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历史军事>唐末:带领村民造反谋生>第25章 农具做好了

李泽天听到声音,抬起来说道:“对啊,大娘快进来!”

领着大娘到堂屋坐好,便喊孙语彤出来看病,孙语彤听到院里的对话,便从床上起来,让孙凌雪扶着出来了。

跟大娘打了招呼,便在大娘身旁坐下,先是仔细观察了下大娘的面相,又拿起大娘的手腕,开始号脉。

过了片刻,孙语彤对大娘说道:“大娘,您这个病不难治,主要还是气血亏空太多了,我给您开个方子,你让家里人去抓药,服上几副好好休息,慢慢就能调理好身子了。”

大娘不放心地问道:“小娘子,真不收诊金吗?”

“不收诊金,你拿着方子回家吧,其他有病的村民,你也可以告诉他们,让他们来找我瞧瞧。”

大娘连声说好,跟孙语彤道谢后,就起身往家走去。

李泽天也在一边看着孙语彤瞧病,等大娘走后,忍不住问道:“大娘看着身体很虚弱,你的方子管用吗?”

不怪李泽天疑惑,毕竟孙语彤也就十五六岁,就算从小学医,又能有多大能耐。

“别太逞强了,一定要小心,出问题就麻烦了!”李泽天担心地说道。

孙语彤还没开口,孙凌雪就抢着说道:“你就放心吧,小姐的医术很好,多少达官贵人想让小姐瞧病,小姐都不一定给他们瞧呢!”

李泽天撇撇嘴,“好吧,你们心里有数就行,我去忙了。”说完便去草棚继续打铁了。

直到晚上,都没有村民过来让孙语彤看病,三人也没当回事,吃过晚饭就赶紧睡觉了。

过了几日,突然有个小女孩高兴地跑到李泽天院子里,对李泽天问道:“大哥哥,你家有两个仙女姐姐吗?”

“仙女?”李泽天愣了下,接着赶紧说道:“有啊,有什么事吗?”

“能让我见她们吗?我有好消息告诉她们!”

“可以啊”,说完便带她到孙语彤房间去了。

孙语彤一眼就认出来,这是那天在村里诊治的那个“打摆子”大姐的女儿。

“有啥好消息啊?”孙语彤拉着小女孩的手问道。

“俺娘的病好多了,已经能干活了,你给俺娘开的药太管用了,俺爹娘让我来看看你在不在。”小女孩开心地说着。

“那就好,告诉你娘,再吃两副药就彻底好了。”

“好的,那我先回去了。”小女孩说完就跑了。

“没看出来啊,你还真有两把刷子!”李泽天笑着说道。

“那是,你没见过的多了,哼!”孙凌雪见李泽天调侃孙语彤,冲李泽天喊道。

很快,村里就传开了,说是有个仙女,在铁匠家住着,医术高超,还免费瞧病,不收诊金。

从这天开始,陆续有村民来找孙语彤看病,孙语彤也忙活起来了。

又过了两天,李泽天早上起来,刚打开院门,就看到那个小女孩,带着爹娘在门口站着,手里还提了个篮子,盖着红布,看不到里面装的啥。

李泽天赶紧把人让进院子,等孙语彤洗漱完毕到堂屋坐好,便把三人带到堂屋。

孙语彤见到三人,十分开心,看那妇人脸色,就知道病已经彻底好了。

只见那妇人双腿一弯,就要给孙语彤磕头,孙凌雪见状赶紧拉着妇人,没让她跪下。

孙语彤笑着说道:“救死扶伤是我们医士应该做的,您不用客气,你能来告诉我病好了,就很好了,不用搞那些虚礼的。”

那妇人却不同意,接过小女孩手上的篮子,让小女孩给孙语彤磕头,小女孩哐当一下,就跪地上,给孙语彤磕了两个响头。

孙凌雪都没来得及拉住,只能无奈地看着孙语彤不说话。

那妇人见小女孩磕完头,便说道:“多亏姑娘救治,不然我现在已经死了,红儿也就没娘了,这个头必须磕!”

又把手里的篮子放到桌上,“你也看到了,我家太穷了,没啥拿得出手的,这几个鸡蛋你留着。”

说完低着头不敢看孙语彤,怕她嫌礼物少。

“不用破费的,我说过不收诊金,就不收诊金的,你这病刚好,还需要补补身体,这鸡蛋你们留着吃,不用给我带礼物。”

“小雪,把篮子给小红拿着”,笑着对小女孩说:“你叫小红吗?”

小女孩没有接孙凌雪递过来的篮子,抬头看着孙语彤道:“大姐姐,我叫刘红儿,你叫我小红也行。”

几人又推辞半天,孙语彤无奈只能收下鸡蛋,又寒暄了几句,小女孩便跟爹娘一起回家了。

孙凌雪看着李泽天,挑挑眉毛:“看到没,现在还敢怀疑小姐的医术吗?”

李泽天服了,这年头打摆子是真的能死人的,孙语彤开的方子能把人治好,医术确实没得说。

“是我有眼无珠,行吧!”李泽天说完便跑到草棚收拾农具去了。

孙语彤和孙凌雪相视一笑,开心地不行。

之后几日,每天都有两三个村民来找孙语彤看病,不过没几个疑难杂症,都是小毛病,基本都是药到病除。

不过也有大姑娘小伙子,只为了来看看孙语彤长什么样子,故意装病,孙语彤也没有揭穿他们,只让他们回家多喝热水。

好消息是,被孙语彤治好病的村民,基本都会拿一些吃的送给孙语彤,像鸡蛋、馒头、精米啥的,甚至还有一个大娘,把家里的大公鸡杀了洗干净送来的。

这些吃的也算缓解了三人的粮食危机,孙语彤带来的钱基本花完了,李泽天也没钱了,再搞不到钱的话,三人就要挨饿了。

好在,经过半个多月的劳作,李泽天终于打造了一批农具,也能赶上月底沙滩镇的大集了。

这批农具有一多半都是镰刀,有100多个,剩下的有锄头四五十个,甚至还打造了5副曲辕犁。

还好有蒸汽机帮忙,不然就这些农具,就够李泽天干一年了。

李泽天粗略估算了下,这批农具全部卖掉的话,应该能挣近40贯钱。

这40贯钱就相当于普通农户,接近五六年的收入了,如果农具能全部卖出去,李泽天就真的赚到第一桶金了。

唐末物价飞涨,老百姓收入却基本没涨,日子难免就一日不如一日。

一斗小米就要20-30文钱,一斗大米要80-100文钱,一斗小麦50-60文钱。一斗相当于现代的6斤,一匹绢帛相当于一贯钱800文。

城市里的普通力工,一天就15文钱,农民平时除了种地,基本没有副业,全靠庄稼地的收成过活。

所以李泽天这批农具,如果全卖掉,真的是一笔巨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