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公主娘子晚上见>第58章

  小娥和蓝陌都睁着好奇的眼睛看段泠歌。公主这样冷清少言的人, 平时几乎不怎么闲聊谈笑,现在居然主动让她们看信纸上的字,真的和平常很不一样。

  段泠歌轻声问:“像不像?”

  蓝陌老实地说:“自然是比公主的字差天与地。不过咋一眼看过去, 确实有点像, 应是模仿了公主的字写的。”

  就,看多了夏世子那笔锋全无, 完全是照葫芦画瓢画上去的斗大的字, 突然在信纸中间出现了三个整齐的大字,就很显眼。

  “嗯。”段泠歌点头抿唇一笑,“模仿得有几分像了,看来下点功夫还是可以写好的。”

  于是段泠歌吩咐:“蓝陌去书房为我拿一册空白宣纸本过来。还有把我案头的一叠手书拿过来。”

  “是。公主稍候。”蓝陌说完就快步去取东西去了。

  空白宣纸本是装订成册封上了厚纸封面的记事本,平日用来记事、抄写古籍或是供文人们用于著书立作。段泠歌拿到了空白宣纸本以后,拿了一支玉质狼毫的屏笔, 开始一笔一划地在上面写起来。

  段泠歌写得很慢, 每一笔每一划都平稳到位, 字体端正干净。她写的是大楷字,每个字大约两寸见方, 一页空白宣纸本不过分两行写得八个字。

  小娥凑前去看, 只见一个一个字漂亮优雅看上去十分赏心悦目, 小娥忍不住赞叹:“公主的字真好看,蓝陌你也过来一起看看呀。不过为何写这些字。”

  公主写的这些字,都是些常用的字, 而且一页纸八个字完全没有联系,不成词句, 仔细一看, 竟然还有不少是没见过的字, 就是驸马写的那些。小娥好像有点明白了, 她给蓝陌递了个眼色,接着用银铃般的声音娇笑着问:“公主在干嘛呢?”

  段泠歌说:“这些都是惯常用的字。写成字帖,送过去让她临摹练字。”

  原来是在为那痴儿写字帖呢,难怪写得如此细心端正,而且是让初学写字的孩童用的那种大楷字呢。小娥娇声道:“公主竟如此劳心、亲力书写。公主对驸马真细心在意。”

  段泠歌笔锋一顿,似乎也反应过来。她暗暗咬唇,刻意冷淡的声音透着骄傲矜持的语调,蹙眉嗔道:“乱说什么?我才没有。我就是不想自己看信看得难受。”

  “是。”小娥福身,忍不住捂嘴笑了,拼命给蓝陌使眼色。噫,公主好傲娇,好嘴硬啊!

  “再笑。”段泠歌瞪她。

  “婢子只是笑,公主说她像猴儿,夫子教她写字她百般不愿意,尽顾着逃学。如果当日换了公主亲自教她,何至于此?恐怕她就要日日往公主房里跑了。”小娥笑。

  说,说什么往公主房里跑。段泠歌和小娥只是在一旁笑,她们都没注意反倒是蓝陌的脸红透了,那夜夏世子在公主房里,她半夜巡夜的时候见窗户大开着还以为有贼人侵扰,却是不其然看见夏世子横抱起公主进了纱帐的情景。

  她还不知道,女子间……竟真的可以。脑海里闪过的那禁忌却美得屏息的画面让蓝陌红着脸赶忙把公主书房里的手书拿出来放在书桌上:“公主这是您的手书,”

  原来段泠歌的书桌上有一叠她从夏旅思家书中摘抄下来的字,都是些夏旅思一个人用的字。现在段泠歌一个一个地写成大楷字收录在字帖里。

  这日午后这一写,段泠歌在水榭里一直写到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落在她平直的肩头象牙白色的丝裙上,落在她长长的发上,落在她美丽动人的侧颜上。美得如蓬莱仙境中的仙子。

  -------------------------------------

  六日后,夏旅思收到了段泠歌送来的漆匣。这个漆匣最先是写信函十分讲究的娇贵公主送过来的,她刚开始回信的时候每天一只一共送了十只正好够送信路途中十日的循环。所有同款漆匣的锁都是锁匠特制,用同一把钥匙便可打开,特制的铜钥匙一共两把,一把在段泠歌手里,一把在夏旅思手里。

  两人就通过这匣子,每天互相传送着书信。夏旅思会把她每天在江州做了什么,一股脑地在晚上写下来,大部分是絮絮叨叨的今天做了什么事的流水账,还有一些她的见闻,或是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夏旅思也写得下去,这种日记似的家书,她每天乐此不疲,一日不落。夏旅思有时候笑着想,最妙的还要数段泠歌的耐性,每天收到,她每天都第一时间看了,然后每天在最后一页写上“已阅”,再一刻不耽搁地送回来。

  别问夏旅思是怎么知道的,以前驾轻就熟的刑事侦查技术,现在都让她用来侦查她老婆了呀。送回来的纸张每次都会有一些细碎的折痕,这说明段泠歌习惯一整叠信纸拿在手上仔细看,宣纸比较大,层叠在一起看的时候,会出现这种细碎的折痕。

  而每次夏旅思算日子,一封家书一来一回的时间可以判断段泠歌每次都是要求信一到昭理城就以极快的速度送到了她面前,而她看完以后,会马上回复,并且会嘱咐信使立刻出发送到江州来。

  每次回信就只有面无表情的“已阅”二字,可是却又每天都看,而且每天都加紧寄回,这冷傲的公主姐姐的行事方式,也真是高傲,可又高傲得毫不违和,真是独一份了!

