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都市情感>云上小农场>第二十一章

  两人吃完烧烤收拾好东西已经很晚了。

  霍贾觉着付明熙这么晚回去打扰阿嬷睡觉也不好,便留他在农场住下。

  付明熙醉意上头,欣然应下。

  他借了霍贾的衣物去冲澡,出来是已经是睡眼惺忪,大了一圈的白色老头衫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头发也湿着,乱糟糟的。

  霍贾酒量比他好,这几天也经常熬夜,所以半夜还精神着。

  见付明熙头发还没干,但已经眼皮打架,于是让付明熙坐在床沿,把风扇拖了过来对着付明熙吹:“我没吹风机,你就对着风扇把头发吹干吧。”

  他是寸头,拿毛巾一擦就干,根本用不上吹风机。

  洗完澡出来,霍贾看着已经四仰八叉摔靠在床边的付明熙,上前摸了把他的柔软黑发——冰冰凉,还带着湿。

  “好像……用冷风吹头不太好吧……”

  霍贾后知后觉,连忙上网查了。

  白大褂严肃头像的医生在页面上着重标红:面瘫、偏头痛、身体局部降温。

  “……”

  霍贾大惊失色,连忙拽过毛巾,揪起付明熙,手动为他擦干头发。

  付明熙梦中被打扰,睁开朦胧睡眼,声音含糊低哑:“在干什么?”

  “没事。”霍贾看他被吵醒后睁开的眼中的红血丝,于心不忍,“我给你挪个位置,你睡吧。”

  “哦……”付明熙嘟囔着又闭上了眼。

  霍贾关了顶灯,只留一盏台灯。

  他伸直腿,把付明熙的脑袋靠在自己大腿上,然后毛巾裹了一圈,小心翼翼地擦着。

  头发好软……

  霍贾想起了别墅里的猫。

  他的弟弟养了一只猫,是什么猫他也没记住,银白色毛和蔚蓝眼睛,体态优美。

  霍贾偶尔回去吃饭,那只猫就会自来熟的凑到他边上,用身体蹭着他,然后跳起,趴在他边上沙发。

  小心伸手,大手抚着猫咪顺滑皮毛,从脑袋过脖颈再到背,猫咪舒服地眯起了眼,呼噜呼噜响。

  小孩子在边上看着,羡慕极了:“你怎么做的?他平时都不爱让我摸。”

  怎么做?

  霍贾摇摇头:“我不知道。”

  “嗯……”

  霍贾一用力,失手拽疼了付明熙。

  付明熙闭着眼皱眉哼哼。

  好像猫在呼噜……

  霍贾连忙顺毛。

  付明熙的眉眼这才舒展。

  见头发差不多擦干,霍贾放了毛巾,轻柔地搬起付明熙脑袋,移开自己的腿,给他垫了枕头。然后关了灯,自己换了个方向睡。

  一夜好梦。

  付明熙醒的时候霍贾还在睡,明明很大只,却蜷成一团,是很没有安全感的姿势。他隐隐约约想起睡着的时候霍贾给他擦干了头,不由莞尔,起身洗漱。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付明熙和霍贾一直在与周源源保持紧密的沟通。

  源远流长(周源源):王霖把大略的设计图给我了,这是我根据他的图做的具体规划的内部设计。你们有没有什么意见?我们开个会议室聊。

  源远流长(周源源):[压缩文件]

  王霖通过设备测绘了农场地形,然后制作了3D地形图。他将数据一式两份,分别传给了周源源和付明熙。

  周源源发过来的是建模后的农场,但不是完全设计后的,只是大致各样设备摆放。

  最外圈是大棚,而取消大棚显示,就能看见内部。

  水培草莓,横着一共有五十五排,而利用架空高度,竖着一共三排,每排之间空隙则是会根据陈卫国提供的草莓种植要点设计。每排都安装了水肥监测传感器与滴灌设备。传感器数据汇总实时转达到大棚入口显示屏,同时控制滴灌设备精确调整水量与微量元素肥料。

