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185章 比起劝诫,他们更该帮着查漏补缺

得说汪瑛手疾眼快,牛大力憨归憨,也不敢跟皇爷丈人动真格的,这才堪堪让汪瑛在丘濬命丧在他那大铁拳之前把人救下。

否则……

许多官员暗暗遗憾,若不是汪大人多事,原本明年今日他们是有机会往那南蛮子坟前敬一杯清酒,聊表一下心意的。

只叹那丑家伙命大。

丘濬脸上煞白,真·明知道是戏也心跳到嗓子眼系列。

连连拱手跟国丈爷道谢,然后解释自己绝没有对皇爷不敬的意思。不过打个比方,想为天下间急于周转却苦于高利贷的百姓争取个机会而已。

“而且万事开头难,或者最开始的时候百姓们并不认可,甚至抗拒。唯恐一个不小心之间,好好的银子就变成了无用的凭据。但只要严格按规章办事,严查严管,总有一日能改变百姓们的固有印象。”

“再有类似于水灾、地震等事,也不虞一辈子积蓄都付诸东流了啊!”

说罢,他就撩起衣摆跪下。

他的直属上司户部尚书长叹:“虽然事前臣没收到任何消息,未知丘大人竟身负皇命。但听他说尽心中想法之后,微臣觉得倒也并非无任何可取之处。”

“不如像开海禁、改土归流时那般,以开封、河南跟彰德三府试行。若成便渐渐铺排全国,反之也可及时止损。”

瞌睡来了有枕头,朱祁钰又怎么会拒绝?当即点头:“爱卿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就这么办吧。”

众臣不满:“皇爷……”

“好了!”朱祁钰摆手,接着就打了个大大的哈欠:“自从黄河决口至今,朕还没合过一下眼睛,诸位爱卿也跟着累坏了。今日且到这儿,有什么话明儿早朝再说。”

很明显的敷衍之词。

可就算明知道,哪个又敢冒着损害龙体安康的危险去拦人呢?

只能依言告退。

边走都边想着,要怎么攻讦那丑货。结果眼瞅着口说困顿急需休息的皇爷把人留住,刚刚还恨不得把人打死的牛大人牛大人笑得脸上肥肉都直颤颤。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刚刚那所谓的反目都是戏了!

众臣心里五味杂陈,有很多话想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倒是于谦跟王文相视一笑,他们这位皇爷啊!虽宽仁到几近绵软,对臣子颇多容忍。但只要他真心想办点事情,就从来没有退让过。

比如坚守京城,比如开海禁、改土归流。

也比如如今这个官办银庄。

看来比起劝诫,他们更应该做的是帮着查漏补缺。使之如初衷般,成为真正利国利民之事。而不是让好工具落在奸臣贼子手里,反让国家板荡。

两人迅速有了默契,就跟丘濬进了养心殿就扑通一声跪下那么快。

朱祁钰挑眉:“好好的,丘大人这是作甚?”

“微臣鲁莽,仓促间就说出了银庄事,引得群臣攻讦。全靠皇爷爱重与偏护,否则……微臣今日怕是不死也要扒层皮。”

牛大力冷哼:“知道你还这么鲁莽,啧,那坚定坚决的,我老牛还以为你要舍身取义呢。一个没忍住,就提拳头帮衬了你一把!”

那随时随地都可再拎拳头助力的模样看得丘濬扶额:“是是是,好好好。多亏牛兄弟解围,下次,哦不,再也没有下次了。”

“日后再有丁点事,我都先与皇爷说,征得皇爷同意之后再上本。这不是……”

争议太大,受弹劾的可能性超高。他怕提前说了,就被提前给否了。

好不容易才想出来的主意,哪能还没试试就宣告流产呢?

丘濬心中腹诽,面上却笑得更加敦厚。

朱祁钰懒得瞧他那辣眼睛的样子,赶紧挥手:“难为这种情况下户部尚书还护着你,帮你争取。你啊,赶紧把相关资料拿去与他一道瞧瞧。再统计一下户部资产,看有多少能借给你所筹备那银庄的。”

丘濬愣:“借?”

“不然呢?”朱祁钰白了他一眼:“当初你自己陈述的种种不妥,难道这会子就忘了?那银庄若直属于户部,那跟朝廷、跟朕的又一个钱袋子有什么区别?百姓们还能不心存疑虑,还敢把银子存进来?”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谁会希望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的积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侵吞呢?

再多的利息诱惑也挡不住可能连本上仓的风险。

想让这个银庄像朱祁钰梦中的银行一样办得风风火火,首先就不能让它归于户部。得独立于六部之外,所有官员,甚至他这个皇帝都不能随意插手其运营。

然后再严明相关规矩,从法律的层次上保证百姓的存银与借贷安全。

最后借着三府受灾的东风,让百姓渐渐接受有这么个借贷低息,存银有利的大明银行。再以点带面,使之渐渐风行全国。

几句话说得丘濬眼睛越来越亮:“是是是,皇爷所言甚是。这方面确实是臣欠考量了,还是皇爷圣明。有您在……”

“停停停,少拍马屁!”朱祁钰笑骂:“明路都已经指给你了,还不赶紧操持起来!等着明天早朝,又被文武百官弹劾么?”

丘濬哪里还敢耽搁?赶紧告退,火速去寻他可敬可爱的直属上司。

没有人知道私下里,户部尚书把自家糟心属下骂得怎么个狗血淋头法。只知道两人当天都没回家,直接宿在了户部。

翌日早朝才顶着黑眼圈,交上了份让皇爷满意的折子。

几天后,邸报、大明报、大明法制报上都同时刊登了大明银行成立的好消息。

虽暂时只有开封、河南、彰德三府三家。

但无疑是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尤其那半年免息的助灾贷,竟是能给灾民受灾情况等作出评估,然后视情况提供最多二十两银子的免息借银。

半年后才开始算利息,便取利,也只百取其一。

十两银子,月百文利。

比民间印子行那动辄三分、四分、甚至九出十三归的那些可少交太多太多利息了。

而且半年免息!

若这是真的,土豆玉米的产量跟回收都是真的,那岂不是他们不等着产生利息就可以还上了?

算明白这笔账后,就开始有胆大的灾民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