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女友是个渡魂师2>第15章 第二卷 今日花开又一年(七)

  北平的冬天,总是来得特别突然。

  仿佛还未退净夏日的燥热,一只秋老虎咆哮着一闪而过,便匆匆入了冬。

  书瑾,书琦两姐妹,在药铺已经帮工半年时间。

  她们就像是海绵一般,每日都从子玉与若兮那里吸收源源不断的知识,从不知疲倦。

  真如书瑾说的那样,想把之前没有读过书的遗憾,一股脑地全部弥补。

  姐妹二人将若兮医书中的汉字全部学会,读书写字便不再成问题。

  为了让姐妹二人能在不同语境下,认识不同的词语,子玉每日开始订阅报纸。

  报纸中的新闻事件,会出现许多专业术语,这样,姐妹二人便可以学习更多的汉字和生词。

  书瑾将手头所有的书籍都通读之后,又迷上了历史故事。

  子玉的藏书中,有《二十四史》,书瑾如获至宝。

  只是这几十本书,尽是文言写就,光是通读已属不易,更别说理解这词句之中的含义。

  对于刚刚掌握汉字的书瑾与书琦两姐妹来说,通读这一套书的难度,简直难于上青天。

  子玉每日带平安实在无聊,见到姐妹二人对这套书这样爱不释手,便将这一套书的故事尽数讲给书瑾,书琦二人。

  想不到,早年师父与阿柔为子玉讲的历史故事,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延续下去。

  史书中的故事那样引人入胜,开始的时候,只是子玉简单地叙述,姐妹二人坐在那里听。

  听了几日,若兮也开始好奇,挪了椅子跑到一旁一起听。

  若兮虽然对于大部分历史故事都有个了解,但是这其中是如何串联起来的,又是具体到哪个时代的故事,她却知道得并不是很详尽。

  每日打了烊,姐妹二人的识字课堂,变成了一家五口的桌边故事会。

  若兮只觉得,脱掉外面黑色棉袄,只着一身白色衬衣,抱着平安坐在书桌旁,为大家讲故事时的子玉,简直闪烁着无限神圣而大气的光芒,比那小人书中南极仙翁风姿也不差分毫。

  若兮甚至私心认为,子玉这样的潇洒,比那老神仙更强上几番,寻常老神仙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等待着凡人的供奉。

  而眼前的子玉,带着女性特有的温柔与体贴,将自己的细心与周到完完整整地奉献到自己所爱之人的身上,又不求回报。

  这样的子玉并不会因为人间的烟火气而显得落入俗套,反而让若兮心向往之,是一种时时刻刻都在她心间闪耀的状态。

  一如那一日,在白玉山上时,诛杀朱厌妖兽时那般耀眼,迷人。

  过去了那么久的时间,若兮却始终觉得,子玉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并没有因为平安的到来而降低。

  相反,不论是之前初识过后的一见钟情,还是长久之后的日久生情。

  若兮只觉得,她与子玉之间的那种关系,就像是一坛上等的女儿红。

  初尝时,是新酒的激烈与刺激,让人如痴如醉。

  待到时间长久,埋藏于地下,经历了长久时的静静酝酿,如同这平静而安宁的岁月。

  再次挖出,褪去了初时的冲击,却带着无比醇厚而辛香的甘甜,回味无穷,越发醉人。

  而她,便甘愿成为一名酒徒,沉沦于这丰厚的佳酿之中,流连忘返。

  只可惜,《二十四史》只写到明末便断了,并没有刚刚过去的那个朝代的相关记录。

  书瑾与书琦两姐妹稍显遗憾,书瑾小心翼翼地说道,“就是不知道之后这个朝代的事情,若是能多了解一些,便能知道若兮姐祖上曾经是多么厉害了。”

  若兮笑着摆摆手,“我家不过是民间的医药世家,史书上是不可能记载的。”

  “是吗……原来是这样……可是,不被记载就不知道有多厉害了……”书瑾表示很遗憾。

  “书瑾,并不是要被记录在书本上才算厉害。其实,只要是在自己从事的领域上,做出一番成绩便足以。

  就像是这治病救人,你可能不会被记录在册,但总有患者会记得你的救命之恩。

  只要你做的是好事,这个世界上总有人会记着你,记着你的好,记着你曾经做过的事情。

  或者,哪怕没有人认识你,没有人记得你,但是你做的事无愧于天地良心,你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会为后人奠定一些基础,这样也就足够了。”

