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贵妃与我尽折腰>第51章 追师(二)

  打心底来说, 即便知道了信中的内容肯定不是什么正经东西, 也知道探知别人书信的行为是不礼貌的, 但沈知心中还是忍不住有些想知道薛若雨到底写了什么的。

  可是事情毕竟与她无关, 闪了闪眸子,沈知终是摇了摇头:“不想的贵妃, 况且方才薛姑娘也说了这信让您回去之后再一个人看, 孤在招她进宫这件事上本就很对不起她了,不可再背着她做让她知道了会难过的事。”

  听到沈知的话,柳书言并未有直接回应, 反倒是伸手拿过了那封信, 不紧不慢地将之打开了。书纸展开, 薛若雨略显幼稚的墨影透过薄薄的信纸隐约展现在沈知面前。

  看得出来,她的字虽然算不上赏心悦目, 但应当也是下了一番功夫认认真真写的。毕竟即便从背后看, 也能看出整封信下来一行一竖都是整整齐齐的、丝毫没有添涂的痕迹。

  这样不完美中的完美,肯定也是废过好几张纸才能达成的。

  “贵妃,这……”沈知也不知道柳书言此举是为何, 也不知道她会不会看完信之后又忽而将信交给自己。

  若是真的如此……她那时候该如何拒绝呢?

  沈知正想着, 却没想到柳书言上下打量了一眼其上的文字后, 便薄唇轻启缓缓将其读念了出来。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隔了一列,她又写道:

  [文莳姐姐, 或许,只有你可以帮我消除这忧愁。]

  柳书言平平淡淡地读着,没有太多的语气起伏,也没有什么表情变化,似乎这些东西并不是薛若雨写给她的,而她只是个置身事外的人罢了。

  本来以为薛若雨会很直白地表达出信中所想,可听完这封信,又想起今昨两日的许多事情,沈知才发觉薛若雨在直接面对柳书言时,好像确实没有她预计的那般冲撞。

  念罢,柳书言又将信纸折了起来,将之重新放回了信封里。信封放在桌上,确像是原封不动的模样。

  “殿下可知晓信中何意?”柳书言重新望向沈知,轻声问道。

  沈知也望着柳书言,可她的眼神却不自主地略有些闪躲。犹豫了半晌,见柳书言依旧在看着她,等着她的回答,她应道:“知晓的。”毕竟她身为太子,好歹读了那么多书,若是连这首闻名遐迩的词都不解,那她便是真的昏庸无能了。

  闻言,柳书言笑了笑,随即她又将那封信拿起,敛了敛衣袖,伸长了手将之递到了一旁的烛火上:“不管是三年前,还是如今,都不是两处闲愁。”即便是在皇宫里,生火也相对麻烦,所以为了夜里点油灯烛火时方便,每个殿里白日里都会留有一支烛常亮着,这倒是恰好方便了柳书言。

  火光落地,不过两息,便只余了灰烬。

  “只一处罢了。”

  沈知想,原来柳书言早就知道了薛若雨对她的感情,可她不直接拒绝薛若雨反倒要先将此告诉她,难道是……不想与薛若雨伤了脸面,想让她帮忙旁敲侧击告诉薛若雨吗?

  她将信烧了,也是为了保护薛若雨吧。

  沈知深吸一口气:“贵妃……”

  “好了,今日便先到这里吧,一会儿臣妾书信兄长让他明日带些奏折到东宫来,殿下也好切身体会一番。”说着,柳书言站起了身,等沈知也随着她站起身后,她又道,“午后殿下和沁宁若是要去寻柯太傅的话,臣妾便留在东宫里吧。看着若雨,也免得她惹出什么是非,让殿下为难。”

  “那便谢过贵妃了。”沈知应下,二人便由着方才杜沁宁和薛若雨走过的那条小道去了偏殿。

  沈知和柳书言过去时,她二人还待在那处,杜沁宁在书桌旁正襟危坐地翻看着书籍,而薛若雨则仿佛百无聊赖地坐在她身旁,正把玩着桌上不知是谁的印章。

  她还嘟囔着道:“早知道我就把我的小话本带来了,一个多时辰了就在这里干坐着,要是每天都这样,我可就要无聊死了。”

  刚说完,听见不远处传来的脚步声,她抬眼望去,见是柳书言,立马便精神了起来,起身蹦蹦跳跳地朝着柳书言跑了过去:“文莳姐姐,我还以为你们今天都不管我了呢!和那呆木头待在一起一点都不好玩,她还老是这不让我碰那不让我碰的!”

  杜沁宁对她的话闻而不见,只是也随着她起身走过去,朝两人行礼道:“见过殿下、先生。”

  “沁宁不必多礼,也并非外人,以后若是四下无人,礼便免了吧。”

  “是,多谢先生。”

  这下薛若雨倒不高兴了,她扑向柳书言,鼓着腮帮子有些没好气道:“文莳姐姐,你偏心!明明是我先跟你说话的,你却先跟那呆木头说话了!”

