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她大逆不道(GL)>第50章 

  殿内静默无声,南阳紧紧缩成一团,不知何时,扶桑睁开眼睛。

  黑暗中冰冷的眸子添了几分幽冷,她转首去看身畔人,早已入睡了。唇角微微抿着,恬静中透着几分可爱。

  十四岁,花般的年岁,风华正茂。

  她笑了笑,笑意由心而发。扶桑微微靠近,笑意随之加深,伸出一只手指点了点她的鼻尖。

  小小的鼻尖跟着动了动,然后,归于寂静。

  扶桑也不嫌麻烦,拿手又戳了戳,南阳疲惫,明知有人逗弄却睁不开眼睛。被戳了两下后,南阳被迫翻身,将后脑勺对着她。

  扶桑没得闹了,索性握住她的手,柔嫩温柔,渐渐地,她摸到了茧子,薄薄的一块。习武之人有茧子很寻常,分布在掌心中,只会让人心疼。

  手握着一夜,南阳无所察觉,昨夜力战十余人,醒来已是午时。

  她匆匆爬起了身,宫娥立即伺候更衣。她心系昨夜之事,也不敢耽误,急忙穿好衣裳去见扶桑。

  浮光殿摆了十几具尸体,都是大魏的将军,军职由高到底,襄王在一侧沉默,好似瞬间老了许多。

  南阳立即赶来,众人让出一条道路,就连襄王都看向她。

  少女身形纤细,穿着劲装,个子都没有常人高,未曾成年。她步步走来,襄王的脸色由白至青,而扶桑,却是含笑。

  “醒了?”扶桑语气亲昵,朝她伸手。

  女帝鲜少露出温柔的一面,烟姿玉骨之色,满含柔情,朝堂浸淫多年,不缺帝王威仪。

  南阳惊讶她的笑,转而亲昵地伸手相握,熟悉的触感让她止不住轻笑,“陛下。”

  她唤陛下,不喊阿娘。

  扶桑未曾察觉,牵着她的手站立,看向襄王:“南阳已来,叔父有什么话可以问了。”

  “敢问殿下,他们如何死的?”襄王气恨,却有拿少女没有办法。

  南阳很高兴,陛下当众牵着她的手,很好、很温柔。

  扶桑的笑清浅而温婉,南阳心里甜蜜,说话也好听了几分:“遇到刺客,不过刺客逃了,孤去追,没有追回。听闻这回来行宫,守军都是襄王安排的,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襄王难逃罪责。”

  声音好听,可依旧咄咄逼人。襄王气得翻了翻眼睛,小东西倒打一耙,早知成今日祸害,当年就不该过继给扶桑。

  大敌当前,他唯有忍耐,“殿下说的是,烦请您将刺客的面貌画出来,本王下达通缉令,就算他到天涯海角也要见人追回来。”

  “天色漆黑看不清,身形上看,体型大,是一汉子,除此之外,孤便说不出来了。”南阳开始装糊涂了。

  襄王不肯就此作罢,反复追问,扶桑恼怒,“够了,她才十四岁,襄王是想将刺客的罪名扣在她的身上吗?”

  襄王哑口无言,扶桑吩咐道:“尸体送回各府,赏银千两。”

  “这……”襄王不满,人死了连追封都没有,也太寒酸了。

  侍卫们抬起尸体朝外走,襄王只好作罢,临走前看了南阳一样。

  南阳朝他扬唇浅笑,嘴巴动了动,好似在说:自作孽,不可活。

  午膳都是南阳爱吃的膳食,南阳喜欢吃肉,鸡肉也好、还是烤肉,她都不会拒绝。

  扶桑屏退宫娥,自己给她夹菜。

  南阳很快就喂饱了,嘴里开始喋喋不休地说起徐映安,夸她坚强果敢,关键时候没有拖后腿,一路顺风顺水,最后叹道:“赵寰性子太过刚烈了,明明可以活的,总是想不开。世道最女子还是不公,阿娘,你该出条律令,男子只可娶一人。”

  “自古便有的规矩,难以服众。”扶桑没有答应下来。

  上古的规矩,非一朝一夕可以更改的,只能说赵寰识人不清,她曾劝过,甚至说过只要她回头,便可和离嫁人。后来得了徐映安,她就彻底与自己断了书信。

  女子本为弱,为母则强,或许,赵寰一切都是为了徐映安。

  扶桑看向低头喝汤的南阳,心失煎过般,南阳却夹起一块鸡肉给她,“当我没有说。”

  两人心有灵犀般不再说赵寰,直到宫娥撤下午膳,扶桑才问:“你如何安置徐家姑娘?”

