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211章 这锅甩的,都到太祖朝了

大丈夫能屈能伸。

为了自身性命与国家、国民安全,后花园天皇觉得自己没什么不能忍。

刷刷点点很快就又写了一封国书。

态度更诚恳,语气更谦卑。

直言千错万错都是他们的错,因国小力微所产有限故,一直眼馋中原物华天宝。尤爱贵国丝绸、瓷器等,偏贵国自太祖皇帝以来,就一直执行海禁,使我国民持银欲购亦不得法。

便有朝贡,也远远达不到需求。自宣宗后,更连朝贡都减到十年一次……

饥寒起盗心之下,这才让部分武士走上了歧途。

甩锅甩到太祖朝。

能耐得把朱祁钰都给气笑了:“好一个饥寒起盗心!朕若记得没错,当初也先辩驳时也说,瓦剌本心向大明。奈何大明不肯卖他布匹、铁锅等,为生存故只能强抢。”

“啧,现在瞧瞧,跟后花园天皇这国书简直异曲同工。果然,强盗的逻辑总是相似的。”

“但咱们大明弱上些许,就只能任由他们的铁骑、战船往来咱们边境,抢掠咱们百姓、冒犯我国威。只有咱们自己强大起来,将他们变为大明行省好生约束着,才不会再出类似之乱。”

群臣拜服:“皇爷所言极是。”

“自大明立国以来,倭寇便屡屡劫掠沿海百姓,犯下滔天之罪。那后花园天皇面上恭顺,实则狼子野心,甚至还意欲挑唆朝鲜国王,欲使朝鲜与大明生隙,皇爷万万不可轻信。”

至于那忏悔,那保证?

农夫与蛇而已。

但等他缓过来这口气了,定会先咬大明一口,哪有什么感恩与敬服呢?

错不过形势所逼,只能暂时卑服罢了。

嗯。

朱祁钰点头,随即着人拟旨,又是一通好训。中心思想就一个:国名不讨喜,但比国名更不讨喜的,是他们这叛服无常的行为。

除非如瓦剌般,成为大明行省,否则朝野上下是不会放心的。

后花园天皇原还在忧伤即将失去意义非凡的国名,听到大明新来的国书后整个人都激动得跳起来:“归附大明,去国号,成为大明一省?你们这,这简直欺人太甚!”

“而且别忘了,你们是打着应本皇所请,助我平叛的旗号而来。将我国整个吞下,岂不是坏了你们皇帝那响彻中外的仁名?”

杨善清了清嗓子,捋了捋胡须,慢悠悠答:“阁下所虑极是。所以,在下想着,这事还得您主动着些。毕竟您虽上任以来便有名无实,但却真真切切爱护百姓。”

“能和平解决的事,您定不忍百姓再遭战火,全国上下生灵涂炭吧?”

这就等于告诉他:这个大明的行省你们是做定了,不过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而已。

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反误了卿卿性命。

后花园天皇目眦欲裂,死死地盯着杨善。若眼神能化为实质,杨善都能被当场千刀万剐。

但他丝毫不以为意,如闲庭信步般到了后花园天皇面前:“阁下也不必这般看我,成者王侯败者贼。我身为大明之臣,自然要为大明昌盛而尽心竭力。”

“就像你身为日本天皇,在被擒的前一刻还在试图挑拨大明与朝鲜关系一样。”

各有立场,各自为政罢了。

后花园天皇咬牙:“八嘎!杨善,我知道你。土木之变的逃官,被贬多年的懦夫,连个举人都考不上的废物!运气好才借着靖难之役的东风做了官,一路升迁全靠巴结谄媚,巧言令色……”

未能从正经科举中出仕是杨善一辈子的短板。

后花园天皇这几句,简直是拿双头铳反反复复射他心窝子!

气得杨善二话不说提剑就要砍了他。

亏李贤手疾眼快,赶紧把人抱住:“杨大人,你冷静点!”

这还怎么冷静呢?

杨善气到想杀人,根本冷静不了。

看得李贤好生无奈:“那厮就是故意激怒你,杨大人可不能中了他的圈套!否则他死事小,日本国内百姓拧成一股绳,齐齐抗明可就事儿大了。”

提起朱祁钰的大计,杨善才终于回过了神。

放下剑,认认真真跟李贤行礼:“多谢李大人提醒,否则在下今儿就中了那厮的奸计。”

如同杨善不喜欢李贤、于谦这些个进士出身一般。

李贤其实也不大瞧得上他。

但好歹同朝为官,同为攻日任务而来。再怎么着,李贤也不可能眼看杨善被气到失去理智,落入敌人陷阱。

这会儿见杨善大礼拜谢,李贤赶紧伸手扶人:“职责所在,杨大人不必客气。说来,也是天皇不甘心就此去国号,只当咱们大明一个行省。因而宁死,也要激起国内百姓抗明热情。”

“想法倒是不错,只不过……”

李贤轻笑:“我朝可船载的新式火炮威力,天皇亲身感受过的。还有那各色战船,双头火铳。就连陆战时,你们最引以为傲的倭刀都有狼筅克制。”

“如此全方位的压制,天皇还真以为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上下一心就能以弱胜强吗?”

后花园天皇冷哼:“你们大明太祖还是乞丐出身呢,别说兵器了,连顿饱饭都吃不上。结果呢?不也还是一步一步,创建了大明朝?”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哈哈哈。”李贤大乐:“想不到我中原文化如此源远流长,你一个蛮夷小国的君主竟还读过荀子。确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我们皇爷即位以来就一直广行仁政,积极减轻百姓负担。”

“按着咱们大明律,每亩田赋是三升三合五勺。待日本成为我国行省后,应也大差不差。天皇觉得此令一出,日本国百姓是要拼死反抗,还是欢欢喜喜做我大明国民呢?”

后花园天皇惊愣:“你!”

“是,我只是一个区区臣子,如此大事自然做不得主。但有蒙古省的前例,我相信皇爷仁慈,再不会内外异法。倒是天皇该好生思索一二,看自己到底何去何从。”

李贤笑,依旧那般宠辱不惊模样:“我大明再动刀兵,强行攻打日本的难易或者未知,但你的命绝对只有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