  夏旅思抿嘴偷笑,手捧漆匣,不过她一拿到就觉得比平常重许多,拿来钥匙一打开一看,竟然有本书。翻开书页,那端正清雅的字体写得像现代的印刷品一样完美无瑕、规整整齐。仔细一看,竟然还有她在信里写的简体字,夏旅思瞬间明白了,这哪是什么印刷品,这是段泠歌亲手写的字帖呀。

  夏旅思当下取来了宣纸把第一页的八个字写了一遍。不过一写起来,夏旅思就发现:脑子说“会了”,手说“不会”。那八个飘逸漂亮的字,一看就会,一写就废。于是这天下午夏旅思不让任何人打扰她,和第一页的八个字杠上了,练习了一下午,终于写出了八个看起来比较像样的字。

  于是她开始笑眯眯地给段泠歌写家书:公主老婆,人家认真写字了,我写得好不好看?你快点夸我夸我一下!说句别的话,夸我一下嘛。还有你以前答应要教我写你的名字,怎么字帖里没有?你快写给我,不然你会肥的!

  小竹子这时在门口张望了一眼赶紧笑着跑过来:“世子,您写完家书了吗?”

  “写完了。怎么啦。”

  “是这样。西陵河在腾郡的溪源村决堤了,被淹的村庄有我们的农庄。”小竹子说。

  夏旅思一听大惊:“什么?西陵河决堤了,要命,你怎么不早跟我说!”

  “呃,你不是吩咐说您要练字写家书,任何人任何事不许打扰吗,我午后接到通报,就没敢通报。”

  “诶呀,还真是!那赶紧的,带上五十个禁卫兵现在就出发去决堤的溪源村。”夏旅思一说完转身就拿上她随身的牛皮双肩包准备要出门。

  小竹子跟在后面:“现在?现在天快黑了,这里过去溪源村整有三百里路,这么远的路你不准备准备就去了?”

  “有啥好准备的。不就一百五十公里,现在快马过去两个半时辰就到了,事情紧急还有什么可准备。”夏旅思不以为意,直接下了命令。

  “这这……”小竹子抓抓脑袋,世子的话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可是明明按常理来说 300里地就很远的地方了,咋被世子说的,好像就是随便出个城门似的简单呢?

  最诡异的是,在世子的影响下,他居然认同了三四百里地不远这个概念,嘤嘤嘤,以前他长这么大独自出过最远的门也不过就是从二百里之外的乡下家里来到昭理城而已。

  “世子真雷厉风行之人也。”小竹子啧啧感叹,赶紧去召集人手,准备东西去了。

  要说千年前的古人和夏旅思这个现代人比,有一个很大的观念不同,那就是对距离的观念。古人安土重迁,甚少自由流徙,交通工具基本靠步行,许多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出生的村庄或小镇,去一趟百里地之外的城镇就叫远行了,几百里的路途那便是极远的路途了。

  但是对于夏旅思这个现代人来说,一日夜开车来回上千公里也是常有的事,几个小时的飞机从大华夏从南飞到北不在话下。这个时代的人想象不到的域外世界,哪怕大洋之外的欧美国家,也不过是十几个小时飞机的事情。

  江州一洲之地,从江州城为中心走到下面个各个郡县最远不过四百多里地,换成公里只有两百多,因此去哪儿都不算远。

  因此她要求手下的农庄庄头们每二十日就要下到各个郡县她的农庄里去视察地里庄稼的情况和农人们劳作的情况。长期住在郡县里的那些庄头们,则必须每二十日要来柳园给她汇报情况。而农园里的收成,更是需要每日用快舟送到江州城来。

  众人们一开始都很惊讶,夏世子竟然让人这么频繁地出远门。然而跑多了几次以后才知道,她是认真的,几百里地在她眼里不算很远的距离。很多给她办事的庄头半年去州府江州城的次数,比这辈子去的次数还多了。

  夏旅思说做就做,带了小竹子和五十禁卫兵连夜出发赶往决堤的村庄。快马速度大约60至80里一小时,夏旅思跑了近三个时辰终于到了溪源村。这个溪源村顾名思义,是坐落在源头之畔的村庄,这个村庄坐落在横断山脉的开口处,背后是高不可逾越的崇山峻岭,西陵河从横断山脉高高的雪山顶上发源,流下来经过溪源村,形成西陵河。

  近十几日溪源村附近天有异象,连日降下暴雨,导致山谷中洪水泛滥,冲毁了堤坝。夏旅思到村庄附近几十里,已经是顶着倾盆暴雨前行。到了溪源村,在村口找了祠堂,夏旅思一行人席地而睡,打算将就一夜等到天明便去看堤坝的情况。

  夏旅思一算时辰,凌晨一两点,对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人来说,已经是极深夜,而她因为以前的职业习惯,越有任务在身的时候反而越清醒,一时睡不着了。然而就在这大雨倾盆的哗哗声中,夏旅思听见了隐隐约约,呜呜咽咽的哭声。

  是一个女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