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完结】>第38章 给清朝皇帝看清宫剧(一)

  顺治十六年, 顺治帝诏来太医,皇贵妃久病,太医们以为这次也是皇帝为了皇贵妃叫他们来,谁知皇帝开口叫他们一起为他诊脉。

  太医诊完脉, 战战兢兢跪下:“陛下龙体康健, 并无不妥。”

  顺治帝皱眉,不知该不该把自己近来身体情况告知太医, 他前几天突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 福临。

  这个名字现在除了母亲, 再无人敢叫, 他当时就抬起头来, 却发现母亲并没有在身边, 别说母亲,御书房除了太监再没别人。

  正这么想时, 他又听到一声“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帝瞪大眼睛:“你们有没有听见什么动静?”

  太医们比皇帝还紧张, 小心翼翼回道:“似有人直呼陛下名讳?”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太监步履匆匆进来:“陛下,天降祥瑞!”

  蒲安坐在直播间里,道:“今天, 我们来聊一聊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这四位皇帝的真爱,这四朝,也是我们现代部分文化产业的灵感来源,首先, 是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与董鄂妃。”

  顺治一朝众人皆抬头望天, 只见天上平白出现了许多人, 一会是个少年对着少女热情表白:“我要永远和你在一块, 除了你,什么皇位江山,我都不要!”

  一会是这个少年对着一位妇人大喊:“什么霸占兄弟之妻,遭天下人耻笑,当年皇太后下嫁多尔衮,早就被天下人笑过了,如今儿子不过要封她为贤妃,又有什么不可?”

  短短两句话,信息量极大,大到全天下但凡没聋没瞎的,都要吓死了。

  什么霸占兄弟之妻?什么皇太后下嫁多尔衮?这都是什么刺激的好东西……啊不,要命的催命符啊!

  索尼、遏必隆、鳌拜三人几乎是从自家府里夺门而出,因为内城不许骑马,三位大人不停催促抬轿的轿夫。

  等他们几个到了紫禁城门口,都快被轿子颠出毛病来。

  可恶的是,天幕竟然没有停下。

  【顺治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被很多影视剧和小说漫画改编过,在部分文艺作品中,董鄂妃是秦淮名妓董小宛。

  这种改编是无稽之谈,董小宛出生于1624年,比顺治大十四岁,死于顺治八年,不能因为两人名字里都有董字,就将人家联系在一起。

  还有部分影视剧里告诉观众,董鄂妃在入宫之前,曾是顺治的弟弟襄亲王的王妃,偶然入宫,被顺治看见,一见钟情,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她进宫为妃。

  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测,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董鄂妃选秀时已经十八岁了,清朝选秀制度规定八旗人家十三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选秀,十八岁已经算超龄了。

  第二,顺治朝有一位外国大臣,名叫汤若望,汤若望的日记中记载下来一段故事,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顺治对一位满族军人的夫人,起了火热的爱恋’。

  因为媳妇被皇帝看上,这位军人觉得非常屈辱,因此打骂他的妻子,这个消息被顺治知道后,亲手打了这个军人一巴掌,这位军人不堪受辱,忧愤致死,顺治一见阻碍他的人死了,马不停蹄的就把喜欢的人接进宫中,‘将军人的未亡人封为贵妃’。

  非常巧的是,董鄂妃于顺治十三年八月封贤妃,就在这一年的七月三日,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去世。

  两下一联系,便有了董鄂妃原为襄亲王妃,进宫侍疾被顺治看中的说法。

  但这种强夺兄弟之妻的行为,其实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且这些推测并不能完全立住。

  汤若望在清朝待了很久,他不会分不清军人和王公的区别,且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了很多顺治的生活细节,丝毫没有避讳,顺治要是真的强娶弟弟的妻子,他一定会如实记载下来。

  所以如果这段记载属实,那就说明顺治是强夺臣妻,而非弟媳。】

  蒲安老老实实说出自己的推测,希望这段推测能让顺治没那么生气吧。

  顺治:……你觉得自己很好心吗?你觉得强夺臣妻比霸占弟媳好听吗?这天幕出现的意义是什么?就为了气死他吗?

  还有汤若望,他如此重视汤若望,皇太后甚至称呼汤若望为义父,他竟然这样回报圣恩?