  “安置?她有赵家帮衬,不需我的。”南阳有些不明白扶桑为何专门提及,“您不会让我收下她吧?”

  扶桑沉默不语,南阳慌了,忙跳了起来,“我不收她,她这般的女子就该捧在手中好好养着。她要守孝三年,不适合在外走动。等她守孝结束,您找户好人家,嫁了也好。”

  扶桑轻笑。

  南阳糊涂了,“您笑什么?”

  “无事,扶昭也来行宫,你可见到了?”扶桑转而说起其他事情,有意避开。

  扶昭身份特殊,王妃未曾定好,他就申请暂时留下。他不愿意走,扶桑自然乐得收下。藩王留京不符合规矩,尤其是扶昭已得王位,应该快些回去打理封地。

  扶昭与众不同,似乎一点都不急。

  提及扶昭,南阳恍然想起那位腰肢纤细的小郎君,并非是她有意忘记,而是这么多时日以来没有听到这个名字,自然就抛之脑后。

  “他选好王妃了吗?若是没有选好,将徐映安送过去。”

  “不妥,王妃必然是身家适合的,徐映安是商户女,无品级。”扶桑摇首,再者,晋地是龙潭虎穴,她不能将好好的姑娘送入火坑里。

  南阳拍了拍脑袋,成亲将就门当户对,不能听之任之。

  如此,只好作罢。

  片刻后,朝臣来禀事,她只好暂且退出浮光殿。

  扶桑日日忙碌,她又不用每日上课,日子便闲了下来。

  行宫日子舒坦,襄王一党愁眉苦脸,连损数将,他的麾下损失惨重,再观扶桑,毫发无损。

  秦世子妃寻到襄王提议,“听说这位殿下武功颇高,寻常人杀不得,但儿媳有一计,就怕世子不舍。”

  襄王对南阳只有怨恨,再无祖孙情分。辛苦多年得来的人脉被她一夜间毁了,他忍着气同秦氏说道:“不必在意他,盛氏已死,她又是陛下的女儿,与襄王府并无瓜葛”

  秦世子妃笑了,“前几日世孙与公主在林子里密会多时,不如您从世孙处着手。听闻公主爱吃炙烤的羊肉,不如让世孙送些过去,姐弟情深……”

  剩下的话没有说完,可任谁都知道后面是什么话。

  襄王狐疑,此计最安全。毕竟小孩子之间常有来往,不会惹人生疑。这么一来,扶骥就会陷入危险中。

  襄王沉吟,秦世子妃再接再厉道:“父亲,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一石二鸟的计策,与她而言,利益最大。

  扶骥最好与南阳一道去死。

  “你且下去,本王知晓了。”襄王并未应允,反而吩咐秦氏退下。

  秦氏也没有坚持,“儿媳都是为襄王府着想。”

  “本王知道你的心意。”襄王赞赏,比起盛氏,秦氏端庄大方,也是贤内助,利用秦家的优势替扶良造势,博得了很好的声名。

  这样的儿媳,他很满意。

  ****

  温度一日一日降低,回京一事也被提上日子,暂定七月中旬回京,圣旨传往京城。

  徐映安派人传来消息,母亲与徐礼和离,选了风水宝地埋藏,并未入徐家家坟,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能再算徐家的人。

  徐映安很满意眼下的结果,在母亲坟旁搭建屋舍,替母守孝三年。

  红昭也在事毕后赶回行宫,并将卫照近日况禀给南阳:“卫照身上的病是娘胎里带来的,加上后天忧思成疾,两相叠加,加重病情。明林说药石用处效果不大,还需靠他自己想开。”

  简而言之,心疾过重。

  南阳不明白,卫照会有什么样的心病,是自己的身份?