  书瑾听了若兮的解释,似懂非懂,但是却认认真真地点了点头。

  这么久的相处,书瑾知道若兮与子玉的为人。

  她知道,她们二人读了许许多多的书,知书而达理,那她们二人一定懂许许多多的道理。

  而眼下的自己还没有读过那么多的书,所以,有一些道理她一时间还不能够完全理解。

  但是她一直将子玉与若兮说的话奉为圭臬。

  因为,尽管眼下自己还不能理解,但是相信等到以后,或许过一段时间,或许过上几年,也或许自己终于长成与子玉和若兮一般的年岁,这样的道理,她就一定能够参透了。

  而她现在需要做的,便是将子玉与若兮说的话一股脑的记录下来,并且尽量的效法,虽然不知道有什么结果,但是相信总会有用处。

  见故事已经讲得差不多,平安又在子玉的怀中乱拱,哼哼唧唧地闹觉。

  书瑾与书琦姐妹二人知道天色已完,也该到了就寝的时间了,告别了子玉与若兮,姐妹二人又回到东厢房安歇。

  只是,这一个夜晚,总有些东西在书瑾的心中萌芽,变得越发不可收拾。

  第二天上午,还没有病人登门,董家的老五却急急忙忙跑到了药铺。

  正在前堂洒扫的书瑾书琦二人疑惑地看向老五。

  “二姐!三姐!快回家看看吧,奶奶死了……”

  听到这话,书瑾的面容上没有过多的波澜,书琦却红了眼眶。

  若兮急急忙忙从柜台里走出来,细细询问,“老五,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在今天早上……”

  若兮又追问了一句,“可是什么急症?”

  老五飞快的摇头,“没有……早上她又犯病了,就这样跪在地上不住地给我们磕头,谁想到她磕头的力道越来越重,我们拦都拦不住,最后几下就听到‘咔嚓’一声,然后她就软在地上不动了……”

  书瑾与书琦转过头去看向若兮,正巧子玉也走了出来,见到一脸凝重的众人,低声询问,“若兮,这是怎么了?”

  “她们奶奶去世了……”若兮小声回答。

  子玉颔首,“这样啊,书瑾,书琦,你们快回去看看吧,毕竟是家里的老人。”

  书瑾却又沉默着低下头,继续默默地洒扫。

  “二姐……”书琦小声叫着书瑾,书瑾却并未作答。

  书瑾关于奶奶的记忆,自她记事时起,便都是不好的。

  是她重男轻女一直叫父亲要一个男孩,是她对着年幼的姐妹非打即骂,是她间接逼死了母亲,也是她亲手杀害了老四。

  如今,她一离世,不但解脱了一直要照顾她的大姐,对于其他董家姐妹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所以,对于她的离开,书瑾的内心之中生不出一丝留恋与怀念,只有解脱和些许的庆幸。

  “我不回去!”书瑾闷闷地作了回应。

  “二姐……可是她是我们的奶奶……”书琦在一旁红着眼睛小声说道。

  听了书琦的话,书瑾抬起头来,带着些许严肃,“书琦,不要哭,哭是最没用的。”

  见到愣在门口不知所措的老五,还有一旁的书瑾书琦姐妹,子玉开口相劝,“书瑾,书琦,有些话,我还是多一句嘴。”

  书瑾抬起头看向子玉,眼中写满了倔强。

  子玉耐心劝解,“我们先不说你奶奶之前如何,但是如今离世,总要经过一些程序。

  你们如今也大了,可以帮忙操持一些,家里只剩下大姐一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也需要有人帮忙是不是?”

  听了子玉的规劝,书瑾还有些犹豫,“可是,这药铺的工作怎么办……”

  见到书瑾有些动摇,子玉忙揽过若兮的肩头笑着回复,“没关系的,这些日常的工作其实我和你若兮姐可以应付,你们来之前我们不也就这样过来的。

  你们可以先放心回去,等忙完了家里的事情再回来也没关系的。”

  书瑾这才点点头,回到东厢房,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李,拉上书琦的手,跟着董家老五一起回到了家中。

  奶奶确实如同老五说的一般,就这样跪在地上不住磕头,由于她已经没有正常人的意识,感觉不到疼痛,所以磕在地上没轻没重,最后颅骨破裂导致的死亡。

  书瑾到家之后,与大姐一同操办了葬礼,又用自己与书琦打工赚来的钱,买了一口薄棺,简单埋葬了去世的奶奶,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按照习俗,姐妹要为奶奶守孝七天。

  家里其他的妹妹还年幼,只有老大、老二、老三姐妹三人守孝。

  半夜的灵堂,冰冷而平静。

  看着安静躺在棺椁内的奶奶,一瞬间,好像她也没有之前那样讨厌了……

  “老二,老三……”大姐先开了口,似是随意聊着家常,“你们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书琦看了一眼书瑾,小心回复着大姐,“我想跟着二姐,她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大姐带着笑颜点点头,又偏头看向书瑾,“老二,你们在药铺,还算顺利吗?”

