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科幻末世>龙骑战机【完结】>第989章

  两位空军校官面面相觑,绝大多数喷气式战斗机一旦失去了动力,几乎和铁秤砣没什么区别,只会直楞楞地往下掉,怎么可能还会有滑翔能力?为了争取尽可能强的机动性能,主力战斗机不都是静不稳定设计的吗?

  “没错!恕我不能多解释了。”

  林默耸耸肩不再多说,其中要是详细起来那可是麻烦得多,专业性太强,多半是鸡同鸭讲。

  虽然战斗机飞行员也只能算是半吊子的机械师,即使是经验再丰富的机械师,对战斗机的了解程度与航空设计专家相比还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明白明白!”

  “这么厉害,我知道了,只是好奇。”

  两名空军校官点了点头,再一次传递了一下眼神,这架战斗机的神秘程度有些超乎想像,即便不是外星科技,似乎也差不了多远了。

  他俩也只是猜测,与事实真相离着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儿。

  X-8“妖孽”变形翼战斗机被送进了一处单独的机库,在扣上地锁后保证战斗机无法被轻易的移动后,林默用遥控器锁止了战斗机,遍布于战斗机各个位置的瑟尔力场引起流波天华法阵发生质变,形成了斥力盾,随着气动力外形演变成斥力盾,连背刺朗基努斯之枪也被笼罩在斥力盾的力场之内,就算有人来拔,也休想接触到这支异位面武器。

  有两名已报到的教官指导,林默很快完成了报到,并且与筹备组的人员一一见了面,晚上驻衢州机场的歼击师食堂里做了一顿丰盛的大餐为林默接风洗尘,列席不仅有这次第85期空战精英强化培训班的筹备组和教官外,还有歼击师领导也一同列席,差不多刚好凑了一大桌。

  也许是上级发来的教官个人简介资料里格外备注了林默的恐怖饭量,歼击师安排的这顿大餐既保证了品种也保证了足够的分量。

  军队里的炊事班手艺在经过天南地北的大兵们考验过后,几乎都不会比大饭店逊色多少,不论是大锅菜还是小灶,都是驾轻就熟。

  对于飞行员来说,烟和酒都是绝对禁止接触的东西,饭桌上虽然以茶代酒,可是气氛仍然十分活跃,林默吃得也是非常痛快。

  能够进入这个世界的军队,也算是林默的运气,否则以他的饭量,恐怕终日都得在为食物而奋斗,普通的小市民职业根本无法满足他的恩格尔系数需求,也就只有完全放开了吃的军队,才能养得起像龙骑士这样的吃货。

  好好的休息了一晚,次日林默早早地来到机场歼击师专门给培训班教官们安排的一间办公室打卡报到。

  林默两次当教官经历的意义截然不同。

  对于国内的精锐飞行员培训,空军高层极其重视,准备得也相当充分,选择衢州空军基地也是经过了千挑万选。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四季分明,山区地形复杂,风向较乱,台风较难深入境内,因此作为空军基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不论是韩国、日本、冲绳和台湾都在辐射的作战半径内,算是中国本土的一处近海核心空军基地。

  说是办公室,其实也是作为三名教官之间作交流的专属房间,摆满了各种军事地图,有一些沙盘模型,以及各种各样的战斗机模型,包括了国内外各种机型。

  现代化办公设备也少不了,房间角落里,还放置着打印机、传真机和复印机,同时三张办公桌上都放置着全新的笔记本电脑,随时可以供教官们使用。

  靠墙的地方摆着两组尺寸颇大的白板,没有窗户的那一墙面贴着厚实的银白色拉丝钢板,既可以写画,也可以用吸铁石往墙上挂各种纸张,全部设计和布置虽然简洁也不奢华,却充分考虑到了使用者的需要。

  林默第一天上任,就收到了来自于筹备组的一张暂定日程安排表,还有一份目前其他两名教官提供的教材草稿。

  在培训班正式开课前,这些教材需要由三名教官互相印证,将最终的课件教材补充完善。

  开课前一周,教材将正式定稿,送交专门的保密印刷厂,不仅提供给当期培训班的学员,稍后也会送到全国各支航空部队作为新的训练方案。

  在完成培训后,参加培训班的飞行员将作为火种,带着所学到的东西返回自己原来的部队,将最新的空战技传播给其他更多的飞行员。

  几乎每一期强化培训班都会将中国空军的整体战斗力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同行之间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这个房间正好给了林默在内的三名顶尖飞行员一处可以自由交流的场所。