  可是这么多年来她以男装见人,从未在意过身份,除了这些还会有什么?

  一时间也想不明白,不如回京去问问。她吩咐红昭:“要回去了,到时你与天问一道守在陛下身侧,务必保证陛下安全。”

  “那您呢?”红昭不放心公主。

  南阳微笑:“世上能杀孤者,怕是还没出生。不瞒你,数日前孤连杀十余位将军,襄王气得差点吐血。”

  红昭也高兴:“殿下威武。”

  返程定下时辰后,朝臣家眷也开始收拾行囊,青楼打架一事还未曾出结果,人人都等着扶良的答案。

  扶良却去后山狩猎,猎得一只麋鹿,鹿肉分发下去,扶骥得了鹿腿,让人搬着给南阳送来。

  南阳诧异他会亲自来了,扶骥却告诉她:“父亲说你我是姐弟,应该多加亲近。”

  “好。”南阳自然不信这番鬼话,让人去浮光殿将红颜抱来,又吩咐红昭将鹿肉搬进去。

  扶骥高高兴兴地跟在她的后面,眉眼上挂着轻松,待到无人处他悄悄告诉南阳:“阿姐,我将药下在了他的鹿肉上。”

  南阳低问:“什么药?”

  扶骥不肯说了,勾唇低笑,带着几分神秘。南阳也不再问,而是走到鹿肉旁看了两眼,问扶骥:“这块肉怕是有问题,我们就不吃这块肉了,回去后你就说吃了。”

  宫廷内诡计丛生,毒杀是最简单的办法,毒死她,正好嫁祸扶骥,一石二鸟。

  人心,就是这么可恶。襄王与扶良厌恶她,但不会拿扶骥的贤性命开玩笑,怕是秦氏想出来的。

  红颜很快被带了过来,南阳将它放在鹿肉旁,拍拍它的脑袋,“乖,去吧。”

  红颜用爪子拍了拍肉,接着伸舌头舔了舔,爪子松开了肉,后退两步,整个身子倒在地上,装模作样地抖了抖。

  满殿的宫人被逗笑了,南阳一面笑一面将她捞起来,吩咐宫人:“找块肉烤了给它吃。”

  扶骥不懂这只貂儿的动作,迟疑后也终于想明白,鹿肉有毒。

  他立即改了主意,道:“阿姐,召太医查探,不能放过始作俑者,我不信祖父和父亲会对你我如此狠毒。”

  “都听你的。”南阳心里没有主意,阴谋诡计不如直接找上门暴打一顿,她摆摆手吩咐宫娥,犹豫了会儿,又叫人去喊扶桑。

  此事并非寻常打架,她不知该怎么处理,不如交给扶桑。

  宫人办事灵敏,去传话的时候没有说殿内的情势,只说殿下请陛下用鹿肉。

  扶桑没有拒绝,点点头,打发朝臣后就领着宫娥去见明光殿。

  明光殿内南阳与扶骥投壶,两人洗地而坐,照旧是投前说冤枉。

  扶骥稚嫩,如何玩得过南阳,玩了两轮后竟一个没中,扶桑轻笑,跨过门槛。

  女帝来了,扶骥起身行礼,南阳却不动弹,开口就告状:“阿娘,有人想毒死我。”

  扶桑骤然止住脚步,看向站立的扶骥:“怎么回事?”

  女帝威仪毕露,扶骥畏惧,忙跪下陈情:“回陛下,臣从父亲处得了块鹿肉,想着给殿下送来品茶,不想貂儿吃过后发现有毒。臣惶恐,臣如何都不敢害陛下,望陛下明鉴。”

  扶桑顿了顿,问道:“可请了太医?”

  宫娥回道:“在来的路上了。”

  扶桑说道:“请襄王与世子来吃鹿肉。”

  南阳不知其中窍门,难不成直接将两人毒死?

