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第88章 初提流民问题,忠臣得遇明主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改土归流四字,早就记在朱祁钰的小本本上了。

只是事有轻重缓急,一直没腾出手来而已。

如今天赐良机,这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双双自荐,朝臣们也被李瑾描绘的美好蓝图忽悠得晕晕乎乎。

那他当然是龙心大悦地豁然站起,径直走下丹墀。

先后亲手将两人扶起,特别欣慰地拍上他们肩膀:“难得李爱卿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远见卓识。且不畏苦难,自动请缨,也难得秦爱卿主动站出来为朕分忧。”

“若朝中文武官员皆如尔等,朕复何忧?”

两人双双行礼,道皇爷过奖。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他们既然入朝为官,自然该尽己所能,为君分忧。

满脸理所应当。

让朱祁钰更加欣喜,也让一众老臣有些赧然。

散朝之后,帝王亲自赐宴,也没谁多想。当头头的嘛,谁不喜欢有能力又忠心还爱主动给自己揽活的下属?

嘉许一二,号召更多人学而时习之也是有的。哪想着,帝王赐宴归赐宴,还有别的嘱咐呢。

连秦纮都没想到,皇爷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咳咳,用词可能不太恰当。

但事实就是,一盘盘珍馐被端上来,帝王亲自斟酒,还亲手给他们俩夹了些菜。

恩遇到两人有些肝颤。

出身督察司,谏天谏地无所不谏的前侍御史秦纮直接道:“皇爷有什么差遣,尽管吩咐便是。再不用如此纡尊降贵,吓得微臣等难得享受一次御宴却食不知味。”

李瑾紧张地咽了咽口水,想问问这位仁兄何以如此至勇。

难道说……

这世上已经没有能让您在乎的人了吗?

好在皇爷并不以为忤,还微笑颔首:“秦爱卿果然聪敏。确实,如今靖远侯王骥在贵州驻扎。有他在,便李爱卿再如何大刀阔斧也掀不起什么大乱子来。”

嗯嗯。

李瑾跟秦纮认同点头,显然也是听过靖远侯王骥威名的。

“所以微臣确实另有差遣?”

“果然。”朱祁钰笑:“两位爱卿皆文韬武略,虽初初入朝,却都对朝政了解颇多。秦爱卿可知荆襄之地棚民,又对此怎么看?”

秦纮:……

合理怀疑,皇爷根本没诚心赐宴给他跟李瑾。要不然好好在席间,怎么就谈起如此敏感话题?

不过上有所问,下必有所答。

好在他进士出身,会试之前也是狠狠做过功课的。

就算陡然被问及,也能张口就说出荆州、襄阳所处的特别地理位置与流民兹生的重要原因。

湖广熟,天下足。

按说荆襄地区介于湖北,河南、陕西交界,森林密布、土地肥沃,极为适合农业发展。只要朝廷给予宽松点的发展环境,就能使其成为国之重要粮仓。

尤其近年河南山东水灾频发,按说朝廷更该重视荆襄地区。

可同样的,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元朝攻打南宋时,就有过极其惨烈的襄阳保卫战。元朝末年,红巾军和元军在荆州和襄阳展开大战,又把刚刚恢复的荆襄之地给祸害了个彻底。

太祖爷打天下时,为了保证足够的军粮,直接把荆襄之地给封禁了起来。

只允许部分军屯,不准民众开垦。

太宗爷南征北战,也没顾上那块。不但没发展,还把五台山当皇家道场给封了,也不许百姓开垦种植。

仁宗满打满算才在位十个月。

宣宗倒是有过此类打算,可还没有个具体章程,人就无了。

上皇……

秦纮对那位任用奸佞,误国叛国的上皇好感缺缺。

但不得不说,他对流民问题提出的解决法令还是可以的。比如流民复业令、禁止隐占人口田地令、赦罪令等。

里面都包括了给农民土地,减免赋税,减轻流民负担等内容。

可是……

秦纮无奈摇头:“再好的政策,也得切实施行,否则也只是一纸空文罢了。”

叹完,他就离席行礼,请皇爷恕他无罪。

否则,这关于好政策为何没能落到实地的话,他可就不敢说了。

朱祁钰笑:“朕有意将此事托付给你,就是看中你坚毅果敢,铁骨铮铮。有什么话尽管说来,朕恕你无罪。”

然后,就见这胆大包天的家伙溯本追源,把大锅扣在了太祖爷身上。

封荆襄之地,不让民众开垦是一方面。

再就是广封藩王,世袭罔替。

以至于藩王越来越多,所兼并的土地也越来越多。洪武年间,天下田亩八百五十余万顷,至如今不过五百余万顷而已。

各藩王、文臣武将与得宠太监、地主豪强们占去了太多土地。

再加上天灾与税赋。

使得河南、山东等地百姓隐在荆襄之地的山林里。伐木为棚,沦为流民棚户。若再继续放任之,早晚会成朝廷心腹之患……

朱祁钰手中酒杯狠狠地顿在了桌案上,吓得李瑾眉心一跳。

知道秦纮家伙敢说,但没想到他能敢说成这样。

好歹是即将搭档,虽然只是名义上搭档的小伙伴,他也不能见死不救。

于是赶紧离席跪地:“末将启皇爷,秦大人虽措辞严厉了些,但终归出于忧国忧民之意。而且,皇爷一言九鼎,早承诺过恕他无罪的。”

朱祁钰愣,须臾噗嗤声乐出来:“李爱卿不必惊慌,朕不是对秦爱卿。他言语确实大胆,可重症不就是需要猛药么?”

李瑾蒙,秦纮愣,旋即两人齐齐笑出了声。

是了。

他们皇爷文韬武略,胸怀奇志。又怎么会因为那所谓的亲亲之义,放任大好河山都被一群蛀虫侵占?

刚刚这话茬,也是他率先提起来的呢!

两人紧张尽释,满是忠臣得遇见明主式的喜悦。

而一旁伺候的曹吉祥恨不得把耳朵抻长,记下君臣三人的每字每句。

待君臣三人喝到尽兴分别,帝王鼾声如雷。

他就又趁着月色悄悄往南宫,匆匆见过礼就压低着嗓音兴奋道:“果如皇爷所想,那位确实不满祖制。明派秦纮往贵州,配合李瑾弄那个什么改土归流。实际上啊,却是盯着荆襄之地跟各藩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