  满殿宫人没一个敢出声,连喘气都不敢大声,直到殿外小太监来传信,言索大人他们已经到了

  顺治连忙叫请人进来,他得和臣工们商议一下,如何消弭天幕之语带来的负面作用。

  要是天下百姓都认为他是个强夺他人之妻的君王,那皇室的威严就会大大受损。

  【史书记载,顺治与董鄂妃非常恩爱,初封就是贤妃,仅仅过去一个多月,就晋封为皇贵妃。

  看过宫斗小说的都知道,宫妃晋封,要么立了功劳,要么生了孩子,要么被皇帝宠爱,董鄂妃前两样都不占,凭借皇帝宠爱,升迁速度犹如坐火箭。

  且皇贵妃这个位分,看过清宫剧的都知道,在清朝,皇贵妃相当于常务副皇后,凡是在皇贵妃位分上的,要么是皇后预备役,比如乾隆朝娴妃在封后前曾是皇贵妃;要么是代皇后,比如乾隆朝的令妃后期封为皇贵妃,执掌六宫。

  很多朋友因此以为顺治曾为董鄂妃废后,顺治确实起过这个念头,但是没成功。

  他第一次废后,发生在顺治十年,那时他才立后两年,便以善妒、奢侈的名义,废了博尔济吉特氏的后位,降其为静妃,这位倒霉的皇后,是清朝唯一一位废后。

  静妃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太后的侄女,顺治的表妹,按理说,她和顺治应该很亲近才是,但顺治非常不喜欢她,因为她是多尔衮为他所指定的皇后。

  或许善妒、奢侈、不贤良淑德的名声,只是恶之则不知其善。

  据《内务府奏销档》和朝鲜史料《燕途纪行》记载,博尔济吉特氏被废后,她的父亲吴克善将她带回了家乡,并且在康熙元年,她还回到京城,参加了顺治的周年祭礼。】

  一位观众听到这里,大为感动:“她的经历我心疼,她的行为还爱他。”

  其他网友则不赞同:“这可不一定是爱,要是我前男友或者前夫死了,老娘高低得去参加他的葬礼,在他灵前晃荡一圈,确认他死得透透的,回去就放烟花庆祝!”

  这条评论得到了很多有过渣男前任的姐妹的赞。

  顺治看着这条评论,额角青筋又开始跳来跳去,他指着那条留言,对几位大臣说:“你们看看,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会是什么好人,这天幕肯定是妖异之兆,想法子给朕打下来!”

  再让天幕说下去,他一国之君的体面还要不要了?

  几位大臣连连称是,却不应承打下天幕的话。

  他们要是能知道怎么将天上之物弄下来,还在这里做大臣干嘛?早就上天了!

  【顺治第二次废后,发生在顺治十五年正月,这次差点被废的孝惠章皇后,也姓博尔济吉特,她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孙女,前任皇后被降为静妃的次年,她就被送进宫里,没多久就被封为皇后。

  按理说,这次顺治该满意这位妻子了,且顺治十一年封后,顺治十三年董鄂妃进宫,其中有两年时间让他们培养感情,然而并没有。

  顺治十五年,顺治帝以孝庄太后生病,只有董鄂妃侍疾,孝惠章皇后却没有关心问询为由,又要废后。

  这次,所有人都看出来,顺治是要皇后给自己心爱之人让位。

  但董鄂氏强烈反对顺治这个决定,甚至以死相逼,‘陛下若遽废皇后,妾必不敢生’。

  同时,孝庄太后也不同意,所以顺治打消了这个念头。

  我个人觉得,顺治第二次废后,其原因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董鄂妃,有可能是出于政治原因,他不愿看到蒙古势力在后宫一家独大,也有可能是出于与母亲作对的心思,凡是孝庄为他选择的妻子,他都不喜欢。】

  天幕之语涉及朝政与太后之后,顺治反而平静下来,他现在急也无用,只能默默从天幕中的话推测如何让它停下来。

  他看到许许多多对他充满揣测的话语——

  “孝庄和顺治的关系不好吗?他们不是相依为命的母子吗?”

  “从后宫来看,孝庄姓博尔济吉特,她肯定想让科尔沁出身的妃嫔把握皇帝后宫,从前朝来看,孝庄重视满蒙臣子,顺治则重视汉臣,站在顺治的角度,就是母亲既与自己政治理念不合,又想掌控他的感情生活,朝臣还更听母亲的话,关系好才怪。”

  “也可能有多尔衮的原因吧,毕竟在多尔衮死之前,孝庄都没有尊号,直到多尔衮死了,顺治才给孝庄上了尊号,尊为昭圣太后。”

  “顺治真的太幼稚了,他也不想想,如果没有他妈的努力,他怎么可能坐上皇位?”

  “说不定顺治根本不想做皇帝呢,不过我总觉得他对董鄂妃的宠爱,夹杂着与孝庄作对的想法,他一系列的宠爱行为,完全是把董鄂妃架在火上烤啊!”

