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102章 废帝号、除宗籍,让后世永以为戒

“宣宗庶长子正统帝朱祁镇任用奸宦,将军政大事都悉数交之。以至于指挥失当,数十万精锐尽丧、沦为俘虏。后又以帝王身份替敌军叫门,形同叛国且丧尽皇家尊严……”

从重用王振到土木之败,再到被接回时只顾自身脸面,不顾战局。

恼羞成怒,试图剑斩功臣。

罪行累累,劣迹斑斑。

却还贪恋权柄,为求复位而不惜对弟弟、弟妹与侄子下毒暗害。又勾连其母,纠结内外官员行逼宫之事,试图颠覆大明国祚……

真·一丝一毫都不替他藏着瞒着,瞬间就让群臣看到了希望的目光。

果然!

皇爷虽至情至性,但永远将大明利益放在第一位。

就算他自己,也不能越过江山。

朱祁镇这个雕像啊,是雕到皇爷肺管子上了。

众人心里各种摇旗呐喊,欣慰无比。面上却都眼观鼻鼻观心,大气儿都不喘一下。

只听着帝王用痛苦又决绝的声音道:“即日起,废除其正统帝号,削除宗籍。以庶人礼葬在京西金山口,将那雕像与他随葬。另外再用铜制其跪像,置于太庙。”

“即日起,凡我大明天子皆应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作为准则。再有如此误国叛国、弑君谋反者,杀无赦!死后不入皇陵,开除宗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且不知悔改之辈,不配为我朱氏子孙!”

啊,这……

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

别误会,他们绝不是对正庶人有任何同情之意,纯纯是担心皇爷英明。

毕竟皇爷虽临危受命,但即位方式严格说起来并不怎么合法。若这个事儿再原原本本传出去……

就怕没人相信正庶人能离谱到那程度,只怀疑皇爷恋栈权位,给亲哥罗织罪名啊!

对此,朱祁钰只咬牙:“朕俯仰无愧,不惧史书彪炳,也不管民间如何猜测。只给后世子孙立下一个榜样,一个惩罚标准。”

“免使他们龙登九五之后便忘了肩上职责,忘了民生疾苦。毫无束缚,肆无忌惮,以至于误国误民也自误……”

群臣沉默许久,于谦才第一个跪下:“皇爷高瞻远瞩、高风亮节,臣等万不及也。”

接着就是胡濙这个礼部尚书,然后是景泰第一铁杆但反应慢半拍只屈居第三位的王文。但比嗓门,他们加起来也比不过牛大力。

那位声震屋瓦的皇爷英明一出,大家伙耳朵都嗡了一下。

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皇爷英明声。

钱皇后身子一软晕过去,真·知道夫君荒唐,但永远不知道他下一回还能怎么更荒唐系列。

只知道这宣宗庶长子五个字一出,怕是婆婆孙皇后也讨不了好去。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一夜之间,两座大靠山齐齐倒塌,她还能护住那几个孩子么?王氏作出的小四才几个月啊!还没见识过这世间繁华,就要永居南宫,成为正庶人其中的一个了吗?

对此,朱祁钰只微微一顿,着人好生照应着。

查清楚谋逆之事她们是否知情。

若是,且从旁协助就按律处理。若没有,就照王妃、侧妃与亲王子的标准照顾着,待他与朝臣们仔细参详后再做处理。

知道他虽坚强做了决定,但内心苦涩无比。

群臣也不敢再多劝诫。

只恭送他回宫。

连汪皇后都难得温柔了几分,小心翼翼地劝着。说些个皇爷已经仁至义尽,是上……正庶人不知珍惜。

皇爷为了江山天下,为了臣妾与孩子们也千万珍重些,莫伤心太过。

嗯嗯。

朱祁钰点头,颇为失落地摆了摆手:“朕乏了,皇后先退下吧,让朕自己待一会子。”

汪皇后一步三回头,担心极了。

边走,还边竖着耳朵细听殿内动静。那咣当一声,是皇爷难过的以头撞墙了吗?

其实并不是。

是某人高兴到在床上反复打滚,不小心磕到了头。

天可怜见的!

自从去年七月里得了祖宗示警后,他整个人都如一根绷紧的弦,半刻不敢懈怠。就怕稍一疏忽,梦中那些让人唏嘘扼腕的事情就会变成现实。

怕他真的会被当成工具人,辛辛苦苦,兢兢业业。

结果就因为不肯打白工,就落得个丧子丧妻英年早逝。死后还要被夺帝号、上恶谥、连祖坟都不给进的凄凉下场。

最可恨的是,那人不惜手染亲弟鲜血夺回去的皇位却不好好珍惜。

竟还继续任用奸佞,大肆屠戮忠臣。

把代宗跟群臣呕心沥血八年,终于恢复点的元气又给祸害殆尽。子孙几代相互接力,比着赛似的奇葩。终于把江山玩没,以至神州陆沉……

现如今,好大哥造反失败,那些拥趸们暴露了十之八九。

悬在他颈边的利剑终于消失。

而且……

朱祁钰笑,而且他还替梦里的代宗加倍报复了回去呢。

除了给也先立庙外,属于朱祁镇的锅全都塞给他了。将来修实录的时候,也保证不遮不掩,如实记录他所有的罪与罚!

嗯,如实,不必有任何添加,就够后人瞧见时疯狂质疑假的吧?他疯了吗?

嘿嘿。

一想到那场景,朱祁钰就忍不住笑。

越发觉得自己这一年来虽然忍得辛苦,但是物超所值啊。

八月十五,实在是某人的受难日。

梦里,英宗在正统十四年几十万打几万,打出了土木之败,把自己变成了俘虏。景泰元年八月十五,他入住南宫,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囚徒。

而今,他去年八月十五打出土木之败,今年八月十五逼宫失败。

明年八月十五,就是周年忌了呢!

啧啧。

他这正感叹呢,就听仁寿宫那边看守的人过来传话,说孙太后以死相逼非要皇爷往仁寿宫一见。

否则的话,先手刃嫡兄再逼死嫡母,她倒要看看他要怎么面对天下悠悠之口。

啊呀,以死相逼,给他搞舆论压力?

朱祁钰唇角弯弯,果然树倒猢狲散啊!纵横宣德、正统两朝后宫,耳目无数的孙太后沦为阶下囚后,也照样耳不聪、目不明了呢。

都不知道今日朝堂上,众臣到底怎么谏言的。

不过他不介意转达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