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盘点历史,昏君社死>第109章 黑料重重

  贞观一朝的大臣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这一期的盘点未免也太刺激了。

  无论是女帝篡唐,还是太子谋反,在这两个爆炸般的消息面前,即便是未来晋王疑似与女帝关系特殊都难以抢到头条新闻。

  尤其是太子李承乾未来居然谋反被废,这个消息简直震撼了全大唐。休假中的大臣都坐不住了,不约而同向着皇宫的方向狂奔,一路上无数的乱码在他们心中狂闪。

  接下来该怎么做?这个太子还能不能要了?是该替太子说话,还是该请求处罚太子?一旦太子被废,朝廷上恐怕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要不要趁机更进一步呢?太子乃一国储君,如今却出了问题,大唐江山又要交到谁手中?似乎不太靠谱的晋王吗?会不会有人借机生事?陛下又是怎么想的?大唐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

  数不清的问题在每一个人心中浮现,在前往皇宫觐见李世民之前,他们要先一步在心中得出一个大略的答案,尤其是明确站队方向,究竟是扳倒太子还是扶他一把,是毫不留情打压晋王还是提前对他投资。

  相较于这些大臣还有心思思考站队问题,被水镜明确点名跟随太子谋反的人已经傻了。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有一个算一个,都行动起来。

  ——当然不是狗急跳墙提前造反什么的。那简直就是故意带全家一起奔赴火葬场。

  ——而是迅速滑跪,第一时间去请罪。

  已经当上一家之主的,第一时间把全家整整齐齐召集到一起,命令他们老实待在家里哪里都不许去,然后收拾好自己孤身奔赴皇宫,低头认罪等待皇帝的审判。

  尚未当上家主的,直接被家主召唤过去,家法伺候完就被五花大绑送走,交给国法审判,家主本人则马不停蹄进皇宫请罪。

  ——比如杜荷,比如杜荷,再比如杜荷。

  贞观之初,尚未过世的杜如晦差点就被这个不孝子气得当场过世。他自认也算是个聪明人,却不知怎么会生出这样的蠢货。当初他跟随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那是因为李世民有着李渊和李建成都难以企及的资本。就问太子李承乾有什么资本东施效颦?他的一切都来自于天子,一旦失去天子的爱重,他还不如李建成呢!

  杜荷选他不就是带着全家都不想活了吗?

  想起这件破事,杜如晦那个气啊。

  向来儒雅的宰相当即暴走,把儿L子噼里啪啦一一顿抽,然后反手大义灭亲举报儿L子给他扔进了牢里,就急忙奔赴皇宫请罪。

  李世民当然不会怪罪为大店操劳一生的丞相,更何况,从水镜中播放的内容来看,杜荷谋反之时杜如晦早已去世,倘若他还活着,也不至于放任儿L子干出这种蠢事。

  非但没有怪罪,他还生出几分同病相怜。

  同样都是被不孝子气得血压飙升的老父亲,这对君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bushi),相知相得的君臣二人难得在他们并不希望的事情上再一次相知相得,就连他们的心声都出现了同步:

  “糊涂啊,我怎么会生出这么个逆子!”

  尽管杜如晦再二请罪,但治罪当然是不可能治罪的,李世民就不是那样的人。

  鉴于杜如晦如今本就有病在身,被儿L子一气只怕要病上加病,李世民甚至还反过来安慰他:“大丈夫难免妻不贤子不孝……咳,朕是说,连始皇帝都会生出胡亥那样的劣子,大丈夫难免有几个不孝子孙,朕亦不至于因尚未发生之事而断罪,克明勿要为不孝子心烦,当以保重身体为要,这大唐还离不开你,朕也离不开你!”

  杜如晦顿时感动得眼圈泛红,被李世民握住的双手紧紧反握回去,真情实感地道了一声:“圣明无过陛下,臣万死难报……”

  李世民笑了一声:“不必万死,只要你好好养好身体,就是对朕最大的回报。”

  建设大唐,怎能少得了打工人的努力?杜如晦的病逝,何尝不是整个大唐的损失?

  李世民真情实感的一席话顿时让杜如晦更感动了,后者心中的忧虑一扫而空,此时唯一的念头就是回家继续好好教训儿L子。

  而唐太宗李世民的忧虑却没能打消,反而随着群臣接连到来,在大臣们各执一词的争吵声中,像充气的气球一般继续膨胀。

  ——杜如晦只是一个儿L子谋反了,他面临的可是嫡长子谋反,嫡次子与兄长手足相残,嫡幼子疑似与后妃不清不楚……后宫的一介小小才人将来还篡唐当了女帝呢!

