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上官姑娘和狄某的残局,不知道明大人想不想替上官姑娘继续下完这盘?”

  明崇俨看着狄仁杰那张似乎正气的脸,又往外望了眼长长的宫道,最终还是决定留在此处与狄仁杰下棋,就让婉儿自己处理和武则天的是是非非罢。

  上官婉儿赶到贞观殿的时候,门外列着重兵,一双双眼睛全部紧凑地盯着这个刚刚赶来的女史,寝殿内只余下太子李显和女皇武则天,张氏兄弟在逃跑的时候已经被诛杀,尸体被肢解,头颅悬挂在则天门前,曝晒示众。

  婉儿只身上前,她想在最后一刻守在女皇的身边,陪着她走完这段帝王之旅,但门前的将士竟用武器指着她,威吓着不让她入内。

  “让开,我是皇上身边的人!”婉儿继续上前,那些人就往后退,婉儿步步紧逼,那些人就只能收起武器用身躯拦着,婉儿瞪了站在中间的将士一眼,指着门道,“若是太子逼宫失败,你们都死无葬身之地,想株连九族的话,尽管拦着我!”

  将士这才稍显惊慌,正在犹豫不定之际,但见婉儿推开了自己,径直入了门。

  上官婉儿观望殿内景象,太子李显正跪在地上垂着头,女皇武则天则端坐在御案后闭着眼睛揉着太阳穴。听见了外头动静,她便睁开了眼睛,发觉是上官婉儿后,严肃的表情才稍稍地缓和了一些。

  只见她和颜悦色道:“婉儿,你来,朕没有你便连一封诏书都写不得了。”

  “是。”上官婉儿行礼,路过李显身边的时候瞥了他一眼,继而走到女皇身边,看着她满头的银丝心中略泛苦楚。若不是自己为了替张天报仇推动这一步,女皇应该能够在她的位置上寿终正寝吧,她那么英明,一定早就料到了是自己默许这一切的发生,可她为何现在还这么平静自然呢,就好像是让自己作诗一般随意地让自己拟定传位的诏书......

  “婉儿,你的手在抖,别怕,有朕在。”武则天细致地观察到了上官婉儿的动态,见她眼眶红着,便安抚道,“朕知道,朕当皇帝有很多的人不满,但越是让别人不满朕就越想试一试,如今朕老了,传位也势在必然,你帮朕选择了人,选择了时机,说起来,朕应该还要感谢你呢。”

  李显稍稍抬头,迅速看了一眼武则天和上官婉儿,又迅速低下头去。

  “显儿,你记住朕今天说的话,你能有今天,全凭婉儿,若是日后负了她,朕就算入土了,也不会饶过你,朕说得出做的到,你明白了吗?”

  “儿臣明白。”李显伏地重重磕头道。

  武则天满意地点点头,伸出手覆住婉儿执笔的手,替她稳住,一边在她耳边道:“若是朕早生了二十年,不会将你让给显儿,不会将你让给任何人,朕这一生过的还算风光,唯一的缺憾就是你。”

  上官婉儿心神一凛,侧首回看武则天,不想这样一来两个人的脸近在咫尺。

  武则天微微一笑,压低声音道:“朕就爱看你的眼睛。”说罢抬手去点眉心那朵梅花。

  婉儿避开她的眼神,武则天的暧昧动作让她心慌不已。

  “好了,”许久,武则天才与婉儿分开一段距离,将案上的圣旨盖上印章,随手甩到李显的面前威严道,“拿走你的禅让诏书,滚出贞观殿!”

