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豢神>第一百八十一章 后记

  我在犹豫要不要写这么一篇后记出来,当然,当我这么写的时候,我就是已经在写了。这是废话。不过我仍然想要将这种犹豫的心情写出来。哪怕就那么一两句话,也可能就当是水字数吧,我就用这样的话来开头了。

  关于本书很多的感想,在第一百五十章 的作者有话说里面其实已经说的差不多的,现在能说的,大概也只剩下从一百五十章到一百八十章的内容了。

  当时我认为这本书就一口气写下来,或多或少是会存在卡文的可能性。事实证明,我没怎么卡文,反而顺畅的有点不可思议,一边在码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心思去隔壁写另外一本书,就是叫做《你是小丑吗?》这本,也是在码完第一百五十章 的作者有话说的当日开始写的。至于写那本书抱有的是何种的感情,这边就不加赘述了,还是回到这篇所谓后记的话题中心来吧。

  首先,我对于《豢神》这本书抱有的感情非常复杂。不说别的,就这本书我所花费的心力应该是最多的,有史以来最多,时间也最长,所以会感情复杂理应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

  不过我也深知,这本书哪怕抛开了旁人,也没能做到理论意义上我的最好。

  总觉得是可以更好一些啊,偶尔有时翻到前面的章节,就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想法来:倘若可以重新开头,应该有更好的方式来进行描绘的。不过每每如此,我就会认为这样的想法过于可笑。因为我并不属于那种按部就班来进行写作的作者。

  这本书没有大纲。

  我至今为止写的所有书,都没有大纲。

  写这本书所用到的材料,是以前的一些废稿,然后应该动笔写点东西的感觉,不想去睡觉玩耍要拿来打发的时间,以及对于某些想法的一些发酵与思考。

  我其实挺讨厌那种受缚于过去,然后黑暗中照进来一点光,就不顾一切要抓住那点光的剧情。

  就是黑暗,那也应当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性格孤僻的人随随便便就能变得阳光,我只能偏执地认为那是强颜欢笑。

  我从来不认为角色的成长就需要抛弃掉某些东西,比起让她们成长为完美的正人君子,圣母女神,我还是更乐意让她们喜怒无常,善恶相生,顺从自己的心意,直至结束。

  这样才有点人的感觉……大概。

  看这本书需要相当的耐心。在刚开始的章节里面,它是没有一个很清晰的主线的。

  然后因为身为作者的我没有激情。所以这本书几乎没有什么能够称得上是一般意义上所说的高潮那样的东西。热血沸腾,比博燃这样的词,基本上是与此书绝缘的。如果有人是直接跳到后记来看的,我可以放心这么说。

  我是那种哪怕是在一见钟情的情况下,身体不由自主要去示爱,也会猛地踩下刹车,要角色的情绪遭遇极大的性受挫那样的作者。

  在我眼里,从来不存在单纯的爱,也不存在单纯的坏。所以在本书中,大家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一旦主角嘴巴上开始说爱你了,那么下一步就要准备杀你了。坏也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给他们找出很多理由,因为是男人,因为是女人,因为无知,因为传统,因为历史……死亡在本书中不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因为过多的把笔墨花费在主角身上,基本上前两章才出现出来的一个角色,往往没怎么刻画,这也有身为作者我的笔力不够,尚且不能在两三笔内把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所以就匆匆让他们上路了。

  也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我记不住那么多人,为了方便,能不写名字的就不写,写了就尽量早点死,好换下一个人。毕竟这本书的立意是要论成为人的要素,以及成人神的要素。

  所有人,包括主角在内,都不过是为了论证这样立意的要素之一,除此之外的东西,我便是能不写就不写。

  要说本文足够精炼吗?其实也还差一些。按我的说法来讲,三章中能有两章完全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我就足够兴高采烈,可喜可贺了。所以还是存有一些赘余的。

