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公主娘子晚上见>第51章

  夏旅思回到昭理城五日之后, 小竹子也回来了,随他来的还有江州城的货船,载满了谷物、山货特产、丝麻布匹, 还有一船船的瓜果蔬菜。

  夏旅思更忙了, 她忙着把瓜果蔬菜往有交情的大人的府上送去,忙着和昭理城的市监打好招呼, 把菜品投放到城中各市各坊的市面上去。别的东西也都在逐一安排潜在的买家。

  终于这天, 夏旅思敲锣打鼓,呼呼喝喝,安排了十几辆大牛车装满了东西,再安排了百十个挑夫挑着担子,然后带着小竹子要上丞相的府邸也就是她亲爹夏孟辅的家里去。

  浩浩荡荡的车队,嘿呦嘿呦的挑担子的声音, 从街头排到街尾, 从港口出发一路在昭理城的大街上招摇过市。

  小竹子和夏旅思骑马跟在牛车后面, 沿途看到几乎半个城的人都出来看热闹了,这排场搞的, 活像荣归故里了似的。小竹子不解地问:“世子, 您不是说忙得喘气也无暇, 怎么这么大动干戈地亲自给丞相送东西呢。”

  夏旅思笑笑:“拿了人家的江州,给亲爹送点东西总是要的。何况我送了这十几车,挑了这几十担子, 也有我的讲究的。”

  “送东西还有讲究,是怎么讲究?”小竹子问。

  夏旅思说:“无论古往今来, 民众的想法和社会上的潮流大致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凡此一种流行, 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吃穿用度都是上行下效的。比如古代人说的:楚王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齐王好紫衣, 国中无异色。”

  “我亲爹是南滇国的公卿第一人,如果来自我江州的东西,夏家在吃在用,那么别的公卿大人家也会效仿。大人们爱用的东西,城中别的富贵人家也会买来吃,再带动到城中百姓,再以国都为起点传到整个南滇国。这样不出几年,世人皆会以江州高质量的瓜果蔬菜为金贵。如此良性循环,不愁日后销路。”

  小竹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嘴巴张得鸡蛋大,感叹说:“世子您真神人也。”小竹子一顿溜须拍马夸完自家主子,然后又问:“可是这么一说来,您为什么不把这上行下效的主意直接上升到皇帝和长公主哪里去?绯烟阁的小娥姑娘和我说,您可是有好些天没去长公主那里问安了。”

  夏旅思只是半真半假地笑着说:“好家伙,当个商人,你敢把主意打到长公主和皇帝身上去,你有几个脑袋?”

  小竹子顿觉脖子一凉,赶紧缩了缩。

  夏旅思才轻描淡写地说:“进贡给长公主的贡品,兹事体大,一切皆需小心谨慎,不能为外人知道,明白吗?”

  为什么不能让别人从段泠歌身上上行下效?因为不行。既然明知有潜在用毒物暗杀段泠歌的人,就不能让外人知道江州的蔬菜秘密供给段泠歌,以防万一。

  “世子您第一次经商,就那么老练有天赋了,世子您真厉害。”小竹子竖起大拇指夸,“不过您回来省亲的,真忙得六亲不认,会不会被人说一身铜臭啊?”

  “一身铜臭?”夏旅思龇牙笑:“我倒想呢!我这次买铺子买房子,我定造的几条飞轮船还要付尾款,又把钱花光了。第一季收上来的这些农产品和谷子粮食再不卖出去,咱可就回江州的盘缠都凑不齐了。”

  小竹子挠头,艾玛,咱这世子好像守不住财的样子,忙碌了一季稻子才刚有了一笔钱财缓过劲来,这回来省亲一趟又给花光了!像世子这样子的,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败家媳妇啊……

  -------------------------------------

  于是这天晚膳时,段泠歌一反常态地命人设了宫宴,六部长官,三司使的亲眷们、千金们被请进宫来赴宴。这些人大多数夏旅思这次回来以后拜访过有过交情的人,段泠歌借此做了个顺水推舟,把大人们背后的亲眷邀过来。

  然而没想到的是,段泠歌吩咐小娥去请驸马来赴宴的时候,驸马再一次地没来。

  小娥回禀说:“是因为夏驸马今日回爹娘家省亲,被夏丞相和夫人留在府中用膳因而不能赴宴。”

  段泠歌听了冷面不语,手在案几下悄悄地捏住了裙角,这人,现在真就像那山里来的野猴儿一样了,成日不着家,不是等她来她不来,倒是请她来她都不来了,恼人!

  有见惯场面的官家夫人们赶紧打圆场:“可不是么,这件事真是全城尽知。夏驸马今儿一大早备了十几辆牛车,百十个挑夫带着各式礼品物产,去丞相府拜见爹娘去了。”

  “我等却也是知道的,听闻排场大着呢。既是凑巧回娘家省亲,她有约在先,也怪不得兼顾不了。”众人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无妨,本就是请众夫人姐妹们共赏夏景,我等自乐便是了。”段泠歌淡笑,优雅地挥挥手,示意奏乐起舞,似是全无受这等小插曲的影响。

  然而就在第二天,夏孟辅满面红光地去元极殿拜见了皇帝和段泠歌,夏孟辅今日带来的奏章是建议加征收一道交和税。就是全国内每个成年人无论男女,每年需上交规定数目的税金用于专门对外邦交、斡旋、连纵。

  段泠歌一看,下意识便是皱眉不允:“无端加赋,恐生民怨。”

