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影后除了演技一切都好>第76章 温柔好人?

  上一回收到方国柱的微信是在春节,一看就是群发的拜年内容,姜维不屑。本来打算当没收到过,想一想还是回一条:谢谢侬哦。

  很有些谢谢你一家门的意思。

  方国柱是否领会到不在姜维的考虑范围,发完就把那个男人抛在脑后。

  离婚那阵以为方国柱和老情人旧情复燃,俗套是俗套一点,就当是真爱。谁想到前脚离婚后脚把老情人踢开转而跟个和女儿差不多大的女人结了婚。姜维都不晓得该骂方国柱不要脸还是笑那老情人一场空。

  不想会收到那么一条没头没尾的消息。

  拆开来的词组都认得,拼成一句话完全不解。女儿的温柔好人,什么意思?

  要是别家的孩子,约莫就是指有了对象,但是方姜……这么些年过去,姜维实在想象不出方姜会和那种人被称为“温柔好人”的品种在一起。知女莫若母,即便姜维离婚、再婚给母女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姜维仍觉自己是世上最了解方姜的人。温柔好人在方姜眼里,大抵会被称作无趣,和方姜对外表现的那般无趣。

  方姜从影多年,她的作品,姜维多多少少看过一些,不多,只一些。哪怕是亲生女儿,她所能做到的也只是看她为数不多的电影,每次新电视剧看十几分钟以示关心。姜维一向认为,即便是亲人,也不能因此委屈自己,所以她选择再婚,所以她不看脑残电视剧。方姜的访问,一开始出于关心姜维也会关注,过一阵被千篇一律的答案腻味到,极其偶尔才会看一两眼。

  塑造人设是孟时桢的工作,姜维不会干预,能把人设维持许久,经年不衰是孟时桢的本事,也是方姜的本事。姜维暗自惋惜过,要是方姜能把这种本事放一点到演技上,势必会大为不同。只是她那个女儿在这方面极为笨拙,始终缺乏与角色共情的能力,直到最近才有点开窍。

  想到方姜在《玩偶》里的表现,姜维颇觉欣慰。至于那铺天盖地的姬圈女神论和各色cp组合,姜维亦有所耳闻。

  温柔好人不会指的是纪幼恬吧?在平板上滑动的手指一滞,姜维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幸好她有孟时桢可问。

  电话没有第一时间被接听,姜维只好发个消息过去。

  网络上各路英才尽显其能,把方姜和纪幼恬的视频拼凑得要多美丽有多美丽,要多凄婉有多凄婉,剪辑水平越是高超,越是看起来像真的。目光交错间的恍惚与柔情,在玩偶里越发真实。

  将平板倒扣,姜维心绪复杂。

  很难说清楚那是种什么感觉。以为一切了然,没想到在细微之处出了岔子。好出身的孩子大多温和没有性格,如同方姜在媒体面前表现的那样,好听叫合理合度,差一点叫美则美矣毫无灵魂。方姜在温和的表象下藏着一点任性一点野,从她平日和家人亲戚的冷淡来往可见一斑,姜维视之为未完成的叛逆。

  诚然,方姜已是成年人,而纪幼恬……好吧,纪幼恬已经和那个阴沉的男人离婚了,她眼波流转的温柔并不令人生厌,视频里两人并肩而立看来美好。可是,尽管她已经放弃想像方姜将来可能的对象,甚至隐隐觉得女儿有可能在别扭中孤独到老,但是也不意味着她能一下子接受方姜走上离经叛道的道路。

  是,彩虹旗已冉冉升起。地球上的发达国家多数已通过各种形式的同性婚姻法令,身边不乏LGBT朋友,可……

  孟时桢的回电拯救了胡思乱想中的姜维。

  “那么多年了,你终于觉得我是温柔好人了么?”

  “是方国柱说姜姜身边有个温柔好人。”

  “除了我还有谁,为她风里来雨里去,为她奔波,为她操心。”字字句句抑扬顿挫。

  姜维失笑。“我以为是网上和姜姜传cp的纪小姐。”

  电话那头,孟时桢发出一阵难以忍耐的爆笑。“看不出来,你还挺时髦啊,连cp都晓得。”

  姜维扶扶头发,“怎么,你以为我落伍了是老古董?”

  “老”字咬得很重。

  孟时桢是人,是女人,怎么也不会在这种时候说是。

  姜维老吗?三十五岁生方姜,五十六岁同威尔逊先生结婚,一转头已近七十。

  乖乖,不想没发现,一想吓一跳。

  难怪人家说,要孩子得趁早,年轻力盛好生养。小孩长大了年纪不会太大,否则走出去被人家问可是小孩的爷爷奶奶,多尴尬。

  这么看,方国柱倒是勇气可嘉,出席家长会不知会否有老师或是同学家长以为他是祖父。

  是了,方姜说过,方国柱从不出席家长会,且老男人脸皮厚,以妻子比自己年轻为荣。

  “时桢,听说人喜欢年纪比自己大许多的女性,多是童年缺乏母爱……”姜维的叹息悠悠,钻进孟时桢的耳朵里。

  孟时桢一忍再忍,仍旧压不住笑意。“哎呀,你想到哪里去了。网上的cp都是粉丝闹着玩,怎么能当真呢。”

  “你的意思是,姜姜和纪小姐不是恋爱关系?”

