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197章 调令至,各方反应

甚至不惜赌咒发誓:若此事真是他所为,就让历代天皇永为傀儡,再无翻身机会。

这誓言不可谓不重。

毕竟熟悉日本的都知道,自从英仁之乱后,天皇就成了傀儡一样的存在。没有被彻底废除都是因为民众还信奉天皇是上天之子,幕府需要这么个吉祥物来承认自己的合法地位。

前前后后六百多年。

摆脱桎梏,实现亲政简直是历代天皇共同的梦。

但有机会,就绝不会错过。

后花园天皇能以此为誓,足以让各家相信,至少在明面上相信这次国书事件与他无关,都是明廷诡计。可……

要怎么解释呢?

总不能说这并非谣言,石见国就是有银山,佐渡国也确实产金矿。而明朝几次三番生事,就是为了分化日本国,从而占据金山银山吧?

“不行!”这一提议刚刚被提起,就跟后花园天皇果断拒绝:“虽然那就是事实,但明廷最重名声,喜欢给自己套个仁孝礼智信的假面。要不然,也不会有假国书之事了。”

“冒然拆穿,未必能取信于百姓,却一定会引发明廷怒火,给他们即刻进攻的理由。眼看台风季就要过去,明廷随时都能招来更多大船包围我国。而我们……”

简直四分五裂,各自为政。还船不如人家大,不如人家坚实;火器不如人家先进;就连引以为傲的武士刀都碰到了天敌狼筅。

这样的两支军队打起来,胜负简直立判。

后花园天皇苦笑着闭了闭眼,怎么也想到在中原沿海嚣张了那么久,有朝一日自己也会被打上家门口。

当年恨不得席卷全世界的元朝都没奈何得了的大日本国啊!

这回算是遇上了空前危机。

人心不同,看法自然也不一样。

前面都说了,日本虽小,人却不少。一千两百多万人口,放眼当前世界也是能稳居前三的。

而且除了此番之外,日本对明可都胜局。

地大物博,海岸线辽阔明廷就像块巨大的肥肉。

由着他们怎么割,什么时候割。

只要军服一脱,动作够快,够利落,就能全部推到倭寇身上。转身就拿上勘合文书,以朝贡的名义再往明廷搜刮一波。

低成本,高回报。

利润大到爱面子的明朝都受不了,将一年一朝改为十年一朝,还严格限制人数跟船与货品数量。

太多太多的类似事件,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许多日本官员对明廷的轻视。

就算他们去年才因此丢了整个山阴道。

因此,后花园天皇话音刚落,就有人嗤笑:“天皇好歹也是练过几招的,怎么一点武士精神都没有?净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

“明朝人多,咱们大日本国也不少。再者明廷腐败,常拖欠兵士粮饷。前几年那位正统帝才一仗打没了几十万精锐,现在再有兵又能有多少?且天时不如地利,他们远道而来,咱们却能以逸待劳……”

方方面面一总结,还是那句话:但凡他们全国上下一心,就肯定能把明兵打出去!

毕竟枪炮一响,黄金万两。

而明廷今夏才刚刚遭了灾,黄河决口。开封、河南、彰德三地又是洪涝又是时疫的。

许多人受灾,一百多万顷土地受到影响。

这个数字,相当于日本五分之一还多的耕地面积。说出来就让其余人惊喜:“真的吗?”

“不止啊!除了受灾外,明廷还开仓赈灾。这么一欠一出,他们国库里还能有多少粮食?能供应多少人投入战斗?”

因为李琏持续不断的封锁,以至于日方消息严重闭塞。

所了解到的那只言片语,都是李琏愿意让他们了解的。至于现在传到沸沸扬扬,可以亩产数千斤的土豆?

没眼见为实,直接被当谣言处理了!

定是明廷故意放出来过人心的假消息,真那么好,他们藏着捂着还来不及呢,能那么大大方方地赐给朝鲜?

要是朱祁钰知道他们这疑问,定然笑着点头:“必须的!朝鲜可是大明最忠诚的附属国,胜过某国良多。”

实际上么?

要想马儿跑,当然得给吃足了草。

不把小弟安抚好了,怎么让小弟鞍前马后助大哥杀敌啊!

除了朝鲜外,就在日本北边跟它隔海相望的苦夷,还有努尔干都司等,也都接到了赏赐与调令。

苦夷还好,毕竟离着日本近。

跟朝鲜、明军一起三面夹攻,正正好好能给日本布置一个天罗地网。

因而没有任何疑虑,欢欢喜喜就接了赏赐。

表示一定身先士卒,为大明打好这一仗。

但建州女真就不一样了。

前几年宣府大捷他们就被当了先锋,折了不少精锐。养精蓄锐好几年,才终于恢复过来,这就又成了攻打日本的前锋?

收到传令的建州右卫都督同知爱新觉罗·董山忧心忡忡,到底没有上来就接旨。而是恭恭敬敬开口,言说自己手下兵丁虽悍勇,但终究长于白山黑水之间,更擅长骑射。

作为大明之臣,他当然愿意为国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正如先贤所说,死有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

求皇爷怜悯,让他们能死也死得其所。别旱鸭子当水兵,以己之短,攻人所长。

就差明说别让他们去当炮灰了。

朱祁钰特别派来传旨的心腹太监全程细细观察他的反应,牢牢记在心上。然后才一脸倨傲地道:“杂家只为传旨而来,可不知皇爷是怎么个章程。”

“但圣旨如山,都督还是接旨吧。相信皇爷英明,如此吩咐自然也有其深意在。”

董山赶紧给小太监塞银子,就盼着他能稍微指点两句。

好让他知道自己或者建州女真到底哪里惹了皇爷不快,怎么就……

小太监年纪不大,但既然能被委以重任,又怎么会是个简单角?当即笑眯眯接了银子,指点么,却是半点也没有指点的。

只把贪得无厌的形象演得入木三分,悄无声息间就把董山的话套了个七七八八。

回到京城之后再一五一十复述给朱祁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