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她大逆不道(GL)>第122章 

  干旱两月后,京郊各地出现了‘粮千斤’一词,粮食也是紧闭店门,任由百姓在外叫喊都没有开门。

  街道之间杂乱无章,外间涌入的难民不计其数,奇怪的是这回并没有驱赶难民。

  在城门下搭了粥棚救济难民,而在街坊之间更是有人按照各家人数发放粮食,一时间,更多的难民闻讯而至,京城失去往日的繁华,四处可见难眠躺在地上。

  朝臣上朝下衙,甚至被难民堵得水泄不通,驱赶不尽,各府门人轮换当值,防止难民冲入府里。

  朝堂上下一片哀嚎,巡防营甚至帮助难民寻找栖身之所,朝臣开始弹劾巡防营无作为,本是维护安全,保护各府,如今他们站在勋贵的对立面。

  殿上乱作一团,先是一人指责,接着三五人,最好大半的朝臣都站了出来。站在首位的南阳轻飘飘地看了他们一眼,薄唇泛起笑意,“巡防营及时安置难民是为了放置民变,一味驱赶,只会激起来他们的不满,到时候京城乱了,你们拿刀去抵抗?”

  “今年干旱,你们不出一分银子站在这里哀嚎,脸在哪里?孤瞧着你们人五人六的,想些办法暗自难民,还有……”她顿了顿,明媚的小脸上绽开不寻常的笑意,说道:“孤看过记录,太祖时期大旱,朝臣捐粮捐银,你们呢?”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知晓南阳公主是块硬骨头,上得了战场,杀人无数,年岁虽小,不可小觑。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我们也想捐粮,可是您也知晓我们府上都不够吃了,哪里还有余粮?”

  “那就捐银。”南阳当殿怼了回去,言笑晏晏,眼睛是纯粹的明亮,更带着几分威慑。

  “殿下说的简单,您财大气粗,臣等自己都日益艰难。不瞒您说,今年干旱,物价飞涨不说,更是有人提前清空了粮商处的粮食。秋收收上来的新粮杯水车薪,还没有送到京城就被抢购一空。我等就算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您在宫里或许不知民间的情况,粮价涨了二十倍都。寻常一石粮食不过三百文,眼下三百文怕是连一斗粮食都买不回来。”

  都知南阳公主在四城搭设粥棚不止,还叫人发放米粮,他们嫉妒发红,想要效仿,却发现压根买不到粮食。

  南阳不理会,只道:“既然什么都做不了,就莫要嫌弃巡防营这里不行、那里不好,不如孤撤了巡防营,你们出入自己带府兵,到时打起来,莫怪巡防营不当值。”

  “殿下说的轻巧,您该知晓巡防营是要维护治安,您这样不管我们的死活……”

  “好,明日开始,巡防营不管难民,维护各地治安即可,各位大人出入自己当心。”南阳不畏惧,当即抢过话来。

  “陛下……”

  “陛下……”

  文臣开始疾呼,“陛下,南阳公主娇蛮无理,这是逼臣等去死。”

  南阳好心道:“死了省些粮食,你们死了,下面能者居多,前仆后继,不会耽误朝堂的运转。”

  “你……”

  “殿下此言过分了,难不成是要排除异己,由你一人当权不成。”

  南阳懒洋洋地扫过众人一眼,幽幽笑说:“你们太高看自己了,孤觉得你们浪费粮食而已,一则想不出办法,二则又来添乱,不如卸下官职回家种田,明年当会有好收成,不至于饿肚子。”

  灾荒年日子不好过,富贵人家尚可勉强度日,贫苦人家卖儿卖女的大有人在。有些人压根不敢得罪公主,就冲着她大手笔发粮,可见背后是有不少余粮。不少人在她手里买了粮食,知晓她的厉害,不管她说什么,都不敢反驳。

  朝堂上下闹作一团,扶桑一言不发,目光时而凝在南阳身上,时而低眸看着自己面前的奏疏,细长的手指捻起一角。

  为了巡防营一事闹到午时,公主是个厉害的性子,嘴巴伶俐,不论说什么都能怼回去,也没有吃亏。

  散朝后,公主先离开宫殿,街坊之间走了几圈,看着散粮,有人作乱,直接叫人赶出去,手段强硬。

  日落黄昏的时候,她慢悠悠回府,街上的人都已认识她了,时不时地有人喊一句公主。南阳习以为常,打马走在人群间,忽而有人高声喊她,“殿下。”

  声音有些熟悉,南阳勒住缰绳,回身去看,是徐映安。

  徐映安步行至她面前,纤细的身子裹着单薄的衣襟,脖颈纤弱,温笑道:“我有一事想求殿下。”

  “要粮食?”南阳猜出她的心思,近日许多勋贵找她买粮食,有些人是想做好事,有些心心思不轨,她一并回绝了,只给长公主们送去些粮食。

  这个时候很乱,不能贪财。

  徐映安走至她跟前,胸口鼓鼓地,贴着她的身子,“我愿超世价来买。”

