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99章 孙氏创造了不少大明第一,可不能再给她类似机会

“养不教,父之过。可先帝没得早,把江山跟儿子都托给了她跟太皇太后。如今太皇太后也仙逝多年,那不就都是孙氏的错?”

吴太后越瞧儿子那苍白消瘦的脸,心里就越气。

越恨不得送孙氏去死。

言语之间,自然少不了撺掇:“我儿莫怕,你亲手斩杀朱祁镇虽有些……出乎所有人预料。但他叛国谋逆,罪行昭昭,人人得而诛之。”

“到底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且朱祁镇虽恶,但孙氏妖后毒更甚。为娘知你至诚至孝,少不得要顾忌孙氏这嫡母名头,又虑几个稚子无辜。可慈不掌权,义不掌兵。不能因为一时心软,就给自己留下无边祸患。”

朱祁钰:……

人设立的太成功,竟连亲娘都觉得他是个软包子了!

无太后不知他心中无奈,只怕儿子意识不到其中厉害。忙拉着他手语重心长:“我儿莫嫌为娘唠叨,实在你年轻不知那妖妃厉害。”

“她一个主簿之女缘何有如今厉害?还不是自小心思深沉,善于逢迎才入了太皇太后生母彭城伯夫人的眼吗?因而早早入宫,被太宗爷命太皇太后教导礼仪……”

嗯嗯。

这段朱祁钰自然也是知道的,自家皇考因而与孙太后颇有接触,有了深厚情谊。

没想到钦天监一句后星值于鲁,就让太宗立胡氏为太孙妃。

然而胡皇后虽贤名闻于朝野,却不得宠爱。

倒是孙氏让皇考屡屡为之破例。

比如贵妃有册无宝,皇考为之特制金宝,使之成为历代先例。

后来前脚她诞下庶长子,皇考后脚就不顾太皇太后和满朝反对以皇后无子多病为由废后。扶孙氏为后,接连创下大明第一个由妃位逆袭的皇后、年纪最小皇太子两个记录。

孙氏妖妃之名震朝野,天下无不怜胡皇后。

提到这个,连吴太后都要叹一句:“胡皇后忠厚良善、举止庄重,才真有母仪之姿。可惜先帝年轻爱美色,也顾着与孙妖妃少年情谊,竟是执意废后。”

“让娘娘退居长安宫,只以静慈仙师为号。孙氏嘴上怜悯,却连太皇太后怜悯胡皇后多召见几次都容不得。太皇太后离世,胡皇后转年就跟着去了。”

“这里面有没有孙氏手笔为娘不知,但胡皇后薨,被她挡着不得与先帝合葬,还仅以御嫔礼下葬却毋庸置疑。”

反正在吴太后看来,孙氏野心大、手腕多,性嫉妒且记仇,最是个能为达目的伏小做低的。

留下她,绝对养虎遗患。

因为在吴太后的认知里,朱祁镇虽然又蠢又毒,但不至于,也用不着对孩子孕妇下手。

从现在已经暴露出来的情况看,他也确实目光精准。

一谋君,二趁着‘帝王病重,眼看不起’时,率人直接往承天殿。

可不就是打着先帝只一嫡一庶两名皇子,他还是嫡长,想造成上皇已然复位的既定事实,让她家儿子跟群臣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的好算盘么?

那儿媳妇差点被算计流产,大孙子也险些中了招的事儿……

除了孙氏,吴太后想不到任何人。

报仇之外,她也真怕儿子一诺千金。继续培养朱祁镇的四个小狼崽子,甚至立他们其中哪个当太子。

这个……

其实不止她,朝臣们也怕。

毕竟刚刚奉天殿上,皇爷虽然为了天下社稷忍痛杀兄。可过程中他哭得言不得语不得,事毕更直接昏了过去。

谁知道会不会痛苦懊悔之下,更坚定要守前诺的决心啊?

因而,等待君王醒转的时间里,就有不少人给吴太后谏言。直接或者婉转地建议她多多劝说,恳请皇爷莫因小情而误大业。

谁家父有天下不传于子?

朱祁钰多聪明呢!

略旁敲侧击几句,就成功从自家母后嘴里探出了前因后果。

然后直接一整个无奈住。

梦里头,代宗为了不给人打白工,那是千方百计地想要废掉侄子朱见深,改立儿子朱见济啊!

结果呢?

朝中文武要么旗帜鲜明反对,要么沉默对抗。

逼着代宗为改立自家亲儿子,不得不使出以君王身份向大臣行贿的昏招。结果千辛万苦才立下的太子,一年后就夭折。

徒在史书上留下他背弃承诺,贪恋皇权,软弱到跟大臣行贿、连自己儿子都保不住的窝囊形象。

现在那些立场坚定的大臣们就变了?不再坚定认为正统帝所出的皇子才是正统?无视他性格软弱无主见,还有个口吃的毛病。坚称太子聪明伶俐,无任何不妥了?

啧啧。

连代宗那句父有天下,必传于子都被他们拿来活学活用了!

眼见着能省好大一笔贿赂钱的朱祁钰挑眉,既然抱定了重情重义、重信守诺的的人设能达成目的,那可就别怪他继续往下演了。

思及此,他不免深深叹息:“母后所言,儿子又何尝不知?可……”

“前头儿子已然亲手杀了皇兄,也算是给列祖列宗、文武群臣跟天下百姓有了个交代。自古刑不上士大夫,皇兄身为人君却惨遭杀戮,已经……”

“儿子身为晚辈,与孙太后有母子之分。从来只有父母要子女亡,子女不亡不孝。哪有做儿女的反过来追究父母不是的?”

“昔年秦始皇帝生母与假太监嫪毐私通,甚至与他合谋欲篡秦国王祚。事发之后,也不过是车裂嫪毐、杀死一双私生子,送太后往别宫居住而已。”

“而今皇兄已死,孙家与几家妃嫔母族也都悉数落网。孙太后就算再有心,也寻不着人与她一起谋划了,应该……”

应该什么应该呢?

同为妃嫔多年,吴太后可太知道孙氏手段与野心了。

那就是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主儿。

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人间攘攘皆为利往。有从龙之功那块大饼吊着,自然不缺野心家前赴后继地扑上来欲为她所用。

吴太后念书少,但听过的故事可不少。

当年巫蛊之乱,汉武帝孙子刘病已还下过大狱呢,后来不也被扶上了皇位?

孙氏已经创造了不少大明第一,她可不能再给类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