  但我能够保证,这种赘余仅仅是赘余,不会占比很大。除了这些我所谓的赘余,其余的,如果是大家看起来有些多余的部分,我相信在文中是可以找到前后对照的。

  因为这本书我基本上上就是按照前后对照的方式来进行写作的。

  就是为了在后文展现出角色本性时不让人觉得突兀,然后能够有种惊喜的感觉。

  最明显的就是在第二十章 讲那宋襄公列阵不击,因为一个马车夫记恨没有一碗羊汤喝导致战败的故事后,公孙方也是因为马车夫怀恨在心将战车驶向敌阵才会被主角杀死。

  陈目夷,在第七章 就有提过和宋襄公异母弟同名,也是坐实一国主君之后谁是最大掌权者的事实。

  当然,像这样的事例还挺多的,我就不一一例举了。

  要说小说和一般的文章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认为应当是小说是存在叙事技巧这样的东西。这本书的一句话简介是套娃工具书,身为作者的我,自然是要将这一点实践到底。

  还是那句话,比起那种通过了解读者口味来进行写作的思路,我还是更倾向于以自己的写作风格来取得读者。

  市场的导向和我的实力,究竟是谁能够赢到最后呢?

  我不知道,不过在这场战斗中,我很尽兴。起码在这一本书里,我非常尽兴。

  在写第一百六十七章 的时候,我本来要杀死一个,留下一个的计划被笔下的角色打破了。这是写作这几年来出现的第一次偏向正面的反馈。要是出现在以前的小说里,这样的情况肯定就意味是要写崩了,所以我很高兴。

  这本书我是以睡前故事的要求来写的,就是想着睡前能够看上那么一两章,回忆一下那种情感。

  不必去理解别人,也毋需别人单方面来理解我,在差异的存在的情况下,我也能坦然地沿着脚下的路前进,坦然地走下去。

  我清楚地明白自己分辨黑白对错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了,或者说这样就很好了……啊,再这么说就要偏到另外一本书上去了。不过虽然我是这么说,但是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却远不止是这些。

  说到底,我不希望这本书是那种被人看完一遍就能够完全明了的书,或者是那种看完一遍就不必再看第二遍,看完一遍就足够的书。这本书是可以被好好看上两遍或者三遍的,就某些方面而言,它值得我看上许多遍。嘿嘿,毕竟是睡前故事嘛。

  而如果有人问我这本书究竟是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其实我不好说。

  也说不好。

  从最直观的角度来讲,这大概就是一个平常的以一统天下为蓝本目标进行的类似于‘我要取得全国冠军’那样的故事。但是又不是。因为主角们属于无敌流。她们前进的道路上可以说是不存在任何敌人的,能够称为敌人的只有自己以及对方。

  所以说到底,这还只是一个最为简单的传统意义上的《当男孩遇到女孩》那样的故事,只是这个故事的两个主角都是女孩子,然后她们的性格和平常人相比,不是那么正常,甚至可以说是病态。

  但也是因为这点不正常和病态,才能有这样的故事。

  我不倾向于批判任何人,也不擅长以己度人。所以写到最后,我们可以发现,这本书里的世界死了很多人,然后变了很多,但是实际上又没有多少改变,但是改变究竟还是发生了吧,就在暗地里……抱歉,我这话说的有点绕口和故意谜语人。

  最后还是回到书名上来,《豢神》。

  不知道有全须全尾看完本书的人认为所谓的豢神,神究竟是谁呢?

  是田昌意,还是陈目夷,还是别的人,还是别的以后不依靠神明自造出来的产物呢?是无形的,还是有形的呢?

  自有公断吧,也有可能这些答案都是对的。

  如果觉得我把一本小说写成了语文阅读理解那样的东西,那肯定是我的罪过。但是啊,像我这样的作者,也依旧有想要传递给大家的东西。

  那种隐约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对于未知世界的设想和揣测。

  只是我的思考和实行的结果。

  我想要通过我的方式将其付诸笔下然后让诸君能够得窥一二。

  从很多方面来说,它们或许还很幼稚,有点可笑还带着一点青葱的迷茫,但是,我希望它们能够有茁壮成长的那一天。

  虽然工作很累,生活很辛苦,大脑早就不想去想放松以外的事情了,但是偶尔安静下来看一看这本书,我相信看到最后,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我是狗子,我希望你幸福!

  然后,看完之后有什么想法请一定告诉我,这对我来说,真的非常重要!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