也不敢让上官惜云帮忙批阅。

万一惜云出了差错呢?

最少会让一个县生灵涂炭啊!

休息了不到半炷香的时间,女帝又开始奋笔疾书的批阅奏折了。

这谁啊!写这么长,全篇吹捧徐天华,没有一点营养,这样的人能当县令?

可气可恨啊!

浪费她好久,以为他要说什么大事,结果全篇吹捧,女帝真想找人揍这个县令一顿,出出心中的恶气。

很快,女帝就把这份奏章专门挑了出来,派人送给了徐天华。

徐天华也很好奇,不知道小女帝耍什么花招。

看着这县令沉重的开头,冗长的篇幅。以为这个县令有什么大事报告,而女帝决定不了。

于是,徐天华耐着性子读完了奏折。

三分之一炷香后,徐天华被气笑了。

他知道女帝为什么送这份奏折来了,合着被耍了。

徐天华让吏部官员送来了这位大县令的履历,又让户部官员送来了他们县的经济数据。

好家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当了两年县令,他们县硬是从全府第二跌倒全府第十。

人才难得啊!

只见徐天华迅速在另一张纸上奋笔疾书,写完后,直接让人送给吏部右侍郎。

这种事儿,甚至不用李春芳出面。

手下人就能给办了,左右不过一个小县令罢了。

然后从本届科举进士中,找了一个数科比较好的人才,让他前去担任县令。

女帝也没空关心一个县令的生死去留,她还得批阅上千道奏折,估计饭都不用吃了。

这时,她突然看到一份奏折,内容写的简短精炼,诉求明确,一眼就能明白他的意思。

这是草鸡窝里突然冒出个金凤凰,女帝也多了些批阅。

云省柳州府桃源县县令诸葛玄,由于受匪祸影响,希望朝廷批准他带兵剿匪,并给予经济援助。

不像其他大臣辞藻华丽,这个县令就很务实。

不错不错,准了,最后附上一句:如若建立功勋,朕当重用的批语。

女帝感觉他是个人才,虽然有不知道他以前怎么样,不过看奏折能看出来是个务实的人。

务实的人脚踏实地,对百姓不会差到哪里去。

诸葛玄,浙省杭府人,隆庆元年进士,初授翰林院编修,隆庆二年,自请调人任云省担任县令,云省巡抚大喜过望,初授昆州府辉县县令。

隆庆三年初,在诸葛玄的努力下辉县经济从十三县倒数第一跃居第三名,昆州府知府表面赞赏,暗中则运作将诸葛玄调任柳州府桃源县县令,希望他再创佳绩。

现在是隆庆三年末,诸葛玄担任桃源县县令马上满一年。

云省巡抚特别看好这个自请调任云省的年轻进士,但诸葛玄仕途没有满三年,没达到提拔标准。

再加上巡抚也想多打磨他,所以也就没有破格提拔,毕竟过快的提拔会影响诸葛玄未来的仕途。

毕竟云省巡抚年纪大了,估计很难调回京都了,他也不想让这么优秀的年轻人成为他的政治陪葬品,随着他的落幕而落幕。

徐天华对这个自请调任云省的年轻人有印象,是个充满务实精神和干劲的人。

在云省打磨打磨也好,说一千道一万,他又不是徐党的,再加上初入仕途。

说句实在话,徐天华还真没放在心上。

云省巡抚徐天华都看不上,何况一个县令呢。

而令大宁朝堂震惊的是,这个年轻人即将要干的大事。

女帝也不知道她这一个准字,让所谓的“土匪”遭遇到了什么。

说到女帝,一直批奏折批到亥时一刻才休息。

实乃明君楷模啊!

女帝批阅的奏折很快下发六部,六部根据徐天华指示,又对这些奏折进行细节化审阅修改,然后再下发给各省府县,再交由他们具体实施。

在女帝美美的睡到第二天辰时一刻的时候,六部还在不停的加班加点的审阅修改。

至于徐天华,则在家中缅怀丧子之痛,然后和玲珑加快弥补丧子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