  李显喜出望外,抓起诏书浏览一番,最终又重重地在地上磕头,起身时候望着婉儿犹豫了一会,稍后还是撩开前摆转身开门,准备迎接属于他的天下。

  殿外很快就传来轰鸣般的山呼万岁。

  殿内仅有上官婉儿陪着武则天。

  “我操心了一辈子,劳碌了一辈子,也风光了一辈子,如今这样也不算太差,”武则天边说边回到了榻上,坐在边沿看着立在跟前的婉儿招招手道,“婉儿,你来,陪我说说话罢。”

  上官婉儿会意,坐在武则天身边。

  武则天执了她的手,微笑说:“显儿性子软弱,他的妻子韦氏又有野心,可惜却全无政才,婉儿若为妃,只记得两点,一是警惕韦氏,二是切勿参政,如此才可安乐一生。”

  上官婉儿摇了摇头,轻声道:“婉儿愿意陪在您身边。”

  武则天忽而敛神道:“怎么,你不是喜欢显儿吗,他如今做了皇帝你该与他同享尊荣。”

  “我也服侍了您大半辈子,就让我继续陪着您吧。”

  “好,好婉儿!”武则天欣慰地拍了拍上官婉儿的手背,转身从玉枕下拿出一卷明黄色的丝绢道,“这是我最后一道圣旨,如果将来有难,或许还能够帮到你。”

  婉儿看了一眼那耀眼的明黄,须臾后,终于还是接过了,起身行礼拜谢道:“谢陛下隆恩!”

  谢谢您从掖庭将我带出,谢谢您对我的信赖和支持,谢谢您在最后还替我安排好的出路,可惜婉儿不能回报您的深情厚意,婉儿只能用余生来陪伴您,以赎今日之罪。

  从寝殿内出来后,婉儿显然察觉已经换了一个世界。

  但无论皇帝是谁,都已经完全与她无关了,她心无旁骛,像是精灵一般游走在宫内长廊内,照面的人全都不予理会,全部视若无睹。

  “上官婉儿,你不觉得奇怪吗,宫内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太平公主竟然毫无动静,这不像她。”明崇俨阴魂不散地缠在婉儿周围,不停地絮絮叨叨啰嗦着。

  婉儿真烦这人,但若不见了这人也是无趣。

  自神龙政变后,明崇俨每日都来,他截断了武三思例行的礼物,赶走了围绕在婉儿身边的莺莺雀雀,又恬不知耻地赖在婉儿身边吟诵些奇怪句子。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

  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以至于当婉儿入了内廷陪伴武则天之时,耳边好似又听见了明崇俨那带着几分得意和几分乖张的声音在不停地叫唤着自己的名字。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

  每当这种时候,婉儿都会不禁想到司马安。

  那个在记忆里鲜活的司马安。

  婉儿觉得明崇俨在某些方面很像她,出神时,也会将面前的这个人当成了她。婉儿知道,太平公主早早就带走了司马安,此刻他们不知道在天涯的哪处角落里闲情打闹,每当想到他们相处的画面,婉儿的心就被一针一针地扎着刺痛着。

  半生痴情,却不得善终。

  李显挂念婉儿的恩情,很快就册封她为昭容,名为后宫妃嫔,实则还是女官职责。婉儿对这些已经游刃有余,凡是中宗拿不定主意的,也还是她做主。只是这一刻的婉儿早已经不是武皇身边那个兢兢业业的上官女史了,而是一个处事随然的上官昭容,她开始渐渐变得放荡,只沉迷于诗句,对一切权力都不在意。

  高高立在朝堂前,上官婉儿的心神却飘忽于长天之外。她批复的折子被臣子亲昵地称呼为“容批”并且有甚者更将婉儿随意在折子边上画的梅兰竹菊框在框内保存,挂在墙壁上瞻仰。

  虽然被才子佳人们推崇,仕途如日中天,但婉儿的心总缺了一块,夜色寂寥时,只能孤影坐在小舟内,仰头看着那轮明月,闭目深深细想当日雷声大作时,从树后出现的那道人影。

  “上官婉儿!”湖边有人在追着小舟喊,声音幽幽而来,“你快靠岸。”

  婉儿认出那人是明崇俨,于是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