  看到这里,顺治慢慢握紧拳头。

  几位大臣想打破诡异的氛围,索尼道:“孝庄二字,看似谥号,观天幕之言,似乎通晓本朝日后之事,陛下不妨继续看下去,许是还能提到些尚未发生的后来之事,若有一两句涉及军政,于大清而言,是福非祸。”

  蒲安也看到“架在火上烤”的那条评论,她颇为赞同。

  【董鄂妃一生受尽宠爱,但在我看来,她最幸运的事,不是被顺治宠冠后宫,而是比顺治早亡。

  观她一生,在进宫的第二年就生下孩子,顺治立刻大赦天下,并宣告此乃朕之第一子。

  然而那时,他已经有三个儿子了,除却夭折的长子,次子福全、三子康熙帝玄烨可都好端端活着呢。

  顺治将这个孩子视为第一子,甚至大有立为太子的想法,足见爱屋及乌,子以母贵。

  这种操作多么眼熟,皇太极在海兰珠生下孩子后,也是这么干的。

  或许因为触景生情,又或许因为没有科尔沁部落的妃嫔生下皇子,担忧满蒙日后关系,孝庄很快就病了,在南苑养病。

  董鄂妃刚生完孩子没多久,天寒地冻的,就去南苑侍疾,据记载,董鄂妃是废寝忘食、亲力亲为,可谓朝夕侍奉,她很想得到婆婆的认可。

  等孝庄病好后,董鄂妃回到宫中,她所生的皇四子,于顺治十五年正月,百日而殇。

  值得讨论的是,就在这一年正月,顺治要废了他第二任皇后,以太后病中不闻不问,是为不孝的名义。

  孩子的夭折对董鄂妃的打击非常大,她开始缠绵病榻,在顺治十七年病逝。

  她的离去让顺治悲痛不已,顺治追封董鄂妃为皇后,谥号选了十个字,远超一般规格,史称孝献皇后,他令朝中二三品的高官给孝献皇后抬棺,在丧期,停用朱笔改用蓝笔批阅奏折,长达四个月,一般皇帝或太后驾崩,用蓝批也只需二十七天。

  顺治给了孝献皇后死后哀荣,但无论多么悲恸,董鄂氏也无法醒过来了。】

  顺治蓦然瞪大眼睛,一下子站了起来,侍候的宫人们吓了一跳,栽烛般跪倒一大片。

  评论区的讨论很热闹,有讨论顺治的——

  “我觉得‘朕之第一子’也许是实指,清初还保留着后金的一夫多妻多妾制,顺治当时除了皇后和有名分的董鄂氏,其余妃嫔都是没有册封的庶妃,在后金制度里,董鄂氏相当于大福晋之一,她生的孩子就是顺治的第一个嫡子,所以才被顺治看作第一子吧。”

  有讨论孝庄的——

  “让才生完孩子的儿媳侍疾,这怎么看起来这么像宫斗?顺治废后确定不是报复吗?你找我媳妇麻烦,我就找你侄女麻烦,母子斗法,让董鄂妃难做啊。”

  还有讨论董鄂氏的——

  “一边是皇帝明目张胆、不顾后果的宠爱,一边是太后、朝臣不待见,其他嫔妃的虎视眈眈,董鄂氏面临的压力真的大,说不定她儿子就是被人害死的,这种压力和打击,难怪她年纪轻轻就走了。”

  索尼见天子脸色苍白,假装看不见天上对皇家婆媳、母子关系的讨论,连忙劝解道:“还请陛下保重龙体,如今知晓皇贵妃日后之事,也好早做打算,陛下不如传太医日日为皇贵妃请脉,再以好药滋补,想来不会应天幕所言。”

  他的话很快就说不下去了。

  【董鄂妃去世后不到一年,顺治就去世了。】

  一众大臣都跪了下来,讷讷不敢言。

  索尼把脑袋磕在地上,心中暗骂,他是想让天幕多说说后来之事,但不是这样的事情啊!

  【关于顺治逝世,目前流传两种说法。

  一种是官方史书记载,顺治因为得了天花病逝,尸骨被火化了,另一种说法是,顺治其实没有死,只是因董鄂妃与儿子皆亡,心灰意冷,于五台山出家为僧了。

  第一种说法有官方支持,且在一些顺治时期生活的人的书中,有顺治亲口承认自己得了痘症的记载,在《清史通鉴》中,有朝廷命令全国不许点灯、泼水、炒豆的谕令。

  痘症就是天花的意思,谕令则是古代人出天花后需要遵守的习俗。

  第二种说法更广为流传些,经过诸多影视剧加工,大家也从历史的犄角旮旯寻找证——

  比如顺治倾心佛法,时常召见得道高僧,与他们一起讨论佛理,还请高僧玉林琇为他取法号‘行痴’,多次表达自己想出家的想法;

  比如康熙幼年时期,孝庄常常带他前往五台山,据说就是为了探望他已出家的父亲;

  又比如据传康熙写过一首诗,‘四十余年礼世伽,本来面目是天家’,这首诗的含义很明确了,而且这首诗曾被记载于《御制诗》里,后来被删除。

  目前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拥趸,在此我不做真假讨论,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她播放了一段视频,是各个影视剧中,顺治出家的合集。

  顺治看到扮演自己的伶人披头散发,一会表示尘缘已了,一会表示对这个人世已经没有期许,他的神情越发僵硬。

  索尼埋进地底的头,一下子扬起来了,不止他,满殿大臣都注视着皇帝,他们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个想法,陛下确实好佛法且礼重僧人,不会日后真的出家了吧?