  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凑合在一起,区区一个太子谋反,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千百年来,太子谋反是什么稀奇事吗?

  ……嗯,这样一想,似乎就能暂时保持住心平气和了呢(才怪)。

  一想到他们大唐的家事如今被曝光到历朝历代无数平行时空,李世民就感到社死。

  然而盘点并不会因李世民不想就中止,顶多只是因为武则天才是主角而没有对李承乾二兄弟夺嫡之事进一步深入探讨——

  庄重的礼乐声中,李治获封为新的太子。

  画面再度一转,喜庆的音乐已经变得悲凉,宛若一个航拍镜头从天空中高高俯瞰着大唐帝都长安,从宫城内外到长安街头宫,大片刺眼的雪白彰显着葬礼的隆重。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时年22岁的李治顺利即位为天子。】

  【他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人事任命。从前就在东宫挂职的于志宁、张行、高季辅、许敬宗成为了新任天子第一批任命的中央官员,除了许敬宗担任礼部尚书,另外二人不是侍中就是中书令,都称得上要职,且分别在门下省和中书省担任一把手。至于李世民临终所托的辅政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二人,则是在从前的太子班子安排好之后,才获得皇帝的任命。微妙的先后顺序就能看出李治微妙的态度。】

  水镜之外,李世民的表情也变得微妙。

  站在上帝视角,他自然一眼就看出了李治的心思,倒也并不觉得哪里不对,古来但凡帝王都不愿受到他人压制,除非甘当傀儡或者一心享乐,因此,李治想要独揽大权很正常,提防辅政大臣也合情合理。

  只不过——

  “……还是太年轻了,也太早了。”

  过个几年羽翼丰满再收回大权也不迟啊!

  李世民对他亲手为儿L子挑选出的辅政大臣当然是绝对信任的,绝不相信他们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在他看来,以李治的年龄完全不用着急,有经验更丰富的长孙无忌等人从旁辅佐,完全可以通过学习和历练提升他的政治水平,直到彻底君临天下。

  不过李世民对儿L子的表现还是以赞赏居多,尽管这个儿L子似乎并不像他以为的那么乖巧听话,温顺柔弱,不仅在老父亲生前就与后妃有所牵扯,更是在刚刚登基就开始图谋从他留下的辅政大臣手中夺权。

  可相较于令他失望的李承乾和李泰,这样的李治,才是更合格的储君人选。

  这让他看向嫡幼子的眼神不免意外又惊喜。而年幼的李治只是“迷茫又无措”地站在原地,好奇地望着水境之中的一幕幕,看上去仿佛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宝宝。

  【或许在李世民看来,李治还年轻,需要大臣辅佐,但在君临天下的李治眼中,位高权重的长孙无忌等人却那样刺眼。独属于他的皇权绝不能被任何一个人分走!】

  【尽管心中有所忌惮,可此时的前朝并非他的一言堂,刚登基的年轻天子自然不可能一脚踢开辅政大臣,只能徐徐图之。】

  【天子的烦闷无人得知也无处可诉,这份烦闷又何尝不令万千人羡慕?初登大宝的李治忙着掌握皇权,忙着迎接前朝后宫的恭维讨好,他意气风发俯瞰人间,早已忘却深宫寂寞时曾有过的一夕欢好。】

  【——在冰冷压抑的宫廷中,曾经有一个人带给身为储君的他久违的放松。即便违背了世所公认的伦理纲常,但唯有在这个人面前,他才能暂时露出隐藏的本性。】

  【但那时的他是帝王之下必须循规蹈矩的太子,所以那个人的存在是特殊的。现在的他已是万人之上的天子,不需要再压抑自我,也就不再需要所谓的放松。即便她曾经带给他难得的快乐,他却不可能为了她罔顾礼法,将先帝的妃子迎入宫廷。】

  轻缓低柔的背景音乐中,镜中人话风一转,而水镜之中的画面也在瞬间切换。

  恢宏华丽的皇宫消失在四散的云雾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古朴庄严的寺庙。

  宝刹高耸,寺庙中比丘尼往来如云。

  镜头在寺庙中不断游走,最终定格在一个身穿素衣,容颜妩媚的女子身上。

  方才还对儿L子满是欣赏的李世民顿时黑了脸,总觉得接下来的内容绝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只能怀着微妙的心情看下去——

