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古代言情>虞美人是只不负责的狐狸精【完结】>第138章 女帝君临,烽烟四起1

  朱澜英是赵元初一手提拔上来的,这个时候质疑燕熙宸的遗诏存得什么心可想而知,苏衍并未动怒,眸子沉了几分,“朱大人是怀疑本王胁迫陛下立下的遗诏,还是那句话拿出证据来,不是红口白牙地给本王扣个大逆不道的罪名。”

  朱澜英,“荣清王权倾朝野,还需要证据。”

  苏衍大笑一声,目光寒冷,“权倾朝野?何权,又如何倾得朝野?朱大人不妨当着尸骨未寒的陛下和满朝文武一一罗列,是我苏衍的我不会赖着不认,不该我的若是强行扣在我头上,我也不会坐视不理。”

  朱澜英不是个冲动的人,他敢当着苏衍的面说这种话必然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为得是给赵元初制造一个合理的讨伐理由。

  “够了!”岁安走到朱澜英跟前,冷眸高抬,“你说陛下遗诏荒唐?敢问朱大人口中的荒唐是什么?荒唐在让我坐上帝位,还是荒唐在一个女人将要凌驾在你们这些男人之上?”

  朱澜英膝盖发软,岁安声音不大,透着一股寒到骨子里的冷意,即便从前的嘉良帝也不过如此。

  岁安面向群臣,“先帝尸骨未寒,你们却在质疑他病重昏庸立下了荒唐的遗诏,可笑,你们在意的不是大盛的江山而是谁坐拥大盛的江山。”

  朱澜英不敢多言,事先说好一起起事的人此刻没有一个站出来,燕熙宸驾崩的消息应该很快传到赵元初的耳朵里,可他竟然还没来,朱澜英额头冒汗,他深知被摆了一道。

  岁安,“诸位大人可还有异议?没有异议就散去吧,我要准备陛下的后事了。”

  群臣相继散去,灰蒙蒙的天乌云滚滚,雷声沉闷,岁安站在太宸宫门口看着马上要下雨的天,“苏衍,赵元初为何没入宫?”

  苏衍,“陛下特意吩咐若是他病危不要通知赵元初入宫,为的是……”

  豆大的雨点落在青石板上,岁安扶着门框,“为的是怕他趁机谋反,可以你有没有想过有可能弄巧成拙,陛下病危故意不宣太傅入宫,以赵元初的本事他完全可以把今日之事扭曲成你所为。”

  苏衍,“就算陛下让他入宫,今日之事也必然会扭曲,臣猜测他要逃了。”

  岁安转过身,雨下大了,如嘉良帝驾崩那晚一样,短短数月,大盛接连驾薨两位君王,风雨已经来了,“你不打算阻止?”

  苏衍正色道,“是,不打算阻止。赵元初手上有先帝遗诏,借着陛下驾崩可以颠倒黑白,为自己谋反找一个合适的理由。”

  岁安,“所以你打算故意放他走?”

  “是!如果宁远赵氏打算继续做赵元初的后盾,这次是消灭他们的最好机会。”

  “晁氏已没落,宁远赵氏若真被赵元初蛊惑,这次必然要付出血的代价,就按你说的办,只是……一旦赵元初逃出去,你怕是免不了被口诛笔伐。”

  燕熙宸病重后,苏衍被口诛笔伐的可不少,他不在乎再多些,“陛下放心,这点事不足以撼动臣。”

  “那就好。”

  盛安北门,赵元初冒雨前行,守城士兵大喊,“陛下有令,今日任何人都不得出城!”

  “瞎了你的狗眼,赵太傅认不出吗!”赵元初的随从破口大骂。

  “属下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太傅恕罪,可陛下有令,今日任何人都不许出城!”卫兵丝毫不肯让。

  赵元初朝随从递了个眼色,那人满脸凶悍一看就是常年杀人越货之徒,翻身下马,假装不知情地笑了笑,“原是陛下的命令啊,兄弟莫怪,我也是一时心急。”

  拍拍侍卫的肩膀,随即一道血光,守卫被割破了喉咙倒在雨水中,那人又迅速解决了几个守卫,短短瞬间地上血红一片,赵元初目光凶狠,勒马狂奔冲出城门。

  身后守城军放箭,赵元初左肩中了一剪,可还是跑了。

  雨还在下,苏衍在宫里协助岁安料理燕熙宸的后事,天快黑的时候武双进宫通传,“王爷,赵元初跑了。”

  苏衍放下奏章,“放得有没有太明显?”

  武双,“应该不明显,没想到赵元初手下有亡命之徒,好几个守城军死在了赵元初的随从刀下,不过那人已经被我们擒获了,我见赵元初离城又送了他一箭。”

  苏衍,“好好安抚那几个死去的守城军家眷,多给些钱,保证他们后半生无忧。”

  “是!”

  苏衍将奏章分门别类,一些无关紧要地剔除掉,剩下的全是要批阅的,“送到陛下寝宫中。今夜不会再有事情发生了,我该回去了。”

  兰雪靖撑伞候着苏衍,见苏衍出来他眸子一下亮了起来,“该办的都办好了?”