  大棚的最顶部,则是由机械控制的移苗和精细监测装置,通过网络命令下达,与自动化垂直升降设备定位种苗,对其精细检测和控制。

  同时,全方位的近红外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检测,上传环境控制系统进行调整。同时近红外遥感图像通过机器学习识别病虫害,及时上报。

  “最后采摘是用什么设备采摘的?”付明熙问。

  周源源答道:“顶部移苗设备,将移苗机械头改为采摘头,配合近红外遥感图像采摘。这是我们的课题项目,虽然还没用在草莓上,但是试过了苹果,精准度达到了97.5%,比人工采摘的损耗低。”

  “苹果的体积比草莓大。”付明熙指出了关键点,“机械操作的精度要求会比较低。”

  “确实也有这个原因。”周源源坦然回道,“我个人拿单株的草莓试过了,96%的采摘成功率,但在大棚密集植株中的效果如何,这还是个未知数。”

  霍贾停下了轻轻敲着桌面的食指,问:“效率和投入呢?”

  “从我们之前苹果的项目看,由于能够24小时工作,和两班倒工作24小时的工人相比,费用其实是会更少的——但你们是初期,由于需要投入设备建设,实际上初步建设的费用会被人工农场多,如果农场能够继续做下去,第二季度的费用绝对比人工农场少上很多。”

  “钱不是问题。”霍贾道,“之前苹果项目的账单能提供吗?我和明熙查过了,前面那部分各种作物都有应用,可以运行,但是最后采摘的那一部分还需要考虑。”

  “行。”周源源道,“我去问问。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够考虑增加这个设备,或者我可以申请资金补贴,到时候如果效果不好再换成人工,不会有损失的。”

  线上会议挂断。

  “就算没有苹果项目的报账,我也考虑用采摘设备——你觉得呢?”

  霍贾问。

  “我也支持。”

  付明熙打开了自己的电脑,这是他抽空回h市拿回来的,还有他那堆diy设备。

  “你看这一篇。”

  付明熙点开的是一年前在《农业学报》刊登的论文,一篇围绕智慧农业中的采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类似的苹果采摘国内去年就有了应用,只不过是独立的机器人采摘,并没有与移苗机械结合。”

  “这里已经能够达到99%的采摘成功率,而且我刚刚查了苹果的项目,他们和这个团队存在合作,两个月也发了一篇对于将自动化应用于甜瓜采摘的文章。”

  “甜瓜因为颜色接近茎叶,体积大不容易转移问题更难采摘,但在大棚瓜田的背景下也有90%的成功率——我觉得现今草莓的应用成功率应该不会低与90%,可以试试。”

  两人同意,而次日周源源也传来了苹果项目的账目。

  “和我的预期计算差不多。”霍贾指着各项支出道,“他们用了两年回本,我们也需要三季。”

  在联系陈卫国之前,霍贾就找了L省草莓项目的运营负责人,与他沟通后,得到了财务报告。通过报告进行反推,估算了云上小农场大致需要的资金支出与收入。

  “如果补贴申请顺利,两季就能盈利。”霍贾补充道,“我们来谈谈关于周源源入股的事情吧。”

  “我不反对。”付明熙道,“我觉得如果她投钱投入时间创业,会尽心尽力,不好说能不能帮上,但起码不会坑我们。”

  “等闲变却故人心。”霍贾垂下眼,手指摩挲着文件封皮,“你说的没错,起码我们需要她的帮助,我们必须得建立信任,她的加入能稳定这种信任关系。”

  确定了项目设备,付明熙给周源源打去了电话。

  “怎么样?你们最后决定选择哪种方案?”

  电话那头,周源源直爽声线随电流波动。

  “我们同意了。”付明熙道,“同意你的项目。”

  还没等周源源高兴庆祝,他又抛下了更大的惊喜。

  “另外。”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创业计划。”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