  很快,襄王与世子一道来了。两人初次来明光殿,从外头看就觉得殿宇与众不同,进来后看都蹴鞠场,都知晓扶桑对南阳的宠溺。

  进入正殿,南阳与扶骥在投壶,或许年岁差距,扶骥落后,南阳领先。而在他们身侧还摆着一只鹿腿,明晃晃,一眼就能看到。

  女帝坐在一侧静静地看着二人比试,听到禀报声后立即让人进来。

  鹿肉很刺眼。

  襄王凝目片刻,移开视线,扶良诧异,“骥儿,你怎么将肉送到这里来了。”

  被点名的扶骥立即跪地,禀道:“送肉的侍卫说鹿肉滋补,让我分一块给殿下。鹿肉就这么多,儿子就都给殿下送来了。”

  “朕也是来吃肉的,既然叔父与世子都来了,便一道坐下,让庖厨将肉洗净烤上便是。”扶桑慨然道。

  扶良脸色不好,连连看向自己的儿子;襄王却紧紧盯着那块肉,不知在想什么。

  扶桑令两人坐下,吩咐庖厨取水,当着他们的面清洗切好。

  殿内安静,两个小的坐在一侧沉默不敢说话,扶桑平心静气地与扶良说着家事。

  “听闻秦世子妃体贴大度,是一贤内助。”扶桑淡淡言道。

  扶良精明,一句话就听到关键处就知关键在秦氏,这时不能直接问,他只好装作糊涂地顺势夸赞秦氏。

  女帝自然也不会随意戳破,而是继续夸赞。

  你一句我一句地夸了一盏茶时间,南阳与扶骥对视一眼,相视一笑。唯有襄王显出不耐,起身要走,扶桑开口阻止:“叔父留下,就要用膳了。”

  襄王无奈,只好坐下接着等。

  须臾后,传来烤肉味,庖厨先呈上一份,顾椋接过,扶桑开口:“叔父为长,您先用。”

  襄王眼皮子跳了两下,未经脑子就开口拒绝:“陛下在此,臣岂可为先,您先用。”

  “今日家宴,只有长辈,没有皇帝。”扶桑笑言。

  顾椋将烤肉放在襄王食案前,恭谨地退下。

  四人四双眼睛同时落在襄王面上。扶骥把持不住了,双手紧握成拳,南阳慢悠悠地品茶,丝毫不在意。

  襄王不动弹,气氛蓦地尴尬,扶良煎熬不住了,直接站起身,“陛下,鹿肉滋补,父亲年岁大了,不能大补。”

  扶桑神色漠然,并不在意扶良的话,扶良面色挂不住了,若说出来,襄王府谋害公主的罪名就难以脱身了。

  襄王慢悠悠夹起鹿肉,南阳蓦地开口:“世子,你可记得盛世子妃如何死的?”

  扶骥眼皮子跳了两下,不是病故的吗?

  扶良脸发青,襄王更是直接放下盘子,父子二人齐齐看向南阳。

  “孤在提醒你们罢了。”南阳微笑面对,甚至弯弯眉眼,显得很高兴。

  襄王咬腮,站起身,朝着扶桑揖礼:“陛下有言直接言说。”

  “鹿肉有毒,既然是从襄王府送出,还望叔父给朕交代。倘若不能,朕便代劳了。”扶桑语气坚硬。

  襄王预料到此时的情景,自己也不退缩,坦然地答应下来,“既然陛下开口,臣自然会去查。至于这块鹿肉经过那些人的手,本王也会查清的。进了明光殿后,又有多少人碰了,还请殿下也交代一番。”

  “好说,进殿后,只有红颜碰了,来人,将红颜送出来。”南阳一点都不推拒,让宫娥将红颜抱了出来。

  红颜一落地后就跳上襄王的食案,闻着肉香就扑了过去,可在舔了舔肉后就退缩了,登时跳下桌子,畏惧地扑向扶桑。

  扶桑怜悯,立即抱入怀中:“这是药谷培养出来的灵貂,可辨毒.药。鹿肉送入明光殿后,一直未曾离开世孙的眼睛,直到红颜来试毒。”

  襄王不可置信地看着红色的团子,一场筹谋就败在了一只畜生身上。

  “本王知晓了,会给陛下交代。”

  襄王拂袖离开,扶良父子也立即行礼退出去。

  “阿娘,他们是要杀我吗?”南阳叹道,“我就这么招人厌恶啊?”

