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公主娘子晚上见>第46章

  夏旅思因为收到了段泠歌的回信, 兴奋得乐颠颠地搓手手。江州和昭理城之间,一千五百多里地,在什么都很慢的古代, 相隔千里, 几乎是天涯各一方的代名词。

  夏旅思在现代生活了27年,从未像此刻一般觉得时空的距离竟然可以这么的遥远, 一封书信, 要相隔十八天,才能满足期待。

  她打开漆匣子,拿出里面的那张诺大的宣纸,然后夏旅思忍不住笑了起来。只见那张宣纸,是她写给段泠歌的“家书”中的最后一页。

  上面写着:公主老婆你要想我哟! 夏旅思

  而段泠歌的回信,只有两个漂亮端正的字:已阅

  这个又骄傲又威严的公主姐姐呀, 真正经八股得让人好笑又好气呀, 她那洋洋洒洒的家书, 段泠歌也当做事奏折了吗?

  竟然原信返还,只在上面御批了“已阅”两个字, 真……薄幸冷情得让人觉得又无奈又好笑呀!也就只有这种一国之主气势, 才能干得出这种事情来, 真段泠歌,傲娇得可爱,哈哈!

  夏旅思生性豁达, 从来不是会计算比较的人,她没有计算自己写了那么多段泠歌就回复两个字是否不对等, 她也没有比较她和段泠歌之间谁重视谁比较多。她捧着信纸看了几遍, 偷笑了一会, 索性又拿起笔来絮絮叨叨地给段泠歌写了一封信。

  可爱公主娘子, 展信好:我收到你送来的家书了。我给你送的一箱子家书原来你已经看完了呀,嘿嘿,第一次写家书,太久没写字了,手生疏了控制不住嘛。可是我到江州以后,每天都给你写一封家书,我练习了十八封家书以后,我现在觉得我写得挺好的,第一封写了五百张宣纸,我现在换了细细的狼毫笔,只需要十张纸就可以写完每天的家书了,赞。我以前的生活的地方有一句话叫做家书抵万金,你给我写了两个字,约等于两万金,公主娘子果然是举世绝伦美丽的旺妻之人!你要想我哟!夏旅思

  -------------------------------------

  段泠歌最近已经习惯了,早晨在元极殿宣见完前来议事的重臣以后,午时回到绯烟阁用过午膳,就会有信使加急把刚到昭理城的信件给呈到她的案前来。

  蓝陌为她呈上信匣子,小娥则乖巧地为她磨墨,小娥笑着说:“这夏驸马行事,每一桩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是结果却越发有趣了。”

  “怎么说。”段泠歌打开盒子拿出那折成一大叠的宣纸,一边展开,一边问小娥。

  “就比如说这家书。公主您也没能想到吧,她竟然每日都给您写一封。寻常人家一年寄上一封信已是难得,边关的军报尚且不会每日传来,这夏痴竟也不知是有多少话要对殿下说,日日写信之人,普天之下估计只有驸马对公主一人如此了。”

  段泠歌忍不住莞尔,轻扬唇角:“费时费力费钱财,日日通信,也真只有她做得。”

  小娥说得起劲了,更是一股脑地笑说:“还有驸马的衣局,就是在融秋宫最最东边角落那个小院里。元宵节那日,竟然开起来了。上新了许多的新衣裳,皆是应季的春装,融秋宫的宫娥们,清晨打开衣局的门,不多时便人声鼎沸,元宵节那日出门的公子、老爷、小姐、夫人们纷纷进了衣局,快把门槛都踏破了,每日热闹到宵禁十分才闭门呢。”

  “衣局?”段泠歌想起来,夏旅思和她说过什么产业化生产,什么前店后厂扩大生产规模之类听不懂的话。

  “可不是。裁缝铺子不鲜见,但是衣局倒是新鲜,琳琅满目的衣裳,几百件呢,看喜欢了就让宫娥们伺候着进雅间试衣裳,试好了,付清银两马上就可以穿走。宫娥们还能针对衣裳提供相应的装扮,配饰,还能敷上胭脂水粉,画上眉。进了驸马的衣局,不消一个时辰,出来便可踏青赏花,赴宴会友啦。”小娥说得乐颠颠的。

  段泠歌忍不住失笑着摇头:“这个夏旅思,胡闹还真闹出名堂来了。蓝陌可知道这事?元宵之日至今过去了也有半月,衣局还是热闹吗?”

  蓝陌实诚地点头:“嗯,热闹。飘纱衣局日日卖出百十件衣裳,昭理城中的小姐夫人们都在议论,什么时候衣局会把衣裳卖光,但是这衣局的衣衫总是源源不绝的来。因为夏世子在曲桥街买了个院子,改成制衣坊了,昭理城内手艺最好的几十个绣娘在里边日夜赶制时兴的漂亮衣裳。目前的衣裳只供官家小姐夫人和公子老爷们购买,听说日后还要在制衣坊的前院开一家把衣裳卖给普通百姓、富户们的平价衣局。呃,总之,女人们的衣裳……我也不知道为何能日日都有人要买。”

  小娥捂嘴笑:“怎地不能日日有人买。女人家的衣箱里,永远差一件衣裳。我现在细想想,莫怪乎公主殿下总说驸马是后山上的猴儿,她猴精着呢,她冬天时就雇了那么些绣娘裁制衣裳了,而且上次在衣局请客设宴席的时候就已经布置好衣局了,但是她没开张。她等到了天气暖和,春天时开张。”

  “小娥竟如此冰雪聪明、体察入微。那你说说那猴儿是怎么猴精,她是何意?”段泠歌饶有兴致地,索性把家书先放下了,听小娥说话。

  “哎呀,公主肯定知晓她的用意了,还让小娥说。公主又笑话小娥了!”小娥笑嗔着撒娇,但是还是忍不住继续说了:“冬天的衣裳又厚重又贵重,一年买不得几身。但是春装又轻薄又好看,春天又是踏春赏花的时节,男男女女们都需要穿戴一新郊游、探亲、访友。飘纱衣局一套衣裳几十两到一百多两银子不等,看起来昂贵,可官家老爷夫人、小姐少爷们才不在乎这个钱呢,可不是就得人人来买上几身新衣裳吗?出门的时候穿得体面漂亮,多好呀!”