  “姜姜和纪幼恬马上有新戏要拍,你不用担心,这俩没有化学反应。”

  姜维一点也放心不起来。“那那个温柔好人……”

  “你就一点不信是我吗?”

  姜维很坦率。“时桢,无疑你温柔,是个好人,但是温柔好人这个词,怎么都贴不到你身上。看来确实有这么个人,否则你不会兜半天圈子,不想骗我,也没想好要怎么跟我说。那个人……”

  姜维皱眉。“如果被我知道了一定会反对。在你心目中,我应该不势利,也不过分看重卖相。那么,那个人,要么他品行卑劣,要么异于常态。他是个品行卑劣的人吗?”

  “不卑劣,人很赤诚,是个可爱的人。很多事你不愿直接问她,每次都是通过我了解。我夹在你们母女之间好多年了,心累。这件事情,就让她自己告诉你吧。”

  姜维叹气。“你觉得姜姜对那人,是认真的吗?”

  “嗯,比她以为的更认真一点。对方姜来说,那是个连吵架都能吵到一起去的家伙。”

  沉默片刻,姜维无奈笑道:“我知道了。你们最近打算拍个网剧?投资、人员各方面准备得怎么样?”

  “七七八八,大部分已就位。”

  “那就好,有需要搭把手的地方告诉我,随时。”

  每次和姜维通话,结束的时候总是那句:有需要搭把手的地方告诉我。孟时桢暗叹,要是她父母有方姜父母三分之一的好,大概她的人生会更顺利一点。

  放下手机,入目即是方姜担忧的面孔。“怎么样,怎么样?”

  孟时桢没好气。“还能怎么样。你啊……你妈年纪大了,别让她老是为你操心。虽然她长得年轻,不知不觉也已经七十岁了。”

  方姜微怔,显然是刚刚意识到母亲已然七十。

  “有空多去看看她。少拿威尔逊先生做挡箭牌,是去看她,不是叫你去看瘟生。”

  方姜从善如流,爽快地应了,过一会儿说道:“时桢姐,有件我一直好奇一直想问一直没问的事情。”

  “什么?”

  “你是不是暗恋我妈?”

  “……暗恋你个头。”孟时桢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拿周至做挡箭牌。“你那小破作者呢?”

  效果显著。

  话音刚落,方姜笑眯眯地给她看手机。

  原来是一家小众网络媒体采访周至,问题刁钻,快问快答,字字句句搞事。

  周至一反常态,开启战斗模式,全方面配合对方的搞事。

  对方提到和她有过冲突的作者极昼的夜。

  周至:啊,初中生文笔。

  对方提到周至小说收藏数不及对方随便一篇小说的零头。

  周至:审美有门槛,和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经历有关,不是说好的人多了就真的变成好。坦白说,我不觉得自己的小说有多好看,但是不影响我觉得你说的那篇小说矫情又愚蠢,那些紧随其后的吹捧叫人作呕。

  周至:闹开?怕闹开我就不会讲了。圈地自萌可以,觉得是世界名著也是个人自由,但是起码,要给人反对的空间。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我始终这么认为。

  周至:大家都知道现在批评小说有风险,什么都粉圈化。尤其身为作者,发表看法会引来攻击。什么因为嫉妒,心里酸,想红,各种怪话都有。难道就不允许真的觉得难看吗?难道觉得难看就不许别人讲嘛?想要cos皇帝新衣的皇帝,起码你得真是个皇帝。

  周至:有一位作者,大概是我生平所见最爱百合文的人,一片丹心,专注扫雷。可是,这年头绝大多数人听不得批评意见,哪怕她的用词已是十分温婉客气,仍遭到诸多非议。一个用零花钱看正版文的人,希望百合小说欣欣向荣的人,接二连三被人黑。真的是黑锅从天而降,无从招架。最过分的是,居然有人假冒她的id去论坛骂别的作者。手段极其卑鄙无耻。

  周至:我不如她,不想浪费时间金钱注意在那些东西上,宁愿把有限的时间和金钱投注到我喜欢的、写得好的作者、优秀的作品,而不是给喧哗平庸之作提供流量。

  周至:为什么会来?我想不仅是我,很多读者也受不了满屏影后、剧情千篇一律、不是注三章看不到有用信息的水就是黏糊糊油滋滋的小说了吧。希望我的幸运能刺激百合文发展,把窄路走宽,重现昔日之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有趣。

  “嘁,百花齐放,要不是你眼瞎胡闹,哪有什么发展。你们家小破作者也挺会睁眼说瞎话。”很少有作者卖出版权后那么高调找事,鉴于这家小破网站的影响力,孟时桢暂时决定不跟周至计较。

  “我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方大明星两眼放光,孟时桢翻个白眼,她决定收回在姜维跟前说的话。

  那个小破作者一点都不可爱。

  作者有话要说:  光头一秒化身王成,“向我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