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106章 下旨废殉葬

殉葬!

是了。

梦里头,正统帝当了留学生,做了敲门砖。

谋反复位后,还杀了于谦,清除了景泰重臣。任用奸佞,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刚一死就爆发了荆襄百万流民大起义。

如此罪行累累,还能混上个‘英’字庙号。

除了即位的是他亲儿子,搞子为父隐外。就是那厮往自己脸上贴的两层金了:一是废殉葬,二是释放建文帝与其兄吴王一脉的建庶人、吴庶人两房人。

按着太祖洪武皇帝定下的规矩,帝王逝后,除皇后外的所有妃嫔都得殉葬。

先帝崩,按制,朱祁钰生母吴太后都在殉葬之列。

亏了太皇太后慈爱,以他还年幼需要生母照顾为由破例开恩。才免除了其母殉葬,有他们如今的母子天伦。

为此,太皇太后活着时,母后尽心尽力孝顺着。老人家薨后,就四时八节上香、烧纸、抄经。

让朱祁钰至今想来,还充满了感激与庆幸。

差点失去母后。

还好还好。

现在再度听到这两个字,还是给他那好皇兄,他心里能舒坦就怪了。

“皇……朱祁镇既然已经都被朕废了帝号,削除宗籍,只以民籍下葬了,哪还需要什么殉葬?朕却不知,是哪位爱卿这般体恤他,为他着想啊?”

轻飘飘一问,差点把提起这茬的官员胆子吓破。天可怜见的,他可跟叛党没什么关系。只是职责所在,不得不问这么一句罢了。

朱祁钰冷笑:“问一句?最好如此。”

全场噤若寒蝉,就怕多说半个字都落得那同僚下场,被打上疑似叛党标签。

朱祁钰满意挑眉:“既然说到了这个,朕便也谈谈自己的想法。皇考驾崩时,朕才七岁。小小一个,不但要面临丧父之痛,还要担心一觉醒来,母妃也被拉去殉葬了。”

啊这……

群臣蒙住,想要安慰一两句,都不知从何说起。

就怕帝王过于仁善,直接借高上梯子,当场就废掉太祖爷定下的殉葬制度。

而事实证明,他们就算不给机会,朱祁钰也会自己找机会。这不大殿之上,满朝文武就听着他幼年时期如何亲眼见了被殉葬的小宫女?

什么哭哭啼啼抗拒,却无济于事,生生被绳子勒死。勒了许久也不咽气,又被灌了水银啊!

凄惨无比,吓得他连做了好几日噩梦。

从那时起就暗暗发誓,日后一定勤学苦练,长成皇兄最喜欢的弟弟。好与他求情,让他废了这残忍的祖制。

却不想如今心愿尚在,皇兄却……

“罢罢罢,他不在,这事儿就由朕来做。自今日起,废除殉葬制度。正庶人后宫有生养的嫔妃可以留下来抚养孩子,无生养的可留下,也可往皇家寺院带发修行为大明祈福,或者被家人接出宫赡养。”

怕什么来什么!

三言两语间,就把殉葬祖制废除得彻彻底底。

吓得群臣赶紧跪:“皇爷,这,这于礼不合啊!还请您万万三思。”

“嗯。”朱祁钰点头:“从垂髫到如今,思了十几年,早就思来想去。觉得人殉之道有伤天和,徒增杀孽,也影响人口繁育。”

毕竟上行下效,皇帝让妃嫔宫女殉葬。

藩王的妻妾丫鬟等,也被殉葬,甚至更残忍。皇宫还能剩下个皇后呢,藩王的王妃都不能幸免。

永乐十二年,郢王朱栋薨,王妃郭氏殉。

宣德元年,唐王朱琼烃薨,未过门的王妃都不能幸免。宣德五年蜀王,正统三年卫王,正统四年越王……

帐怕细算。

火怕烧到自家房子。

当年轻帝王似有似无感叹,明里暗里说太宗为防外戚乱政,有意控制皇后出身。初心最好,却忽略了一国之母该有的气度、魄力与眼光等。

名将徐达的女儿能在危难之际守住京城,让太宗前线无忧。

指挥史的女儿辅佐两代君王,被称女中人杰。

主簿家的么……

帝王没多说什么,只摇头轻叹。表示日后自己要多多仔细,在这问题上好生斟酌。

谁也不知道他是想日后充实后宫时,多选高官之女,还是要给未来的太子选些个朝中众臣家闺秀。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作为亲爹,谁也不希望自家闺女年纪轻轻被活活勒死,一时半会儿断不了气还要灌水银。

于是,等朱祁钰念完自己所了解过的部分藩王妃妾殉葬情况后。

所有人等口径特别统一。

皇爷英明,皇爷所虑有理,是臣等着相了。

祖宗恐后代子孙行差踏错,以殷殷之心定下种种祖训。这心思固然万般慈爱,都是为了子孙后辈能更好。

但世易时移,有些规矩难免适应不了时代变化。

反而从好意变成了枷锁。

为大明发展,为国计民生,不合时宜的阻止就得改!

对对对。

且人殉之事,早在先秦后就渐渐废除。确实有伤天和,且影响人口繁育。

皇爷英明,宣府大捷尽灭瓦剌,拓土开疆,又多了大片亟待耕种的土地或者放牧的草场。且需要更多百姓前去打理照料呢,影响人口繁育可不成。

太祖爷布衣起家,一辈子心心念念为大明。

若他老人家在天有灵知道此事,也一定会万分赞同的。

朱祁钰:……

得,好的坏的都让你们说尽了!

还叫人嘴两扇皮,说咋有理呗?

啧。

虚伪的臣子们,平时装着一副多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的模样,一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就原形毕露了。

朱祁钰心下撇嘴,面上却满脸从善如流地点头:“既如此,那就听爱卿们的吧!”

群臣表示不敢居功,都是皇爷英明,皇爷一语惊醒梦中人。

君臣一片和乐中,起居注官恭恭敬敬写下景泰元年八月十九日,群臣问正庶人妻妾是否依例殉葬,皇爷满脸悲悯。

细数自洪武以来,宫中妃嫔、藩王妃妾等殉葬人数。

言其有伤天和,徒造杀孽,力主废之。

群臣称善。

帝遂下旨,即日起免除宫中妃嫔、藩王妃妾殉葬旧制。明诏天下,诸王若有违背者必从严惩治,严重者削除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