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仙侠武侠>苍黄天杀录>第47章 什么?你也要拥我造反?

张予之静静听完,扼腕叹息道:“若遇明主,有此神兵在手,善加利用,怎至于北方国土沦陷。不过神兵失传固然可惜,还好也没有落于奸人之手,否则贻害无穷。”

杜无论道:“少盟主侠肝义胆,天命所归,正是神兵遇上明主,救民于水火不远也。”

“可是,我真不知道两件宝物在哪。”张予之急道,“四叔,我的事之前都已向你说过,你难道还信不过我吗。”

路通一道:“万尽贤诡计多端,四叔自然明白。杜兄急公好义,心直口快,你别介意。”

杜无论也道:“少盟主恕罪,是在下愚昧。”

张予之再次解释起来,“神兵图在归云庄早被人盗墓取走了。至于石匣宝经在哪,连婉儿都不知道,杜大人不要上了万尽贤的当。”

杜无论恭声道:“神兵宝藏非同小可,杜某原是生怕其落于歹人之手。一听江湖传言,是在少盟主手里,乃是大为宽心,故此深信不疑。”

“可眼看少盟主近在眼前,却又昏迷不醒,这几日不免担心。少盟主一醒,我欢喜过头,嗨!刚才真是口不择言。”

张予之一听,他说得确实也是情有可原。

杜无论又不禁仰天长叹道:“天道盟为老百姓打抱不平,伸张正义于乾国,平了多少冤屈,在下历来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只可惜,石匣宝经和神兵图没有落于少盟主之手,老天真是无眼。”

张予之看他言语说来,也是个正直之人,不禁暗暗责怪自己险些错怪好人。

出言自责道:“是我误会杜大人了,四叔说您急公好义,牵挂神兵宝藏下落自是出于好心,也不必过于介怀。倒是我刚才言语莽撞,脸色不好看,在此向杜大人赔罪。”

说着就要下拜。

杜无论立马蹲在地上,双手托起他道:“少盟主切莫折煞杜某!”

他只感觉力贯全身,自己身子飘然而起,这杜无论武功修为可见一斑。

“杜大人,您心系百姓,我亦十分敬佩。方才说到起兵之事,我实在不愿大动干戈,枉添杀戮。皇位上是真的张予之也好,假的张予之也罢,只要能善待百姓,又有什么分别。”

杜无论叹道:“少盟主大仁大义,在下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张予之又看向路通一,“四叔,你和杜前辈可否随我往定远城一趟,共同劝谏大广皇帝。如他能约束兵众,爱惜百姓,我甘愿隐姓埋名。”

杜无论听得他执意要去定远城亮明身份,急道:“定远城可万万去不得!事已至此,此去无异于自投罗网,陆不异哪里会放过你。”

张予之道:“我至少得去试试。”

“少盟主,你一腔热血,难能可贵。但他们虎狼之心,岂能容你。现在只是苦于找不到你,但凡你一露面,他们岂会听你解释,不仅要从你身上逼问宝藏下落,还要杀你以绝后患,确保皇位稳当。”

杜无论说得甚有道理,张予之禁不住劝说,也明白自己所想确实是过于一厢情愿了。

接着道:“当下之计,不如快点赶去界玉关,向守军通风报信。冷子锋那个奸贼,说不定正在帮着王化仁,挑唆大军离关。”

路通一面有难色,劝道:“小芋头,界玉关没那么容易被攻破,琰国调集大军,也需要时间。你先在此休养,我们从长计议。”

说着咳嗽起来,嘴中喷出一团血沫。

“四叔,你的伤!”

他捂着胸口:“不打紧,调养一阵就会好的。”

“你骗我,方才还说没事,我还以为你全都好了。”

“傻小子,四叔死不了。杜兄请了城中名医为我医治,自己也运功替我疗伤,这些日子确实是好了不少。”

“只是冷子锋那掌太过阴毒,哈哈哈,只怕还有点后劲在此......”

路通一说话同时,对自己的伤势显得满不在乎。

他越这样,张予之越是自责。当下不肯走了,同意陪着四叔留在此休养一段日子。

一遭空闲下来,倒是可以专心修炼心法,自也欢喜。

感觉醒来后,丹田之气越发精纯,修炼起来进展神速。

奇到,加上路上的两天,自己一共睡了九天九夜,竟于外界毫无察觉,连梦也没做一个。

这一觉就像是片刻之间的事,真是匪夷所思。

杜无论热情不已,每天都忙着山珍海味宴请他。

张予之眼看满城百姓食不果腹,义军许多将领本是贫苦出身,一朝得势却贪图享乐、奢靡无度,对此又有不快。

遂请求杜无论下令全城好生安抚百姓,收置流离失所之人。

再全力整顿生产,严明军纪。

一不准奢侈浪费。二不准侵扰百姓。三不准军中饮酒。

对方一一应了,但也解释道,这些手下原先都是过惯了苦日子的,活不下去了才提着脑袋造的反,有点小成后,盲目自大,急着挥霍享受一把,这也是难免之事。

杜无论保证,以后定严加管教,循循善诱,让义军不再得意忘形,以免重蹈那些贪官污吏的覆辙。

张予之觉得杜无论说得也是实在话,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这都是人心的弱点,确实难办。

乃劝杜无论制定更加严厉的规制,有力约束和管教义军。

杜无论对张予之越发钦佩,他所交待之事,都是亲力亲为,一桩桩干得有声有色。

短短几日,城中奢糜之风颇有改观,流落街头的百姓也得到了妥善安置。

张予之又坚决不肯吃满桌珍馐,杜无论却不听从,只是把肉做成豆腐、豆干等素菜模样,变着花样端上桌子。

张予之岂尝不出味道,终究感激杜无论真心相待自己,不好一而再再而三说他。

于是请求路通一旁敲侧击去劝他,杜无论才终于肯换上粗茶淡饭。

张予之每餐都吃得津津有味,口中言语着这一日又省下多少银两,这些银两又能安置多少百姓,比吃大鱼大肉那是高兴了许多。

杜无论见此,自己也终日陪着张予之啃窝头、吃稀饭、咽咸菜,还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真令其感动不已。

连日里,张予之不断过问城中之事,指出需要整顿改善的地方,杜无论都对他言听计从,第一时间敲定好办法,就立马督促手下实办。

张予之见他实干有力,不愧是陆不异倚重之人。虽有些溜须拍马的习气在身上,但只要自己一说,他就能立马改掉。

甚至还能举一反三,自查自改,到底瑕不掩瑜,是个做事的能人。

由此对他越发有了好感。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相处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