  “莫说他们,换了是我呀,我也巴不得去逛上一逛,试上一试,然后买几身漂亮的衣裳呢。”小娥笑着,还不忘拉上蓝陌:“蓝陌,你说是不是,是不是,你想不想光顾驸马的衣局。”

  “我不——”蓝陌耿直地就要摇头。可是她一想,不对,驸马好歹算是她半个主子,又算和她颇有交情,怎么能说不呢。蓝陌只好尬尬一笑:“嗯,也想。”

  “呵~”段泠歌低头掩嘴一笑,说:“知道了。等会你们一人去内廷司领二百两银子,下午不用伺候,就去飘纱衣局买新衣裳吧。”

  “小娥谢公主,公主殿下真好。”小娥嘴巴甜得像抹了蜜。

  “谢公主赏赐。”蓝陌拱手。

  随即,段泠歌果然不让她们再伺候了,段泠歌说要闭门看书写信,派人去内廷司取来赏银给二人以后,就让她们休假了。

  蓝陌本是对买新衣裳没有半点兴趣,架不住小娥生生拽过去,只得一个下午都陪着小娥耗在了那眼花缭乱、五彩缤纷的飘纱衣局里了。

  飘纱衣局的宫娥们都是融秋宫长公主府的人,谁能不认识长公主身边的人,热情地好一阵招呼,连蓝陌这种十二万分没兴趣,全程面无表情的人也被她们殷勤地挑了一身极适合蓝陌的衣裳。

  一身宝蓝色的对襟绣竹叶图样软缎,剪裁简洁,少了繁琐的衣裙摆,更适合骑射,不似男装却更显得英气蓬勃。小娥连声叫好,非要蓝陌穿在身上,付了银两,两人一起穿了新衣走出衣局。

  到了日落十分,小娥笑说:“我买了这身新衣裳,今晚要和宫中的小姐妹们约去月下赏花,欢歌对饮去了。蓝陌何不一起去。”

  蓝陌实在怕了,敬谢不敏:“小娥自己去玩罢。我去街上溜达溜达。”

  小娥捂嘴笑:“对头,这才对嘛,穿了新衣裳,去夜市里逛逛去吧,别老这么无趣嘛。”

  最后蓝陌只得真的骑了马顺着昭理城的大街,一路溜达下去了。南滇国的商业颇为发达,自立国百年以后,因为生活安宁、政局安定,于是朝廷取消了城市的宵禁制度。宵禁取消后至此两百年,南滇国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夜市。

  到了夜间,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潮拥挤,各式娱乐、社戏活动层出不穷,食肆、市肆热闹兴旺,一直热闹到几乎天明才罢市。而罢市不过一个多时辰,天蒙蒙亮时,早市又开始了。

  蓝陌一路骑马在顺着大街从曲桥街走到南大街最后走到城门街,这时她看到了整条街上最气派、最灯火通明、最热闹的那栋楼——

  这不是……蓝陌一愣,这不是夏世子买下的那间金美院,关闭了许久,竟不知何时开起来了。蓝陌抬头一看,匾额写着:“景美楼”。

  这时一左一右殷勤地迎来一个小厮和一位姑娘,对蓝陌说:“大人,咱们这现在只接待预约之客人。”

  蓝陌说:“我不是客人,我找房翠娇。”

  “大人里边请。”

  “呃。”蓝陌本来想让房翠娇出来说话,无奈这站在青楼面前和迎客的小厮丫鬟拉扯的尴尬,和亲自进青楼没什么两样了。她只得赶紧抬腿,随着二人弯腰作揖的动作进了景美楼。

  蓝陌全程低头直走,不一会进了二楼角落上一间装饰华贵中透着雅致的厢房。蓝陌在房子里走了一圈,撩开窗前的竹帘子往下看看中庭的情况。

  这时门口有响声,一阵香风袭来,紧接着就来了那个婀娜多姿,美目顾盼生姿,笑颜含媚的女子走进来。房翠娇笑说:“迎宾小厮说是夏世子的人来了,原来是小娘子大人。”

  蓝陌轻咳一声问到:“这是何时开起来的?换了名字,我竟不知。”

  房翠娇有点惊讶,然后忍不住掩嘴一笑,这正经的小娘子,该不会以为她这景美楼是换了一个名字重新开起来的青楼吧。房翠娇笑了笑,伸手摸了摸蓝陌的衣料:“小娘子大人今日换了身新衣裳,比平日穿的衣裳好看多了。”

  房翠娇说的这话也不知是诚心夸人,还是在调侃人。蓝陌知道房翠娇也打理着夏旅思的制衣坊,自然看得出来她这身新衣是出自哪里。原本不是特地去飘纱衣局买了新衣再穿来这里的,被房翠娇一说,活似她特地换了新衣再来烟花之地玩乐似的。蓝陌一下子脸都臊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