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历史同人]秦问>第140章 

  秦国咸阳,第二日。

  如果说女人的生理周期是每个月的那么一次的话,那么男人所要面对的生理问题往往是第二天早上的尴尬,当然,鉴于墨斗昨晚被折腾了一宿,他就不用再面对这个问题了……才怪,很显然,某人正在帮他手动产生这个生理症状。

  “大王,白日宣淫,万万不可……啊~”

  嬴政非常迅速地阻断了墨斗接下来的话,他挑起眉问:“白日宣淫万万不可,那欺君之罪又当如何?”

  墨斗腰间一软,他往下伸手按住作乱的手,努力保持呼吸均匀:“我……没骗大王。”

  “嗯?”嬴政索性停下了动作,毫无疑问,这反而让墨斗陷入了更加窘迫的境地,但嬴政视而不见,而是慢悠悠地问,“那寡人问你,斗究竟是何日习得的玉雕?”

  墨斗难受地蹭了蹭,然而并没有缓解任何症状,只是憋得愈发难受:“就两年前,真不久……”

  嬴政低头看面色发红的墨斗,像是打发一般随意抚慰了两下,显然,这个答案并没有让他满意:两年前的话,确实不久,但关键是墨斗一直活在他眼皮子底下,直到现在才被他发现,这才有问题。

  “雕龙也是真?”

  墨斗赶忙点点头,他没那胆子拍开嬴政的手自己解决问题,只能赶紧让嬴政满意,他讨好道:“当真,只是那日恰巧想到大王,就不知不觉雕了那个手……那个玉人出来……”

  玉人,虽然确实没错,但总觉得这个形容词怪怪的。

  嬴政叹了口气,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恰巧全喷到了墨斗的耳朵上,弄得他又痒又麻,墨斗觉得嬴政再这么墨迹下去,他可能真的要炸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神情都快恍惚的墨斗听到耳边的胸膛震动着,发出沙哑而磁性的低声,连带着他的头皮到心脏战栗起来,嬴政俯头贴在墨斗的耳垂上,吹出一阵阵热气:“告诉寡人……你,雕龙做何用?”

  给你雕国玺啊……

  天知道墨斗是花了多大的毅力,才将这句话牢牢地留在舌尖而没用送到嬴政的耳里,缠绵着将这个消息告诉嬴政确实不错,但是在天下还未一统之前,在他还未做出真正的实物之前,他还不想做样做。

  所以,墨斗非常坚强地将头埋到了嬴政的胸前,含着泪,毅然决然地摇了摇头。

  嬴政:……果然还是欠收拾!

  ……

  这边的嬴政正在行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荒唐事,那边的王绾却正在发愁刚刚得到的新的君令,没办法,虽然他本人是不情愿的,但是谁让嬴政下了君令,而他也接下了,既然如此,他也便只能往千金阁里走一遭了。

  当然,以王绾的身份,要是直接正大光明地去了,估计整个咸阳都会乱成一锅粥,毕竟,王绾在一定程度上是代表秦国老一代贵族阶级的代表,甚至代表了秦国旧时的统治秩序,而嬴政就是在打破这些东西,一旦王绾决定帮助嬴政,秦国就真的要变天了。

  王绾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混迹到千金阁的,并没有人认出他来,毕竟再怎么样,王绾也算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现在千金阁里都是底下阶层,根本见不到他一面。

  不得不说,古代的老人确实拥有许多的特权,王绾即便没有了以往的身份,但依然凭借自己的年龄获得了许多的便利,尤其是他的文学水平在千金阁里傲视群雄的时候,管事的人直接恭恭敬敬地把他供上了最高位,与同样接受过良好教育水平的隗林共事。

  而当这两人会面时,无论是隗林还是王绾都停讶异的:竟然除了自己,还有人愿意接受千金阁的新字体?!