  夏孟辅却义正辞严:“我南滇和北方战事已三年,久战而不决,十王爷拥兵自重危急帝位。臣这是一心为公主着想,必须准备有诚意的进贡,向东方大东国表以诚意,以期帮助,并从大东国购入兵器、粮草用品等。然则国库空虚,若不加赋,此事何时能成?殿下莫要因心软,因小失大。”

  这是夏孟辅一贯的主张。鉴于大东国势力乃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国,南滇在东边大国威压和北方游牧民族交战的夹缝中生存。夏孟辅一贯主张在政治上主动朝大东国靠近,缴纳朝贡,以期得到大东国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政治庇护。

  随夏孟辅一起来的内阁大臣们皆赞同他的决议,段泠歌无奈,只得同意暂且施行。段泠歌同意了以后,夏孟辅心情奇佳,竟然笑眯眯地主动和段泠歌拉起家常来:“公主殿下皇帝陛下,莫小看了这个政策,此法一出立竿见影,到时候北方必然对我们忌惮万分。这个奏章乃我昨夜心情甚好,乃至灵感大发,一气写就。”

  连段溪这个八岁的小儿都知道,加重税赋去实现他自己的政治抱负,夏丞相岂能没有夹带私活之嫌。段溪忍不住暗戳戳地调侃道:“不知丞相有何喜事,以至于能想出此等经天纬地之策。”

  夏孟辅也不生气,笑眯眯地说:“陛下有所不知,我儿昨日来省亲,老臣一看,我女儿亭亭玉立、貌美如花,加之气度不凡,睿智大气、才华横溢,实在非凡人。兼之我儿如此孝顺,公主看看我这身衣裳,就是我世子亲手为我设计,更别说她为我不远千里迢迢运送来许多美食好物,我自然是高兴非常。诶,我怎么和公主唠这些琐事,我儿如此孝顺,公主一定已经知晓。”

  这个老狐狸。段泠歌一听就没好气,夏丞相在段溪面前夸夏旅思的好,无非是想为日后“还妻于弟”的梦想做铺垫,而他是故意在她面前描述夏旅思对他有多孝顺的事情,就……分明是故意炫耀嘛!

  “驸马孝顺丞相,自是应该的。”段泠歌冷淡的语调听不出情绪。只得把气恼暗暗地强行压下,不气,不气,那是她亲爹,送些衣裳送些好吃的,本就是应该的。

  段泠歌背过身去,再也不肯说话,一边想着不气不气,一边全身散发着冷冷的气息。段溪一看阿姐冷冰冰的气质吓人,赶紧把那添油加醋的夏丞相以及一众大臣给挥退。然后径直拜别,躲到偏殿夫子的学堂里去练字去了。

  一直到了傍晚晚膳时分,段溪去绯烟阁拜见了段泠歌正要一起吃晚膳,菜刚上桌整有七八日不见人影的夏旅思风风火火地跑过来了。她一进绯烟阁的正厅,就笑着走向段泠歌,径直笑眯眯地扑在在段泠歌坐的矮几前面:“公主姐姐好久不见,昨天你设宴我不得空,今天我正好忙完就过来看看你。”

  “不合礼仪,需殿下安坐。”段泠歌缓声,让夏旅思按规矩坐好。

  在南滇国,公主和人一起吃饭,用的是分桌分食的规制,一人一张矮几,跽坐而食。从不会有人像夏旅思这样,一来就直接跪坐在段泠歌的案几前和她面对面而坐。

  可是夏旅思不管那么多,她就爱坐在段泠歌面前。“我不。殿下面离你那么远,我喜欢在这和你说话。咦你们吃饭了,用膳那么早。”

  夏旅思本想说天都没黑呢就吃饭了,没想到她仔细一看段泠歌的桌子上,马上忍不住皱眉了:“你怎么吃得还是这么粗简?”

  只见段泠歌的桌上,一盘葵菜,一盘肉片炒黄瓜,配上一釜炖羊肉,一道桂圆蒸鸡。再配上些姜葱佐料,油盐酱醋小碟,零零总总地摆了七八碟。然后再就是一道白面饼和一碗米饭了。

  这就是仅供吃饱的家常小菜的节奏,王公贵族哪个不是锦衣玉食,慈禧太后当年一餐饭得吃200两银子,段泠歌作为实际上的国君,这吃得实在是简单。

  夏旅思皱着眉,一边撇嘴嫌弃,一边伸手拈了肉片炒黄瓜里的肉来吃。

  “不可。”段泠歌轻轻打了一下夏旅思的手背,省得这人不讲规矩地用手来拈碟子里的菜吃。

  “诶唷。”夏旅思赶紧缩回手,碎碎念:“人家试试味道嘛,看着就不好吃,你怎么能吃得好。”

  就你这猴儿会说话,一来就嫌弃人家桌上的菜不好吃,谁听了能高兴。

  段泠歌看了她一眼,淡声说:“去繁就简,顺应时节,自然是比不上你送给夏丞相的山珍海味、四时珍馐。”

  “咦?公主老婆也知道我昨天给老头送东西去了?”夏旅思问。

  “我不知。你自该殷勤,与我何干。”段泠歌没好气地说。

  “诶这话说的……”夏旅思突然觉得想笑,哈哈,知道她往丞相府里送东西,傲娇公主是嫉妒吃醋了吗?就像两口子,她偷偷给爸妈家送点东西,给老婆知道了,老婆免不了埋汰几句。

  “你不高兴啦?你嫌我给老头送东西,没给你送吗?”夏旅思双眸一亮,贱兮兮地凑近:“老婆,你是不是吃人家醋的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