  苏衍搂着兰雪靖的肩膀,“嗯,赵元初已经跑了。”

  兰雪靖,“明日赵元初出逃盛安城的事就会传遍了,各州郡开始蠢蠢欲动了。”

  苏衍干笑,“早晚的事,风雨真得要来了,我已经通知扬州刺史伍子冲,若是赵元初有意笼络他,让他先保持沉默。”

  兰雪靖,“扬州离苏杭二州较近,赵元初若想讨伐你就得联合东南水军,可别忘了东南水军再勇猛,可陆上作战大盛没有哪一支军队比得上雍凉军,离开水的鱼能扑腾几下?”

  苏衍,“那倒是,不过能笼络多少势力得看赵元初的本事。”

  兰雪靖,“纵然他有天大的本事,直面雍凉军也得掂量着些。荣格已经动身了,北漠的狼倒是蠢蠢欲动了。”

  苏衍不免惆怅,“北漠十六部当真是个隐患,他们虽是各自为政,可时不时来叮咬一口着实恼人。”

  兰雪靖,“不用担心,北漠的狼再凶猛,在北国雪狮跟前也得老实些。”

  苏衍拥着兰雪靖走在雨中,“有你我不担心。”

  兰雪靖往苏衍怀里靠了些,“那是自然。”

  第二日雨还在下,不过这场雨将整个夏日的酷暑浇凉了些。岁安今日上朝,她很平静,没有坐拥天下的喜悦,更没有初入朝堂的惶恐和不安,平静得如一碗水,“诸位爱卿可有事启奏?”

  苏衍第一个开口,“回陛下,臣有事启奏。”

  岁安看向苏衍,“摄政王请讲。”

  苏衍拿出一篇檄文,朝臣面色各异,苏衍呈上檄文,“陛下请阅,这是臣今早上朝途中得到的,如今盛安城街头巷尾怕是传遍了。”

  岁安细细看了下,“这篇檄文写得不错,可惜如此好的文采没用在正途上。诸位卿家也看看。”

  这篇讨伐苏衍的檄文是兰雪靖借着赵元初的名义写得,赵元初一出逃,他就命钱高跃等人将檄文散布出去,等赵元初返回宁远的时候,各地讨伐苏衍的檄文能堆成山。这是他们的计划之一,趁机收拾一下那些蠢蠢欲动的世家。

  岁安,“诸位爱卿看过后感觉如何?”

  如今苏衍是摄政王,在朝堂上总览大权,他们哪里敢评判讨伐他的檄文啊,岁安一一扫过朝臣的脸,“摄政王把这篇檄文拿出来,就表示他不在意,诸位爱卿可如实回答。”

  檄文最后传到苏衍手上,“既然诸位大人不好评价,苏某先来。谋逆之臣苏衍,狼子野心,趁帝病危,勾结外敌,胁迫天子假传圣意,妄动摇江山,窃国之心昭然若揭……”

  苏衍把讨伐他的檄文高声在朝堂上念了一遍,“好文采啊,若是赶考必然能拔得头筹。”

  朝臣面面相觑,有人更是额头冒汗,怕苏衍借着这篇檄文大做文章。

  “陛下,此檄文一夜间传得街头巷尾,可见是早有预谋而为之,臣以为眼下应该尽快找出撰写檄文之人惩戒,避免动摇人心。”说话的是丞相庞松涛,此人今年五十有五,晁音被罢官后苏衍把他从翰林院请出来再入朝堂。

  岁安,“丞相所言极是,不过既然有人故意散布谣言,其目的就是动摇人心,诸位大人都是朝之重臣不可被谣言蛊惑。”

  朝臣们纷纷暗自猜测,苏衍和岁安在借着檄文一事试探他们,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若想保住乌纱帽还是不要有歪心思才行。

  下朝后苏衍又协助岁安处理了一些奏章,正午的时候才回去。

  兰雪靖像只猫一样缩在软塌上睡着了,柔软的银色长发散乱,漂亮得不像话。苏衍将人抱到床上,兰雪靖懒懒翻了个身子。

  苏衍蹭蹭兰雪靖的脸,“还装睡?”

  兰雪靖张开眼帘,“这么晚才回来。”

  苏衍脱下厚重的朝服,“没办法,现在要处理的事多,讨伐我的檄文骂得可真狠啊。”

  兰雪靖,“不骂得狠一点怎么弄假成真?就是不知赵元初何时能返回宁远。”

  苏衍揽过兰雪靖,“兴许还得再等些几日,我今天才让人去追,还特意叮嘱他们别追太快。”

  兰雪靖,“既然我这文章写得好,能不能去考个状元。”

  苏衍笑了,“必定高中,状元郎非你莫属,就是你若高中可别攀了高枝就忘了我这糟糠之夫。”

  兰雪靖捏苏衍的脸,“我哪敢啊,您如今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我还得仰仗您帮衬呢。”

  “又阴阳怪气!”苏衍去挠兰雪靖的痒。

  “王爷,王爷,郡主,郡主回来了!”武双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