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科幻末世>龙骑战机【完结】>第232章

  林默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没有把金币的“火种”带来,只要随便拿几个标准的1立方分米体积的“火种”,这个时候哪怕完全新造任何电子通信器材都没有问题。

  最麻烦的是机翼左右各三挺12.7毫米勃朗宁机枪,大杀器,当然,也是大麻烦,剩下来的子弹没留下几发,估计可以直接扔了,采用可散式弹链,如果不能找到美军在流落在阿富汗的勃朗宁M2 HB机枪子弹链替换的话,只能让金币这家伙再出出工,加工可散弹链金属片。

  希望帕坦人能多找到些12.7毫米口径的子弹,否则就只能考虑更换机枪进行改装。

  飞机更需要更多的资源,林默检查了一遍,然后解下腕表,把金币直接拍进飞机里面也跟着扫了一圈,飞快的列了个清单,然后检查一下艾比克和穆德·扎里耶夫村长送来的东西,对比了一下,把需要补充的东西做了个标记,同时注明了代用品,林林总总也有好几张A4纸。

  没办法,这架老骥已经伏枥太久了,如果要重新唤醒,费的功夫可不小。

  而且还得搞几桶油漆补一下已经翘皮龟裂的涂装,否则一飞出去,人家还以为时空错乱,集体穿越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

  库尔哈克这个帕坦年轻人第一时间拿着林默给的清单,毫不迟疑的驾驶着摩托车,突突突地反应营地,忙忙碌碌地去寻找材料。

  相对来说雇佣军首领艾比克提出修复通信器材的任务反倒是轻松了一些,拿把螺丝起子,把各个设备拆开,铺满了几张拼到一起的桌子上面。

  金系巨龙虽然没有携带“火种”,可是一些基本功能还是有的,例如万用表功能,先全部清理修复了一遍线路板,然后根据电子元件的损坏程度,或降低功效使用,或者干脆拆散了做备件,在林默手上不断变化着各种形态,一边骂骂咧咧的,一边开始干活。

  太多的旧式设备,让金系巨龙感觉到这活纯粹是力气活儿,看不到一点新鲜东西。

  相比起电磁脉冲炸弹的影响力,越是先进的设备受影响越大,因为集成度太高,采用大量的低压低功耗设备,也相应对电磁感应的敏感度更高,强大的电磁脉冲波动在电路上直接产生强电流,烧毁半导体设备,熔化线路。

  相比起来,那些拥有一定专门电磁防护能力和非常老旧的设备反而状态好一些,例如使用了滤波器、金属屏蔽装置、有防护的集成电路,或者是古老的电子管设备。

  就像帕坦迁徙队伍们带着的那个傻大笨粗的摩托罗拉卫星电话,不仅仅拆离了天线和电池,适应于野外活动的厚厚金属壳保护,防雷击等设计,停靠皮实耐的防御设计躲过了一劫。

  山洞内早已经被打扫干净,几盏野营灯放在各个角落,随时取用,外面放着太阳能板向山洞内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同时点亮了挂在洞顶的四支24W节能灯,不得不说这些帕坦人里面也有不错的电工。

  洞口用钉子和钢丝为支撑挂上了一支薄薄的布帘,防备外面不怀好意的目光,四五名带着枪的帕坦人分布在几个临时泥包掩体里,如临大敌般警戒在周围,不让任何人靠近。

  其他人在清理完石块后,两百米远的地方开始进行跑道的规划,只需要一条400米长,稍微平坦一些的跑道就足够了,找些碎石把直线拉出来,在天空中可以看到跑道的形状就足够,稍作割过的草皮可以起到最好的缓冲作用。

  而山洞内只有林默一个人,这是他专门的要求,因为有些修理工作是见不得光的。

  通信设备的修复很快,几乎近一大半设备都被修理完成,林默甚至还做了十几个小型中继。

  弄了几片老式芯片,利用现成的电路板,编制了ROM包烧录入EPROM,然后封好贴条,防止紫外线破坏里面的数据,这才算是把核心部分大功告成,然后加上信号放大系统,可以达到80瓦的通信功率。

  配合电池、风力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池,可以实现半径30公里内的通话和数据传递,要是配上定向天线将信号能量集中的话,传递距离甚至可以更远。

  这个几套采用了老技术和新技术土洋结合的设备算是完工,当然还是防不了电磁脉冲炸弹,这需要把他们装进铁皮箱子里,弄好散热风扇,可以勉强坚持着工作。这也造成了这些中继设备型状看上去大小完全不一样,有点稀奇古怪,但至少还是能用了。

