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情感>归乡>第98章 番外(三)

  ===

  廖瑞言接管家族企业已是第八个年头,他爸廖国宣从事钢贸生意已有三十余年,从最初无规模的几人小团队发展至今,公司年均销售额已达五十多亿,净利润在三千万至五千万不等。

  廖国宣两口子事业心重,晚婚不说,等公司初步成型逐渐有了起色,俩人才在33岁那年,生了儿子廖瑞言。

  九年前,六十岁的廖国宣决定退休,毅然决然地将他所经营的钢贸公司交给了儿子,手把手带了一年,等儿子能独立了才彻底放手。

  廖瑞言并不想接手,可没办法,他跟老两口开玩笑,问他们当初怎么没再要一个孩子,生个接班人出来。

  接管企业的第五年,廖瑞言高薪聘请了一位职业经理人,他的摩托车俱乐部早已转交给圈里的哥们儿,除了那家还在经营中的机车店,手头算是没活儿了。

  于是他给自己放了个长假,出国散心。

  2012年,钢贸危机爆发了。传统行业从巅峰到衰落仿佛只是一瞬间,大量钢贸商倒闭,随着国家对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发布的政策,银行对钢贸公司的抽贷,以及市场的终端需求低迷,钢材价格一库下跌,价格的持续下跌成为了引爆钢贸危机的导火索。

  廖家的钢贸企业规模虽大,说没影响那是不可能的,廖瑞言思考起未来的发展,这个行业的市场就这么大,也没什么增长空间,转型的可能几乎为0。

  虽说吃穿不愁,但他还是另辟天地,开了一家传媒公司。

  如今这家传媒公司,成了戴航每日必来的打卡地点。

  姚彤趴在桌上玩手机,她看了一眼手机右上角的时间。

  都快十二点了,怎么还没到呢?明明平常十一点半就该到的嘛。

  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她放下手机抬起头,“你今儿怎么十二点才来,再晚些可就耽误我吃饭了。”

  “汤多炖了些时间,给耽搁了。”戴航把装着饭菜和汤的精致饭盒放在了前台的桌子上,“这春笋啊,必须小火慢炖。”

  “真够贴心的哈。”姚彤羡慕,“要是有个帅哥天天这么给我送饭,还一天两顿,我就非他不嫁,给他生三个孩子!”

  “我操。”戴航调侃,“你这是爱啊还是恨啊?生仨?要不生个足球队得了。”

  “行呀!只要他像廖总那么有魅力,别说一个足球队,俩都成!”

  “嘿,我说你够了啊!”

  “开个玩笑嘛,瞧给你急的!”姚彤拿起昨天中午的饭盒递给戴航,“给你,我先去送饭了。”

  “好嘞,那我先走了。”戴航说完提着饭盒走了。

  真是可惜了,怎么长得帅的都在搞基?

  姚彤一边感叹一边敲开了老总办公室的门,她将饭盒放到沙发那儿的茶几上,主动解释了情况。

  “廖总,今儿这汤炖的时间有些久,所以才耽搁了。”

  廖瑞言放松地靠在舒适的办公椅上闭目养神,听到说话声才睁开眼,“知道了,你出去吧。”

  “好。”姚彤摆好餐具,带上门离开了。

  廖瑞言起身走过去,还未靠近就闻到了饭菜香。他拿起桌上的白瓷勺尝了一口那碗汤白汁浓的腌笃鲜,是他喜欢的味儿。

  戴航那小子,真是把自己爱吃爱喝的,给打听得一清二楚。

  最近老太太隔三差五就得给他来一通电话。

  除了开头的日常关心,剩下的全是对于戴航的夸奖,说这孩子如何如何贴心,不光贴心,还聪明,做饭一学就会。下班了还总过去陪她,胜过自己这个亲儿子。

  临到挂电话时,老太太总要问上一句:“儿子,小航不是挺好的吗?”

  起初廖瑞言还会敷衍几句。

  嗯,挺好的。还成,可以。毕竟是您干儿子,能不好吗?确实挺聪明的。

  后来他没再敷衍,因为老太太不再提这茬了。

  ----

  「随着国家对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发布的政策,银行对钢贸公司的抽贷,以及市场的终端需求低迷,钢材价格一库下跌,价格的持续下跌成为了引爆钢贸危机的导火索。」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