  【于是,被他抛之脑后的那个人,只能与唐太宗的其他嫔妃一起被送入感业寺,成为了寺中无数比丘尼之中的普通一员。】

  【换作是其他人,或许就认命了。】

  【但武则天并没有认命。】

  【——她是被选入宫时能笑着说出“见天子庸知非福”的女子;是在后宫失宠便甘冒奇险搭上太子的女子;这样的她,又怎会因为一时的小小挫折就认命服输?】

  武则天一出场,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这可是华夏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帝,尽管他们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但只是想想都知道其中的难度,无论是对其崇敬仰慕,还是厌恶敌视,都不得不心生好奇。

  哪怕是无比反感牝鸡司晨的老学究,都控制不住想看看武则天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而平行时空崇拜武则天的女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欢呼起来:“是啊!她可是女帝武则天,没有任何困难能让她屈服!”

  “则天大圣皇帝以女子之身称帝,实乃开天辟地之事,种种艰辛之处岂足为世人道,感业寺不过是其中一道坎而已。”

  也有人情不自禁叹息起来:“如今才知女帝之难,当真每一步都是刀山火海……”

  大唐之前的历朝历代平行时空,如秦皇汉武等帝王,尽管也因为武则天女子称帝大为震撼,但终究与他们没有利益相关,因此心平气和,以看待未来帝王的眼光看武则天,便能看出她身上确实有诸多优点。

  “只坚忍一条,武则天便胜过无数须眉。”而高后吕雉更是击节赞叹,“百折不挠,不择手段,这才是成大事的人!”

  听到她如此盛情夸赞,又见吕雉眼睛都在发亮,汉高祖刘邦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的皇后已经够彪悍了,该不会还想学武则天,将来来一个女主登基吧?

  尽管苦恼,但刘邦还真没太好的办法。现在他活着倒也无妨,一旦他去世,吕雉还不是为所欲为?九泉之下的他又能如何?

  说来说去都怪刘盈这个太子太废物了!

  没有吕雉这个太后,压不住诸侯和朝臣。但一旦太后有什么心思,他也压不住。

  又不能废后,刘邦还能怎么办?还不是只能装糊涂,希望皇后将来别做得太过分。

  日常嫌弃完儿L子,刘邦选择摆烂。

  而此时的水镜中,武则天就要起飞。

  【永徽二年,服丧期满的李治来到感业寺,武则天终于等到了属于她的机会。】

  所有人眼睁睁看着李治来到感业寺,终于等到机会的武则天抓紧时机出现在李治面前,看到眼前这个一身尼姑打扮,清减不掩貌美的女子,触碰到她那仿佛能融化帝王铁石心肠的目光,李治为之动容。

  他又想起了两人从前的美好时光。

  但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纲常伦理的大坝。

  此时,水镜中传出哀怨凄婉的女声。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是一首武则天亲手所写的情诗。据后世推断,此时大概成就于她身处感业寺之时,那么赠诗的对象自然就一目了然。】

  【美人情深意重,谁人能够辜负?】

  【至少唐高宗李治是做不到的。】

  【就这样,本该在感业寺终了此生的武则天迎来了命运中最大的转机——她被重新召入宫中,成为了天子李治的昭仪。】

  【当然了,李治本来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谁让他有一个积极助攻的皇后呢?王皇后为了与受宠的萧淑妃抗衡,不知怎么便想出了这一记昏招,将武则天引为外援招入宫中,李治当然是欣然笑纳啦!】

  好家伙,居然还能有这样的操作?

  汉武帝刘彻震惊了,他啧啧称奇:“朕当初怎么就没有这么善解人意的皇后呢?”

  贞观年间,清醒过来的长孙皇后默默看着这一幕,不敢相信未来的儿L媳竟这样蠢。

  “开门揖盗,引狼入室,不外如此!”

  虽然被剧透的大家都知道武则天肯定有机会再次入宫,但知道归知道,真正看到她实现这个目标,依旧让众人为之侧目。

  说实话,哪怕她最后没有当上女帝。只凭她明明是先帝的才人,在先帝死后都还能绝地翻盘,跨越重重障碍,重新入宫成为新帝妃子,就不得不令人心生敬佩。

  那些思想尚未觉醒、依旧以嫁一个厉害相公为目标的女子,都不得不表示佩服。

  而历朝历代的后宫嫔妃尤为激动。

  不说政治能力,就这份笼络帝心的手段,她们但凡学会几分,还不是宠冠后宫?