  小型对讲机什么的,稍稍扩大功率,可以适应这些的山区地形,特别是几台专门给侦察人员使用对讲机,把功率直接提升到了6瓦,通信距离可以立杆见影。

  至于对人体安全的电磁辐射什么的,让它见鬼去吧,连命都快没了,还在乎什么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林默还是挺得意自己的作品,学了这么久这个世界的科技,也能出点稍像点样子。

  摆弄好通信器材,就见到库尔哈克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家伙浑身挂满了东西,几乎快要迈不开步子。

  慑于首领艾比克的命令,这个帕坦年轻人亲力亲为,不敢假手他人,一个人背负着这些东西,给林默专程送过来。

  把库尔哈克轻出山洞外,顺手把修理的通信器材塞给对方,同时把中继设备特别标明了出来,以及用法和注意事项,如果用得好的话,这些中继设备几乎可以覆盖大半个山谷,让帕坦人的通信能力和指挥能力直线提升。

  “这台老爷机,修修可不太容易。”

  这架P-51“野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轮胎已经完全老化,尽管保存的环境比较封闭,可是长期没气后,老化的轮胎已经完全变形,拆卸掉轮胎,林默只能用推板车上用的大直径实心橡胶轮胎替换,磨好尺寸对牢,或许对起落架的寿命可能会产生影响,不过坚持一两架起落,并不太成问题。

  先把所有的电线全部更换了一遍,胶皮已经完全脆化,手一撸就成了碎片,成片成片的掉下来,直接替换接上就是,性能而且也不差。

  老化的有机玻璃仪表盖已经看不表楚,没办法,全部敲碎,这样才能看得清楚。

  拆开引擎,这里气候比较干燥,没有生锈,稍有积碳,问题不太大,更换密封件,很多汽车上的设备都可以勉强用上,没有冷却剂,却可以替代使用汽车冷却液。

  看来这些帕坦人也许真得有安拉在冥冥中保佑,否则有那么多错综复杂的巧合呢。

  一枚电磁炸弹把自己敲了下来,送给这些帕坦人当保镖也就算了,顺便着把那些他们主意的匪徒们搞的通信中断,不能顺利联合起来。

  内部的叛徒勾结外敌,恰巧又被自己撞破,及时知道了敌人的联合大军正往这里开来,却早就有一架战斗机在这里等着自己这个飞行员加机械师,而且完全胜任。

  在修复工作中,迁徙队伍因为倾家荡产购置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这些汽车用品又修复飞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几乎每一个环节的困难都早就有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等待,看似困难无比,却又无比的顺利。

  第247节 P-51“野马”

  不得不说穆德·扎里耶夫村长带队的帕坦人们准备的东西十分完备,也对未来发展携带了更多的预备,原车队中近三分之一的车辆都是装载各式各样的物资,特别是前苏联生产的嘎斯大卡车,虽然老旧,可是动力性却一点都不弱,装载能力更是惊人。

  虽然进入山区后,卡车已经无法适应道路,很多物资只能就近处理埋藏,如果再运回来,整个宝石谷的建设发展将会更加迅速。

  所幸的是带进山谷内的这些物资,足够让林默把这架P-51给修复。

  倒入了一定的汽油和提高辛烷值的汽油添加剂,汽车用的汽油和航空汽油的最大区别不仅仅在于辛烷值,还有挥发性和容许蒸气压范围的区别。

  P-51的活塞式发动机如果使用汽车汽油,可能会在燃油管道出现管道气泡现像,专业术语叫作“气锁”,会引起发动机燃油供应中断,这一方面需要特别检查,避免阻塞,确保燃油压力和流量正常。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林默专门多加装了一个压力表。

  使用汽车用的汽油结果就是会影响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原本可以飞到最大时速700多公里,现在就只能飞到600多公里。

  至于原机载的摄像机什么的,全部拆掉减轻重量,保证这架沉重的P-51D在焕发新生时有足够的灵活性。

  结合现有的机载通信设备,林默直接抛弃掉了原有的通信电子系统,直接采用了现代化的通信设备,拼拼凑凑的结果直接造成了驾驶舱内仪表台上完全大变了样。

  这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修复,更多的是改装,把一架P-51在不涉及到气动力外形的基础上,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武装起来,还加装了小块的液晶屏。

  驱动程序完全是金币这家伙的作品,这家伙平时就在身上藏了超大容量的存储芯片,加上本身的特殊体质,随身携带的电子元件因为自身体质的天然屏蔽效果没有受到任何电磁脉冲的影响。

  雇佣军首领艾比克的手下,帕坦小伙子库尔哈克又来了一趟,把收集起来的子弹和一些武器送过来,从帕坦人手里搜集到的12.7毫米子弹里有不少因为规格不统一而无法通用,规格通用的也只够穿了两条可散式弹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