  当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脱离制式化量产飞行员的普通层次,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历总结凝练出一套独有的空战技。

  一人技短,众人技长,三个臭皮匠凑在一块儿,还顶上一个诸葛亮,三名至少王牌ACE级别的飞行员在一起半工作半闲聊中,毫无保留地公开自己的空战技。

  在智慧的火花碰撞时,总会各种各样的闪光点。

  放置于办公室内的各个物品都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白纸可以当场记录下来,战斗机模型可以拿出来演练,白板上可以推演着各种飞行计算公式和战术对比记录,轻松随意,毫无拘束的环境更加有利于三名校级飞行员肆意释放着自己的战术思想。

  最终经过细致周密的推理后,本期培训班的教程被再次做了一番大的修改,形成新的一本修订版本的空战技密藉。

  第846节 飞天

  耳边传来四具涡桨-6引擎制造的巨大轰鸣声,为追求载重能力和机体强度,机舱的隔音性能不没有民航客机那么好,不过搭乘着一架蓝白色运-8军用运输机飞往内陆的林默、陈军中校和曹岳阳上校三人早已经习惯了,喷气式引擎的噪声比涡桨引擎的噪声要更大的多。

  在完成空战技教程再一次修订稿没多久,人员到齐的教官组就要去成都领取教学专用的歼-10B战斗机,然后一人一架转场开回衢州军用机场。

  牵涉到国家空中力量升级,具有重大意义的强化培训班没可能拿舶来品苏-30当作教具,自然是土生土长,更符合中国人习惯设计的歼-10战斗机成为了最佳选择,更有利于中国第三代半为主的主力空中武装力量提升。

  至于第四代主力战斗机,起码还得再等上五到十年,才有能普及换装给各支航空部队。

  待完成本届培训班后,这三架歼-10B战斗机顺手转给杭州笕桥军用机场的强击师,补下拖欠许久的订单,前前后后一环扣一环,连其中的运输和调试成本都直接省了下来,恰好半个子儿的人民血汗钱都不浪费。

  转场飞行对于三名校级教官来说,等同于小儿科,毫无难度。

  飞过去的运-8军用运输机在返航时正好可以带着维修保养工具、各种消耗配件和技术工程师回航,跟着回来的三架歼-10顺便一路护航。

  看着林默再次穿着那一身黝黑色拉风至极的战术铠甲,再看看自己那一身洗得微微发白的抗荷服,陈军中校没来由的有一种想哭穷的感觉。

  这人比人怎么差距就这么大,跟对方一比,自己仿佛就像站在富家贵公子身旁的穷叫花子一样,寒碜得慌。

  “林默,你这件抗荷服哪里定制的,能给个联系方法吗?赶明儿我也去订一套,真让人眼热得很啊。”

  陈军中校琢磨着对方这身行头的成本,同时还估量着自己的小金库,不知道能不能买得起一套穿出来也炫一炫。

  曹岳阳上校也是一脸颇为心动的模样,自己钱不够,要不干脆拉上级下单子,也搞上了几套来,大家轮着穿吧。

  战斗机飞行员的体型大多相仿,因此只要稍稍调整,抗荷服有时候也能互相借换着穿。

  “哦,‘恒海战防’,我这身陆航两用战术铠甲就是他们提供的,多少钱我也不清楚,不过我可以给你们联系方式,你们自己问问看。”

  “恒海战防”在军方系统内并不算高保密单位,航空专用战术铠甲迟早要推广开来,林默也没有打算保密的意思,说不定还能替恒海战防拉一些订单业务。

  小规模量产的“龙卫”单兵战术铠甲已经为恒海战争防具制造厂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而林默身上这套“龙将”实验原型套装仍然在实战测试中,现在已经给“恒海战防”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数据和修改方案,双方各取所需,合作得非常愉快。

  预计下一批次新出厂的战术铠甲性能和质量将会有不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