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仙侠武侠>苍黄天杀录>第101章 何处落脚

张予之才知,原来傅林成一直放心他不下,胜了官兵后就着手寻他。

一路打听之下来到了洛安城,恰巧在城中遇上骆萦怀,才得知张予之真实身份。听她说人已被押进了隍纨府中,便一起商量营救之策。

骆萦怀先是潜入府中,勘探清楚地形,选好后山围墙之处作接应地点。

只是碍于张予之被囚禁于铁屋之中,若不是撞着庞落声救他出来,他们一时半会当真是束手无策。

张予之又问起庞落声之事,得知他自堂口被灭后,四处寻不见张客山,直到听闻其死讯,肝肠寸断,乃下决心要刺杀隍纨,为大哥报仇。

碍于相府守卫森严,自己又是朝廷重犯,于是以烙铁烫面,尽毁其容,又吞碳烧喉,改变声音。

大伤还未痊愈,就找门路进入隍纨府中当了下人,寻机刺杀。

进来之后,才知这里防备近乎铁桶一般,无论下毒还是行刺,都难以成行,故此自己一直想方设法巴结府中之人,暗自等待时机。

恰逢当日在廊中打扫卫生,见一群人抬着的竟是张予之,大惊之下,费尽心思要救他脱险。

幸亏自己到府日久,和许多下人混得熟了,认得管厨房的正是旧交,便铤而走险,向他说明了自己身份。

这厨房管事的在发迹之前,正是受过庞落声大恩,才留得一命,对天道盟心存感激。加之听闻张予之是同德太子子嗣,内心更加同情,便应允了庞落声。

他又想办法盗了铁屋钥匙,瞅准夜深人静之时前来营救,已抱着一死的决心,定要护送张予之安然无恙出去。

几人听了庞落声的讲述,不禁动容,傅林成对他的义举更是钦佩得五体投地,直言道:“天道盟个个好汉,可惜出了万尽贤那个杂碎”。

张予之哽咽起来:“十四叔,这数月可苦了你了。”

庞落声摇了摇手:“大哥在天之灵保佑,能助你逃出生天,我此趟就没有白来。只是以后难有机会再杀隍纨了。”

骆萦怀看他们久别重逢,甚是感动。

不禁触目伤怀,我自小与师父相依为命,一经分别,何时才得团聚,孤独寥落之情瞬间袭上心头。

几人见她愁闷,都来好言宽慰,伤心之情一时半会又怎得纾解。

内城之中,遍布王公大臣府邸和朝廷公署衙司,警卫甚严。众人不敢乱走,在骆萦怀带领下,爬上房屋,于屋顶间纵跳寻路。

直走了半个时辰,来到傅林成一行预先落脚之处,乃是一座小宅。宅子里面黑灯瞎火,门口也被贴上了封条。

才知宅主人是朝中一位正直的御史,因弹劾隍纨手下之人卖官鬻爵,反被冠以污蔑之罪,贬黜外地。

他在被贬途中,遭装扮成盗匪的乾门司捕快追杀,幸得经过介水村一带,被傅林成所救。

此处离相府已足够远了,一行人摸黑进了宅子。张予之来到楼上,远眺城中,看到房屋瓦舍之间,一座宝塔高高耸立。

塔身灯火通明,遍体生辉,知道那是婉儿所说过的,朝廷为供奉石匣宝经所建之塔。

睹物思人,婉儿的一颦一笑又浮现在眼前。

心底暗暗发誓,不论你在天涯海角,是安是危,我都要尽快找到你,让你回到归弢身边。

众人本打算在此过夜,不料城中突然开始骚动起来,巡逻卫队一下多了数倍,皆喊着要捉拿入城反贼。

嘈杂之声忽远忽近,众人商议,隍纨明日定会封城,不趁今夜尽早出去,等到白天,就只会成为瓮中之鳖。

此刻,楼下响声大起,接着一阵打斗之声传来。傅林成道:“不好,搜过来了。”

庞落声方才在楼下探视情况,这时猛地跑上来道:“有官兵来了,被我杀死几个,现在都往这边涌来,须得速逃。”

“还有何地方可去,不如跟他们拼了!”张予之咬紧牙关。

庞落声道:“我有一个去处,这附近就是恭王府。恭王与同德太子是一母所生,兄弟情厚,必能接纳我们。”

张予之一听,想起李将军曾和自己提起过这位王爷。此人是我亲叔叔,乃是这个世上我唯一的亲人了,不禁也想去见他一面。

“反贼果然在这里,给我拿了。”

思量之时,门口已冲上来十余名卫兵,挺着刀枪杀了过来。

“找死!”傅林成大喝一声,大刀一挥,砍到数人。唐闲弟兄三人各自拿了兵器在手,与卫兵打了起来。

庞落声道:“事不宜迟,从那边跳窗走,我们马上就来。”自己马上冲入人群帮着厮杀。

张予之怎忍独自逃生,转头提刀就冲向门口。

骆萦怀闪到窗边,一看下面果然无人,叫道:“这边是空的,大家快一起走。”

连飞数把银针刺向卫兵,几人被射得哇哇大叫,当即被傅林成结果了。

眨眼功夫,进入房内的卫兵就被悉数解决,楼梯上的人不敢再贸然进来。傅林成将门板一踢,滚落楼道,挡住敌人脚步,携着张予之等人就从窗子跳下。

七人下得楼来,眼见大批官兵仍聚拥在房屋入口一侧,大笑他们是酒囊饭袋。

随即悄摸躲进阴暗小巷中,由庞落声引路在前,飞速往恭王府行来。

“十四叔,我们逃到王府内又该如何?”张予之边跑边问道。

“王府之内,他们必不敢轻易进来搜查,我们先躲过今晚,再设法与恭王相认。他知你身份,定会想办法送我们出城。”

傅林成道:“这个恭王当真可靠?”

“我也想问,即便他有心保护我们,我们却难免不会连累他。”张予之也犹豫起来。

庞落声倒是显得信心十足:“你们有所不知,恭王为人刚直,素与隍纨不和,还多次从他手里救下许多忠臣义士。隍纨虽恨极了他,但碍于他的身份与名望,一直不敢轻易对恭王动手。满朝权贵之中,除了沈循,也只有恭王敢在隍纨面前说上几句硬话。我们去找他,必定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