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参见陛下。”

朱雄英看向姚广孝,亲近的问道,

“朕派给你做的事,还适应吗?”

姚广孝微笑道,

“只要是陛下要微臣做的事,微臣都会鞠躬尽瘁的去做,

只要是陛下指明的方向,就是微臣前进的道路。

只要是....”

“行了行了行了!”朱雄英赶紧叫停姚广孝,“你也不嫌肉麻。”

姚广孝憨厚一笑,说道,“微臣所说,都是肺腑之言!”

“有事说事。”

朱雄英脸上严肃,喝了一声。

姚广孝赶紧直入正题,

“陛下,您让内阁讨论的事,我们有些想法了。”

朱雄英想了想,这才记起来,是让内阁去思考的那件事,

大明军制未来该如何改革。

“嗯,说说。”

姚广孝正色道,“微臣们以为,未来的大明军制首要之计是,将士兵与土地分开。”

朱雄英眼睛一闪,

“很好的切入点,继续说。”

被陛下称赞之后,明显姚广孝面上也更自信了,别看老姚平时屌屌的,好像全天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一样,

但在朱雄英面前,姚广孝还是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

姚广孝心知肚明,自己和陛下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陛下动辄就是大手笔,改税制改学制,这可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可陛下还偏偏能改的极好,让各方满意,

光是这治国的本事,姚广孝就自知拍马不及,

当然,要论闯祸惹事、憋坏屁,姚广孝自诩第二,就没人敢当第一。

姚广孝定了定神,继续说道,

“陛下,因为此事,内阁中还生出了不少声音,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朱雄英倒茶的姿势一顿,随意问道,

“那朕要知道,接下来你要说的话,到底是不是内阁的统一意见?”

虽然朱雄英没有刻意显示出凌厉,姚广孝依旧能清晰的感觉到,一股压力实质般的涌来,

姚广孝恭声道,

“禀告陛下,将兵制与田地分离,正是内阁的统一意见。”

说罢,姚广孝身上的压力消失,

朱雄英冷哼一声,说道,

“如若这不是你们统一意见的话,那朕要把你打回去,叫你们重新讨论!

朕用你们,是要你们给朕出主意,为天下百姓谋福利,你们该给朕拿出来的,也是你们的方略,

朕没功夫给你们平冤断案!”

姚广孝浑身一抖,赶忙行礼认罪道,

“陛下,微臣知错!”

但是在姚广孝心中,算是更加明白,陛下设立这个前所未有的内阁,到底是要做什么,

朱雄英扫向姚广孝的身影,并没有急着叫他起身,

姚广孝那点小心思,朱雄英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但,从开始,朱雄英就知道,

姚广孝是一把妖刀,他风格就是如此,

不可能要求姚广孝,做到方孝孺那般,一股脑的愚忠,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定位,

姚广孝这把妖刀能用到什么地步,完全取决于握住刀的主人,有什么本事,

像是能力一般的庸主,毫无疑问,会被姚广孝这把妖刀给反噬,

稍微强些的朱棣,拿起姚广孝这把妖刀,上限也能成为皇帝,但,朱棣也并没有把姚广孝这把妖刀开发到极限,

姚广孝汗流浃背时,朱雄英的声音才悠悠响起,

“起来吧。”

姚广孝抬起头,正对上的是,一双能看透世间一切的眸子,

“朕最看重你,内阁之中也缺一个能主事的人,但朕知道,这个主事的人并不好做,

一个人,没有自己的想法,便是庸才。

朕不怪你,有自己的想法,反而朕很喜欢你,有自己的想法,

但,朕希望,你把你的想法,用到该用的地方去,

这样的事情,朕不希望再有下次了。”

姚广孝如蒙大赦,连声道,

“是,陛下,微臣保证,再也不会有下次了。”

朱雄英说出的话轻飘飘,也没去威胁,姚广孝,要是还敢这么干的话,后果是什么,

但,姚广孝心知肚明,哪怕是陛下没有说下去,

真要到陛下惩治自己的时候,绝对会让自己痛不欲生。

说来,姚广孝也是欠,他和解缙目无尊卑的那种欠还不一样,

姚广孝没事儿就得撩拨你一下,你要是被他拿住一次,那就坏事了,就会被姚广孝彻底的玩弄在鼓掌之中,

而若是,你给姚广孝留下绝对不能招惹的印象,例如说蓝玉,那姚广孝就知道乖了,

见姚广孝听进去了,朱雄英微笑道,

“爱卿,你接着说。”

朱雄英这变脸功夫已经跟爷爷学会了七八分,与人相处,要拿捏尺度,

不能一味的对别人掏心窝子的好,那样别人只会拿你不当回事,

也不能,压力上的太满,这会又是一个极端,

作为上位者更是如此。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朱雄英的一收一放之间,恩威并施,其背后是老朱的一片苦心。

姚广孝更加恭敬道,

“陛下,内阁对此法有争议,皆因华夏大地,大多都是兵制与田制合为一处,此法也确实好用,

骤然再将兵制与田制分开,是怕之后有什么想不到的后果。”

姚广孝又说了一次这件事,但与刚才不同的是,这次提及此事,姚广孝是出于公心。

“会如此想,也正常。

行大改革者,历来都不被人理解,要做一些开创性的事情,要承受的风险,也少不了。”

姚广孝点头,“所以微臣们,想的是,给陛下之前提过的雇佣兵制度基础上,实行定期退伍,

以保证兵员的精简和战斗能力,

但,退伍之后,再不以土地为赏赐,可用财物和工作岗位代替。”

“哈哈。”

朱雄英听着忍不住开心笑了起来。

姚广孝疑惑道,“陛下,可是微臣说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没有,没有,说得很好。”

朱雄英摆手说道。

自己笑是因为,觉得这事还真有意思,听听姚广孝说的,与现代可用的兵员制度,基本大差不差。

可见,真等到问题来了的时候,古人的智慧完全可以信赖。

之前朱雄英就处理过退伍兵安置问题,但那个退伍兵,与兵制的退伍兵就不是一回事。

爷爷的这些退伍兵, 除了残疾退伍的以外,更多是复员军队,这招汉高祖刘邦也用过,基本个个开国之主,都得来这么一手。

姚广孝嘴里的兵制退伍,可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