  “府里用吗?”南阳警惕,后退了两步,与她保持距离。

  徐映安白里透粉的脸颊很干净,朝着她又走了一步,“府里用,您放心,我不会生事。”

  “既然是府里用,孤让人给你送去,是赵府吗?”南阳身形颀长,脊背挺直,通身散着贵族气质,她看着徐映安的眼里没有光,甚至不带感情。

  徐映安抬眸看她,温声感谢,又娇娇弱弱开口:“本想去您府上同您说话的,可我答应了陛下,就只能在外同您说话了。”

  南阳站在马下,面色肃然,对徐映安也没有生疏感,只是没什么话可说,甚至都不回话,对于陛下的事情,她不想听。

  徐映安自顾自说话:“我答应陛下不去府上叨扰您。”

  “听说徐家眼下是皇商?”南阳想起一事,皇商地位与众不同,徐家没有人脉,也没有与皇室中交好,突然一跃而上,必然是有缘故的。

  “是啊,陛下说这是对我的补偿。”徐映安轻轻地应下了,温温柔柔。

  “明日孤让人送粮,时辰不早,你早些回府。”南阳翻身上马,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打马离去。

  徐映安站在原地,面上的笑意徐徐凝滞,眼下粮食金贵,南阳公主轻易应下,难不成余粮用之不竭吗?

  *****

  翌日,杀琴亲自去将粮食送到赵府,赵大人亲自出门来迎,笑脸相迎。

  卸粮的时候,徐映安也来了,迎着秋风,笑脸冻得发白,看着一袋袋粮食搬进府里,笑着与杀秦说话:“替我谢谢殿下了。”

  杀琴面色清冷,直接将一张买粮的契约递给她:“这是买粮的契约,您将银子给一下,这是殿下同粮商买来的,您给一半的钱就成。”

  “给、给银子……”徐映安面色不自然,瞬息就改口,“自然是要给的,殿下待我好,我也也有自知之明,不能让殿下吃亏。您放心,钱一分不会少的。”

  杀琴没有说话,但接银票的时候极为爽快,拿着就低声道谢,领着人直接走了。

  徐映安面色僵硬。

  回到府里后,杀琴将钱放在公主面前,“她一分钱都没有少。”

  “你辛苦了,回去歇着吧。对了,天问的亲事,明教不许插手,弟子们也不用过去。”南阳犹豫许久后才下定决心,天问如今是朝堂的人了,与明教最好没有瓜葛。

  扶桑性子诡异,手段层出不穷,她在想着要不要将明教的人撤出去,免得到时候全军覆没。

  这些时日以来朝堂大换血,注入新鲜的血液,各府勋贵弟子也得到了相应的官职,都是官职不高,但很体面。相对不同的是也有寒门子弟,总之,襄王的党羽减去大半,留下的都是些可有可无的。

  短暂的时日,扶桑就搞了这么大的动静,且各大勋贵都不敢吭声,平衡朝堂又让安排自己的人脉,扶桑今日的举动,让她越来越不安。或许是习惯她温和的一面,乍然见到阴狠的那面,心里都会有些不舒服。

  “殿下,天问不再是明教的人了吗?”杀琴迟疑地询问。

  “回不去了,这是她自己的选择,明教的一栖身之所,她有了更好的去处,自然就不会回去。倘若你也有,也可离开明教,本座不会勉强。”南阳情绪有些低落。

  杀琴也不好再问,她跟着教主多日,明白今日的处境,莫说天问,就连殿下都处于进退艰难的处境中。

  晚间的时候,收到长平的贴子,她要过生辰,眼下局势不好,她不想大办,就想办家宴聚聚。

  南阳第一回 收到长平的贴子,思量着要不要去,长平此人交友广,与她成为朋友倒也不错。今时不同往日,她不能再依靠扶桑了,需要自己积攒人脉。

  心里答应后,就让人去长平公主府传话,杀画去了。

  秋日里日子短,夜间长,还未用晚膳,天色就已全黑了。庭院内寂静无声,婢女们站在廊下说话,南阳推开窗户,窗下栽了些明名贵的菊花,团团簇簇。

  南阳赏了会儿花,时辰到了就关上窗户睡觉,指尖忽而猛地扣住窗沿,胸口一阵阵疼得厉害。

  她微微一顿,手捂住胸口,大口喘息,婢女见状疾步走进来,焦急询问道:“殿下怎么了?”

  “没事,就是有些疼了。”南阳努力直起身子,不算太疼,只是太过突然了,想必扶桑处出事了。婢女趁机扶住她,瞧着她头疼得皱眉,忙让人去请太医。

  南阳稳住,朝她摆摆手,“不必了,不必惊动人。”

  “殿下似乎很疼,不如去请太医为好。”婢女坚持。

  南阳捂住胸口,无奈说道:“将杀琴找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