  舍本逐末的她们看得更加认真了。

  【从先帝的才人变成新帝的昭仪,武则天的存在不知碍了前朝后宫多少人的眼。但她并不在乎。这些年沉浮的经历让她明白,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唯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才是决定她命运的根本,掌握了权力,就在一定范围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而后宫嫔妃的权力来自天子的宠爱。】

  【所以,她要争,要斗,要继续向前,获得天子更多的宠爱,夺得更多的权力!】

  【于是,武则天开始后宫升级打怪之旅,拦在她面前的便是萧淑妃和王皇后。】

  【而她理所当然取得了胜利。】

  【作为华夏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帝,武则天的名声早就在后世文人的抹黑中妖魔化,其中,她的后宫升级打怪之旅,正是被文人妖魔化最严重的内容,其中种种洗脑故事让她残忍狠辣的名声流传千年。】

  平行时空,早已登基称帝的武则天默默望着水镜中的一幕幕,听到文人编排她的黑料,她露出一个不出所料的平静微笑。

  这种事她早有所料,反正她当上天子是既定事实,无能狂怒的男人也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对付她了,武则天表示无所畏惧。

  下一秒,传入耳边的声音让武则天无所畏惧的表情凝固了。她万万没有想到,某些人无耻起来,节操之低,超乎想象——

  【譬如说,扼杀亲女。】

  【《新唐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后来又经过《资治通鉴》活灵活现的描绘,以及历代民间野史与小说的演绎,千年后甚至被编入剧本,在无数人面前上映。】

  【据说武则天生下了一个女儿L,王皇后前往看望,逗弄小公主,王皇后离开后,武则天悄悄掐死公主,等李治来看女儿L,她却假装不知,一脸开心地和李治一起看女儿L,迎接他们的便是冰冷的尸体。武则天开始演戏,先是惊问宫人怎么回事,宫人很配合地告诉他们:刚才王皇后来过。这下子,真相明了:肯定是狠辣的皇后杀害了小公主!在武则天的悲泣声中,李治勃然大怒,而王皇后的自辩却无人理会,从此,王皇后彻底失宠,又在武则天的算计下一步步被废。】

  【——怎么说呢?看完这个故事,我只能佩服宋朝人的想象力与神通广大。唐朝宫廷中发生的事隔着几百年都知道,就连细节都栩栩如生,不知道的还以为武则天杀死公主之时,这群史官就藏在旁边偷偷看呢!】

  【偏偏这样的故事却流传了千百年,到后世几乎是人尽皆知,都信以为真。】

  【然而,编撰于唐德宗时期的《唐会要》上记载却很简单:“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

  【——这意思就很明白了,公主的死因是暴卒,在古代社会,一个小婴孩意外夭折很正常,武则天只是借题发挥,趁机诬陷王皇后而已,这属于宫斗的常用手段。】

  【至于武则天杀女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起初是《旧唐书》,史官并非在史料中记载这件事,只是在最后发表观点的时候,根据他个人的浅薄认知,揣测武则天通过主动害死自己的女儿L扳倒了王皇后。而等到一百多年后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出现,这个揣测就被拓展成言之凿凿的事实。】

  【除了杀女之外,还有杀子之说。】

  【且不说武则天登基之后的事迹,只说唐高宗李治还活着的时候,武则天和李治所生的太子李弘,在《新唐书》中同样言之凿凿,称他是被武则天所害,只因他维护了萧淑妃所生、在宫中久未出嫁的两位公主。看到这里,只想问一句:莫非唐高宗李治是个傀儡不成?皇帝还活着,皇后竟然能逼死太子?除了唐高宗李治已经被武则天架空,我想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释。倘若真是如此,除了高呼一声武则天666,那还能说什么呢?】

  【相比之下,《旧唐书》的记载就很简单:太子李弘的死因就是普通的病逝。唐高宗李治的圣旨上写得明明白白:“……及腠理微和,将逊于位,而弘天资仁厚,孝心纯确,既承朕命,掩欻不言,因兹感结,旧疾增甚。”】

  镜中人的声音极度辛辣与讽刺,让许多文人都忍不住面红耳赤。

  【旧疾两个字,后世的史官不会不认得吧?除非是文盲,否则实在难以理解他们为何会编排出李弘被武则天所害这件事。】

  【凡此种种,妖魔化武则天的黑料不胜枚举,以至于连后人都难辨真假。随着时间过去,不知不觉中,唐高宗李治变成了受妇人辖制的懦弱帝王,武则天变成了残忍狠毒的千古妖后,就连那些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都被史官演绎成红颜祸水一笑倾国之事。】

  【那么,更加接近的真相是什么呢?】

  【武则天又是如何一路披荆斩棘,踏着无数敌人的尸骨,登上那至尊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