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187章 疟疾爆发,群臣请命

消息一出,周围城郭也跟着震动。

赶紧把百里加急送到京中,请皇爷速速派兵把事发的南阳县、唐县与开封府的祥符县等围起来。谨防染疫之人四处流动,将时疫扩大化。

说来残忍,但疫病无情。

若不迅速加以控制,任其四处肆虐,势必会带来更大损失。为了整个大明,只能请皇爷速速决断……

那句千万别妇人之仁虽没落在纸上,却一定在周边许多官员的心里。

没办法,朱祁钰的仁君形象深入人心啊!

就连这免费发放土豆玉米种子,然后高价回收以减轻灾民负担、迅速培育出更多土豆玉米种子的行为都被误会是仁君为百姓自掏腰包行为。

毕竟除非亲眼所见,谁敢想天下还有亩产三千多斤的良种呢?

做梦都不敢做那么大的啊!

倒是土木变、夺门变与赚瓦剌等戏流传甚广,让今上仁善到有些仁弱的形象深入人心。

所以不仅河南承宣布政使司下辖的官员们担忧,朝中文武也一样。

这不,八百里加急一到朝堂,底下的群臣就跪了。高度赞同几地官员建议,赶紧派兵把那几个疫区给封了。

许进不许出。

然后广招医者奔赴疫区,全力做好防范疫情扩散的工作。

至于救助染疫者?

倒不是他们不想,而是根据现在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染病者寒战、壮热、出汗、定期发作,分明是疫疟啊!

多少名医听了都要大摇其头,道一声棘手呢?

还是得先控制住,莫扩散。有余力后,再行抢救病患……

最担忧的情况出现,朱祁钰也忍不住愁眉紧锁。

不过疫疟?

朱祁钰豁然起身:“确实是疟疾么?”

因为涉及到时疫,所以被召见来的太医院院首拱手:“回皇爷的话,臣等还没有见到病患,所以未能定论。不过现在了解到的情况,很符合疫疟的典型症状,该是八九不离十。”

听到这几乎肯定的回复之后,朱祁钰纠结的眉头顿时散开:“好,好啊!天佑我大明啊!”

百官震惊,觉得很有必要让太医院院首赶紧给皇爷把个脉。

都急成什么样了呀?竟说出这等糊涂话来!

结果还没等他们奏请,就见帝王走下丹墀:“快快快,快传医庄那几位。告诉他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该是他们学以致用的时候了。”

张诚行礼:“皇爷放心,奴婢这就亲自前往,绝不会有任何纰漏。”

“好。”

朱祁钰点头,目送张诚离开,才对上百官困惑的眼。

哈哈。

朱祁钰乐:“爱卿们可还记得,景泰元年,皇后身怀有孕,嫡皇子在望。而朕也因为计赚瓦剌,在朝野之间的呼声越来越高。皇兄,哦不,正庶人与孙氏急切,索性恶向胆边生,对朕下药的事?”

群臣点头,那怎么能忘?

差一点,就差一点点。贼人就得了手,真个颠覆了大明江山啊!

好在皇天不负,祖宗有灵。

保佑皇爷无恙,皇后娘娘顺利产下龙凤胎。如今三位皇子皆健康聪明,后宫又传喜讯。皇爷血脉枝繁叶茂,国朝必然能越发兴旺。

朱祁钰摆手:“虽确实皇天不负,祖宗有灵。但起关键作用的,还得是那些个民间名医们。全赖他们妙手回春,才为朕治愈沉疴,保皇后母子平安。”

“只那几位专注医术,不慕浮名。只有几位进了太医院,更多人则求朕成立了医庄。由朕内库拨银,支持他们投入对一应疑难杂症的预防与诊治。可巧,这疟疾就是其中一项,且在最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啊???

群臣震惊,当朝不顾形象地齐齐挖耳朵。

显然是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哪可能这么巧,正瞌睡就来了枕头呢?刚在治疟疾的法子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转身就爆发了疟疾?

这巧合的,都让人忍不住怀疑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蹊跷了!

“什么蹊跷?我看你像个蹊跷!”牛大力恨恨咬牙,呸一口就吐在了某个窃窃私语的六科官员身上:“让你闻风奏事,没让你胡编乱造。你可好,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还怀疑上皇爷了?”

“啧,这可真是肚脐眼里生疮,坏透了啊!”

被喷得结结实实的官员大怒,刚要豁出来跟他拼个鱼死网破。结果咣当一顶大帽子扣过来,就让他当场软了腿。

扑通一声跪下:“我,臣没有,皇爷切莫听牛大人信口雌黄。微臣只是觉得……觉得有些过于巧合,绝没有质疑皇爷的意思。”

牛大力冷哼,又一个歇后语扔过去:“上茅房带筷子,你就狡辩吧!巧合?哪来的巧合?分明是皇爷忧国忧民,不惜掏干了自己内库也要支持那些民间名医刻苦钻研。”

“不止疟疾,还有天花、麻风、鼠疫、痨病等,都是皇爷所关注的。还有如何避免妇人难产,降低新生儿夭折率等。凡与国计民生有关的,就都是皇爷所关注的……”

朱祁钰眉头轻皱,喊了声大力。

牛大力闷闷地跪下:“未经皇爷允许,私自透露这些是卑职的错。皇爷要打要罚,卑职都无怨无悔。卑职只瞧不得那起子小人对您妄加猜测,忍不住为您辩解两句。”

话都说到这儿,朱祁钰又哪里舍得罚他?

只道原也不是什么不可说的事,独他低调,事情未成之前不喜大肆宣扬罢了。

让他下次注意便是。

欸!

牛大力欢欢喜喜谢恩,但大胖脸上分明写着下次还敢。

朱祁钰气得扬言给他断饭减重,群臣连忙帮着求情。说多亏了牛大人,臣等才知皇爷如此用心良苦。牛大人非但无过,还有功云云。

等医庄的人过来时,就看着满朝其乐融融景象。

让他们一个个惊诧莫名:说好的时疫爆发,无数百姓水深火热,急等着救命呢?怎么你们这欢欢喜喜,不像是爆发了时疫,反而是要过大年般?

医庄众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对付疟疾他们确实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