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画面是一个黑衣男人从竹林深处走来, 高马尾被风吹得略显凌乱, 身后背着一个黑布包, 随之而来的是对方身上的寒气, 以及眉梢间的一点红痣, 极淡。

  尼尔只是愣愣看着那人从雨夜中走来。

  小青十分自然地走上前, 将这两天的发现统统告诉徐骞, 尤其是那处青眼穴上的封印。

  “带我去看看。”徐骞说着话的时候, 视线也落在了对面的尼尔和尚身上,比起上一次在海岛陨石洞内的狼狈场景,眼下的和尚倒还真有几分风骨的模样。

  尼尔和他点了点头,算是问候了。

  徐骞见状也回了个笑容。

  画面显得……既违和, 又和谐。

  这里面最迷惑的大概就是尼尔的两个小徒弟,从一开始小青说她有一个朋友要上山的时候就怎么也想不通,毕竟这上山和下山的路都堵成这样了,可偏偏这个所谓的‘朋友’还真出现了, 而且……还这副打扮!

  两个小徒弟下意识摸上了自己光溜溜的脑袋, 再一看对方的高马尾,顿时恍惚了起来,只是时间并不允许这两人恍惚, 因为前面的三人都快走远了。

  “诶, 师父等等我啊——”

  徐骞将衣服上的帽子戴上,再戴上口罩,浑身黑不溜秋的,要是在以往, 指不定回头率多高,但在这座异人遍布的山庄里,却显得十分普通了。

  青眼穴是早上被人发现的,在竹林的尽头,用山庄人的话来讲那原本是一口废弃的井。

  青眼穴作为主穴的守护者,设计者在伪装上也是五花八门,用井来做伪装并不特殊。

  五人抵达时,青眼穴前并没有几个人,一方面是该调查的也调查了,其二是,大家都忙着找对应的雀翎门(主穴入门),要知道这可是比赛,结论才是最重要的。

  徐骞看到了穴前蹲着的左俞,那个有过一面之缘的青年。

  左俞好似察觉到了什么,抬头一看,正好对上了徐骞的视线。

  徐骞不偏不倚,没有躲闪的意思。

  也就是这样的‘浩然正气’,才让左俞更加有了疑虑。

  赵常州是第一个注意到左俞的异样,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同样看到了徐骞。

  “你们是来查线索的吧,不好意思啊。”赵常州客客气气地将位置让了出来,顺带还把蹲着的左俞也拽了起来。

  左俞看了眼赵常州,没多应声,跟着站了起来。

  尼尔为首朝三人点了下头,算是感谢。

  很快,三人组打着伞离开了。

  走远后赵常州才转向左俞,问他刚才是怎么了。

  左俞迟疑了一秒,说:“这个人,我好像见过。”

  “你见过?”赵常州正奇怪呢,和左俞对视的那人都快包成粽子了,这还能认出来?

  “在画上。”左俞几乎是肯定的语气。

  “……”赵常州眨了眨眼睛,要是他没有记错的话,左家的那幅画,至少得上千年历史了吧。

  左俞看出了对方眼里的疑惑,又改了个说辞,“……也可能是我想太多了。”

  赵常州更偏向左俞是想太多了,毕竟……这太匪夷所思了不是。

  ……

  徐骞很快确认了这道封印就是九岳门人留下的,只是年月久远,铭文已经有些模糊了。

  “怎么样?”小青问他。

  “没错,是九岳。”徐骞点头说。

  “能看出是谁的手笔吗?”小青继续问。

  徐骞对比了一下记忆,如果非要说个流派的话,倒有点像蓝师兄一门的。

  九岳门下有弟子无数,单是这一门符文就各有不同,就和字一样,同样的字,因为写的人不同,字迹自然也不同。

  就眼前来讲,画得挺‘胖’的,很有蓝师兄的feel。

  “这庄子,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徐骞问。

  剩下的四人面面相觑,这个问题他们还真没了解过。

  五人再次回到大厅,小青走向前问了主管王叔,这才得知山庄的的背景。

  浮屠山庄是新朝前建成的,距今已经快百年,它的前生是一位轲城高官的私人别院,后来几经辗转才到了沈家的祖上。

  说着,王叔似乎想起了什么,“老庄主对庄子内的布局十分看重,从不让晚辈轻易动手,做多只是小修小筑。”

  小青并不懂风水这一行,但尼尔和尚曾经和她科普过,这个山庄的风水布局可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案例,可见设计这个庄子的人之高明。

  “王叔,王叔!”厅外传来声音。

  “他们说找到入口(雀翎门)了!”来传话的是个服务员。

  在场的几人对视一眼。

  “走!跟去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三千了!

  顺便搞了个小抽奖 晋江的这个我还没试过 后天开!