  书瑾连忙点头,“嗯,若兮姐与子玉姐待我们很好,我们还学了不少知识。”

  “真好……”大姐的眼中闪烁着无比的羡慕,“咱们这样的家庭,你们两个能有机会走出去,还是要多出去看看,不能像姐姐这样没出息……”

  书瑾听了大姐的话,有些犹豫地开了口,“大姐,其实,我有些话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说出来了,总觉得有点对不起大家,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子玉姐和若兮姐……”

  大姐抬眼满是疑惑地看向书瑾,“怎么了?”

  书瑾有些不自信地躲闪着大姐的目光,小声说道,“我不想守着这北平的一亩三分地,想到外面去看看……”

  大姐点了点头,眼中露着些许失落,但又强打精神安慰书瑾,“现在奶奶也没了,你们就能走多远走多远,不用顾虑家里。”

  “可是子玉姐与若兮姐那里,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老二,其实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可以和子玉姐、若兮姐说说,她们见识的多,说不定能给你一些建议。”

  书瑾却又有些犹豫不决,“可是家里的妹妹还小,我就这么走了,所有的重担就都落到你身上了……”

  “老二,没事的,我是大姐呀,我已经习惯了,若是你以后有出息了,大姐也替你高兴……”

  听到姐妹俩的对话,书琦也在一旁急着插嘴,“二姐……我也想跟着你……”

  大姐弯弯的眉眼轻抚书琦的肩膀,“老三,没关系的,能走就都走吧,只要你们有出息,姐姐都高兴……”

  出殡当天,天气很冷。

  北平的大街上,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学生游/行。

  学生们手中散发着传单,高喊着口号,一张宣传单就这样落到了书瑾的手中。

  已经识了不少字的书瑾,细细研读着宣传单上的口号。

  之前那在心中萌芽的幼苗,渐渐破土而出。

  她将传单握在手上,又细细叠好揣到了口袋中。

  埋葬了奶奶,书瑾书琦回到了药铺,见到药铺一切如常,与她们二人离开之前别无二致。

  夜半时分,书瑾终于郑重敲开了子玉与若兮的房门。

  坐在房间中,若兮为书瑾倒了一杯热水。

  闷坐了半晌,书瑾终于开口,“子玉姐,若兮姐,我想和书琦离开一段时间……”

  若兮眼中写满疑惑,小心询问,“可是这里住得不顺心?可是找到了新的工作?”

  “不是的……”书瑾一时间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沉默片刻,从口袋中掏出一张传单,打开,端放到若兮面前的桌子上,“我想去做些事……”

  若兮细细研读了一下传单上的内容,又抬眼询问,“书琦呢?”

  “她想跟着我……”

  “已经考虑好了吗?”

  “是的……”

  若兮又耐下心好言相劝,“书瑾,这条路可能不好走,你也看到了报纸上的新闻,这种事情,从来都不是那样简单,可能九死一生,也可能永无归途,你可要想好了……”

  书瑾听到这样的话,抬起了头,看着若兮的眼神中写满了毅然,“若兮姐,虽然不知道之后会面对什么,但是,你说过,只要能为后来人奠定些什么基础,那也足够了。

  听了子玉姐给我们讲的那些历史故事,我总觉得,我们的祖国现在处于这样被动挨打的状态是很不正常的,所以我想为这片土地做些事情,只要她能够强大起来,或许前途很艰难,但是能为她的强大奠定基础,我吃一些苦也无所谓的……”

  听了二人的对话,子玉在身后扶住若兮的肩膀,轻轻摩挲,对着书瑾说道,“书瑾,既然你已经打定主意,我们也不便再强留,但是无论如何,希望你可以和书琦平安,我和你若兮姐永远欢迎你们。”

  “好,一言为定。”

  第二日清晨,书瑾书琦打包好自己的行囊,站在药铺门前与子玉若兮二人依依惜别。

  若兮恋恋不舍地红了眼眶,书瑾拉过书琦的手,又要为子玉与若兮下跪,却被子玉一把端住手臂,“书瑾,书琦,起来,下跪是旧时礼,古时只有奴隶才最爱下跪。

  你们记住,从今往后,除了跪天跪地跪父母,你们要一直挺直脊梁,堂堂正正,不畏权贵,再也不要轻易下跪。”

  书瑾书琦二人看着子玉,郑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