  他仔细观察皇帝脸色,试图寻找他的想法,可惜一无所获。

  索尼又看向天幕,现在天幕里不断出现的留言表示,他们在吵架。

  正方坚定以正史为准,反方则支持顺治出家说,双方互相举例——

  正方:“如果顺治假死出家,正史要做掩饰,那么肯定要编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而不是寥寥几句‘崩于养心殿,年二十四’,而且他去世前还召见了大臣,写下遗诏,怎么可能出家?”

  反方:“话语越多漏洞越多,所以只用简短几句话编造他已死亡,再者说天花是烈性传染病,得了天花的大都会虚脱无力,哪还有精神处理政务、召见大臣?”

  正反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总而言之,顺治出家是清朝迷案之一。

  纵观顺治一朝,他重视汉学,仿效明制,缓和民族矛盾鼓励垦荒,算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围绕在顺治身上最大的讨论点,就是他与孝献皇后的爱情故事。

  许多史料都证明他是一个深情的皇帝,但我总忍不住去想董鄂氏她的喜怒哀乐是什么样的。

  被帝王钟爱,宠冠后宫,怎么看都是玛丽苏小说,但生活不是小说,生活有很多无奈。

  董鄂氏接受帝王宠爱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恶意,在不喜欢她的婆婆与还未完全掌握权力的丈夫之间生活,或者说,生存,无奈的是,她没有权力决定自己要不要来自帝王的爱情。

  董鄂氏最幸运的事,就是她在皇帝之前去世,如果顺治驾崩后她还活着,一个无子的前宠妃,很有可能被嫉恨针对,说不定她会被勒令殉葬。

  史书对董鄂氏的记载,要么是她宠冠后宫的‘成绩’,要么是她贤良淑德、恭敬孝顺的品行,她好像一个泥胎,没有任何自己的情绪。

  顺治的两任皇后也是如此,沦为皇帝与太后斗争的筏子,回家的静妃或许还能与家人一起度过后半生。

  不能回家的孝惠章太后,只能被困在在紫禁城里,在垂垂老矣时,抚养康熙第五子,只有孙儿带给她些许亲情,面对四面红墙与金瓦,透过方方正正的天,她或许一辈子也忘不掉草原上无边无垠的蓝天。

  从来后宫之争中,不会有胜者,但凡胜者,必定会失去。】

  评论区的观众纷纷鼓掌——

  “同意up说的,宫斗之中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只有权力坐庄家,董鄂妃遇到顺治和孝庄,真是倒了大霉。”

  “幸好咱们生活在现代,封建社会让人变鬼,社会主义社会让鬼变人。”

  “咱们现在为了生活,其实也在竞争,只不过咱们有说拒绝的权力,不会有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说法。”

  蒲安直到读完关于顺治的稿子,还是没有看到一位昵称有异的粉丝评论,她不由担心起来,难道直播间失灵了?

  正如此是想时,突然看到评论区来了一个新粉丝,带着熟悉的命名风格——

  觉罗家的三麻子:“朕之御诗为感悟佛法所做,与皇阿玛何干?出家之说,简直荒谬。”

  觉罗家的三麻子:“等等,此名为何意?何为麻子……尔等大胆!朕要诛你九族!”

  蒲安:……妈呀,这位皇帝脾气好火爆,三麻子?排行第三、得过天花的康熙吗?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游幸塞外,京城传来皇十八子胤祄病重的消息,以太子胤礽不善,对兄弟不友,肆意殴打大臣,穷奢极欲,且窥探帝踪为由,正式废太子,剪除太子党羽。

  从塞外回京这日,他于午门召见诸王公大臣,宣布废太子。

  康熙冷眼旁观,随着“废太子”三字出口,原本寂静的午门更加落针可闻,几个儿子看上去都战战兢兢,但他知道,他们心里绝不没有如表现出的恐惧。

  康熙冷眼旁观夺嫡之时,忽然天降天幕,紧接着,他听到天幕中的女子说了一长串对皇考不敬之语,甚至还说皇考假死出家。

  随着天幕轻快的女声,方才午门紧绷的弦,突然就松了。

  作者有话说:

  会在这几章补上之前缺更一天的字数,这几天更新时间不定,谢谢大家体谅,【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