  盛婉林也想杀了她,这么多年来一直不明白原因,都说虎毒不食子,偏偏她就那么狠毒。

  南阳想到这件事,心里也是咯噔一下,那时还未曾过继,盛婉林就想杀她,可见,与朝堂无关的。

  她糊里糊涂地想了会儿,扶桑按住她:“莫要多想,要回宫了,收收心。”

  扶桑眼下没有旁的念头了,三番两次的刺杀毒药,可见襄王将南阳当作了眼中钉。她有些害怕,可触及南阳明亮的眼神后,惧怕被暖意取代,她朝着南阳伸手:“怕吗?”

  “我怎么会怕呢。”南阳握住她的手,“我不怕,敌人那么多,若要害怕,岂非整日不宁,我就是好奇盛世子妃为何要害我,阿娘,中间是不是有苦衷呢?”

  扶桑摇首:“不知道,不必在意,她都已死了多年。朕瞧着与你扶骥关系不错,朕记得当年你可是很嫌弃他的。”

  “您不知道,秦氏想生儿子取代他,如今他走投无路就来投靠我,我想着不如应下,多一内应也是好处。”南阳坦率,一点都没有隐瞒,“扶骥心思活络,会成为很好的帮手。”

  “你自己决定,朕先回浮光殿。”扶桑没有猜疑,更没有多想,扶骥这些年来苦学不易,想要另谋出路是最正常的选择。

  人往高处走,且姐弟血脉相连,总不会错的。

  跨过门槛的时候,扶桑忽而顿住,方才自己竟没有疑心……

  南阳见她顿住,不觉走上前,担忧道:“陛下、陛下?”

  “无事。”扶桑回过神来,脸色发白,乌黑修长的眼睫在南阳关注的眼神下微微发颤,接着,努力迈出一步。

  她跨过门槛,徐徐走了出去。

  上辈子的恨都消散了吗?

  南阳跟在她身后歪了歪脑袋,陛下有些奇怪,也不如往常果断。

  她问一侧的宫娥:“陛下是不是很奇怪?”

  宫娥回道:“陛下好像有心事。”

  “我也觉得有心事。”南阳自言自语,等陛下身影消失后,她才走回寝殿。

  要离开了,到了收拾行囊的时候,重回重日没有跟来,许多事情还是要自己动手。尤其是赶集回来,得了许多小玩意,都搁置在八宝阁上。

  南阳一件一件放入箱笼中,到时带回小阁。

  到了黄昏,卫照来信:郭瑜牢中自尽,写下认罪书。

  郭瑜是跟随扶良去青楼中的一人,他这么一认罪,其他三人就能脱罪了。

  可是会真的这么简单吗?按照陛下的性子猜测,郭瑜怕不是自尽,应该是其他三府弄死的。

  南阳将信烧了,天色逐渐漆黑。

  与此同时,扶昭站在了浮光殿前等候陛下召见。

  扶昭来行宫后几乎未曾踏出寝殿,眼看要回京城,才来见陛下一面。

  等候片刻后,顾椋来请人。

  进入殿后,顾椋奉茶,接着就退了出去,殿内只剩下两人。扶昭大胆望向扶桑,唇角弯出浅淡的弧度,三分笑意五分痴迷。

  扶桑从案牍后起身,“晋王见朕有事?”

  “有事想同陛下言说。”扶昭捧着凉茶饮了一口,徐徐抬首正视陛下,多年不见,陛下风华正茂,似乎从未变过。

  可惜了,陛下不再属于她。

  扶桑坐下,“晋王有话直说。”

  女帝神色端庄,眉眼凝着帝王威仪,言辞并没有昔日中的温柔。

  “臣来,是为了南阳公主一事。”扶昭心跳到了嗓子眼,等了多年,她终于可以将冒牌货拉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