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宝小说>耽美小说>[历史同人]秦问>第128章 

  姜榆的要求当然是被满足了的,甚至相比于其他三人,姜榆更是多拿了一样东西——显微镜。

  相比于后世的显微镜,木头造出的就比较简陋了,无论是目镜还是物镜还是略显混沌,水银镜制成的透光镜也并没有那么明亮,玻璃片更是因为技术原因厚地有些粗苯,但是当墨斗按着高中的实验手续将树叶的表皮放到显微镜底下时,一个个矩形状的植物细胞还是模糊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要说墨斗没有指导那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这个微观世界正是墨斗亲手调试出来的,嬴政是世界上第二个亲眼看见植物细胞的人,说实话,有点毁他的三观。

  这时候讲究的是什么?是内外调气,阴阳协调之说,他们相信远古时期的人拥有几百年的寿命,而长寿之道就是看人体内部精气神的运转,结果墨斗指着这些小方格说这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

  对于嬴政的质疑,墨斗表示,你说对了,这小方格还真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这些小圆球才是……(详见初中生物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

  有那么一瞬间,墨斗似乎听到了某人的什么东西碎掉了。

  看着嬴政焉头巴脑的样子,墨斗慈爱地撸了撸对方的脑瓜子,亲爱的,以后还是不要玩嗑药了,乖~最后,这个击溃了一代帝王的物件被送到了姜榆的手里,相比于嬴政的崩溃,姜榆在认知崩塌后却进入了异常兴奋的状态,墨斗甚至怀疑姜榆会不会忘记拿奖金,当然,这只是墨斗的怀疑,事实上,姜榆物财两不误,全部都给带回了医馆。

  这个样子的姜榆让嬴政也有些奇怪,他脱掉被汗液浸湿的冕服,怀疑地问:“寡人没拖欠他研究费吧?”

  墨斗肯定地摇头,前两天甘罗还跟他哭诉秦国每年投在医疗的费用太多了,像别国哪有养这么多人的,都是在王宫里留点御医够治病就行……

  嬴政也懒得深究下去,真说起来,姜榆原来那样子视金钱如粪土才奇怪:“罢了,随他,反正这钱本就是他的。”

  是姜榆研究出来牛痘,他有权享用这笔钱。

  ……

  相比于因为嬴政主持的祭祀而显得热闹非凡的咸阳城内,咸阳城外的某一处医馆就显得清冷很多,甚至连空气中都散发着悲伤的味道——就在刚刚,他们的病人死了。

  这是一场由人类和病魔之间拉开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在这个战场上和病人并肩作战,在经历了孤独、背叛、绝望之后,最终还是迎来了死亡的宣判。

  最初的源头是一位自私的母亲,她将染了天花的孩子藏在地窖之中,在被周游秦国传播医疗常识的熊艾发现之后以死相逼,最后孤注一掷地将孩子送到了咸阳。

  熊艾欺骗了这个母亲,她的孩子并不是被过来诊治的,而是被当作病原体来测试牛痘的成效的,但即便如此,这位母亲依然还是得到了她想要的——一群秦国最好的医师聚集在一起为他治疗。

  这或许是在秦国最幸运的一位病人,为他诊治的是由一群由姜榆挑选出来的医师,他们可以没有高超的技术,但拥有对医学的痴迷,但这也是医师的不幸,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身染天花的病人。

  天花病毒即便是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依然可生存数月至一年半之久,具有有高度传染性,即便是有了相对基础的隔离措施,但还是有医师相继染病,后悔、恐慌逐渐在人心中弥漫,医师的身份逐渐被病人这个名词替换,惨烈而又悲壮。

  这是他们失去的第一个病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即便是牛痘的成功,也无法抹平所有的悲痛,但好歹没有让所有的努力白费。

  姜榆赶回到医馆时,大部分医者已经离开了,他们成功了,也失败了,不愿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一个个倒在自己的面前……仅剩下了那个年轻的医者,他此刻仍在趴案俯首,想要在古籍中寻找治疗的方案。

  姜榆将显微镜放下,冷声道:“若是以前有办法,那天花便不会还在这人间肆意。”

  这是他研究至今得出的一个结论,古籍或许可以参考,但若是真想解决现在的问题,能够相信的还是只有自己。

  医师一顿,感觉姜榆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他思考了一下,好像自己也没别的办法了,于是点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打开了下一卷竹简。

  姜榆沉默了一会会,继续说道:“而且古籍中也不尽然是对的。”

  比如说今天他就被毁了三观。

  医师深以为然,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他小时候最烦家长让他背《黄帝内经》了,顺手,将上一条竹简好好地卷了起来,轻轻地放在了一边,古籍的竹简脆,要轻拿轻放。

  姜榆咳了一声:“我好像能见着天花的样子……”

  医师、医师表示自己不能再认同了,因为他听不懂姜榆在说什么,他疑惑地抬起头问:“姜医师是何意思,什么是能看见天花的样子?”

  为什么病气还能被看见?!

  姜榆摆弄着显微镜,冷声反问道:“我为何要告知于你,你又不是我弟子。”

  医师懵逼:哈?不是你先提起这件事的吗……

  姜榆:你是不是蠢,怎么就不懂我的意思呢!

  ……

  秦国的祭祀暂时告一段落,不过对于这四个人,秦国上下保持了非常大的热议,无论是从嬴政的威信,还是从他们本身的成就来看,他们都是服气的,甚至有不少人希望白帝能托身到自己身上成就一番功名,这些人大多是不知事的少年,而实际的成人还是将心思都放在了自己的工作上,比如说姚贾。

  热闹都是秦国的,他什么都没有,对于李斯的成功,他随意地祝贺了对方一番,然后又将心思放在了怎么赚取利益上,全然不知他也是有机会得奖的,毕竟他确实为了秦国的和平做出了不少贡献。

  而嬴政就曾提议姚贾,却被墨斗一票否决,对不起,他看姚贾不顺眼好久了,这件事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于姚贾来说,要是让他放弃齐国,千里迢迢赶回秦国那也是不乐意的,这是他的最后一次捞油水的机会,怎么能让他轻易放弃?

  相比于楚国和魏国,齐国是最好商议的一个国家,自从齐王建在位以来,就没跟秦国打过架,虽然地理原因很重要,但是齐王本身的避战思想也决定了很大的作用,当然这中间少不了来自秦国的蛊惑。

  齐国一大部分的宾客都是来自秦国的说客,再将上黄金做的糖衣炮弹,姚贾有理由怀疑,哪怕他不贿赂齐王,对方也不会有任何和秦国对抗的意思……

  不过还是要走一下形式的,于是姚贾当着燕国使者的面,成功地将齐王拉拢了过来,算上前两个国,这已经是第三次了。

  燕国使者咬牙切齿:这家伙还有完没完了?有本事你来燕国,看你成不成功!

  姚贾表示,他又不傻,秦国下一目标就是燕国,他去那里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