  “好了若雨,快起身来。一会儿殿下和沁宁还要去太傅那处习武,莫要再与沁宁斗嘴了,让她们先回去好好休息一会儿。”薛若雨吊着柳书言的双臂,柳书言将她扶起身来站好,便立马松开了她的手。

  本来薛若雨还有些难过的,但听闻要让沈知和杜沁宁两个人先回去休息,她便立马忘了痛,更是两眼直放光:“那她们去习武了,文莳姐姐会留下来陪我吗?”

  见柳书言没有立即回应,薛若雨又装出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就差眼泪快要掉下来了:“不然我一个人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东宫里,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会肝气郁结的。久而久之,我……”

  “好了,我留在这东宫里等她们回来,之后再回去便是。”许是怕薛若雨又说出什么惊天雷人的话来,柳书言提前打断了她的话。

  在沈知的印象中,柳书言很少跟人用这种哄人的语气说话,哪怕是在她面前,她都会自称臣妾,且敬训有道。如此看来,即便她对薛若雨没有男女之情,也多半是因为她对女子无感,心中至少还是对薛若雨喜爱有加的。

  这么一想,沈知对于自己方才在殿中的猜测又更加肯定了几分,更是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寻到一个恰当的方式来帮助她二人协调此事。

  “嘻嘻嘻,好啊,那殿下和杜大伴读就请先回去小憩吧,有什么事我和文莳姐姐会自己解决的,就不劳烦你们费心啦~”

  被薛若雨笑面“轰走”了后,沈知和杜沁宁便回了各自的寝殿歇下。等到了该出发的时辰,杜沁宁才又去丽正殿唤了沈知起身,一同去了太子学去。

  沈知已经有好几日没有午后去过太子学了,也不知道又少学了多少东西。杜沁宁倒是不存在,她对于武艺的学习,一向是走在柯赵兴所有弟子之前的,即便是三五月不去,应当也没有人能赶超于她。

  等二人下课回宫后,柳书言便依着她方才的话准备回蓬莱殿去了。沈知本想留她用过晡食,可她直言还有些事需要处理,沈知也不好再多劝了。

  可柳书言走后,薛若雨的兴奋并未因此而消散。直到太阳快要落山了,她才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今日,沈知并没有回丽正殿去看书,反倒是和杜沁宁一起陪着薛若雨在东宫里又东逛西逛的。其实薛若雨好像并不在意身旁跟着的两人,她只自顾自地想着,想到某些让她觉得高兴的地方,她脸上的笑容便不自主地灿烂了些。

  行至水道上的桥时,四周无人,沈知便忽而驻了足,朝杜沁宁道:“沁宁,你去给他送些吃的吧,我有些话想与薛姑娘说。”

  “是。”杜沁宁应下,又望了一眼正趴在桥栏上,一脚踩在桥边上的薛若雨,便往回走去了。

  沈知口中的“他”是谁,薛若雨并不关心,等杜沁宁走远后,她才回过头来,笑嘻嘻地看着沈知,问道:“小殿下,你有什么话想跟我……臣说啊?莫不是文莳姐姐今日在殿中时与你说了关于臣的什么话?”

  本来沈知想劝阻她继续对柳书言抱有幻想了的,但话到嘴边,沈知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了。

  默了半晌,沈知也走上前去,趴在桥栏旁,与她共赏夹岸不算清秀的景色:“也没有,只是想问问薛姑娘,你在今日给贵妃的信中,都写了什么?”许是有些心虚,为了打消薛若雨怀疑她曾看过的疑虑,也为了好引出其他话,沈知明知故问道。

  “情话,”说起这个,薛若雨好像又更加激动了,“今日殿下和那呆木头走后,文莳姐姐便随意寻了本书,让臣陪着她看,看了一下午,也没与臣说过多少话。也不知道文莳姐姐今日回去之后看了那封信,会有什么反应?会不会从明日开始,她对臣的态度就不会像今日这般有些生疏,要更加亲近许多呢?”

  “可是,文莳姐姐又会不会装作看不懂呢?她这么聪明,这点东西肯定能看得懂。臣怕就怕……就怕文莳姐姐懂装不懂了。”说到这里,薛若雨倒显得有些惆怅起来了,“要是如此,臣以后肯定就要多送文莳姐姐一些情书、情物了,反正臣这次进宫来,除了话本和日常换洗的衣物,带的别的东西也不少,一天送一个,都能送上一个多月呢。臣就不信,这样做,文莳姐姐还能一直装下去。”

  “可万一……孤是说万一,即便你写了许多许多信、送完了所有的东西,她依旧不给你回应,薛姑娘又打算怎么办呢?”沈知偏头望向她满是春意盎然景色的眼眸,试探地问道。

  作者有话要说:词摘自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