  王绾与隗林沉默地对视,最后还是管事打断他们的氛围,几本厚厚的书堆到了两人面前,恭敬道:“两位先生识的字多,写的也快,任务便多,当然,报酬自然也相应地提高。”

  这正是隗林想要的,他点点头:“多谢管事。”

  送走管事后,隗林也便不再保持沉默,他直接开口问道:“在下隗林,不知老先生尊姓大名。”

  王绾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将自己的姓给隐藏起来,毕竟‘王’这个字还是蛮显眼的:“你叫我绾便可。”

  见此情况,隗林也不再追问下去,而是直接开始了工作:“绾老先生,既然如此,我们便直接开始吧。”

  说罢,便非常快速地将案几上的几本书翻阅了一遍,大致计算出了每本的字数,然后公正地分开到自己和王绾面前;“我们各自一人一半如何?”

  王绾沉默,这么快的吗?他还什么都没准备好啊……

  见隗林已经直接开始了,王绾无奈之下咳了一声:“隗小友,我年龄大了,腰眼昏花,精力有限,不知可否……”

  隗林了然,他立马就翻出字写地比较大的一些书,放到了王绾面前:“这些书字大些,绾老先生能轻松点,至于做多少……尽力就好,我会做下去的。”

  “那报酬……”

  刚刚管事说钱多一些的时候,对方那眼珠子可不要太亮。

  隗林想了想道:“多劳多得想必绾老先生没意见吧?若是信得过在下,那由我一应计算如何,旁的不说,这数算之技,我还是拿得出手的。”

  王绾点头,他只是来看看千金阁,又不是真的来当差:“可以,既然这些事讨论完了……”

  隗林舒了口气,埋头准备工作——问完了这些事,总可以开始了吧……

  “那我便继续问了,这工作时间隗小友可有计划?”

  为什么对方有这么多问题?!

  隗林崩溃地抬头:“当然是想何时便何时啊……”

  怎么这人做事这么莽撞?!

  王绾无奈地叹气:“做事怎么能如此随意啊……”

  命运就如同一个好奇的科学家,总是爱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放置在一起,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慢慢发酵、反应,然后产生出一系列的反应,有时好有时坏,而这一对,便会为秦国留下一段传奇。

  ……

  魏国,大梁。

  北方的天气总是干燥而冰冷的,即便是黄河水也被冻得结结实实地,马蹄被包裹了绸布,在冰面上发出沉闷的敲击声,震得人发寒发冷。

  “将军,太危险了,咱们走吧。”

  不知道王贲跟王翦说了什么,王翦竟然直接答应了王贲率领尽一半的部队来到了魏国,而他们刚刚从燕地赶到了魏国,王贲便直接来到了大梁附近一直游荡勘察,似乎在确认了什么。

  王贲身边的卫兵冻得瑟瑟发抖,他的手因为长时间牵着缰绳暴露在外面而发红发肿,整个人就僵硬在了马背上,只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没有了知觉。

  但即便如此,王贲一点撤离的计划都没有,他牵扯着发紫的嘴唇不紧不慢道:“急什么,让我再看看清楚。”

  王贲的样子并没有比身边的卫兵好多少,甚至因为高举着望远镜而受到了更多寒风的袭击,但他就如同雕塑一般挺做在马上,手不见丝毫的颤抖。

  见到如此,卫兵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嘟囔了几句:“您在看什么啊……”

  王贲笑道:“我看那大梁城墙厚实,想必这些年定是将钱用于这上面了。”

  卫兵哑然:“那您还笑得出?”

  “如何笑不得?”王贲将望远镜的方向一转,看见了原本应绵绵无穷的黄河水此刻如静止一般冻在川谷间,他突然问道,“你说这黄河水有多少?”

  卫兵没反应过来:“嗯?”

  王贲没理他,像是自问自答道:“煮一瓮的鳖总够了吧……”

  卫兵理所当然:“当然够了!”

  王贲反问:“那若是一城呢?”

  “啊?”卫兵犹豫了一下,“那也没那么多柴火啊。”

  王贲终于放下了望远镜,他点点头赞同道:“那便直接淹死罢。”

  说罢,便牵绳转头,奔回营地,接下来的事可不好做,他要早做打算,只留下还在纠结的卫兵:这鳖怎么淹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